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霞閣記與缽山餘霞閣記原文及譯文賞析

來源:才華庫 2.36W

餘霞閣記

管同

府之勝萃於城西,由四望磯迤而稍南,有岡隆然而復起,俗名曰缽山。缽山者,江山環翼之區也。而朱氏始居之。無軒亭可憩息。山之側有庵,曰四鬆,其後有棟宇,極幽。其前

有古木叢篁,極茂翳。憩息之佳所也。而其境止於山椒,又不得登陟而見江山之美。

吾鄉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學,樂山林,厭家宅之喧闐也。購是地而改築之,以為閒暇讀書之所。由庵之後,造麴徑以登。徑止為平臺。由臺而上,建閣三楹,殿以書室。室之後,則仍為平臺而加高焉。由之可以登四望。桐城姚郎中為命名餘霞之閣。

缽山與四鬆各擅一美,不可兼併。自餘霞之閣成,而登陟憩息者,始兩得而無遺憾。

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儒者立志,視天下若吾家。一樓閣也,諰諰然必專據而無同人之志,彼其讀書亦可以睹矣。而豈達陶君之志也哉!

缽山餘霞閣記

梅曾亮

江寧城,山得其半。便於人而適於野者,惟西城缽山,吾友陶子靜偕群弟讀書所也。因山之高下為屋,而閣於其嶺。曰“餘霞”,因所見而名之也。

俯視,花木皆環拱升降;草徑曲折可念;行人若飛鳥度柯葉上。西面城,淮水縈之。江自西而東,青黃分明,界畫天地。又若大圓鏡,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東南萬屋沉沉,炊煙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風繞之,左引右挹,綿綿緡緡,上浮市聲,近寂而遠聞。

甲戌春,子靜觴同人於其上,眾景畢觀,高言愈張。子靜曰:“文章之事,如山出雲,江河之下水,非鑿石而引之,決版而導之者也,故善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雲物煙景焉,一俯仰之間,而遁乎萬里之外,故善為文者,無失其機。”管君異之曰:“陶子之論高矣,後說者,如斯閣亦有當焉。”遂之為書記。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庵之後,造麴徑以登。 造:築造。 B.建閣三楹,殿以書室 殿:宮殿

C.缽山與四鬆各擅一美 擅:擁有 D.子靜觴同人於其上觴:勸酒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購是地而改築之 ②因所見而名之也

B.①以為閒暇讀書之所。 ②桐城姚郎中為命名餘霞之閣

C.①府之勝萃於城西 ②便於人而適於野者

D.①江自西而東 ②近寂而遠聞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

B.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

C.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

D.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缽山位於江寧城西,環境優美,地理優越,陶子靜與諸叔侄兄弟喜好靜心讀書,又愛此地風景,遂買下地方,建造了餘霞閣。

B.餘霞閣的建造,改變了往缽山遊玩的人們有四鬆庵可憩息,但無處登臨而視野不開闊的狀況。

C.作為陶子靜的朋友,管同和梅曾亮都在各自的文章中稱讚了餘霞閣的美景,並都對登餘霞閣所見的景象作了濃墨重彩的描繪。

D.管同的文章重點肯定陶君建造餘霞閣與天下人共享的胸懷,而梅曾亮則側重在文章中抒發在餘霞閣所得到的景與文關係的體悟。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自餘霞之閣成,而登陟憩息者,始兩得而無遺憾。(4分)

②因山之高下為屋,而閣於其嶺。(3分)

參考答案

5.B(殿:置於後列。)

6.A(兩個“之”都是代詞,指代“它”。B.動詞,“作為”/介詞,“替,給”;C.介詞,“在”/介詞,“對於”;D.連詞,表順承,“然後”/連詞,錶轉折,“然而,卻”。)

7.C

8.C(管同的文章沒有對餘霞閣上所見景象作濃墨重彩的描繪。)

9.①自從餘霞閣建成,攀登和憩息的人,才兩全其美而沒有遺憾。

(登陟:攀登,1分;始:才,1分;兩得:兩全其美,同時得到兩個好處,1分;大意1分。共4分。)

② (他們)順著山勢的.高低造了房子,在山頂上建了一座閣。

(因:沿著,順著,依著,1分;閣:名詞作動詞,建造閣樓,1分;大意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餘霞閣記

管同

江寧府的勝景薈萃在城的西面,從四望磯斜行,向偏南方走去,就有山崗高高又隆起,俗名叫做缽山。缽山,是江山環繞翼蔽的地方,而朱先生最先居住在這裡。(此處)沒有軒廊亭閣可以供人憩息。缽山的旁邊有座庵,叫做四鬆庵,它的後邊有房舍,非常幽靜。它的前面有古木叢竹,非常茂密。(真是)憩息的好地方啊。然而這個地方的環境被山頂阻絕,人們不能攀登上去來望見江山的美景。

我家鄉的陶君叔侄兄弟,都很好學,喜愛山林,厭倦家裡宅第的喧鬧。(於是)購買了這塊地方而改建它,把它作為閒暇讀書的場所。從四鬆庵的後邊,修造一條曲徑來攀登,路的終點築造一個平臺。從平臺往上,建造三間閣樓,在閣樓後設置書室。書室的後面,就又築造平臺來加高地勢了。從這裡可以登上四望山。桐城姚鼐郎中給它取名叫餘霞閣。

缽山和四鬆庵各自佔有一美,是不能同時兼有的。自從餘霞閣建成後,攀登和憩息的人,才兩全其美而沒有遺憾。大凡人們大多做自私的打算,現在陶君築造書室,不造在家裡而建立在僧房,表示它可以與他人共享,而自己並不像專享啊。然而卻有迷惑不解的人懷疑他失策。這座州府,是六朝的古都,專享的人又在哪裡呢?讀書人立志,看待天下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一座樓閣,誠惶誠恐地一定要專享佔據,而沒有與人共享的意思,那他讀書(的成就)也可以預想了。又怎麼比得上陶君的志氣呢!

缽山餘霞閣記

梅曾亮

江寧城,山佔了一半。那便於人們遊玩而又有郊野之趣的,只有西城的缽山,這也是我的朋友陶子靜和他的眾位兄弟讀書的地方。他們順著山勢的高低造了房子,在山頂上建了一座閣,取名“餘霞”,是按照眼中所見之景而題的名字。

從餘霞閣往下看,花木隨山勢高低而生,團團環抱著山峰。長滿草的曲折小徑,一條一條,清晰可數,行路的人就像飛鳥在樹的枝葉上掠過一樣。城西面的秦淮河縈迴環繞著,長江由西向東奔騰而去,天青水黃,顏色對照分明就像一條線一樣劃開了天地。那平放在樹木外面的一面大圓鏡,便是莫愁湖。那東南面遍地的房屋密密麻麻,屋上升起的炊煙像站立的人,各自在張望顧盼,微風吹來,好像從左右不同的方向牽引著它,連綿不斷地向上飄去。微風將山下鬧市喧譁之聲傳到山上,近處的聽不到,而遠處的隱隱約約可以聽到。

甲戌年的春天,陶子靜在餘霞閣設酒宴款待各位朋友,所有的景緻都呈現在眼前,大家高談闊論,更加無拘無束。子靜說:“文章這件事情,好像山上的雲自然地冉冉升起,又如江河中的水汩汩地自然流著,不是鑿開山石就可以引出雲來,決開河堤就可以引出水來的。所以會做文章的人,一定要有所待。”我說道:“文章在天地間,也好比雲煙景物一般,一會兒的功夫已逃在萬里以外。所以善於做文章的人,一定不會失掉時機。”管君聽了說:“陶君的言論高明極了。後面梅君所講的這番話,對餘霞閣來說,兩者倒是相當的。”於是我就寫了這篇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