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合集15篇)

來源:才華庫 6.89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合集15篇)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

家風,談到它我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每個家庭中都有家風,家風就如同糧食一般必不可少。

飯桌上讓長輩先吃晚輩後吃是家風,在長輩面前不能大喊大叫尊重長輩是家風,食不言寢不語……都是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點滴開始。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日常生活中,不能浪費資源,有一次,我上完廁所後,剛準備沖水,爸爸突然快步向前大喊道:“等一下!等一下!”我看著爸爸那心急火燎的樣子十分不解,疑惑的問:“老爸,什麼事那麼著急呀”爸爸緩了口氣說:“先別衝,去把廚房的淘米水端來沖廁所。”“原來就是這事啊,我當什麼大事呢!”我一臉的不屑立馬激怒了爸爸,爸爸一本正經的對我說:“這是小事嗎節約要從點滴開始,水是生命之源,你看那些鬧旱災的地方,一桶水要生活好幾天,我們這雖然不缺水,但仍然要節約用水,知道嗎”聽了老爸的這一席話我頓時明白了水的重要性,我看著老爸嚴肅的臉,點了點頭說:“知道了,我這就去把淘米水端來衝馬桶。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勤儉節約還要從飲食方面做起,雖然爸爸媽媽沒有跟我講,但是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向我證明了這一點。

每一次吃完飯後,爸爸媽媽的碗裡都乾乾淨淨一粒米都沒有,而我剛開始時碗裡總會有一些剩飯,桌子上不時會灑落一些米粒,因此遭受了爸爸媽媽不少的“教育”。

久而久之,在爸爸媽媽的薰陶下,我碗中的剩飯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良好的習慣就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養成的

這就是伴我成長的家風,從中我養成了許多良好的品質,這樣的家風難道不值得傳揚嗎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2

家風是一個家庭成員的行事風格及處世之道。

無論你是是否關注家風,家風都存在。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家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家規是一個家庭對家庭成員的文字約束,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所謂的“大戶人家”都有家規,家規對穩定大戶人家的家庭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家風是家規的外在表現形式。

大戶人家主要存在於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之後,大家庭走向沒落,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小家庭取代了多代同堂的現象,家規似乎隨之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家風仍然如影隨形伴隨著每一個家庭。

在春節長假中。中央電視臺走基層欄目,隨機調查國人的家風或家訓,有的回答家風是孝道,有的回答是誠實守信,有的回答是善良,有的回答是禮義廉恥。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的和諧,才會有社會的穩定,一個家庭要幸福美滿,離不開健康的家風。

家風不需要天天講,而是要靠家庭主要成員帶頭去實踐,一個家庭主要成員的行事風格、處世之道,會潛移默化的轉移給下一代,也影響著每一個人家庭成員,這就是家教,良好的家教。能夠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個家庭在重要的場合或節日,也可以宣佈一下家風是什麼,有利於家庭成員共同去執行。

曾氏家訓讓曾國藩的後代昌盛了幾百年。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3

好家規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他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有許多的規矩,什麼“食不言,寢不語”了,“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這些都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還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他們是這樣教育我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媽媽身上的真實事例吧!

我的媽媽是個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會買一些姥姥愛吃的、細軟的、好消化的食品;還會幫姥姥整理家務,燒幾道菜,每年還會陪姥姥出去旅遊。記得去年姥姥腎病住院,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姥姥,還得操心我的學習,忙的不可開交,但她從沒有怨言。每天媽媽都要做好可口的飯菜送到醫院,晚上在醫院幫姥姥洗腳,細心照顧,一個月下來,媽媽累l了不少,可媽媽一點兒沒有怨言。這件事讓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孝順的美德,我也要像媽媽學習。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讓它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發揮重大作用。

好的家風能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讓我們繼承良訓,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家庭美德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4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勤勞節儉、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認準目標、努力不放棄”。

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它,不能輕言放棄。現在我長大了,從課文中認識了許多人物,身殘志堅的海倫。凱勒、逆境中創作出《二泉映月》的阿炳、發憤寫《史記》的司馬遷……他們每個人都是靠著堅持與努力,在逆境中完成了一件件超越自我的事情。

堅持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在校外學華數,有些題目難度很大,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用了各種方法都做不出來,爸爸媽媽經常鼓勵我堅持下去,再多用些時間,多思考一點,就一定可以想出解法。他們給我的鼓勵,讓我養成了什麼事都自己去努力完成的習慣,也讓我從中感到成功的快樂。

堅持是一種力量。在我剛開始學跳雙搖的時候,每一次努力都與成功跳一個雙搖失之交臂,但是我沒有放棄,不斷向跳得好的同學請教,利用課間休息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學會了跳雙搖,而且還能一次連跳許多個。堅持給了我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我順利地通過了鋼琴八級考試,學會了魔方六面拼,掌握了各種體育技能。

堅持不放棄的家風助我成長!只要我們認準目標、努力不放棄,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5

打小,媽媽就給我講故事。故事的主角有人類,也有動物、植物;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古時候的,也有現代的。他們都擁有善良、勤勞、智慧、勇敢等品質。

我聽著這些故事慢慢長大,從小就知道要善良、要勤儉。我身邊的親人也用他們的行動教育我,勤儉是人類的美德。

奶奶說以前的生活很艱苦,什麼都想掰成兩半用。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照樣要勤儉持家。奶奶一直要求我愛惜糧食,不可浪費。在吃飯時,她要求我自己盛飯。有時我不小心把把飯撒到外面,她會小心地把飯粒撿起來,拿去餵雞或者鴨吃。有時候也會把飯粒放在院子角落的桂花樹下,送給經常來歇腳的鳥兒們吃。讓每一粒糧食都有了自己的價值,這是勤儉節約的意義吧!

從我開始識字的時候,爺爺就教我背古詩了。我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紳的《憫農》。我提著小籃子跟爺爺在菜地幹活玩耍,爺爺邊幹活邊教我背這首詩。那時候的我知道了:我們要珍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三年級的時候,我開始用鋼筆寫字。一次寫完作業準備休息時候,我一不小心,把筆摔到地上了。我拿著鋼筆去找媽媽,告訴她我需要一支新的鋼筆。媽媽取出工具箱,用鉗子把筆頭扭正,鋼筆又能寫字了。在後來的時間裡,我也學會了使用家裡工具箱裡的工具,會修一些我能修理的東西。

勤儉節約,傳家之寶。家風家訓伴我成長,勤儉節約讓我受益無窮。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6

家是大海,我是魚兒,沒有它我將無法生存;家是天空,我是鳥兒,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非凡,而家風就像大海中的燈塔,太空中的衛星指引我們在黑暗中前進。有了它,我們才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你想知道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嗎?耐心點,我來給你講。

媽媽是一名教師,經常教育我在學校要熱心助人,不要自私自利。一次,下課了,我回頭想叫李梓僑一起去玩,卻看見他在座位上眉頭緊鎖,在思考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上課老師講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他還不會做。我沒出去玩,坐下來給他耐心講解,一遍、兩遍……終於他笑了,我也笑了。

前段時間,爸爸體檢居然查出了重度脂肪肝。我呢,上體育課長跑比賽竟然跑了全班倒數第三。這下全家上下全都犯了愁,為了治病,爸爸決定每天跑步鍛鍊,我為了摘掉“第三”的帽子,也下定決心要鍛鍊。第一天,我勁頭十足,早早起來跟著爸爸去跑步。跑著跑著,我累得氣喘吁吁,想不跑了。只見爸爸累得汗珠子掉在地上摔了八瓣兒,仍然在堅持。我也咬牙堅持……終於結束了。我們一起回家,可爸爸連上樓都很吃力。我說:“爸爸,咱們明天還跑嗎?”爸爸一臉嚴肅地說:“跑!為什麼不跑?堅持就是勝利!咱們一定會成功。”堅持、堅持……我心裡默默的念著。終於在堅持了三個月後我們的付出有了回報,爸爸複查,重度脂肪肝變成了輕度脂肪肝,而我也摘掉了“第三”的帽子變成了正數第十。對!“堅持就是勝利”,我們還會繼續努力。

故事很多,我就不一一敘說了。你們清楚了嗎?

沒錯,這就是我家的家風——熱心助人,堅持就是勝利。願它常駐我家,伴隨著我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7

如果家是一盞蠟,那麼家風就如蠟燭的燈心;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麼家風一定是它的帆。

我的家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閃著光芒。在我心中,奶奶就猶如天空中最亮的星——在我心中,奶奶猶如天空中最亮的星——我稱她為“勤儉星”。奶奶不顧年高體弱經常操持家務,在家裡就閒不住。有時不爸爸媽媽為了不讓奶奶幹活,把換洗的衣服都藏起來想留到下班後自己洗,但他們一上班,都被你奶奶找出來洗乾淨了。他們總是和奶奶開玩笑:“媽,您都把我們的衣服洗壞了吧!”每當這時,奶奶都樂呵呵地說:“行行行,給你賠,給你賠。”

媽媽很愛讀書,我也喜歡。她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蘊涵著華夏兒女的結晶”,也常常教育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媽媽讀過的書似乎要比我們用的紙還要多,滿滿溢位的書,總是讓人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詩意。媽媽十分愛惜書,每一本書幾乎都有意間花花綠綠的衣裳。

在我的印象裡,爸爸是一個手藝高超的人,會修電腦、手機、自行車……記得有一次,鄰居家的鎖壞了,一家人反鎖在家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後來打電話到我們家,爸爸一聽,二話不說,趕緊跑到他們家門口,用工具撥弄了一會,門鎖就開了,鄰居感激不盡。

我在奶奶的勤勞、媽媽的書香與爸爸的巧手薰陶中,成了一個“全能”的人。在我的勞動之下,房間裡總是乾乾淨淨的;在生活中,除了寫作業和運動就是看書了;在學校的活動中,我總能以傑出的作品奪冠。

家風就像一杯溫暖的下午茶,溫暖人心,也像康乃馨一樣,散發著溫馨的香氣,讓人舒適。希望它能隨著和風一直傳下去。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8

家風是家的風尚,家訓便是家的規矩。這兩件,都是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只有他們,才能讓我的童年更加快樂,順利,美好,只有他們,能在我童年時,讓我打下基礎,長大以後才會成功。

家風,讓我們的家庭和和睦睦,團結有愛,因為大家的信念一樣,風尚一樣,又是親人,和做一件事,目標是讓整個家越來越好。我們家就有良好的家風,因此,我們家裡人與人之間都是友善對待,無話不說,樂觀積極,大家做每件事情,都齊心協力,比如說:我只是一個人搞衛生,很慢很慢,要幾個小時,如果我們一家四口分工,只需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而且合作十分愉快,加強我們的親密度,讓我們整個家庭變得更加緊密,以後我們也會對其他人團結有愛,老師、同學……良好的家風對我來說,有極大的幫助,能在我的童年裡,充分感受家庭的美好,讓我更加珍惜童年。

家訓,一向是我最害怕的,因為做錯了事就會受到懲罰,在家裡也一樣,不同程度的錯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懲罰會讓我們明白,什麼事情是錯的,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讓我吸取教訓,記住錯事,以後就不會犯了,雖然我很少犯錯,但不代表不犯錯,家訓也是有必要的。家訓對我們來說,都是百益而無一害的。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這兩樣東西,應該一直伴隨我,長大以後也會。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9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我家是村裡出了名的“勤儉之家”。

奶奶是家裡的“勤儉標兵”。她從來不亂花錢,她的口頭禪就是“該花的就花,不該花的不花”。一次,我們一家去飯店吃飯,媽媽點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吃完飯,桌上還有不少菜沒吃完,媽媽拿起包就準備走。奶奶一見急了,忙攔著媽媽說:“等等,消費不浪費,打包不丟人,這麼多菜帶回家還可以吃呢!”媽媽聽了有道理,就協助奶奶打包。

奶奶的言傳身教使得爸爸也是一個“小氣鬼”。爸爸的手機是有歷史的了,伴隨他五六個春秋了,表面斑斑駁駁,連上網功能都沒有。身邊的朋友都勸爸爸該換換啦,可爸爸總是說:“還能用,通話效果挺好的,再等等吧!”然後憨憨地笑笑。

從小,我耳濡目染的就是長輩的勤儉節約,自然也不會亂花錢,是大家眼中的“節約之星”。過年的壓歲錢贊助爸媽還房貸;逛超市時,面對琳琅滿目的零食,我也是隻挑選一、兩樣;衣服也是等實在嫌小才不穿……

記得有一次,我的鋼筆摔在了地上,筆尖頓時咧了一個小口,我立即把筆拾起來。媽媽看見了,勸說道:“算了吧,重買一支。”而我卻拿來鉗子,把筆尖夾緊,在紙上試試,竟然還可以用呢,就得意地對媽媽說:“看,還能用,不需要買吧,給你省錢哦!”

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家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永遠助我快樂健康地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0

要說我家的家風,首先還得從奶奶說起。

我奶奶六十多歲,天天地忙個不停,除了照顧老人,為全家做好三頓飯,還匆匆忙忙地擦地、收拾屋子,總是儘可能多地做好家務,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奶奶的媽媽今年八十多歲了,身體硬朗,但奶奶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將曾祖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的,曾祖母逢人便說奶奶好,鄰居奶奶們也說我奶奶是好閨女,我心裡甭提多自豪了,但奶奶經常教育我們說這是兒女們應有的孝道。

每逢節日,全家老少四輩兒人聚在一起吃飯,我們的座位是按長幼排序的,曾祖母的坐在桌子的顯著位置,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依次而坐,但沒有曾祖母時我們是不能開飯的,而且全家吃飯的時候必須長輩先吃後我們才能吃,吃菜不許“挑肥揀瘦”,只能夾眼前的,不許拿筷子敲碗,吃飯不能“吧唧嘴”等等;在長輩的影響下,我們都學會了尊老愛幼、文明吃飯。

白天,媽媽上班;下班後,總是匆匆回家,搶著幹活,為的是讓奶奶好好休息一下,經常說“媽!您快休息吧,累了一天了”、“讓我來”。吃完飯,她還要檢查我的功課並輔導,當我上床睡覺時,她才開始為明天的工作做好準備,還要備好第二天早上的飯菜。經常是我一覺醒來,已經深夜,媽媽還沒有休息。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照顧自己和家人。做一些收拾碗筷、整理文具、洗襪子等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雖然這些小事在大人們的'眼裡不算什麼,但我認為這樣也算是我為全家作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且我還在不斷地努力進取中。

互敬互愛,使我的家庭更溫暖,讓我們全家其樂融融。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你們羨慕吧!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1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常聽長輩們說起,家家戶戶都有專屬自己家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則以“孝”為先。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也一直將這句話牢記在心,時刻要求自己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有一回,我坐公交車去壽昌買衣服,位置已經坐滿了,這時一位又瘦又矮的老奶奶上車了,我四下一望見沒有位置,我便從位子上起身,扶著老奶奶到我的位置上。老奶奶說了聲:“謝謝你”,我回過頭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我家的家風不止有“孝”,還有誠實守信。有一次放學回家,我在路邊發現了一部蘋果手機,我想:要是把這手機佔為己有就可以玩了,但是我怕手機的主人會擔心,還有我的成績會下滑。後來我還是沒有忍住誘惑把手機帶回家玩了起來,過了三十分鐘,爸媽回來看我在玩手機,問:這手機是哪裡來的?

“我……我撿的。”

“爸媽有沒有和你說過我們要拾金不昧,要誠實,你為什麼不把手機還給它的主人?”爸爸嚴肅的說。

“因為我沒忍住玩了起來,然後就忘了”我低下頭慚愧的說道。

媽媽說:“現在趕緊把手機換回去,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過了一段時間,我終於將手機送到了它主人的手裡。轉身回家的一瞬,我覺得莫名的輕鬆了。回家後聽著爸媽的教誨,聽著他們講著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突然好像懂了很多,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願它伴我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2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說到家風,我的腦海裡不禁湧現出了爸爸媽媽用行動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打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很少給我太多的零花錢,每當看到同學們每天兜裡有零花錢,放學了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的時候,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我的爸爸媽媽好小氣。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瞭解到了:許多零食生產加工很不衛生,還添加了大量的有害新增劑,小孩吃了後會導致肥胖等,在我耳聞目睹了種種亂吃零食帶來的不良後果後,我終於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爸爸媽媽在用行動保護我的成長。

誠信,這是我家最重要的一點。從三年級開始,媽媽要求我每天堅持寫日記。記得有幾天,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時間寫,媽媽問我寫沒寫時,我總是面不改色,爽快回答:“寫了,寫了。”直到有一天,媽媽要檢查我的日記本,我的心裡怦怦直跳,忐忑不安,拿著日記本慢慢地向媽媽走去。媽媽翻開一張張白紙,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她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我,並說:“我批評你,不是你沒寫完日記,而是因為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明白了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我也答應媽媽,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誠信的人。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美好的家風陪伴我成長,讓我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獨具特色的優良家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家庭才會越來越美好。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3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4

家風,對於一個只有九歲的我而言,像個迷。我不解地問媽媽:“什麼是家風?”媽媽想了想,摸著我的頭說:“簡單地說,家風就是一個家的正能量,它引導著全家人積極向上、幸福和睦的生活。”聽得我似懂非懂。不過,我知道我家也有家風,而且我家的家風為我的成長道路指明瞭方向。

爺爺奶奶勤勞持家。他們在我家房子周圍開墾了一片小菜園,爺爺翻地,奶奶施肥;奶奶撒種,爺爺澆水。綠的黃瓜、紫的茄子、紅的西紅柿,一茬茬純天然的蔬菜應接不暇,不僅我們家人可以吃到應季的新鮮蔬菜,鄰居們也跟著享口福。

我的姥姥是一位“節儉大王”,她從來不穿新衣服,而且也不買衣服。平日裡,每次看到她幾乎穿得都是同一件衣服,晚上洗了白天穿。只有過年過節或是有些重要場合,她才穿著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姥姥最常說的一句話“衣服有兩件就行,錢應該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姥姥用洗衣服水衝馬桶,用淘米水澆花。她的一言一行教育了我要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和每一粒糧食。

我的媽媽常常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前些天,我和好朋友崔玉浩約好週末去小公園玩,結果,那天下了大雪,地上的雪足有半尺厚。我就不想去了,心想這麼大的雪,這麼冷的天,崔玉浩也不一定去。我把不想去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做人一定要講信用。答應別人的就要做到。走,媽媽陪你去。”就這樣,我和媽媽冒著大雪趕到了小公園。等了很久,崔玉浩也沒來,不過我心裡特輕鬆,因為我沒有失信。

我相信,在這樣的家風中成長起來的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家風伴我成長的作文15

  小時候,牙牙學語的我就被爸爸媽媽管教,不吵鬧,不哭鼻子。

上了幼兒園的我,活潑好動,偶爾會有一些小調皮,對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東看看,西瞧瞧。為此,爸爸媽媽告訴我:有好奇心自然是好,可也要適可而止,在別人家,不能亂碰東西等。二我只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做耳旁風罷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到她同事家做客。同事家客廳的出軌上有一個做工精緻的小陶瓷娃娃,我便喜歡上了,上前用手去摸,回頭又可憐巴巴的望著媽媽。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我心裡很委屈,便垂頭喪氣的坐在一旁,課心裡還想著陶瓷娃娃的事。不知過了多久,媽媽拉起我的手準備回家,我以飛快的速度把小陶瓷娃娃抱在懷裡,媽媽的同事看見了哈哈大笑起來說:“小姑娘可真可愛啊!”媽媽尷尬的一笑說:“小孩子不懂事嘛!”於是開始生拉硬拽。可我就是站在那裡絲毫不動,結果傷心的大哭起來。同事見這情形,於是說:“沒事兒,喜歡就讓她拿去吧。”結果都被媽媽拒絕了,經過媽媽三番五次的“折磨”,終於把我拽回了家。

回到家,媽媽嚴厲的批評了我:“我是怎麼教育你的,你這樣子別人就不喜歡你,說你沒家教,你要是真喜歡,媽媽可以給你買。: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有幾分愧疚。

轉眼間,我上了國小,父母對我的教育更加嚴格。比如:不偷拿別人的東西,要學會謙讓等。爸爸對我的管教更是嚴格,在餐桌上吃飯不能掉米粒,吃飯要閉嘴不吐舌頭,不能再菜裡挑自己喜歡換吃的東西,夾菜不能只夾那一樣菜等,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總之,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我們要世代相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