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的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51W

原本沒想寫blog的,沒想到影評寫著寫著就剎不住了。那麼,就多聊會兒吧~~

賽德克·巴萊的觀後感

「賽德克-巴萊」很早就聽說了,覺得名字有點怪,以為跟「艋舺」是一路的,就一直沒動心思看。臺灣電影一直有種要麼很文藝,要麼很寫實,要麼很殘酷的的調調。坦白講,前兩年的「海角七號」居然看到睡著,估計會被很多人鄙視,呵呵……

但是,「賽德克-巴萊」要在大陸上映了,很驚訝!於是乎Google了預告片,意外發現這正是偶滴菜。這部電影是遠遠超出預期的,預告片通常都會把精華濃縮,之前曾擔心會不會沒有那麼精彩,但沒想到整整154分鐘,從頭至尾都跟隨著塞德克人在奔跑。

「賽德克-巴萊」取材於「霧社事件」,和很多電影不同,導演是很中立地反映了賽德克族人的信仰和生活,比如男人必須出草後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這一點,我們現在是無法認同的。同時,也沒有避諱在霧社事件中,賽德克族人一反不獵取女人小孩首級的習俗,殺害了日本的平民。此外,不同部落之間的爭鬥,被仇恨蒙了心,由著外族人的挑唆與自己的同胞自相殘殺。魏德聖真實而且完整地呈現了1930年那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沒有掩飾和誇張。

我認為,導演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塑造了那一群塞德克人的形象,他們之中不僅有血性男兒,也有嚮往文明懷疑自己的普通人,還有得過且過的族人,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的真實而豐滿。

如果你的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莫那魯道的演員選得太棒了,眼神都是那麼的犀利!青年時代莫那魯道出草時的張揚,那種狂傲不羈、俾倪一切的眼神,而在被日本人按在地上時絕望的眼神。而中年時代的莫那魯道安靜時肅殺的眼神,會讓人不寒而慄,在決定起事時毅然決然的神情,又讓人肅然起敬!

花岡一郎和次郎的演員也非常出彩,他們流著塞德克的血液,卻又嚮往文明的生活,他們對自己本身的懷疑是他們的悲劇。這不是種過錯,他們生活在夾縫中,沒有任何一方真正認可他們,他們苦無出路,所以他們最好的結局就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鐵木瓦力斯屬於電影中的'反面人物了,但是他其實也有自己柔軟的一面,當他看到馬赫坡部落的婦女集體自縊時,他也感受到了震撼,只是最終還是沒有敵過內心的仇恨。

巴萬,一個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內心卻充滿對塞德克傳統的崇拜,最終成長為塞德克戰士。

劇中的女性角色不多,特別是國際版中,很多支線都被裁減掉了。馬紅莫那把兩個死的孩子拋入山谷中,那神情讓人心碎;而花子和一郎生離死別的那場戲,無聲勝有聲,讓人掬一捧淚。最令人動容的是部落裡的婦女為了給戰鬥的男人們節省糧食,集體自縊的那場戲,令人震撼。特地查了資料,發現這是真事,當年以致於巨大的古樹都被壓彎了。

導演的鏡頭功力也很強,很難想象這和導《海角七號》的是同一個導演。鏡頭語言是那麼的不一樣,整個戰爭場景的把握也很到位。有幾個印象最深的鏡頭,一個是在夜晚,莫那魯道站在月光下,他的狗叼著日軍的帽子過來,放下帽子又走了;另一個則是在莫那魯道揹著槍奔跑時,看到光禿禿的樹枝上綻放著一朵紅色的花。

我非常非常喜歡電影的配樂,很少有電影能讓我一邊看,一邊就覺得這音樂怎麼那麼好的。主題的solo幻化成不同的節奏,用不同的樂器演奏,配合不同的場景。女聲獨唱的「賽德克-巴萊」,悠悠然的聲音,卻別有悲涼的味道在其中;我們是聽完片尾的「賽德克-巴萊之看見彩虹」才離開的,這首歌放在片尾太合適了,讓人能慢慢地舒緩心情……

這是魏德聖積蓄12年力量完成的電影,如果不是自己被深深感動,又怎能拍出如此感動人的電影呢?真正用心的電影,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