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6.63K

【導語】如果說韓寒在處女作中碎片化的剪輯和網路金句堆砌,那麼在《乘風破浪》中韓寒一改那些花哨的手法,迴歸到好好講一個故事的立意上。 下面關於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祝您生活愉快!

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篇一】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從作家、賽車手再到如今的導演,“跨界”成了外界牢牢貼在韓寒身上的標籤。像經常與他一併被人提及的郭敬明一樣,韓寒從踏入這一行的那天起,就不得不面對人們對他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多加質疑。

但是韓寒還是用他極為敏銳的嗅覺(是商業的還是藝術的,還有待商榷),迅速地完成了這次身份轉換,猶如在他鐘情的賽道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在《後會無期》上映之前,無數人等著看他的笑話。但他仍然用自己最擅長的調侃與段子,俘獲了大批人心——至少從票房來看,韓寒作為一個處女作導演,相當的不賴。但即便如此,針對《後會無期》的各種質疑仍然如影隨形——“故事性弱”、“結構鬆散”是不少人對這部用金句堆成的影片的指摘。但對於韓寒而言,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看待世界的方式,源於他在進行文字創作時進行影像化想象的習慣。

面對這些質疑,韓寒並未針鋒相對,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對其一笑置之。想必韓寒自己也再清楚不過,作為一部跨界過來的處女作,《後會無期》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遠不及無可挑剔的程度。外界的批評與質疑,恰可作為自己改進補長的契機。少年得志、早早成名的他,做任何事都註定要被公眾拿到放大鏡下觀察和評論,有多少讚美與喝彩,就會有同等量級的懷疑與批評。韓寒或許早已習慣了這一點,要想繼續前行,他也不得不習慣這一點。

如今,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即將問世,從卡司曝光的第一刻起,爭議聲再度紛至沓來。有人表示這“只是又一部《後會無期》”,也有人早早丟擲“韓寒早已江郎才盡”的論調。在《後會無期》中,韓寒把陳柏霖飾演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名作家,如今,《乘風破浪》的主人公將是一名賽車手——兩者正是韓寒自己最為人熟知的身份。因此,也不難想見,《乘風破浪》也會像《後會無期》一樣,投射大量韓寒自己的思考與價值觀,在其中的人物身上,你或多或少會見到韓寒的影子。

《後會無期》看似是一篇無關明確題旨的散文,其實骨子裡仍然是夾雜了諸多韓寒自己世界觀的議論文,那些迷茫失落的人物和透著幾許睿智幾許無奈的對白,正是他眼中的世界。從《乘風破浪》這個片名來看,這部新作無疑會比《後會無期》走得更遠,與後者的憂傷落寞相比,前者似乎更具備某種暗暗較勁的雄心。

在《乘風破浪》裡,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韓寒曾經激揚文字、鍼砭時弊的那一面,看見他以影像化的語言,澆自己心中的塊壘。它很可能還會和《後會無期》一樣,充滿大量韓寒式段子或曰金句,至於金句是將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則取決於能夠塑造更飽滿的人物和更流暢的故事。

無論你是否喜歡,韓寒都已經再度揚帆遠行。在爭議的風頭浪尖,他是否真能乘風破浪,最終只能用作品說話。

【篇二】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先說結論,這是我喜歡的電影,裡面有著太多上個世紀90年代的符號和標籤。譬如,錄相帶、周潤發、BB機,還有那些梳著中分的主流和非主流小鎮青年。曾經,我也梳過這樣的中分,他們離我們很近,又很遠,很熟悉,又很陌生,恍若路人。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自己曾經居住過多年的東北縣城,每到週末,全班絕大多數男生不約同集體逃課去附近的錄相廳看周潤發的《英雄本色》。影片中的六一,甚至讓我想起某些喜歡打打殺殺的同學。如今,他們絕大多數都已人到中年,而且混得挺不錯。

彭于晏飾演的徐正太就是一個很有夢想的“幫派青年”,他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歌舞廳永遠只唱歌,桑拿室永遠桑拿”,最初我們很不理解徐正太的遠大志向,到後來才始以知道這是他對愛情的堅守,難能可貴。

而之於片中的小弟六一,有點像港片中的“大傻”成奎安,有著太多悲情的成份。當警察順嘴說“五一的兒子叫六一”時,太多忍俊不禁。六一其人最大的特點除了忠實外,就是有點兒笨。所以,為了證明自己腦子並不笨,至少自己對“正太幫”和幫主還有用,他選擇在徐正太婚禮那天,揹著雙刀飛身而下去砍房產商,結果很悲壯地掛掉了。六一倒地的場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英雄本色》中張國榮喋血的'鏡頭,尤為感傷。出師未捷身先死,六一的行為很難用詞彙去評價,但為老大復仇的行為不難理解。畢竟在那個年代,我們受了太多香港片的蠱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英雄本色”,每個人內心住著一個悲壯的“小馬哥”,叼著牙籤,穿著佈滿彈孔的風衣瀟灑走過。

當年,“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一語還未流行,董子健飾演的小鎮青年馬化騰,身上有著太多的無奈和不甘。身為“正太幫”中最小最沒資本的小弟,苦逼程式設計師小馬與“幫派文化”和他人格格不入。當他信心滿懷地說自己正在做一種叫OICQ的溝通軟體時,立馬遭到別人無情的奚落。所以,當所有人都以為囤BB機能發大財時,馬化騰只能選擇出走。馬化騰戴著空蕩蕩大眼鏡孤獨地坐在火車上,望著窗外,一臉的茫然,表情更多糾結,更多決絕,似乎這個瘦瘦名叫馬化騰的孩子骨子裡始終無法和這個小鎮和小鎮上的文化和解。對現實世界來說,出走也是一種抗爭,蘊含著太多的無力和不甘,而之於未來,有著多種可能性和太多的不確定。

隨著劇情的推進,徐正太入獄前,為老婆和未出生的兒子“囤BB機”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梗,儘管這個段子放在今天司空見慣俗不可耐。相比之下,床上那堆散亂堆放囤起來的BB機更多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可是誰能知道未來世界會怎樣?誰又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有時候我們的節拍明顯跟不上這個世界行走的節奏。但不管這個世界的秩序如何變幻,青年人對夢想的熱愛何其相似。

在《乘風破浪》中,父子之間的和解,韓寒更多地移交給了徐正太的兒子徐太浪其人。事實上,從古到今,父子之間的誤解一直沒有消失過。因為青年的叛逆,絕大多數兒子都不想變成父親那樣的角色。可事情發展到最後,你更大的可能就是變成你所否定的父親那樣的角色。而且,歷經一系列際遇之後,時光卻總是用一種不經意的語氣告訴你,什麼是理解和包容,什麼是快樂地苟活。所以,徐太浪車禍後的神奇穿越,不僅是瞭解自己的父親和麵目模糊媽媽的一切,不僅僅是父與子之間的和解,更多的,是要對自己內心有個交待。

綜上所述,如果說《後會無期》是一部純文藝片的話,《乘風破浪》則是一部很有商業氣質的文藝電影。劇情、配曲和節奏很有懷舊感,影片中各種金句、段子和幽默頻現,恰到好處,也不惡俗,讓人看過之後會心一笑。

【篇三】乘風破浪的觀後感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的世界同樣精彩...

三年前,《後會無期》在炙熱的夏天上映了,已經有了很多身份的韓寒又多了一個“導演”的標籤。在那個虛構出來的中國最東方,我們看到的不是八九點鐘的太陽,而是三個混不吝的年輕人的在路上。那時候,網路上一時間充斥著電影裡的臺詞,如今再提起浩漢、江河、胡生,他們的夢想就如同這些臺詞一樣消失在茫茫的網路海洋中。

時隔兩年,韓寒帶著《乘風破浪》來了,突襲春節檔,讓很多定檔的電影措手不及倉皇逃串。韓寒的第一部電影就拿下6億多的票房,餘威還在。而這個檔期的對手有周星馳,徐克,成龍等中國電影殿堂級人物。初生牛犢渾身是膽,而在做完試映之後,朋友圈的口碑明顯是轟炸的好評。這種口碑一般不可靠,都是請的親戚朋友三姑六婆沾親帶故,忽悠不到我,但是我問了幾個口風比較緊,平時看片很叼的人,紛紛給出好評,我才落了一下石頭,果真是好。我也心生羨慕嫉妒之情。

百聞不如自己一看。

在看完《乘風破浪》之後我突然意識到,韓寒用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的導演之路正式開始,也證明了自己導演功底的成熟與進步。他再次身兼導演和編劇,電影中所描繪的還是那些小鎮青年,只不過這次他多了份懷舊與伴隨80後成長固有的年代記憶。

如果說韓寒在處女作中碎片化的剪輯和網路金句堆砌,那麼在《乘風破浪》中韓寒一改那些花哨的手法,迴歸到好好講一個故事的立意上。

無論何時,你總能在韓寒的文字中看出一點玩世不恭的,他的電影也是如此。《後會無期》中的年輕人是瘋狂且迷茫的,他們有的是“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的架勢,這是韓寒的一次自我表達。但在《乘風破浪》裡,這些邊緣的小人物雖然喝酒打架,但他們身上多了一份安定,或許是因為小鎮單調的生活總能一眼望到頭,他們到最後總會迴歸生活。他們與浩漢、江河這幾個已經走出圍城的人不同,他們始終守候著自己的家鄉和心愛的姑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