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翻譯賞析

來源:才華庫 1.71W

《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作者為宋朝詩人秦觀。其古詩全文如下:

小樓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是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後,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前言】

《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是秦觀在任蔡州教授時寫的一首贈妓詞。語言深情綿邈,鬱伊惝恍,婉轉悽惻。詞以景起,以景結,而其中一以貫之的則是作者執著的情愫。對一個淪落風塵的薄命女子,作者鍾情若此,這決非為徵管逐弦而出入青樓的薄倖子弟所能望其項背。

【註釋】

1、水龍吟:《花菴詞選》調下注雲:“寄營妓婁琬。琬字東玉,詞中藏其姓名與字在焉。”

2、連遠:汲古閣本《淮海詞》等作“連苑”,此從宋乾道高郵軍學本。連遠橫空:猶言橫空伸向遠方。

3、繡轂(gǔ)雕鞍(ān):華貴的車馬。唐王勃《臨高臺》詩:“銀鞍繡轂盛繁華,可憐今夜宿娟家。”此指縱馬奔驟的男士。繡轂,車的美稱。

4、驟(zhòu):馬賓士。

5、單衣初試:是說春暖時候剛剛換上單衣。

6、清明:節令名,在陽曆四月五日或六日。

7、破暖輕風:春暖之中輕風微拂,又有點冷。

8、弄晴:玩弄晴天。本來是晴,卻又下起小雨。好像雨在逗弄晴天。蘇軾《雪後到乾明寺遂宿》詩:“日看鴉鵲弄新晴。”

9、賣花聲: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是月季春,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晴簾靜院,曉幕高樓,宿酒未醒,好夢初覺,聞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懸生,最一時之佳況。”

10、紅成陣:落花如同陣雨。紅,指花。

11、鴛(yuān)甃(zhòu):用對稱的磚瓦砌成的井壁。《易·井》:“井甃,無咎。”孔穎達疏引《子夏傳》:“……,亦治也。以磚壘井,修井之坯,謂之甃。”此指井臺。甃:磚。

12、參差:乃“差池”一音之轉,意猶“磋跎”,謂與事乖違、錯過機會。唐白居易《禽蟲》詩:“燕違戊己鵲避歲……時一日不參差。”自注:“燕銜泥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歲,驗之皆信。”又薛能《下第後春日長安寓居》詩:“隔年空仰望,臨日又參差。”

13、難又:難再。

14、名韁利鎖:為名利所拘繫。柳永《夏雲峰》詞:“向此免、名韁利鎖,虛度光陰。”

15、和天也瘦:化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一:“和,猶連也。秦觀……《水龍吟》詞:‘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言連天亦不免當此苦況而消瘦,何況於人也。”元無名氏《集賢賓》:“則我這相思病,訴與天聽,連天也瘦得伶仃。”意亦相似。

16、當時:指當年歡聚之時。

【翻譯】

站在小樓上望遠碧空萬里,向下看,可以看見街道上華貴的車輛,雕飾的馬鞍,正在紛紛競相賓士。因為正是清明時節,天氣暖和,就捲起紅色的簾子,通氣透風。她也就卸掉冬裝,換上剛剛做好的單衣,登臨樓上賞春。一會兒春暖之中輕風微拂,又有點冷;一會兒又是欲有欲無的毛毛細雨,好像在逗弄著晴天。夕陽時分,樓下傳來賣花人的吆喝聲,那聲音穿街走巷,漸漸遙遠了。但賣花聲卻勾起了樓上人的心思,低頭俯視,只見樓下已是落英繽紛,恰似一片紅雨,飄灑在用兩兩對稱的磚瓦砌成的井臺上。

看到這了我不由觸景生情,想起了和戀人的離別。又一殘春過去,但離別至今,歲月蹉跎,竟沒再見一面,心情不免惆悵啊!唉,都怪我,為追求功名,競舍情與你分別了。如今名像韁繩,利像鎖子,束縛得我不能有一點兒自由,真是做官如做囚啊!如果老天爺知道了我這番苦情,連它也會消瘦的。或是在充滿花香氣息的層層庭院裡,或是在柳絲輕拂的深深小巷裡,我倆互相愛戀,有著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啊!往事如煙!眼前也就只有這顆明月還像以前我們相會時那樣多情,依舊愛憐地照著我們。

【賞析】

《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是一首贈妓詞。據《高齋詩話》所載,是贈給蔡州營妓婁琬字東玉的。秦觀在元豐八年(1085年)37歲時中進士。元祐元年至五年(1086~1090年),少任蔡州教授,奉母赴蔡州。少遊在蔡州任上時,與青樓歌妓過從甚密。婁東玉可能是他最愛的一位,因以此詞相贈。

《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這首詞的特色在於深情綿邈,婉轉悽惻,從男女兩方抒寫別情。上片從女方著筆,寫她在樓上看到戀人身騎駿馬,賓士而去。這個開頭是用“頓入”的手法,一下子閃出兩個人物形象。然後便寫別時景物。“朱簾”三句,承首句“小樓”而言,謂此時樓上佳人正穿著春衫,捲起朱簾,凝望著遠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寫微雨欲無還有,似在逗弄晴天,實際上則綴入女子的感情——她也像當前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如果說相別的時間在早晨或午後,那麼這位女子便是一個人在樓上一直等到紅日西斜。以下四句就是寫這種等待的`過程和情緒。

輕風送來的賣花聲輕脆悅耳,充滿著生活的誘惑力,如夢如幻,把人引入詩意一般的甜美境界,也易觸動人們的綺思幽怨。女主人公想去買上一枝,插在鬢邊。可是縱有鮮花,誰適為容?她沒有心思去買花,只好讓賣花聲過去,過去……直到它過盡。“過盡”二字,用得極妙,從中可以想像女主人公諦聽的神態,想買又終於不買的惋惜之情。特別巧妙的是,詞人將聲音的過去與時光的流逝結合在一起寫,若是一字一頓地吟誦“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便會體會到女主人公綿綿不盡的幽思。歇拍二句,則是以景結情。落紅成陣,飛滿井臺,景象是美麗的,感情卻是悲傷的。花辭故枝,象徵著行人離去,也象徵著紅顏憔悴,最易使人傷懷。它同詞人在《千秋歲》中所說的“飛紅萬點愁如海”相比,意境有些相似,但卻沒有點明愁字。不言愁而愁自在其中,因而蘊藉含蓄,帶有悠悠不盡的情味。

下片從男方著筆,寫別後情懷。“玉佩丁東別後”,雖嵌入婁琬之字“東玉”二字,然十分自然,無人工痕跡,讀後頗有“環佩人歸’之感。“悵佳期、參差難又”,是說再見不易。剛剛言別,馬上又擔心重逢難再,可見人雖遠去,而留戀之情猶縈迴腦際。至“名韁利鎖”三句,始點出不得不離別的原因。古代士人,既嚮往愛情的幸福,也要追求功名富貴,這是當時社會造成的一種思想矛盾。為了功名富貴,不得不拋下情人,詞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發出了詛咒。“和天也瘦”,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來。但以瘦易老,卻別有情味。明王世貞對此極為讚賞,他說‘瘦’字極妙。”這個“瘦”字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輾轉反側……都包含在一個“瘦”字中。

至“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三句,愈出精彩。此時男主人公雖策馬遠去,途中猶頻頻回首,瞻望所戀之人的住處。著以“不堪”二字,更加刻畫出難耐的心情,難言的痛苦。

歇拍三句,饒有餘味,寫對月懷人之感,頗有“見月而不見人之憾”。古代許多詩人也常寫對月懷人,或以美好的祝願,帶給讀者以怡悅欣慰之情;或以悽然的遠望,帶給讀者以惆悵迷惘之思。少遊則不然,他賦予皓月以人的感情,說它當初曾多情地照著男女雙方,如今雖仍像從前一樣當空高照,但只照著男子的孑然一身。一種孤獨之感,悽然言外。

一種心情,兩副筆墨。時而鋪敘展衍,寫足實情實景;時而委婉含蓄,輕點彼此心境。昭心於天,想極驚異,而意極深厚。更寫出了名韁利鎖對愛情的衝擊,則不獨有自己的身世在內,也有當時普遍的社會現實在內,雖有贈妓之作的形式,卻有詠歎人生的內涵。秦少游的抒情之詞,情韻兼勝,讀此詞可窺其一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