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經典作文

來源:才華庫 1.9W

我斗膽在這裡用卡爾維諾的文章的題目。

為什麼讀經典作文

在北大采風時,曹文軒給我們做講座,說:“天堂是一座圖書館,閱讀是人類最優雅的姿態。”也許這句話輾轉過許多人的口,但也只能證明,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真切的感受。閱讀經典的姿態,是一種仰望的姿態,它反映的問題,是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姿態。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那麼在圖書館裡,坐享的便是人間天堂。

要問為什麼讀經典,我想先問另外兩個問題。

現在這些愛好文學的人是怎樣的人?

有人回答:“文學的創造過程是一場趨光運動,我不過是延續了幼兒時期的本能。”

1950 年,瑞典著名導演伯格曼宣稱,戲劇、電影是他忠貞的妻子和驕奢的情人,這是他的整個世界。而我要選擇文字,宣稱這是我的整個世界。“什麼樣的激情,在黑夜裡找上我們,是的,找上您,找上我”,與其說這是杜拉斯致馬斯科洛,不如說它像我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寫照。寫作就好比是在身體裡對話,使自己不再做感情方面的文盲,而我也一直認為,話語總是會面臨流產、受傷或被踐踏的危險,於是進行寫作,由此我就可以發現一條裂縫,它使我能夠深入到超現實的明暗中去,並以一種新的震撼方式來講述。

我還會因為一個人喜歡一個地方甚至一座城,也會因為一座城甚至一種讓人怦然心動的習俗喜歡一個人。是的,因為鄧小平,我對深圳一切見過或沒見過的感到熟悉和親切,而此時可能正把對深圳的迷戀轉移到它那接地氣的文化上,草根文化在這裡長久地存在著井噴現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路向東的車,不經意間轉了個彎兒,竟是滿目絢爛的晚霞,晚霞下工地裡的藍色灰土衣服、黃色灑金帽子,工人書屋裡白色紅色人字拖、大框小框眼鏡。我熱愛這座城市,喜歡它的文化。

我們這些人,曾經是愛著文學,走著自己的獨木橋的人。沒有指路人,沒有擺渡人,有的就是閱讀經典。所以儘管我有暫時難以扭轉的不願意,我仍然甘心坐在桌前耐心地爬格子,不斷地讓自己變成不是別人認為的那個我,也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我,反反覆覆地進行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學會體驗。

經典對於我們是什麼?

沒有直接的答案。卡爾維諾有十四個定義,其中說“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而我越來越發現,“我們不能選擇經典,是經典在選擇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家裡買來“四大名著”,只要你稍微認識字,家長就催著你看,而那四套書又都像磚塊那樣厚,於是小小的我便吃力地把它們從書架上搬下來,混著其他書,在我的四周堆砌,築成圍牆,還有烽火臺。自己就躲在裡面睡覺,一本書也沒有看。

有時我會偷偷想念魯迅。在早上九點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在我不由自主咬緊嘴脣的時候。我看見了他,先生一語不發,以他慣有的姿態沉默著,他似乎在微笑著對我說,你多寫一道數學題吧,或者讀篇英語閱讀也行,記住,時間不多了。大學聯考拿著戒尺把我手中的經典一一打掉。這是我們無奈被經典選擇的另一個狀態。

這樣又說明,閱讀經典是一個層累性的過程,經典它們有眼睛,不同的它們在不同的時期選擇你,一個時期壘一種書。打完精神底子,有些人要花一輩子,其他一些手腳快腦子靈活的,也要花一輩子的時間用經典建築高樓。香菱讀詩,才會知道孤煙如何直,落日如何圓。如果她讀的是我的,可能只能想到沙漠裡點了一支蚊香。“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本身以難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他們帶著先前解釋的氣息走向我們,背後拖著他們經過文化時留下的足跡”。如果不讀經典,我們也許就會變成情感遲鈍、思想平庸、民主氣氛稀薄的一群鯽魚。

就像一座大學的重要性在於它的大師,一座圖書館便在於它館藏的經典的量。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那麼經典可能是雲,可能是星星月亮太陽,可能是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總之,是構建天堂的每一種材料。

評點:

此文以“愛好文學的人是怎麼樣的人”、“經典對於我們是什麼”為框架,從“文學”與“經典”兩個方面對“經典之於人生”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人文、人性探究,信手個人體驗、名言警句、經典化用,熔裁文史,別出機杼,形象生動的語言與理趣饒益的思辨生髮出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純文學之美。文章邏輯與理論性俱在上乘,個性才情與通識底蘊發越圓熟,堪成一家之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