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水中蒲三首》古詩賞析

來源:才華庫 2.11W

《青青水中蒲三首》作品介紹

《青青水中蒲三首》古詩賞析

《青青水中蒲三首》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9卷。《青青水中蒲》是韓愈青年時代的作品,寫於公元793年(貞元九年),是寄給他的妻子盧氏的。清人陳沆《詩比興箋》說是“寄內而代為內人懷己之詞”,是一種“代內人答”的體裁,風格別緻。

《青青水中蒲三首》原文

青青水中蒲三首

作者:唐·韓愈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

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

青青水中蒲,長在水中居。

寄語浮萍草,相隨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

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里。

《青青水中蒲三首》註釋

①陳沆《詩比興箋》以此詩為韓愈寄妻盧氏而代其為懷己之作,當作於貞元十年遊鳳翔(今屬陝西省)之時。

②隴:即隴山,又稱隴阪,在今陝西隴縣至甘肅平涼一帶,古樂府《隴頭流水歌》有“西上隴阪,羊腸九回”等句。貞元十年,韓愈應吏部試失利,曾往鳳翔訪府尹邢君牙。

③行子:出門遠行的人,猶言遊子。

《青青水中蒲三首》創作背景

韓愈的祖輩雖然曾經顯赫過。但到了他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兼之父母早喪。由其堂兄嫂先後撫養。生活十分艱辛。小時候的韓愈非常懂事。“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很早就頗有名氣的韓愈。科舉之路卻很不順利。他先後考了3次都名落孫山。直到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應試。才“擢進士第”(與福建泉州的歐陽詹為同一科)。

《青青水中蒲三首》賞析

鑑賞一:“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這一青青的水中蒲草。塑造出離思送別情景。蒲草下魚兒反襯出對內人思念的無比孤獨。香蒲下的魚兒成雙成對。歡愉而愜意。而內人要與我分離。難捨難分。道出伶仃而落寞。如今我要去隴州。內人不能與我在一起。簡短的四句。率真古樸。彰顯出民歌格調。“青青水中蒲。長在水中居。寄語浮萍草。相隨我不如。”以不同方式表現反覆迴環。思婦寄語隨水浮萍。反襯不能伴隨。感慨傷懷。“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里。”韓愈思念內人的離別之情。抒發我四海之志。體味到東漢詩賦的味道。

鑑賞二:此詩語言流暢、樸素自然。富有《詩經》民歌的風格。除使用“青青”這個疊字。三章的句首都反覆使用“青青水中蒲”。以反覆遞進和“代內人答”的方式。將游魚、浮萍、蒲葉和少婦進行旁襯對比。並以香蒲草擬人化來象徵堅貞的`愛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少婦對遠行萬里的我的離愁日益濃重、孤獨淒涼之感與日俱增。這種疊句的運用。將長相思之苦逐步提升。纏綿盡致而感情真摯。既加強了音樂美。形式美。也加重了感情的色彩和復疊修辭手法的藝術魅力。

鑑賞三:這三首樂府詩是具有同一主題的組詩——思婦之歌。它是韓愈青年時代的作品。寫於公元793年(貞元九年)。是寄給他的妻子盧氏的。清人陳沆《詩比興箋》說是“寄內而代為內人懷己之詞”。是一種“代內人答”的體裁。風格別緻。

第一首描繪送別情景。詩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興。襯托離思的氛圍。又以蒲草下有一雙魚兒作比興。以反襯思婦的孤獨。魚兒成雙作對。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而詩中女主人公卻要與夫君分離。她觸景生情。不禁依依不捨。深情地說:我要去隴州。內人不能與我在一起。語意真率、樸素。是民歌格調。短短四句詩。上下兩聯形成鮮明的對照:從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風光明麗。一片蓬蓬勃勃的中原河邊景色;而“君今上隴去”。卻是偏遠荒涼的西北邊境。從情調上看。“下有一雙魚”。顯得非常歡愉而寫意;而“我在與誰居”。又見得女主人公十分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言離情。詩人以不同方式作反覆迴環的表現。開始兩句詩是比。以蒲草“長在水中居”象徵女主人公長在家中居住。不能相隨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水漂流的浮萍來反襯。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隨。所以。思婦寄語浮萍。無限感慨。

第三首主題相同。一唱三嘆。感情一首比一首深沉。“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這兩句詩有興有比。用蒲草的短葉不出水。比喻思婦不能出門相隨夫君。“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里”。在空間上距離那麼遙遠。女主人公孤單單的形象也就顯現出來。而其內心的悽苦也可想而知。詩中沒有表示相思之語。而思夫之情自見。謝榛嘆為“託興高遠。有風人之旨”(《四溟詩話》卷二)。

三首詩是一脈貫通。相互聯絡的“三部曲”。

第一首。行子剛剛出門離家。思婦只提出“我在與誰居”的問題。其離情別緒尚處在發展的起點上。第二首。行子遠去。思婦為相思所苦。發出“相隨我不如”的嘆息。離愁比以前濃重多了。第三首。女主人公內心的孤悽感受隨著行子“在萬里”而與日俱增。一層深一層。全詩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餘韻無窮。

在體裁上。《青青水中蒲三首》繼承《詩經》、漢樂府的傳統而又推陳出新。朱彝尊謂“篇法祖毛詩。語調則漢魏歌行耳”。

詩的語言通俗流暢。風格樸素自然。富於民歌情調。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長。前人贊之曰:“煉藻繪入平淡”。正道出這組詩的風格特色。

《青青水中蒲三首》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

《青青水中蒲三首》繁體對照

卷339_9青青水中蒲三首韓愈

青青水中蒲,下有壹雙魚。

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

青青水中蒲,長在水中居。

寄語浮萍草,相隨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

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