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後感(通用31篇)

來源:才華庫 3.25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通用3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佰觀後感(通用31篇)

八佰觀後感 篇1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佔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為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電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體現人文主義,歌頌人的精神。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真實,並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正是這種對民眾循序漸進的敘述手法,從麻木愚昧到感動再到奮起抵抗,直擊觀眾內心,很多人的眼淚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流下來的。坐著說話不腰疼的戲子開始為英雄們擂鼓吶喊,平時吊兒郎當的賭場小夥兒明知必死無疑卻要冒死過橋送電話線,隔岸看戲的洋人拿起槍加入抗日的隊伍……這些鮮明的反差無不催人淚下。

然而《八佰》的愛國,又是一種極受爭議的愛國,正如黃曉明出演的特派員所說“他們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與其無謂的犧牲,不如退避三舍,韜光養晦,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場場看似實力懸殊的頑強抵抗,怎麼能激起四萬萬國民共同抗日的熱情,如何能取得偉大勝利?所以八百戰士的這一場戰鬥,是必輸和必要的戰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電影終歸是電影,有太多無法表達的東西,也有太多經過藝術處理過的情節,戰士們浴血奮戰更像是一場做給全世界的表演,衝橋片段也略顯浮誇,活下來的人都被關進租界的戰俘營……尊重客觀史實很有必要,作為一部藝術作品運用一些處理手法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們欣賞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八佰觀後感 篇2

以一條蘇州河為界,一邊是天堂,另一邊便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高喊出自己的名字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不僅喊醒了河對麻木的民眾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熱血。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抗戰情緒才被真正的喚醒了。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孔祥卿

中國軍人誓死捍衛上海四行倉庫的的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會戰在歷史戰爭的長河中算不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戰役,甚至在淞滬戰役中並不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該戰役在民眾的心中卻是意義重大的,是人民抗戰意識空前高漲的引線,在四行倉庫房頂上他們升起的不僅僅是旗幟,更是堅定不移的信仰,是國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戰必勝的決心,作為一顆種子,去叫醒更多的國人。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範弘芳

八佰壯士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裡的父親、丈夫、兒子,可恰恰是這樣一群普通人,在面對日軍猛烈的進攻時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寧死也要堅守陣地。在國家大義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為民族英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壯士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犧牲精神讓我們敬畏,抗戰精神值得我們傳承。願所有人牢記: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作為金隅太行人,我們也應以史為鑑,知恥而後勇,奮發圖強,在工作中做努力奮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劉涵

影片的最後戰士們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軍隊繳械並集中看押到了兵營,無法撤離上海,直到最後被日軍俘獲。歸根結底還是那時的中國不夠強大,上海流離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護,撤離的國軍被羈押,強如日軍面對租界時還是要看各國臉色給幾分面子。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只有讓人民群眾覺醒來使我們的祖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才會有如今天這般的話語權。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李天龍

趙雲七進七出,以一敵百。而八百壯士們面對的浩浩蕩蕩的日本軍隊,同是毫不退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現了白馬,一開始白馬受驚四處逃竄,如同剛剛入駐四行倉庫時驚魂未定的守軍戰士,膽怯畏戰;而後白馬重新出現來到四行倉庫就好比國軍戰士堅定信心,誓死守衛;最後出現的白馬則或許意味著新的民族希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馬產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壯士中年紀幾乎最小的,漢室中興待後生國家的復興與民族的希望正是寄託在這些具有民族熱血的晚輩的身上。

八佰觀後感 篇3

週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後,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佔。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牆體正被敵軍扒開,並被粗魯地塞進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裡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士,揹著炸藥包,一邊喊著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後的光輝。我看到這裡,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徵得了大家的同意後,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軍旗升起來,儘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後,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看到這裡,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線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線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線兩岸的人。租界裡的人,任務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願,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屍體。終於,有人爬到了最後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鹹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隻鑽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裡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著像趙子龍一樣的戰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願你們安息!

八佰觀後感 篇4

八佰是什麼,是八佰塊錢?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壯士。這部影片,細緻地刻畫了戰爭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曆程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影片以一匹被束縛著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地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與天堂,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衝擊太過於震撼,也使我們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綁緊點

隨著日軍的火力加重,國軍越來越抵擋不住了。隨著一聲巨響,四行倉庫被砸出一個大洞。日軍馬上就要攻進來了。在這關鍵時刻,一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叫陳樹生。他在全身綁了許多炸藥,說了一句:娘,孩兒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著,有許多英雄也跳了下去,臨走前還不忘說說綁緊點。這一下,使電影院的人熱淚盈眶,使我們肅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個年代,我會不會像老算盤一樣苟且偷生。會不會從蘇州河游到租借。想到這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守護軍旗

軍旗,代表著尊嚴,但是,四行倉庫,沒有軍旗。於是,一位偉大的女子,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的帶著一面旗幟,順著蘇州河,從租借游到了四行倉庫。好比從天堂游到了地獄。她來後,整個四行倉庫的官兵敬禮。團長謝晉元把軍旗升在四行倉庫頂上,日軍覺得這是對他們赤裸裸地挑釁,於是,使用飛機,對旗幟進行掃射。一人到了,下個人補上,堅持了很久,旗幟屹然不倒,說明中華民族沒有被打倒。

全體衝橋

當上級對謝晉元宣佈全體撤退的時候,他懵了。為什麼會撤退?其實,這場戰爭只不過是國軍做給國際看到,想讓國際上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同情中國,以求國際支援,其實,那場會開不開沒有什麼意義,看似推遲了,其實已經結束了,他們能做的,只是衝橋,用血與淚,喚醒華夏四萬萬同胞,他們最後死的很壯烈,故事也就結束了。當你問他們為什麼拼命守護上海的時候,他們會回答,因為,那是我們的家!

彈指一揮間,中國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了!華為已成為了中國科技製造業的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信心,不僅挺起了中國脊樑,鼓舞著無數中國企業與國人,也為中國科技業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就像《八佰》一樣。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倉庫樓頂的國旗,縱有千瘡百孔,我輩也必須前赴後繼,護其迎風飄揚,為中國之崛起而奮鬥!

八佰觀後感 篇5

當我成塵時,你必能看見我的微笑。——題記

有句話說得好:“天堂離地獄只有一步之距。”電影裡的800壯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也聽說過一些關於800壯士的故事,但看完電影之後還是會忍不住落淚。1937年,抗日時期,中國在淞滬戰爭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師的軍力去打後衛,抵抗上海日軍,最後卻零零散散只剩了幾百人。他們只有400多人,對外卻宣稱有800人,而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也遠遠不止800人。日軍用盡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們一次次的扛了下來,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還沒有放棄!

四行倉庫在蘇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開頭,我看到了那些租界裡的國人如魯迅先生筆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燈火通明,彷彿對岸的戰爭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還在賭博,這也是將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表現的淋漓盡致啊。

電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們在影片的最後都“醒了”,成了當時的勇士,他們的舉動與影片中的老算盤和一個老頭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心中剛開始還在各種糾結,最後也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後者為了自己活命,想盡辦法逃離戰場。最後一戰時老算盤看到對岸的戰況,他下了車,也去岸邊望著,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忍不住讓我產生遐想,他是不是後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對岸,幫助他們去擊退日軍?他是不是也“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日本人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行攻擊,於是那裡的戰士個個都綁上炸彈,跳到日本人的陣形裡,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聲響徹天際,對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驚訝,日本人說好的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也不了了之。

他們跳下樓時我十分驚歎,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嗎?沒有,他們也怕但他們卻有捨己為人、前仆後繼、奔赴戰場的精神,這是最可貴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遊,自然也去到了四行倉庫的遺址。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很清晰破爛不堪的牆體,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於彈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塊白一塊完全無法想象當時戰況究竟有多激烈。

狼煙四起,槍聲餘音繚繞;待到破曉,奔赴戰場懷抱,摯友已故,精神終究未倒;故土燃燒,保衛者奔向風暴: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後感 篇6

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觀看《八佰》這部影片,觀影完畢,震撼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就像平靜的湖面扔下來一顆石子,波瀾起伏,這不是第一次觀看,但我覺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該影片以電影的獨有形式拍攝,還原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國國民革命軍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影片彷彿讓我們又回到了那段歷史,那段滿目瘡痍、山河動盪的年代。

如果你問我“八佰”是什麼,我會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四百孤軍、以寡敵眾、血戰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事奇觀。

他們不只是在抗爭,他們是在向那些看戲的人們證明,華夏兒女的氣魄還在,他們哪怕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與敵人拼到底!有膽怯、有害怕,但危難關頭國家最大;有爭吵、有嫌隙;

但大敵當前同仇敵愾,他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在他們捆著炸藥包向敵人跳去的時候,何香凝含淚說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誠哉斯言,我有國士無雙,又何懼外敵!當別人問到堅守的意義何在,謝團長的回覆是“這裡是我們的家”,這讓我想起了艾青的“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他們的大義凜然著實讓我敬佩,我從“中華不會亡,中華民族必勝”看到了他們的士氣;“丈夫許國,實為幸事”看到了他們的志氣;“我們的旗幟終將飄揚在富士山頭,讓我的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們的豪氣。

“八佰”壯士,向死而生,這些電影中的人物,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真真實實地存在著,他們以生許國,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偉大的歷史篇章,歷史會記住這裡,記住這些人,捨生取義、敢為人先,用血肉之軀來捍衛民族尊嚴,我們為他們而驕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也許家書會泛黃,也許照片會變淡,但他們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會在歷史中閃耀,會在時代中延續!

我愛祖國,愛她萬家燈火的繁華;愛她歷久彌新的精神;愛她萬眾一心的團結。古有岳飛,心懷家國,身刺字,精忠報國;今有“八佰”勇士,赴湯蹈火,不足懼,捨生忘死!心懷鴻鵠志,敢為天下先,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居安思危,國泰民安當思來之不易,山河已無恙,吾儕當自強!

謹以此文,表達我觀影時所感到的震撼、感動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國,國泰民安,盛世長存!

八佰觀後感 篇7

昨天我們在段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戰士們奮勇抗敵英勇戰爭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裡沒有戰爭,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對面,是戰火紛飛的戰場。租界裡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對面戰場上橫屍遍野。戰火紛飛。雖然敵人的攻勢猛烈,但戰士們卻一波一波地扛了下來。敵人們的武器先進。但戰士們英勇無畏,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敵人攻勢越來越猛了。軍隊裡的戰士絲毫沒有畏懼,但也有貪生怕死之輩,可是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與將士們一起對抗敵人。從馬棚裡放出來的白馬在戰場中奔跑,這匹白馬代表著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嚮往。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烈了,他們決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們身上綁滿了手榴彈,一邊喊著娘一邊縱身躍下,看著河對面的年輕人為了一根電話線倒在了血泊中,還有那面旗幟在戰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飄揚在半空中。我為戰士們驕傲,也為戰士們留下了眼淚。他們準備撤退時。敵人卻早有預謀。用一顆閃光彈發現了士兵們的準確位置。士兵們沒有畏懼一步一步的衝上去可傷亡慘重,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部分士兵撤離了。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戰場上。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8

最近火爆的電影《八佰》上映了,朋友圈和抖音都反響強烈。爸媽為了加強我的愛國情懷,讓哥哥給我們訂好了電影票。我懷著激動又複雜的心情來到電影院,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戰爭類的電影,我無法想象電影裡的畫面,竟然是真正的歷史重現。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1937年淞滬會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254團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團長謝晉元怕日本人發起下一場猛烈進攻,就把420人稱作800人。

第四個晝夜最讓我激動。外面日本人越來越多,但是戰士們子彈也越來越少,他們一個個背上炸藥包,打算和日本人同歸於盡,只要人在,就不會讓日本人靠近一步,勢必堅守著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一個護送電話線的任務,租界原本可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但他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並沒有隔岸觀火,而是紛紛報名參加這次護送任務,犧牲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最終接上電話線。戰鬥進入後期,謝晉元團長為了保住戰士們的生命,選擇衝過護城橋,雖然最終成功,但是隻有三成的人生還。

在這部電影裡,我認識到了雖然粗魯但是愛國愛家人的老算盤;年齡雖小,但是不屈不撓的小湖北;頑強向前,忠肝義膽的謝晉元團長……雖然人物角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保家衛國的抗戰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我們的五星紅旗是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和平也是英雄們的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安於現在舒適的現狀,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對於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惡行,我們沒有資格代替先輩選擇原諒。勿忘國恥,向英雄致敬,向偉大的中華民族致敬!

八佰觀後感 篇9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變得堅不可摧。我們存在於這個時代,就必須肩負起這個時代的命運,無論是鼎盛還是衰敗,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做這個國家的支柱,一個人或許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條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顧歷史,顯得的當下存在太美好,與那時的人們比起來,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幸運?

革命烈士用滿腔熱血譜寫著這個民族的魂魄,可一旦這個民族病了,只憑屈指可數勇敢的、無畏的人民是不夠的,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不能留給外人的!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遭受危難時是不容易被打敗的,從古至今,頑強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淪陷,遍地狼藉。從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麗堂皇,燈紅酒綠,河水上映著對岸臺子上的戲子,滿臉洋溢著笑容,臺下人在喧鬧中有說有笑,孩子們在寬闊的街道上輕盈的跑著,時不時回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沒有跟上來,路邊賣糖葫蘆的專心收著錢。這邊沒有硝煙,這裡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瘡百孔,骯髒的水潭裡沉寂著泥土和血跡。倉庫的樓被摧殘的奄奄一息,樓內壯士滿身傷痕,一個又一個生命在支撐著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倉庫攻擊我們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將炸破樓梯,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用一個又一個生命揹著炸彈去破壞日本人的進攻,壯士們連續的把自己投入敵群,就是這樣才阻止了日本人進一步攻擊。可上海四萬萬同胞呢?去哪裡了?還是在租界裡面貪生怕死,每天一推開窗子,聽見的就是槍聲、炮聲,就看見四行倉庫的人拼命與敵人抗爭。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誰又不怕死呢?還是眼睜睜的看著這片土地被各國列強瓜分,還是看著同胞們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淪陷,並非中國人少,而是我們不夠團結,如果同一條心,我們或許不會讓壯士們用身體當炸藥,活生生的被炸死。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國民族正是有這些精忠報國的人,這個民族才沒有亡!追溯歷史,這個民族有過興盛,有過衰敗,卻從未懼怕過!

拯救中國並非是靠四行倉庫內的800人,壯士們的犧牲,只是為了點醒這個民族,點醒我們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於頑強,在於活著,生命給予這個民族最純真的感情,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

八佰觀後感 篇10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說實話,我並不怎麼適宜看這類太過慘烈、悲壯,甚至血腥的戰爭片。可是,終究經不住幾個女人語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單槍匹馬跑電影院看了。

《八佰》,並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淚”片,可是很多的細節與場面卻讓你不由地心潮翻湧,激情澎湃,眼中蓄滿了複雜的淚。相比太多誇張的抗戰片,《八佰》給人的感覺是真實。是的,人性的真實。主角有“以身殉國,兒之所願”,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也有膽小懦弱,殺只雞估計都不敢的小人物,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當端午端著槍對著想要逃跑的老算盤時,老算盤那一番涕淚交流的“貪生”告白,很是真實。人都是怕死的,誰都不想死,只是在戰爭面前,有人選擇了捨生取義。影片對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畫,讓觀眾看到了戰爭殘酷而殘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實。

一江之隔,天堂與地獄。一邊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繁華大上海景象,一邊是戰火紛飛,是生與死的交鋒,是民族的存亡。歌舞昇平中的人們,隔岸觀火,仿如在看一場戰爭片。這二個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情感衝擊。人生百態,人生眾相。

隨著劇情的發展,各種人物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麻木不仁的心靈被震動,民族熱情被喚醒,抗日激情被點燃……影片中的“闊少”,在敵機的掃蕩中飛奔跨橋送電話線;體單力薄的女學生橫江送紅旗;只想著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貪生怕死的瓜慫,他們的變與最後的壯舉,無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護旗,經歷了血與火的淬鍊。說實話,看“護旗”那段時,我心中很是不忍,那麼多鮮活的生命,轉瞬間就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一個個倒下了。我甚至有點不理解導演為何要做這樣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懸殊,明知道這樣的行為基本等於“送死”,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生命去“前赴後繼”?難道就不能等戰況穩定些,等到最後的勝利?難道就是為了“作秀”一場“英勇戲”給外媒看?後來,謝團那句:“依靠我們四百人沒用,我們要叫醒四萬萬人”。才明白這場慘烈戰爭的最大意義,並不是能否打贏守住四行倉庫,而是為叫醒千千萬萬同胞而戰。

“喚醒”,也許就是此次戰役的目地,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吧。中華民族從來不乏血性!

一個個英雄人物,他們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中極其英勇悲壯的一筆。

歲月之所以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戰爭的血腥與殘酷,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和平。

借用導演管虎的一句話:“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活過。”

八佰觀後感 篇11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題記

南面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北邊灰暗殘破,屍橫遍野。一條不算寬的蘇州河隔開了天堂和地獄。

如今,那座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依舊佇立在那裡,像一顆頑固的釘子,將那段凶險荒誕的歲月與繁華錦繡釘在一起。

不知在座諸君是否想過,如果我們置身於那個山河飄零破碎的年代,會作何選擇是獨善其身,還是捨身為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是一群逃兵,是農民,開始也只是想著打掃戰場,不會有性命之憂。所以當他們面對殘暴的日本軍隊時,本能地選擇了逃避。但就是這群小人物,將國人在面對生死,面對國家存亡的抉擇與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端午,一個連槍都不敢開的新兵,一個想逃離戰火的農民,一個想回家的孩子,眼睜睜地看著無數戰友倒在血泊之中,眼睜睜地看著叔叔被日軍凌遲處死,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小夥子綁著炸彈跳樓自爆。一次次殘暴的現實捶打著他稚嫩的心,端午的抗爭意識也逐漸覺醒,終為護旗而獻身。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去過縣城,我就想看下上海長什麼樣子。我娘還在家裡等我,你放了我吧,我想回家。很難想象,一個如此單純甚至有些懦弱的孩子最後面對死亡時竟不再恐懼,只有平靜。七月哥,團座的親信,在對小湖北說我死了之後,你補上的時候是那樣的從容淡定。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將士們面對日軍鐵甲無力擊破,只得靠士兵用身體綁上大量手榴彈,瓦解敵人的銅牆鐵壁時,他們沒有害怕,沒有退縮,有的,只是對敵人無盡的憤怒!那句綁緊點,直戳我們內心。那自爆前的聲聲怒吼穿破長空,震撼著租界中的同胞,也穿越時空,深深震撼著熒屏前的我們!

彼時,四行倉庫的處境不能不讓人聯想到當時的中國。半壁江山傾頹,中華存亡旦夕,可謂百事休敝,大廈將傾。中華民族到底是浴血反抗,還是做個所謂的順民?《八佰》提醒著你我,和平盛世的美好,皆是前人苦難英雄血淚鋪就。

白馬舞翩躚,夢迴銀槍雕鞍。壯士去兮難再返,且把青天白日還!

當全人類的災難具體到每個個體身上,其不能違抗的強勢難以言說。好在中國人信命,卻不服命,若天地無眼,不見人間疾苦,便教人為改命,即便拼個身亡形銷,也總會有人為中華民族之存續而戰鬥。古岳飛于謙如是,今八百壯士如是,明日你我,亦當如是!

八佰觀後感 篇12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盪,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援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鬥,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築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佔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悽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援,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醜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鬥,“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鬆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鬥,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捲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隻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於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八佰觀後感 篇13

《八佰》又名《八佰壯士》,是一部抗日題材影片。

起初,我是不願意看的,我膽子小,這種血腥殘忍的故事,估計看了晚上也會做噩夢,但票都已經買好了,還是去吧。

《八佰》講的是淞滬會戰最後的艱難四天,在上海的四行倉庫,至今還有此庫遺址。如果你看的夠細緻的話,不難看到四行倉庫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規則圓孔,幾十年前,日軍的子彈就從這裡穿過,打傷我們的戰士,打死我們的同胞。

電影很長,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數都數不清,觀影過程中我的淚,滑過兩頰,滴進我的心坎。電影中有一片段讓我久久無法釋懷,這個片段發生在第二天的戰鬥。

四行倉庫的牆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開,日軍就決定讓多個日軍士兵,用鋼板構成一個可移動的堡壘,在牆上鑿洞,準備用炸藥把牆炸開。守軍戰士一邊朝敵人開槍,一邊想辦法阻止日軍炸牆,逐漸變得急躁起來:拿槍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彈炸也沒地方炸,難道就這麼幹等著,看著敵人們衝進來,看著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敵人在破牆,上面的守軍在思考,誰也不可能注意到,二連四班副班長陳樹生,正用力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腰間,衝向被炸開的一面圍牆,對著“堡壘”大喊自己的名字“陳樹生”,帶著他21歲的人生縱身躍下。腳落地那一剎那,火光電石一併發作,伴著戰士滿腔的愛國之情炸開了可惡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紙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陳樹生以其無畏的勇氣,無比熱忱的愛國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四行倉庫最堅實的屏障。

後面的戰士也紛紛效仿,接二連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軍,播種了希望。他們中有的人可能還沒有孩子,可能沒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們跳下去的那一刻,沒有痛苦的哀嚎,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著自己的姓名與家鄉。他們對祖國做出了最後的吶喊。這些勇敢而忠誠的愛國將士們,向世界證明,中國不會亡。此刻,熒幕內外,一片寂靜。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電影播完了,故事講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無法描述,它會永遠儲存在我的記憶中,滋潤著,盪滌著我心靈。致敬戰士!也致敬當年的愛國者!

戰士們,你們可能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你們卻永遠是最可愛的,永遠是我們心裡的璀璨明星!

永遠只記團長那句“八佰”。

八佰觀後感 篇14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題記

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我,就如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眼角殘留的淚水以及冰冷的身軀,彷彿讓我不要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

“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濤,而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首先這部電影令我驚訝的是,它並沒有在影片開頭打一些領銜主演、特邀嘉賓的名字,而是在一開始打出的是美術指導,爆破指導,場景製作等幕後人員的名字,非常特別。如此尊重幕後,彷彿告訴我們,面對強敵侵略,每一場戰爭中,那些默默奉獻的將士和民眾才是反侵略的主角,才是保家衛國的中流砥柱。

電影開頭一隻烏鴉站在一個佈滿泥土的頭顱上,一切都是死氣沉沉的。一條河隔絕了四行倉庫和租界,一河岸,兩世界。應了那句話“那頭是天堂,這裡是地獄”。橋的這頭,四行倉庫就像急流中的孤島,沒有援軍的八佰壯士,用錚錚鐵骨守衛著四行倉庫,用鮮血保衛者著租界的人民。而橋的那頭,紙醉金迷,歌舞昇平,歌女衣著華麗,歡歌笑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莫過於此。租界裡的洋人們市民們難民們隔岸觀火,喝著咖啡就能現場圍觀核槍實彈軍事戰鬥,對他們來說四行倉庫就像一個血肉鑄就的戲臺。日軍多次向四行倉庫進軍,戰士們全身綁著炸藥從樓上跳下去,引爆和他們同歸於盡……在沒有糧食,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八佰壯士整整堅持了4天,擊潰了至少6次日軍進攻。

當隔岸人親眼目睹戰士們一次又一次擊潰日軍時,他們終於意識到我是中國人,我應該為這個國家做點什麼,他們給八佰壯士捐款捐物,女童軍冒死送來國旗。第二天,四行倉庫的頂端升起了五星紅旗。為了渙散軍心民心,日軍企圖炸燬國旗,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士兵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人肉底座是,使國旗屹立不倒。八佰壯士,用生命“贏得生前身後名”,詮釋了“死,會作為生的一部分”。

“四行倉庫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一個個渺小而偉大的戰士們,他們揹著炸藥大喊自己的名字,抱著必死的決心赴往戰場,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抗戰,令人潸然淚下;一位百姓不顧危險,拉起電話線讓兩頭相通,不幸犧牲於敵軍彈下,至死也未曾放手,令人動容。“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這一群平凡的人,用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四行倉庫的屏障。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向八佰壯士致敬,向守衛祖國的所有戰士致敬,是你們讓我在這個歌舞昇平的世界讀書寫字,讓我們免遭戰亂之苦。八百壯士毅然赴死的壯舉只為了保衛故土安寧,詮釋了國魂,書寫了未來。

居安思危,國泰民安來之不易;

山河雖已無恙,吾輩更當自強!

八佰觀後感 篇15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湧,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裡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捨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衝的逃兵,也讓我心裡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並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佔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衝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衝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麼樣的人這麼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衝,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溼。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後感 篇16

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八佰》,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7:10分開演,我們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後,我們大家都熱血沸騰。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十分複雜,全程神經緊繃,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中國人抗日的熱情是一樣的,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開,只會更加緊緊相連。這場電影讓人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很多,當敵人發起進攻時,為保衛倉庫,戰士們腰纏炸藥跳到樓下的日軍中,一個接一個,讓人看的熱淚盈眶;還有升旗時,為保護戰旗能夠矗立不倒,幾個軍人也獻出了寶貴生命,還有民族英雄謝晉元,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撤軍時內心的掙扎感,讓我們大家看著很揪心,能感受到軍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對下屬的關懷中看到身上熱血浪漫的一面。

歷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硝煙瀰漫,六層樓鋼筋水泥築,牆厚樓高,易守難攻,有糧食、牛皮和絲繭,準備持久作戰。敵人放的毒氣,要過橋,水戰,空襲,遞送電話線,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畫了一張張生動的臉。在年輕戰士身捆炸藥跳下樓的片段我們大家都熱淚盈眶。

看完後,我感覺抗日英雄不畏強敵,視死如歸,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這一場電影讓我們看的振奮人心,一會興奮,一會緊張,一會悲痛。抗日戰爭進行了很多年,最後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活得有尊嚴。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八佰觀後感 篇17

前幾天我看了剛上映的電影《八佰》。說實話,給我的震撼還是非常大的,看完這部電影,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士,他們也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棄小家保大家。

一條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千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裡展現的畫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不僅是希望與絕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交加的心靈撞擊。

《八佰》中的人物並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摻雜了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地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在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確實繁榮。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麻木,“地獄”充斥著不屈與堅守。“地獄”承載著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當主動的壯士們,一個個從樓頂無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時,接連不斷地爆炸聲炸醒了河對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句話被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時,民眾歡呼叫好時,中國人的家園情懷,才被真正喚醒了。

影片最後在廢墟中出來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樑。

八佰觀後感 篇18

這部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束後忍不住思考,並且去了解背後的歷史。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就是群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場,為抗日戰爭做最後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型別各種群體各種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轉變。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彷彿就在經歷著這場殊死搏鬥。“隔岸相顧,盼願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禦外侮民族氣節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無論大家以何種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文明理性討論。

八佰觀後感 篇19

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班的部分同學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觀看《八佰》這部新上映的抗戰電影,時長大約156分鐘。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開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保衛上海,租界那裡有很多德國人,他們租了中國的國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達時,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們逃的逃,躲的躲,還是沒有逃過敵人的屠殺。他們到達四行倉庫,被安排完畢後,有一群平民來到這裡。他們被送往租借這個安全的地方。他們和敵人戰鬥了4天4夜。

中間有個片段讓我難以忘懷,鄭凱演的陳樹生要綁著手榴彈跳下去,在歷史上陳樹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陳樹生當時在四行倉庫也有這樣對抗敵人,只有用種量砸進盾牌的隙縫,才能真正的摧毀敵人。

從1931年至1945年,中華民族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在長達14年的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裡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辱的偉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戰中中華民族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

《八佰》這部電影讓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激動和感動,興奮與悲壯。我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全程精神緊繃,一分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和隔開的或許是兩個世界,但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割,會更加團結,這震撼人心的戰鬥必將喚醒更多的中國人投入保家衛國的戰鬥中去。

八佰觀後感 篇20

今晚看了剛上映的電影八佰,說實話給我的震撼還是非常大的,看完這部電影,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士,他們也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棄小家保護大家。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鐵板,多少名戰士依然跳了下去,捨己為人並高聲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綁著炸彈,伴隨著炮聲消失在雪國之中,你以為他們就這樣白白犧牲了嗎?不,他沒有歷史,會記住他們,他們都是勇敢的英雄,永遠不會忘記!

隔岸觀火的百姓們,雖然戰爭就在眼前,中間只隔了一條蘇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獄形容毫不誇張,一些愛國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給戰士們送電話線,知道這場戰爭不僅僅是400多人,更是中華人民的戰爭!

一位姑娘給戰士們來送旗,如果升旗的話,日本人就會發動猛烈的進攻,戰士們會損失慘重,即使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他們依然選擇了升旗。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他們並沒有害怕沒有退縮,用身體護住國旗,不讓國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護旗,他們想讓隔岸的中國人知道中國還在,他們沒有亡。

直到最後,戰士們都向租界撤退時,子彈如雨似的打到了橋上,一支由中國建立的敢死隊拼命掩護著隊友撤退,此時的橋已經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鮮血染成了血紅色。這時他們也不忘隊友,冒著生命危險把隊友扛到安全區域,群主們伸出手擋挪開擋板,發了瘋似的`想把戰士們拉過來,他們面對槍林彈雨,無所畏懼,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八佰觀後感 篇21

9月20日,這一天,使我悲哀;這一天,也使我憤怒,因為我去看了電影《八佰》。

電影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大約三個多月,當時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為了能夠穩住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第88師262旅524團團長謝晉元率420多戰士,收到命令堅守最後一道防線“四行倉庫”。為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一共有800將士,但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這也就是電影片名《八佰》的由來。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十分悲憤,而最使我震撼的就是陳樹生捨身炸日軍了。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真實“八百壯士”之一,在發現敵人企圖用鋼板陣爆破樓體時,身綁手榴彈毅然跳下倉庫,用身體砸進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僅給母親留下“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八字血書。陳樹生豁出命來也要守住陣地的大義凜然,影響了戰場上的其他士兵。他們也紛紛排成一列,身綁手榴彈,高聲喊出自己的姓名,一個個一躍而下。這些畫面,深深震撼著我,感動著我,讓我淚流滿面!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站在蘇州河對岸租界的一個人流著眼淚激動地說。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年,更要發奮讀書,掌握更多科學知識,長大為祖國效力。周恩來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努力讀書就是為了讓中國不再落後,不再捱打。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感謝這些先烈們,這是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初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八佰觀後感 篇22

四行孤軍光與影,八佰壯士立國魂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千萬強敵不能擋。”

電影劇情來到尾聲,思緒卻難以收回。《八佰》,真正打動我的,是那種堅守與勇氣,這種刻在中華民族基因上的品質。也許他們早就知道了這場戰鬥的結局,可他們仍然一往無前,向死而生。孤軍奮戰本已困難重重,而對外誇大守軍人數,是無奈,卻又是勇氣,何其壯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我看到了一種對比,一種是戰士們“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笑”的視死如歸的精神,他們以八佰為名,面對著人間地獄,和日軍槍炮噴射出的殺戮火舌。而另一種,是在他們身後不遠的租界中,各國列強和所謂有頭有臉的國人,過著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的生活。他們如隔岸觀火圍觀著,審視著這場戰鬥,前者讓人為之動容,後者給人刺痛心靈的叩問。

我不禁想到了這樣一句話:“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自古而來的英雄血統浸染了這片土地,那是鮮血的紅,也是中國國旗上的紅。也許對於這些戰士,很多人並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他們的名字,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可我們知道他們為了什麼而奮鬥,面對戰爭,他們從歷史長河中緩緩上前,用血肉之軀,鑄就了生生不息的愛國熱情,而待到山河無恙,他們又默默隱去,這次,輪到我們該紀念他們,銘記他們,學習他們了。

我以敬仰之心寫下這篇觀後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八佰”這個悲壯的量詞將永遠的警醒後人。

懷抱一腔孤勇,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夢。

八佰觀後感 篇23

夜深了人靜了,指尖在手機滑到一篇報道時突然停下,大致內容是:電影《八佰》或許就是想通過回顧那段悲慘的記憶,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主旨,歷史無法改變,但可以銘記,過往無法改變,但可以創造新的未來。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在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為增強氣勢對外稱有800人,堅守閘北四行倉庫

一座橋,兩個世界,天堂和地獄。天堂是法租界,而地獄就是四行倉庫。

在戰鬥中有勇敢的軍人,也有懦弱的逃兵。

懦弱的逃兵其實並不懦弱,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有自己想念的家人,有自己心疼的孩子,有心儀的愛人,也有自己想要保護的人。在同伴受傷時即使面臨著將死的險境,也會把同伴救出來,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蛻變。他們從一開始時戰鬥只想躲起來,一心只想逃跑的心到為了消滅敵機而犧牲,為同伴的撤退爭取時間,這都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覺醒。

勇敢的戰士是人們所歡呼的,那為了抵擋敵人攻擊而在自己身上綁炸彈的軍人,為了營救戰友而受傷犧牲的軍人,是你們的精神使得在法租界的人們得到了覺悟,使他們有了戰死也要連線電話線、也要送國旗的決心,戰士們也沒有辜負他們的犧牲,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支起了那一次又一次倒下的國旗,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敵人。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時,即使不情願,也抱著只要有一個人活下去榮譽就還在的決心,這不是認輸,相反,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勝利,他們向法租界的人們傳遞了為國家犧牲的精神,在戰士們倒下的時候,無數人們伸出了自己的手,那是一堵手牆,是扶起中國的手牆。

孤軍的背後是一個國家的悲痛,但也正是這群孤軍激起了法租界中國人的鬥志。

八佰觀後感 篇24

在烈日炎炎的八月,我觀看了一部由真實歷史改編的大型戰爭電影《八佰》。

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四百多人由團長謝晉元帶領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禦日軍進攻的故事。

其中,我感觸最深的角色就是端午了。端午本是一個在家鄉種田的農民小夥,因為戰爭和叔叔弟弟來到了將要淪陷的上海,加入了抗日的隊伍。起初,他苟且偷生、畏戰想家、多次想要逃回家鄉,戰鬥時,他連槍都拿不穩,連敵人都不敢殺,是個被整個團蔑視的“懦夫”。但是後來親眼看到叔叔被日軍殺死,心裡埋藏的怒火這才燃燒,他終於意識到逃避是沒有用的。在他的最後之戰,他為了保護戰地裡的旗幟不被日軍打倒,不惜拼盡生命攻打敵軍飛機,最終不幸中彈逝世,成為了全團的英雄,點燃了隊伍的鬥志。

端午從一位被鄙棄的“懦夫”漸變為被尊敬的“英雄”,這之間只有短短四天。是什麼讓他有這樣巨大的改變,我想應該就是他的那顆愛國之心。只因這顆愛國之心,端午他點燃了全團的鬥志,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讓河岸租界裡的國民知道:寧作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時間的腳步在不斷的前進,世間的塵埃在不斷抹去,而歷史是永不變的,那些拼命救了中國的烈士們,是永遠銘記在我們心裡的。現在和平了,我們每天生活在安全的社會中,但遙想戰爭年代,中國的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用鮮血為我們換來了當今的美好生活

所以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佇立在世界的頂峰!

八佰觀後感 篇25

1937年8月,日本進攻中國上海。淞滬會戰爆發,隨著三個月的戰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隨著國民黨軍隊的全線潰敗,國民黨軍隊在上海的據點,就只剩下上海閘北中南部、與租界只隔著一條蘇州河的四行倉庫。這座倉庫,成為了日本人,在上海唯一沒有佔領的地方。

駐守這座倉庫的軍隊,構成人員複雜——除了正規的中央軍之外,還有從其他地方擴充進來的逃兵。他們是中國軍隊駐守上海的最後一道防線。

和以往的抗戰影視劇不同,這部電影更加人性化,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抗戰伊始,中日兩國軍人的作戰素質存在著極大的差距。日本軍人殘暴嗜殺,軍國主義的教育已讓他們泯滅了人性。可是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有的壓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打仗,他們只是想來上海觀光旅遊。有的根本沒有練過射擊,更別說殺人,即使鋼刀架到脖子上面對死亡的威脅才敢開幾槍。

只要戰鬥稍稍停頓,他們有的人,看著燈紅酒綠的法租界,十分嚮往美好的生活。更有人甚至有人趁機溜了號當了逃兵……

最終,經歷了死亡的洗禮——租界內的老百姓為了給倉庫送補給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了保證倉庫的完整性,一些戰士奮不顧身扛起炸藥包,飛身跳入跳入日本軍隊之中和侵略者同歸於盡。在看到自己的戰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戰旗不倒自己十分的受感染。在經歷了這些血與火的洗禮之後,四行倉庫的守軍才真正變成了一名真正的抗日戰士。

看完《八百》後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那些逝去的英雄永遠不應該被遺忘!

八佰觀後感 篇26

今天,老師領著我們一起看了電影《八佰》。

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持續三個月,10月末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420餘人奉命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堅守的戰鬥故事。

影片中,戰士們英勇殺敵,誓要守住上海,和敵人展開了浴血奮戰,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太大,戰鬥傷亡很重,小湖北的哥哥和叔叔相繼犧牲……戰鬥持續了四天,直至10月30日戰士們才獲令撤往英租界。小湖北等人在敢死隊的掩護下成功撤入英租界。

死,對於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永遠消失,意味著不復相見。但對於敢死隊的兵士來說,他們的死意味著戰友的生,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勇,還意味著…

你知道嗎?在《八佰》裡有一些非常感人的鏡頭:為了保住四行倉庫上的旗積旗幟儘管倉庫頂上已是硝煙滾滾、血流成河,但兵士們依然英勇地衝了上去,緊緊抓住旗杆,誓死不鬆手,為了保住旗幟,戰士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許你會說:“一面旗子而已,哪裡抵得上幾十條人命?”你可知道對於戰士們來說,軍旗不倒就代表著士氣不倒,勇氣不倒,中華民族屹立不倒!

戰鬥中,日本鬼子妄圖爆破樓體,一些兵士以死相拼,將炸藥捆在腰間,一邊高喊著:“娘!兒子不孝,回不去了!”縱身跳下樓,讓炸彈在敵軍中間爆炸,自己卻在煙霧之中化為灰燼。為了守住上海、守住國土,他們英勇犧牲,換來了國人的平安!

電影片頭有這樣一句話:“在我化為灰塵之前,我希望看到你的笑容。”我想對英烈們說:倭寇早已被逐出中華,如今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八佰觀後感 篇27

“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一句臺詞,引人深思!同時也拉開了以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場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原型的電影——《八佰》。

電影一開頭就以一群穿梭在上海郊外場地裡的“雜牌軍”——湖北保安團。這支讓人感覺無組織、無紀律、也毫無戰鬥經驗的隊伍,果然在遇到日軍後,立馬被衝得潰不成軍。這無形中好像也在暗示著人們當時面對侵略者毫無抵抗、任人宰割的心理。

這群“雜牌軍”們被最後留守在裝著不計其數汽油的上海四行倉庫的國軍88師,與其說是收留不如說是被迫抓住強留下來參與抵抗日軍。經歷過日軍一輪又一輪毀滅性的打擊,感受著戰友們不斷的受傷和死亡,這支“雜牌軍”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由當初的如何逃命到最後哪怕是粉身碎骨都要守住陣地,這讓租界形形色色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最讓我震撼的是:面對日軍的瘋狂掃射,我們勇敢的戰士們以血肉之軀護著國旗,堅決不讓之倒下。在爆破樓體時,這些勇敢的戰士們爭先恐後的站出來勇當“自爆兵”。面對日軍的瘋狂掃射,除了奮起抵抗的士兵,還有租界的同胞們,也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對岸……

一幕幕,看得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群當初膽怯、無知、懦弱的普通人,到後來的奮勇殺敵,視死如歸的真正軍人,他們的蛻變感染著我。他們是平凡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以血肉之軀證明著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精神!而今享受著幸福生活的我們更將努力延續和傳承下去……

八佰觀後感 篇28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敢尺寸與人,”曾經的抗日戰爭為我們烙印下了落後就捱打的道理,《八佰》這個電影也重現了當時抗日的情景。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1937年東北淪陷之後,日軍進一步侵略上海發生的事。日軍轟炸上海,除對面的租界外整個上海幾乎都是廢墟,四行倉庫中有八十八軍團,但人數只有四百多人,租界是一片繁華。晚上,大樓上圍滿了金色彩燈,穿著華麗的服裝,該玩兒玩兒,該吃吃。而四行倉庫卻是破爛不堪,簡直走灰頭土臉,用恰當的詞就是對面為“天堂”,四行倉庫卻是“地獄”。後來,為了鼓舞對面的同胞共同加入戰鬥,不怕艱辛過橋,卻一直受者日軍阻撓。

有一個畫面,就是在人當做炸彈炸敵人時,日軍揹著一個鋼板,拿手榴彈和槍都無法打死他們,有勇者,在身上綁炸藥,用自己的性命而換取日軍的死亡,他們的威武在所有人睹目下證實。所有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的,只為中華人民的勝利不顧一切衝上去,從而在炸彈的爆炸中死去。他們跳下去的那一瞬間是多麼的英勇而悲壯!

在日軍開飛機的機槍掃蕩下,為了證實我們中華民族還在,不顧身上的傷口甚至用滿是血的身軀,牢牢的支住國民黨國旗,不讓國旗倒下,對面的租界向我們敬禮、吶喊,我看見他們正咬牙堅持支撐國旗,彷彿那旗杆和旗幟有千斤重,在敵人的暴擊下國旗慢慢倒下。

為了獲取租界四百萬人的支援,四行倉庫的所有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橋的前方衝去,身體中彈了,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滿身是血的士兵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耐力,只為衝出去!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只有不怕犧牲,團結一心才可攻無不克!

八佰觀後感 篇29

2020年看的第一場是《雪人奇緣》,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為《八佰》的電影。有很多同學已看過,我看了預告片兒,感覺很有興趣。

上午下了古箏課後來到奧斯卡影城,取票進場,進入了二號廳,發現人並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個人。這倒與我預想的場景不同。後來想想,電影結束時正是飯點兒。所以人少也是應當的。

電影開演了,我逐漸被精彩的劇情所吸引。背後持續傳來兒童哭聲,真是大煞風景,破壞使用者體驗。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帶出去,為什麼要影響他人。

《八佰》改編於歷史真實事件,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以租借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名為八百,實則只有420人。造就了這個奇蹟。《八佰》歷時230天拍攝,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當年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斤煙油和近五噸的報紙。設定相當於十部大戰爭劇總和的5萬個地面子彈點,打造了一個硝煙瀰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

蘇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為二:左邊蒼夷滿目、硝煙四起;右邊則燈紅柳綠,一片繁榮,曼妙女倚欄望,而這裡卻是時時有生命危險。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國旗,升國旗會激怒日軍,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盤上,憑什麼不能升?那還有什麼尊嚴?國旗升起來了,日軍飛機來炸,人肉來擋,無論如何,國旗不能倒。

四萬萬中國人在戰爭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觀後感 篇30

在國慶前夕,我在單位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八佰》。《八佰》的故事是描寫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為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

電影很長,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數都數不清,觀影過程中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溼。電影中有兩個片段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捨身取義

日軍開始拼命挖四行倉庫牆洞,企圖安裝炸藥。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抱著炸彈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下去,給母親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而其他戰士不但沒被敵軍的槍炮嚇倒,而是一個個綁好炸藥,排著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戰士們逐個跳下去,用自爆來阻止敵軍攻擊,無人畏懼。而僅僅一河之隔,如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著對岸如地獄般的殘忍恐怖的戰場,咬牙切齒著,義憤填膺。

保護旗幟

儘管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大家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日軍飛機低空俯衝,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著,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正是因為壯士們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和前赴後繼的決心,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即便犧牲慘重,輸了性命,卻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

電影播完了,故事講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無法描述,它會永遠儲存在我的記憶中,滋潤著,盪滌著我心靈。致敬戰士!也致敬當年的愛國者!

八佰觀後感 篇31

“我聽到對面的樓裡有人在喊,父親說:‘那些人在保護我們’,我只記得那時候酒釀圓子很好吃,卻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熒幕上炮火連天的場景看的我心驚肉跳,甚至都有一種想要找一個日本人打一架的衝動,即使我知道那樣是不對的。像我這種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會知道那種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觀看電影,我也能深刻的體會到當年的生活在那種情況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認為這就是家國情懷。

電影中的各個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實,開始很多人想當逃兵,但後來漸漸的變得勇敢了起來,最後竟加入了掩護部隊逃生的敢死隊,被人們稱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說,他們憑什麼算英雄,他們一開始可是想方設法的逃跑的人啊。對啊,他們是人啊,他們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說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裡百感交集;本以為可以快樂的看完一場電影,但電影那沉重的內容卻讓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而此時已經到家了,於是我決定玩會手機解解悶。正要的起勁時,我忽然想到電影中有很多人在對岸看著那些保家衛國出生入死的軍人,一邊說著軍人加油,一邊放著煙花說笑,對於這種隔岸觀火,還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行為我很厭惡;但我看了看自己現在的狀態:瞭解到這些沉重的歷史,卻不因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而用手機來麻痺自己。這和那些隔岸觀火的人有什差別?

其實,一開始那個吃酒釀圓子的人就象徵著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燈火輝煌的大城市裡,又有多少人記得那老舊倉庫裡曾經的戰火。

既然我們愛國,那就要多多少少為國家做一些貢獻,而不只是在嘴上說說自己愛國啊!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懂得國泰民安來之不易!山河雖已無恙,吾輩更當自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