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來源:才華庫 1.3W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下面是語文迷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無論它象徵著什麼,就讓我們勇敢地追。下面請看語文迷網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篇1:《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美麗故事。阿米爾和哈桑,同父異母的兄弟,喝同一乳汁長大的兩個孩子,卻有著如此不同的對人態度與命運:一個是忠誠善良的“哈桑”僕人,一個是自私懦弱“阿米爾”少爺;一個為了主人真誠相待、死而後已,一個為了得到父愛不斷的欺騙。兩個人曾經有過那麼美好的友誼,但是,不同階級的兩個人是根本不可能真正成為朋友的。毫無疑問哈桑卻終其一生在做這份友誼的殉道者,是一個悲劇,善良的他卻得不到命運之神的一絲眷顧,也許是他已被奴性的思想在作怪,這是何等的不公!他的身世和種族,註定他只能成為阿米爾人生中的,抑或阿富汗亂世中的一把打散的黑灰。他註定是那個為他人追風箏的人,隨著風箏落地永遠地飄逝了,僅留下那句刻骨銘心的話語“為你,千千萬萬遍!”。

本書是以風箏貫穿全文,鬥風箏比賽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風俗,而這也是作者唯一與父親相連的紐帶,在作者心中,好想只有贏得了比賽,才能贏得父親的表揚與讚賞。在我的心中哈桑和阿米爾的果敢正直的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一個12歲的兔脣小孩,卻有著為兄弟付出犧牲的巨大勇氣,真誠,純潔。他身上那不可思議的承受力怎能讓人驚歎佩服?。

而本人對於阿米爾在內心充滿了鄙視,他太懦弱,太不勇敢,太不懂得抓住機會,太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其實我好像自己真的能回到書中,當著阿米爾的面問一句:“哈桑,一個卑微的、兔型嘴卻有著無比純潔真摯的情意的哈扎拉人,在你遇到危險時,不顧一切站出來保護你,對對方說,如果你敢動一動,彈弓會改掉你的花名,不再叫你‘吃耳朵的阿塞夫’,而是叫你‘獨眼龍阿塞夫’;當他為你追那隻你贏得為比賽的藍風箏時,高喊:為你千千萬萬遍,一切都是為了你!而你卻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默默的躲起來,只因為自己害怕被毆打,被牽連;而你最終因為心裡上的逃避和避免內心的譴責,;對父親說了謊話逼走了哈桑;你情何以堪?”

正如書中所說“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裡,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是的你後悔了,你想到了補償你自己所做的一切:找到哈桑的孩子,將他撫養長大,你在向他重複哈桑為你而做的一切,你在兌現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可是我想問:“你何必當初?”在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欺騙真正對你好的人,要勇敢的站出來和你的朋友一起面對!不要做讓我們將來會後悔的事,特別是對自己的朋友與親人!

書中阿富汗的戰亂,讓我明白了和平的幸福,讓我明白了戰亂給我們帶來的僅僅是傷痛與無助!

與其說,小說是在追風箏,不如說作者是在追回憶,追哈桑,追懺悔,追那與哈桑一起度過的幸福快樂的童年!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篇2:《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非常精煉的書,它講述的是“我”與父親、朋友阿桑之間的複雜情感。它細膩地勾勒出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讓人明白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脆弱關係。在文中,“我”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而哈桑卻只是家中僕人的兒子,這地位的差異註定使他們有著無望的友誼,而這無望的友誼由追風箏開始……

追風箏是中東地區的一項傳統,而哈桑則是一個追風箏的好手。文中追風箏的畫面是兩人共有的美好記憶。“‘哈桑!’我大喊,‘把它帶回來!’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角的拐彎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後。”然而,曾經美好的友誼卻註定如夢易散。正如文中的“我”所說——“歷史不會輕易改變,宗教也是。最終,我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這些沒有什麼能改變得了,沒有。”在一個宗教的阿富汗,在一個動盪的阿富汗,忠誠與血緣可以被摒棄,友誼當然也可以背叛。

“我”在目睹的哈桑被人猥褻而怯於施救時,悲劇已悄悄拉開序幕。在良心的掙扎之後,“我”終究無法面對哈桑,即便他並沒有怪罪;而且若讓父親知道“我”未相救,那身具阿富汗人勇敢品質的父親必然不會承認自己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後,“我”選擇了栽贓,將哈桑和他的父親以小偷的罪名趕出家門,以進一步的罪惡來逃避現實。“我”在友誼與血緣中選擇了血緣,選擇了背叛友誼與忠誠。他心裡道,“湖裡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腳踝,將他拉入暗無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個湖怪。”

在後來,一個訊息卻如晴天霹靂擊碎了“我”,哈桑居然是父親的私生子。父親高大的形象碎了,一同碎掉的還有生活美好的表象。像燈光褪去之後,生活露出了醜惡的本質。

“我”要逃避,像以往每次遇到問題一樣。正在這時,戰亂開始,無數有權有勢的阿富汗人逃向他鄉。這是一場極具宗教意味的戰爭,但戰火下呻吟的確是普通人。“我”與父親擠上一輛悶罐車,離開了故國,因為他不僅逃避戰爭,更可以逃避有著無數陰暗回憶的童年,逃避迷茫的信仰,逃避自己良心的譴責,去往美國,成為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普通人,與故國與民族再也不擔上什麼關係。結婚,生子,用文中的話說,“我離開很久遠了,久遠得足以遺忘,也足以被遺忘。”

可是,這一切舊事被一個電話喚醒——“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這是一條艱難的救贖之路,“我”再次回到故國,曾以為遺忘的土地卻好像並沒有把“我”遺忘。

最終,像兒時追逐樹頂上高高飄揚的風箏一樣,“我”勇敢地去追,追逐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追逐被背叛的友誼、親情、信仰。“我”將故人哈桑之子索拉博帶到美國,用真誠去化解孩子心靈上的創傷,最終帶來了一絲春來的氣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微笑。斜斜的。幾乎看不見。但就在那兒。”就像兒時的哈桑一般,“我”對著哈桑的兒子說:“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掛著哈桑式的微笑、轉身:“為你,千千萬萬遍。”當人生再次畫出一個圓回到原點,事情是否還能回到從前?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在主角阿密爾心裡,他已經追到了那隻飄蕩心頭幾十年的風箏。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這麼一個風箏。它可以是理想與信仰,可以是忠誠與羈跘,可以是親情,可以是友情,抑或是一種飄蕩的情結,如汪國真對未知,如三毛對遠方,如韓少功對鄉村,如梭羅對於自然,如托爾斯泰對人性。我們不斷探索與追求,希冀能追上天際的腳步。

汪國真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在他心裡,“到遠方去,到遠方去”便如一隻晃悠在心底的風箏,盪盪悠悠,充滿誘惑。

三毛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她為尋找“夢中的橄欖樹”,到西班牙,到美國,到荒蕪的撒哈拉。她的“遠方”又何嘗不是一直虛無的風箏?

韓少功在城市生活幾十年後毅然拋棄這種他不喜歡的生活方式,去往偏僻的鄉村,親近自然,親近質樸與原始,這是多少人想做卻又做不到的,甘願離開多姿的城市真正的追求理想,這種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他的風箏緊握於手,緊收於心。

梭羅為了證明一個人,只有一屋一床一凳一槍也能生活的好,在瓦爾登湖邊一個小木屋中生活數年,避開浮名與利誘,寫出《瓦爾登湖》經典哲學。他的人生境界也正如一隻風箏,引導他走往自己的路。在追風箏的路上,他了悟人生。“我寧願坐在一個南瓜上頭,也不願坐在天鵝絨坐墊上頭。我在天空垂釣,釣一池晶瑩剔透的繁星。”這便是梭羅的人生境界。

一個人的追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心中的那隻風箏便是永遠領航的指南。

我很慶幸,沒有如《追風箏的人》主角阿密爾一樣,在背叛了友誼、親情與民族之後,才來追逐著救贖的風箏;我也只是普通人,沒有高深的哲學思想,沒有崇高的人生境界,不能如三毛、汪國真、梭羅那樣,放飛的是那樣高遠的風箏。可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模糊的追求吧!

就如阿密爾被父親舊友點醒,走向“再次成為好人的路”,我們是否也需要一個人來啟迪我們內心的渴望?

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抑或壓根就麻木地生存著毫無夢想?

讓我們隨著主角一起去探索內心,在紛亂繁蕪的思緒中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明白:到底我要的是什麼,到底我為什麼渴求他,我該怎樣去抉擇,怎樣邁向我要的地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去追。

篇3:《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

旅美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說《追風箏的人》以回憶的方式講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成長中的忠誠、背叛,以及一個錯誤的選擇如何深刻地影響人的一生。而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對自己靈魂之中卑鄙醜陋的一面的無情揭露,和對自己行為的深深的內疚悔恨讀後令人欽佩動容。

《追風箏的人》一書是講故事的風格。能把故事講好的人很多,但能講述有關自己的故事,把自己不堪啟齒的故事講出來的人,卻寥寥無幾。畢竟,自己靈魂中的醜惡面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難面對,無法面對,無力面對的。哪怕一瞥,都太刺眼。

知恥,近乎勇。

今天在學校上課,教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同樣感嘆於一個敢於以講故事的方式為自己贖罪的人是如何了不起。

另:原來對穆斯林精神世界的認識是刻板的,讀到《追風箏的人》,折服於作者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的勇氣的同時,對穆斯林的印象也大為改觀。進而又想到,敢於承認一個有缺陷的自己,更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