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28W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口碑極好的書,多數愛書之人的書單上都會有它的身影。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歡迎閱讀!

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1

還記得阿米爾那次自己寫了篇小說嗎?她讀給哈桑聽,哈桑拍手叫好,但是哈桑還提了一個問題,令阿米爾目瞪口呆的問題。這使阿米爾學會了寫作的目標之一。

勤奮好學的哈桑使我想起了一本書,《命運之上》。主人公和哈桑一樣,都渴望讀書,彷彿知識就是整個世界。但他得了一種罕見的疾病,要接受很多次手術。對他來說,不能與別人一起玩,學習成了唯一的樂趣。他運用了多種描寫,寫出了他的學習的渴望。

還有很多人也渴望著學習,在一些貧困山區裡有千千萬萬個孩子們因為家庭困難而無法上學,一雙雙清澈的大眼睛,閃爍著光芒。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不辭辛苦,跑到山區裡,只為給孩子們上一節課。

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眼前學習的機會。

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2

很早就買了這本書,和《湯姆叔叔的小屋》一起買的,也是現在才看。這本書算是現代小說裡難得的好書,其實光看情節,我覺得又是很老套橋段,在書中的前兩章,我就猜到了到底是什麼祕密了,但還是會忍不住把他看完,因為作者的文采讓我讀著一點都不覺得無趣,甚至還覺得精彩。

每個人在心裡都會又一件難以啟齒的事,關鍵看你是否能正面看待它,書中的阿米爾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小時候的背叛,讓他後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雖然最後他終於找回了自己,但卻永遠無法彌補一些致命的傷痕。

有些時候,短短的一兩天,或者隨意的幾個決定,就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跡。有些人變好了,從此發達了,有些人卻變糟糕了,一生黴運相伴。所以不要輕率的作出任何決定,也不要去傷害真正愛你的、關心你的人。因為贖罪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比任何肉體上的疼痛都痛。

如果最初阿米爾的爸爸坦白了他的罪過,也不會引發後面的悲劇,但他始終都沒有對自己進行贖罪,他向命運妥協了。一個連俄國士兵的槍都不怕的男子漢,也怕良心受到煎熬;一個為了素不相識的人挺身而出的英雄,也無法坦白正視自己的罪惡。從這一點來看,阿米爾後來的勇氣超過了他的父親,他的後半生不會在活在自己良心的陰影下!

“知錯能改”應該改成“知錯快改”,這樣才能阻止自己的錯誤帶來的副作用,如果想安心的活著,就要敢於承擔自己的錯誤,不要等待所有悲劇發生後,才來補救,那時候會讓所有人都更痛苦的,永遠留下淡淡的憂傷和遺憾。

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3

讀完《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之後,有一句話銘記在我的腦海中:為你,千千萬萬遍。沒有萬語千言,哈桑用寥寥幾個字向我們闡述了最真摯的友誼。

阿富汗,這個曾經在我腦海中只留下荒蕪戰爭場景的國度,卻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有了重新的認識。在書中,我看到了最最真實的阿富汗——一個有歡樂、有悲傷、有良知亦有邪惡的國度,一個人性化的國度。無可否認,哈桑和阿米爾這段友誼,是千千萬萬阿富汗人的縮影,是千千萬萬段友誼的縮影。也許不盡相同,但卻有著共同的出發點——為了朋友而義無反顧!

哈桑為阿米爾追到了藍色的風箏,也因為那一隻風箏被欺負、被蹂躪,卻依舊毫無怨言。反觀之,少年的阿米爾在這段友誼中卻擔當著一個狠心的角色,忽視哈桑的付出、陷害哈桑甚至害得他不得不選擇離開。故事的結局是令人意外的,阿米爾等來的是哈桑逝去的訊息,一別成永別,留下的、只是滿滿的'悔恨。阿米爾只能移情,成為為哈桑的兒子追風箏的人。

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但卻是最扣我心絃的一個。

國小生追風箏的人讀後感4

《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說,看完後也讓我有很多感想,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風箏,它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

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小說開頭和結尾重疊在一起,成為兩幅相似的畫面:廣漠的天空,雪花飄落,空氣寒冷而清澈,追風箏的孩子們歡笑著奔跑,追逐飛逝的光影。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兩代人之間反覆地上演著,但每一次的重複之間,生活都發生著劇烈的變化,這幅畫面也隨著主人公命運的變化被不斷染上新的顏色,從孩童天真的視野墮入世事變遷的悲哀之中。

在書中,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湧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眾取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