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會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3.1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喜福會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喜福會讀後感(精選5篇)

喜福會讀後感1

今天晚上花了兩個多小時,把《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這本小說看完了。之所以看這本書,其實只是因為公選課需要讀這本書的關係,但是當我讀完了之後,發現這本書其實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在公選課的經典書單裡面這本書不那麼經典,但是我覺得比起其它的書可能這一本反而要更加接地氣一點。

這本書裡面設定了四對母女,而書中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圍繞著母女之間因為代溝產生的矛盾展開的。這些故事之中有的關於成長,有的關於婚姻,但是我覺得這些故事無疑都圍繞著一個關鍵,那就是女人的幸福。書中的四位母親,都是成長在戰爭年代,有的富有有的貧窮,但是都因為機緣巧合有了人生的轉折,來到了美國。她們不懂得怎樣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卻希望自己的女兒們能夠在這裡走向成功,獲得幸福,不會走母親們的老路。這種強烈的、帶有中國傳統色彩的願望,與從小成長於美國文化的女兒們身上產生了巨大的碰撞。女兒們大都能夠理解母親們的苦心,然而卻不能夠接受他們母親的想法。以至於他們都陷入了困境,然而在母親的幫助下,又再次收穫了幸福。

書中給我印象頗為深刻的大概是母親們的故事。比如說琳達擁有對自己的強烈追求,而用自己的智慧獲得了自由;又比如安梅見證母親的命運而對自己的命運有著強烈的掌控慾望,這種不向命運屈服或者更直接的說不向男人屈服的特質最終遺傳到了她的女兒露絲身上。而祖孫三代,也代表了從屈服、覺醒到抗爭的三個階段。比起女兒們的故事,母親們的故事更加奇異更加特別,也更加發人深思。

然而這本書也並非完美。在我看來,作者採用了分鏡頭的方法,每一章都可以看做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又隱隱有一條線索穿行其中可以讓它們聯絡在一起。這樣的寫法現在漸漸流行了起來,比如說非常熱門的《冰與火之歌》。分鏡頭的寫法固然可以讓故事不斷切換到第一視角,讓故事敘述更加方便而真實,但這種方式也造成了讀者閱讀的困難。尤其是其中有一些事件發生的時間並不明確,導致了故事間的因果也不甚清晰。所以這也可以說是這本書的一點瑕疵。

除此之外,對於我來說,或許還有一點不滿意的就是這本書的中譯本。這譯本給人的感覺過於生硬,感覺譯者對中美文化間的差異與相似沒有深入瞭解,翻譯技巧也有一定的不足。導致不少語言上的妙處需要註釋來點出,損失了原文的趣味。當然,我還是很願意再讀一讀這本書的原文或者其他的譯本。

喜福會讀後感2

一直以來很少有機會看電影。這次完整地看了一部榮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喜福會》,讓我深受感染,華裔導演與演員,也可算是中國式的好萊塢片吧。

影片講述了四對母女的命運與生活,純真的自我心理剖析讓聽了很瞭然。四個苦命的中國女人在國內歷經磨難分別去美國,再跟美國人創造的第二次婚姻後又有了各自的女兒。恰好,四個女人也成了多年的朋友,各自情誼都很深,影片開始真正切入主體是母親對各自女兒談起早年的時光,悲慘的命運,吃人的禮教,薄薄的人情,不公正的婚姻,赤—裸裸的封建壓迫與慘昧的性,把整個近代中國社會刻畫得淋漓盡致。總之,個個故事都是悲喜交加,從母親的母親再到婆家的家史,從逃淪的歲月到安逸的晚年,從中國的重慶到美國的舊金山,畫面不停地在兩地之間轉換,故事也一個比一個更慘,更出人意料,把整個人的心都和劇中人物連線了起來,這她們擔心,為她們惋惜,為中國的過去悲哀,也為人性感到慘淡,劇中的光線也跟周圍環境諧調的很好,明就亮的出奇,像一面鏡子,暗時淒涼可怕,病態的中國也許就是這樣吧!

這四個母親都是在中國出生成長的,在中國遭到不平等待遇,有的是公婆家的劣待,有的是孃家的排斥,有的是親丈夫的暴力對待,在這樣一個大黑鍋下容易使人的性格變質,溫柔的也會變為嚴酷的,漸漸地,她們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時代,這個環境,於是走上了逃亡與流浪之路,從中國一直漂到美國,再也不回中國,把自己的後半輩寄託在他鄉,把自己的生命延續到了異鄉。她們不能讓自己的'後代重蹈自己的前轍,於是當她們的女兒長大成人時,母親對女兒的婚姻格外觀注,生怕女兒會走錯。母親畢竟走過坎坷比女兒多,於是第二段故事就出來了。女兒的不幸與母親的擔憂構成了一網他鄉的浪清,更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加以揭露,人情與金錢,善惡與美醜,摯熱與冷漠,從面構勒出現代社會的不幸,現代人之間的溝壑,這種不幸的生活遭遇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終究會穿過極限,整個影片也加以預示,最後在一片親人的眼淚中結束了影片。

這是一部生活性戲劇,揭露性十分強烈的影片。

喜福會讀後感3

生活就是一部很長的故事,有喜,有怒,也有離合,卻沒有大氣的導演,也沒有著名的編劇,就像你永遠把握不了命運的航行,控制不了劇情的發展;卻時而要被無謂的瑣事所纏繞,包括母親的嘮叨與期望。或許,這些瑣碎更像斷了線的珠子,唯有母親的雙手將其穿起,窮盡一生,裝扮你美麗的嫁衣,還以世人……

對於母親的往事,我們多半是不去理會的。偶爾碰巧當她和旁人談及於此,我便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側耳傾聽,分享她久違的歡樂,時而高揚,時而陰鬱,更多的感動之中包雜著些許無奈。

時光飛逝,鬢髮漸白。也許真如鄧肯所說,“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烈地佔據著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君,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從小在母親期望的困擾中成長、掙扎、釋放、反抗。在這些所謂的哀怨之下,掩蓋的是未知、迷茫、陌生。希望,讓彼此間的距離疏遠,她也無法及時體會到母親心裡附加的傷痛。在卑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是一隻鴨子,她們渴望自由、獨立、尊嚴,渴望成為一隻無拘無束的白天鵝,過著屬於自己的,擁有自我靈魂的生活。在現實中,所有的苦難倘若化為一場戰爭,那麼女人的選擇只有離開。也許母親恨的不是女兒的平庸,而是自己曾經對生命的放棄,對兩個孩子希望的放棄。

是的,母親最後成為了一隻天鵝,擁有了自己嚮往的生活,而那根僅留在箱底的天鵝毛,至死也沒敢送給女兒,她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當愛已無聲的時候,我們還能錯過什麼?打個電話,送個平安,說聲媽媽,我愛你!

喜福會讀後感4

最近看了本書,叫做《喜福會》。

《喜福會》是美籍華裔作家譚恩美的短篇小說集。小說圍繞著19世紀50年代移民舊金山的四位中國女性展開的,而“喜福會”是她們在美國自行建立的麻將俱樂部。在這樣的故事框架裡,作者通過相互聯絡的短篇小說,立體地展現了當時中國人在美國的生活境遇。在中國環境中浸泡出的母親面對在美國出生並長大的孩子,個體中式思維加上語言問題在美國大環境下的社會孤立感……這些都是譚恩美試圖在自己作品中向人們展現的。

去理解母親們所說的中式英語的含義的過程給予了我(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很有趣的文化視角,對於中式智慧的新的理解途徑。當然,作為一個在中國從事英語教學已久的教育者,出於職業習慣,我會聯想到當下在歐美國家留學甚至生活的大學生們。他們如今在當地的處境,是否已經比書中的母親們的改善了些許?又或者因為時間帶來的變化過大,二者的生活環境與方式已經失去的可比性?

從新聞報道中,親朋好友口中,我們總是可以得知在歐美國家留學學生們的生存狀態——畢竟每家每戶都有著幾個“在外留學的親戚”。從這些零零碎碎的訊息中,也很容易發現哪怕時代變化的速度比得上哪吒腳下的那兩個鐵環,哪怕全球化旗鼓的氣勢再轟轟烈烈,我們出去的孩子總是和當地其他的學生群體間有著條“楚河漢界”不可跨越,日子過得也不是總是很舒心——很多在國內善言辭的孩子出了國就像是舌頭上長了孔明鎖,說句話也難。

想了想原因,大大小小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文化差異以及它牽扯著的思維方式差異太大。就比如平時課前給學生們放個脫口秀視訊,人家美國觀眾笑的時候,孩子們有時候沉默不語或者是裝出理解的樣子皮笑肉不笑一下——在這笑點的差異中,這文化差異就體現出來了。還比如,有時候上外教課的時候,外教說起哪個電影、藝術家、作家(當然提起當下最熱門的那些歐美歌手們,我們的孩子倒是更瞭解一些),都可以看見孩子天真但一臉茫然的表情。

這樣子的文化差異的產生確實也是必然的,畢竟是不同國家的文化——咱是拿“茶水”泡大的,他們是在“咖啡”中泡大的。

但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是否可以做點什麼,去或多或少地為他們的未來多準備一些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