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電影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21W

《我不是潘金蓮》對於馮小剛來說,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距離《甲方乙方》已經過去20年,他的喜劇也兜兜轉轉經歷了20年。他一直堅持描繪社會底層的不同小人物,從他們身上挖掘出細膩又溫柔的生活哲學,可往往採用的方式是嬉笑怒罵之中見真理。《我不是潘金蓮》同樣也是,但是卻更是打破常規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觀後感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觀後感一:

《我不是潘金蓮》是馮老炮兒——年過半百的老人任性的結果。他把一定程度上得罪觀眾的題材和表現形式搬上熒屏,在習慣了漫威的荷爾蒙系列的年輕人面前呈上一杯苦茶。

用影像記錄中國現狀,記錄時代裡普通人的悲喜生活,是馮小剛一直想做的事。

他在不止一次採訪中說過,如果不是《一地雞毛》、《我不是你爸爸》這些反映現實的片都折了,他就直接奔著《我不是潘金蓮》去了。不會有中間《甲方乙方》那些賀歲片。“那些賀歲片都是假象”。

題材不夠熱門,圓畫幅國內沒人玩過,合作伙伴反對,都阻擋不了他想拍的心,他的底線是“大不了你們不投資,我自己投資。”在過去那麼多年的妥協中,他積攢起一份任性的資格。而能說出這話,除了因為有錢和地位,恐怕也需要有一點堅持和初心吧。所謂,烈士暮年,壯心未已。

李雪蓮是個聰明的農村婦女,她想出假離婚的法子,也知道如何才能讓當官的關注到自己。她一根筋的認死理,他認為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為什麼假離婚成了真離婚,法院的人還說這就是真離婚。

她相信她的牛,商議假離婚時只有牛在場,牛點頭她就去告狀,牛搖頭她就不告了。聽一頭牛的話,這荒唐的說法,把市長氣的拂袖而去。

李雪蓮從公安局出來後,曾一度想放棄告狀,但是她要秦玉河一句話,這婚到底是真離還是假離。沒成想,秦玉河卻羞辱她在新婚之夜前就不是處女了,說她是潘金蓮。李雪蓮是憤怒的,在她心裡,婚後出軌並謀害親夫的潘金蓮和她是有本質區別的。

但是在和大頭一夜情之後,李雪蓮卻覺得自己就是潘金蓮了。因為她的意識裡,這婚就是假離婚。所以當她聽到秦玉河意外身亡的訊息時,哭的呼天搶地——再也沒法把話說明白了,我不是潘金蓮啊!

一部荒誕的鬧劇因為當事人的.去世而終結,一個靠告狀而活著的人自此失去了活著的動力。官員該如何做,李雪蓮該如何做,李雪蓮身邊的男人該如何做,電影想表達的太多,一時半會兒我摘不清了。

昨天看了南方週末對范小姐的採訪,她說,最後結尾餐館的戲是她要求加的。可是這段戲也導致了爛尾——扯出來兩個全片從未提及過的孩子,然後強行昇華角色包裝母愛,一瞬間就讓李雪蓮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十分失敗。既然她大兒子在前夫那,那她為何從頭到尾不曾提及一句?這樣一個母親對流產的孩子卻又有那麼強的執念?

我倒是覺得范小姐和郭敬明拍完爵跡,沾染了郭敬明不少仙氣。

反觀其他配角,人物飽滿——遇事兒先摘自己的大鵬,不願意給領導添麻煩的張譯,去對頭那兒上吊的範偉。倒是范小姐一出場我就覺得隱隱的尷尬。

圓形畫幅的形式運用的很好,有類似聶隱孃的美感,也像富家小姐手裡的山水畫扇子。

另,我最喜歡的還是馮導的《一聲嘆息》。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觀後感二:

《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可以稱得上是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通過一個女人與八個男人十年的上訪故事,以荒誕手法描寫官民矛盾和官場生態,尺度之大,令人嘖舌。電影通過極簡主義的敘事,表達龐大複雜的主題,故事既緊貼基層現實,又是荒誕化的。一群重權在手的官員對付不了一名農村女訪民,被她搞得團團轉,極具諷刺意味。由范冰冰飾演的農婦李雪蓮既純樸剛直,又是個認死理的法盲,屬於典型的“上訪刁民”。一大群官員,從法院院長到縣長再到市長,在處理李雪蓮的案子上都無直接錯誤,但他們對上唯唯諾諾,為保烏紗過度辦案,直到把小事搞成大事。

環球時報11月21日刊發題為《<我不是潘金蓮>做出勇敢可貴的探索》的文章認為,《我不是潘金蓮》不是簡單在控訴,而是展示了“上訪”這個問題成為死結過程中各方節外生枝或畫蛇添足的每一步,對體制與基層問題缺少對應解決能力做出建設性的詰問。抱著建設性的態度開展批評,度的把握就有了基礎,遠承《甲方乙方》錢康之餘緒,近紹《老炮兒》六爺之遺風,在這方面馮小剛可以說是玩得得心應手。

除了對本片本身討論話題的反思,筆者倒還想到另一件事。當我們在說《我不是潘金蓮》的時候,所會想到的恐怕不僅僅只是這部電影,畢竟電影名字裡的關鍵詞“潘金蓮”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頂有名的人物。在《水滸傳》中誕生,在《金瓶梅》中昇華,在這個出軌新聞頻發的年代,“潘金蓮”也有其時代內涵。

9月份,王寶強離婚事件在輿論上吵得沸沸揚揚,一些人紛紛把指責的矛頭對準另一位當事人馬蓉,甚至連英國廣播公司BBC也來“湊熱鬧”,在報道中將王寶強與馬蓉比做“武大郎”與“潘金蓮”。在國內也有網民調侃稱,別人都在蹭《我不是潘金蓮》的熱點時,只有馬蓉在安心做原創。

近期關於明星出軌以及疑似出軌的新聞可以說不絕於螢幕,林丹、劉愷威、陳赫、文章等等,真真假假,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可能的。然而,這些出軌事件所引起的討論都遠遠不及王寶強離婚事件。通過對比,我們還是能夠發現一些不同,對於男明星出軌,大多數人都已經司空見慣尋常事了,用《紅樓夢》中賈母的話說“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

有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出軌的可能,只是囿於時間地點條件,表現程度不同罷了,經典的例子有《廊橋遺夢》等。這種看法不免有些悲觀,但也在提醒社會如何處理新時代下的家庭倫理關係。首先,出軌是男女雙方的問題,對於不知情的圍觀群眾的而言,獲取到的資訊有限,妄下判斷不免有失偏頗,既然有“潘金蓮”,那還有“西門慶”呢,別忘了當時可是西門慶誘惑的潘金蓮,所以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盲目跟風輿論判斷是一種社會暴力,當三思而行。其次,出軌的男性會被原諒,女性卻很少被寬容,這反映出傳統的男權思想以及基於男女雙方經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觀後感三:

馮小剛這個人有脾氣,當年大罵影評人,如今排斥整容演員,這些都直言不諱。同時,他也有才華,賀歲喜劇的成功延續,市井小人的精準刻畫,這些也都離不開他。而這一脾氣和膽量,這一才華和態度,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蓮》。

說有脾氣,是針對這個故事來說的。主角是農村婦女李雪蓮,她想離婚。本來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她有她的道理和思考。她要先證明之前的離婚是假的,再結婚,最後再離婚。她的心裡,兩件事不可以混為一件事。她的邏輯是自成體系的。說有脾氣,就是說李雪蓮這個人物有脾氣,認死理,才惹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最關鍵的,她需要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這一人物性格塑造的成功得益於劉震雲的原著小說的底兒和他親自改編劇本的面兒。他的改編將人物的性格呈現在平易化的臺詞之上,全程笑點不停地被觸發也是他的功勞。

說有膽量,是針對這個尺度來說。故事的體系十分龐雜,涉及到20多位人物,上到中央首長,下到普通市民,層層滲透進入官場中的每一級官員。這種群像式的表達需要極強的掌控力,並且在官民鬥爭中,每一個官員的立體塑造也是非常關鍵的。而這些地方不少都觸及到了對於官員形象的不利表達,這根線只要一觸碰過頭,就很難通過審查。令人驚訝的是,在前後兩個版本中,這部新片並未刪減,只做了細微的一處改動,保證了故事的完整度和人物的關鍵性格塑造。

說有才華,是針對影片整體來說的。馮小剛的這部影片最大的一個噱頭就是採用了不同尋常的圓形畫幅,可以說,這也是他有膽識的一個地方。但是,運用的如此成功,也正是他的才華體現。圓形畫幅需要避開特寫、近景這樣的景別,它們在圓形畫幅中往往會產生令人不適的觀影體驗。馮小剛在這部影片中大都採用中景以上的景別,依靠攝影師羅攀的處理,影片的每一幀都像是考究的山水畫中出現的農村真實生活畫面,古典又寫意。尤其是在郭濤與范冰冰的床戲這一場戲裡,導演和攝影師精巧地利用圓畫幅中人物的進出和燈光的變化營造了一場看不見的性愛戲。

除了圓形畫幅,影片還有另外兩種畫幅:方形畫幅和寬銀幕畫幅。畫幅的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故事的變化,視角的變化。圓的迴圈往復,方的規則工整,都在情節的呼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這一出荒誕的戲碼在方圓的變換之中便可窺見官場的人性使然。

除此之外,影片還使用了馮小剛的說書作為畫外音,戲曲與畫交織在片段中,給觀眾一種局外人看戲的視角,這種視角帶出的幽默又令局外人深思。

說到態度,其實是在說他的堅持。《我不是潘金蓮》對於馮小剛來說,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距離《甲方乙方》已經過去20年,他的喜劇也兜兜轉轉經歷了20年。他一直堅持描繪社會底層的不同小人物,從他們身上挖掘出細膩又溫柔的生活哲學,可往往採用的方式是嬉笑怒罵之中見真理。《我不是潘金蓮》同樣也是,但是卻更是打破常規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不是潘金蓮》對於范冰冰來說,同樣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這部作品讓她在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摘得影后桂冠,她曾經的花瓶稱號也因為這一次表演漸漸地發生改變。

但是,仔細觀看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蓮》中的表演,只能說相對於范冰冰自己來說,是一次很大的進步。對於影片中的李雪蓮這一個角色來說,依然相差甚遠。《我不是潘金蓮》中是在運用方言對故事進行講述,除了飾演李雪蓮丈夫的李宗翰一口的武漢話,最主要的還是安徽話。然而,范冰冰的安徽方言裡卻依然透露著範爺式的說話方式,容易讓人產生不正確的代入感。

范冰冰從影節上耀眼的國際巨星,轉身成為一根筋的村姑,她的表演僅僅成為了一場電影表演,並未能進入角色成為李雪蓮。我們雖然看到范冰冰身穿村姑的服裝,與之前她的形象比較又髒又醜,看似效果很好,但是我們看到的依然是范冰冰,而不是那個一心只想說理的李雪蓮。在這一方面上,另外的9個男演員或許更勝一籌,僅僅簡單的幾場戲就能夠讓人感受到法院院長、縣長、市長、首長的力度,他們要比范冰冰更加出彩。范冰冰需要做的是如何卸下“明星”的光環,在一名“演員”的身份下變成這個角色。

儘管范冰冰的演技還不夠成熟,但是《我不是潘金蓮》從攝影美術到故事改編都是一部上乘的電影作品。馮小剛這麼多年來給我們帶來的喜劇,背後總透著一股憂傷,“馮氏幽默”擊中著我們每一個人,《我不是潘金蓮》也是。可電影只是電影,生活總還要過,你說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