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

來源:才華庫 2.13W

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風光大氣豪邁,景色迷人。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

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 篇1

天氣竟然昏暗下來,裹夾著電閃雷鳴和斜風驟雨,去往濟南的列車此時正途徑泰安。我只能透過車窗遠望雨霧下的莽莽雄山了,也為今後幾天的行程琢磨起來。在濟南,姐夫和我商量行程後決定等個好天氣再上泰山,至於能不能看見日出,那就得碰運氣了。

在濟南,曲阜,青島遊玩了一個星期--泰安還是多雲,望著灰濛濛的天空。我和姐夫毅然揹著行囊出發,登上了前往泰安的列車。近年來,姐夫迷上了戶外運動——登山,騎車,加入了"三人行",還自駕游去了雲南。這次他就背上了他的登山行頭:帳篷,地墊,睡袋,水袋,登山杖一件不落。怎麼著得有四十斤,啤酒肚沒了,身材也練回來了。我的雙肩包裡只有雨衣,食物,水,手電,小刀(非管制刀具),就十來斤重--菜驢的目標是徒步登頂。

岱廟

我們抵達泰安時,竟然出了太陽,一下子打破了腦子裡《雨中登泰山》的臆想。於是打車前往岱廟,這是皇帝祭祀泰山的地方,總的來說泰山還是一座道教名山,信奉當地的生化護佑的女神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

廟宇有城牆環護,宮殿式建築年代久遠,油漆斑駁,御碑,石刻比比皆是,都是歷代名人雅士遊歷泰山後留下的感悟頌揚之詞,也為後人研究當時的歷史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來不及細看,只能用相機拍下來有空再咂摸味道吧。

北方人喜歡種植柏樹,槐樹,銀杏,至少目前留下來的以這幾種居多。這裡面就有"唐槐"與"漢柏",柏樹老了易開裂,槐樹老了會爛心。而國學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形與相"了。你看樹杆開裂了,有句老話就叫"樹大發岔,孩大分家",當然還會有更多藝術哲學的領悟。那老槐樹空心了積累了腐質泥土,一粒樹上的種子落下來長成了新樹,就成了"母子連心".抽象的規律總要經由生動的譬喻才能演繹為經典,《易經》講的都是這些吧。

姐夫更為喜歡靈動些的事物,對著歡群的錦鯉魚呀,鮮花碧草,古木的奇形怪狀紋理,一些生動的雕刻拍個不停。

山水林蔭

出岱廟,穿岱宗坊,直奔一天門,沿著孔子登臨處,天階,紅門開始了一路攀爬。這條登山石階依山伴溪,在沒有景點路段,我們便改為朔溪而行,呼吸山野間花草流水氣息也很遐意,偶爾被溪水浸溼了鞋子,一會兒就幹了,留下的只是清涼感受。

路邊的石刻太多,也會匆匆而過,只對一些描繪出胸意有所觸動的才會駐足觀看。一路上小店攤販不少,旅遊紀念品,拄杖,礦泉水,小山貨,他們就住在山上過著從容逍遙的日子。路邊散養著自家的雞群,雄雞抖著紅冠鳳尾,踱著剛健的方步在草叢裡捉蟲覓食,那派頭儼然是泰山的精靈了。

過來三官廟,我們斜插經石峪。高山流水之亭是一座四柱石亭,柱上楹聯"天門倒瀉一簾雨,梵石靈呵千載文",橫批"源頭活水".暴經石上刻的隸書《金剛經》,有些經文已經水蝕風化了,聽瀑流觀水下經文就能夠明心見性嗎?此刻,我能感受到的只有澗溪的譁然與山風的清涼。

柏洞附近的四槐樹據說是唐朝-程咬金所植。這也有草頂的茶棚,佈置的自然整潔,繡球花開的正鮮豔,主人還用山澗裡撈來的浮木做成根雕,桌,凳,供人休憩,路人絡繹不絕。

十八盤

南天門,幾乎還只是一點影子,十八盤卻像掛在山崖間的窄窄繩梯。過來中天門,山勢陡峭起來,陡壁之下的峰迴路轉,倒是不用日晒了,那就開始來耗體力,玩心跳吧。

只要連續走上八十級臺階,就會氣喘吁吁,心慌不已,汗水也會漫出來,於是只能停下來,靠著護牆短暫休息。然而路還是要走的,三五分鐘後便繼續前行,我採用"之"字形路徑向上爬去,腿部似乎要舒緩一些。拄著登山竹杖奮力撞擊著石板,擲地有聲的竹節裡發出脆亮的聲響"嘟…嘟…嘟嘟……"振動著耳膜,也堅定著信心。

此時可以靜下心來,一路欣賞領會摩崖石刻的意境,轉移疲勞的感受,雲步橋的亭子上就有"跋險驚心到此浮雲成夢幻,登高極目從茲俗慮自銷沉".山間的蒼松,崖壁的碧草黃花(萱草),無不向我們展示著強勁不曲的生命力。杜甫當年的"會當凌絕嶺,一覽眾山小"的信念詩句,鼓舞了無數後來之人。在疲憊不堪之時,仍能夠發出堅毅的豪言壯語,激勵共勉,這就是不屈不撓戰勝萬難的英雄主義氣概。

如此十八盤倒成了朝聖泰山之旅了,從翠屏齋開始的緊十八盤成了最後的衝刺,可腳下的石階變窄陡了。每個人都躬著身子,喘著粗氣,靜下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目標就在頭頂之上,上到南天門才算成"仙人".

大家終於都拖著身疲力竭的身體,能夠站在南天門前享受的勝利的欣喜。

玉皇頂看落日

進到南天門,已近下午六點了,太陽開始西下,我們閒散的走在白花花的天街上,這裡已經形成了繁華的街市;不再是印象裡拿掃帚,葫蘆當招牌的窄小街面。

白雲亭,白雲洞傳說當年裡面往外漂白雲

穿過中升坊,我們直奔玉皇頂而去,路過碧霞元君祠時,廟門已關,一些婦人帶著香燭,坐在門前休息,也許她們在等第二天進香吧。,碧霞元君祠側面是皇帝行宮遺址,在場地的前面我看到了門軸的石窩窩,後背的崖壁上刻滿了文字,最大的一幅是唐朝的《天下大觀》御碑。

後面的山頂就是皇家道場"敕修玉皇頂"了,山門緊閉。清輝落日映紅牆,望著夕陽沉浸,心情逐漸平復下來。忽然天籟間傳來了清亮的歡叫,"唧唧呀呀"不絕於耳,一陣陣黑色的剪影在空中徘徊掠過

--燕子,那是燕子!她們在夕陽前翩然起舞,在1545米的上空歡送著落日,這些玉皇頂的精靈呀!忽而聚攏,忽而散逸象一隻扇動巨大薄翼的黑蝴蝶,如此的歡歌雀舞,讓我激動不已。這不正是太陽的圖騰

--雨燕金烏嘛。

太陽的最後一點鵝黃隱入紅霞,我們才離去,趕往日照峰露營。

拱北石觀日出

泰山觀日出地標就是日照峰--拱北石。夜幕降臨前我們在拱北石下支起來帳篷,享用晚餐後躲進了帳篷。淨月高懸,天上人間,顧不上一路疲憊,我就安然入睡。夜上泰山來準備看日出的年輕人,一撥接一撥,沒帶帳篷,山上的霧水溼氣確實是讓人無法入睡的,他們的到來也打碎了夜的沉寂。

翌日四點半,我們鑽出來帳篷,東方灰濛濛的有了些紅亮光,遠山還是肅穆不清的景象。天邊的烏雲逐漸暗紅起來,慢慢的放出些霞光。霞光的天際漂著些許灰色的雲,天空逐漸放亮,周圍的景色也清晰起來。從玉皇頂到日照峰站滿了人群,大家翹首遠望著東方。

慢慢的天邊的灰雲被加熱變紅,然後又發白,似乎逐漸要被融化掉。太光芒陽快要出來,於是舉著相機,專心等待那烏雲中的第一縷紅,隨著那一抹紅陽在烏雲中冒出額頭,髮際間開始赤熱變白--蛋黃的太陽從卵翼下脫殼而出終於跳了出來,在天際的烏雲下放出燏燏黃黃的光芒。這光芒逐漸四射照亮了天邊的白雲,對映到近處的樹梢上,也反射出點點晶光。此刻的拱北石也披上了紅妝,調整角度給拱北石和太陽來張合影,有了石頭的掩映,更襯出來太陽的耀眼光芒。天上舒展的鱗狀羽雲和耀眼的太陽在一起組成了翱翔藍天的"白羽鳳凰"圖。而拱北石也顯出直衝霄漢的雄渾氣勢。

太陽升起,普照萬物,退去了那抹喜氣紅妝,再看玉宇清明。瓦藍的天空飄著些許煙雲,玉皇頂和碧霞元君祠都白淨起來了,遠處是滾滾雲朝,真有"天外天"的感覺。此時廟宇洞開,香菸繚繞,道士們清心唱經早課,香客們虔誠頂禮膜拜。

感受泰山正能量,來泰山觀日出

後記

一天的徒步攀爬,汗水把衣服和揹包全留下了白霜。空乏其身了吧,卻沒有回力的痠痛。

泰山的碑刻太多,雁過留名,我卻沒有找到秦朝李斯的碑刻。

東嶽廟前的五大夫松據說是秦始皇加封的,只是看上去太矮小了旁逸斜出的樹冠像個盆栽,養尊處優的世襲後代嗎?怎麼看也顯不出兩千多年的古樸蒼桑。

一路上的廟宇很多,但燒香自願。我只在碧霞元君祠看見了道士。

終於還是和挑山工見上來面,只是開通了索道後,如今的挑山工是挑著貨物從上往下走,再也找不到那種硬朗向上的雄渾感覺了。

還有就是泰山頂上,一年四季日出的角度可能不同,產生的視覺效果肯定不一樣。

下次也許要換個時節再來……

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 篇2

上泰山,從來不在計劃之內;但既然路過,那就上吧。於是就在泰安下車,在泰山腳下的賓館住了一晚。天放亮後,匆忙起身,吃了早餐,存了行李,先穿過刻有“孔子登臨處”字樣的石牌坊,再越過紅門,沿著傳統的登山路線,也即歷代皇帝的登山御道拾級而上。

說實話,來泰山之前,我並不曉得孔夫子上過泰山。我來泰山,並非要踏著聖人的腳印前進,而僅為滿足自己的遊玩之心。即不是朝拜,又不為祈福,走哪是哪,看啥是啥,所以呢,就十分的隨意輕鬆。

時辰尚早,遊人寥寥,密林掩映,空氣清新,晨光千萬道,鳥鳴三兩聲,石階上樹影斑駁,壑谷裡岩石堆壘。可惜這是初夏之北方,久晴未雨,溪溝乾涸,聽不到淙淙水聲,山中少了些靈動。一路上,摩崖石刻時有出現,披苔覆蔓,遺世而存,但因不諳書法之奧妙,匆匆一瞥,印象不深。而數座廟宇散落於路徑兩側,亦不為我這無神論者重視,連門都不進——見過的廟堂也太多了,審美疲勞早已弄得你沒有了興趣。倒是一根枯木驚到了我的眼睛,它的徑圍看上去有三四米之粗,墨黑的橫臥在道路上方,上下山的人都要從它下面穿過。大凡有異相的事物都會被人賦予某種神性吧,祈禱的紅布條也系在了它身上。

越往上走,道路越陡,石階越窄。喘息急促,汗流浹背,兩腿痠疼,肉身沉重。速度便慢了下來。看到一扛扁擔的中年人,不急不躁以走之字形的方式緩步行進,便相跟學步,果然輕鬆了不少。

花了大概一個半小時,爬到了中天門。舉頭一望,泰山之巔鑲嵌於藍天之下,樹綠石白,甚是醒目。南天門下的石階梯隱約可見,如同一道細密竹簾掛於巖壁之上。身旁有人說,至少還要兩個小時才能爬得到山頂。繼續攀登,意味著更多的汗水、堅忍與痛苦,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時間與體力,都不是太充分,便毅然選擇了乘纜車而上。

當纜車將人提起,視野就開闊了起來。山體和大地徐徐下沉,泰山如畫卷般展開,密實的植被綠色幕布緩緩降下,高聳的懸崖列隊而來,漸次顯露崢嶸。山巔的岩石和建築則逐漸逼近,逐漸清晰。你感覺你在自由飛翔,那種奇妙的視覺感受難以言表。美中不足的是,纜車窗玻璃反光,不便拍照。

只花了十幾分鍾,就抵達了南天門站。下纜車後來到南天門山口,轉身上了月觀峰。遊道中央,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裹著棉衣蜷縮而臥,睡得正香,大概是夜半上來看日出的吧。我小心地避開他們,攀上月觀峰頂。俯身一看,泰安城就在腳下,似乎,用力吐口痰,就會落到城裡去。遺憾的是,有一層淡黃色的霧霾籠罩在城市上空,好像蓋上了一個紗罩,使得下面的景物不甚清晰。

拍了些照,我下了月觀峰,經過南天門,又走過著名的天街。無須買什麼東西,也就沒在天街停留,而是直奔泰山主峰玉皇頂而去。但轉過幾道彎,我被懸崖邊一棵虯曲的.松樹吸引住了。耳邊迴響起現代京劇《沙家浜》裡的唱段: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松樹只碗口粗,歲數卻像不小了,老態龍鍾的,活得很艱難的樣子,果真像唱詞裡說的那樣,傷痕累累,瘢跡重重。跟山腰那些鬱鬱蔥蔥的高大松樹相比,矮小扭曲的它顯得有些病態。當樹種從鳥口遺落到山頂的石縫那一刻,就註定了它苦難的一生,除了認命與忍受,它其實是沒有別的選擇的。文人們喜歡把松樹人格化,但如果它真有自己的思想,也會見異思遷的吧。

離開松樹,路過碧霞祠,彎來繞去往上爬,很快到達玉皇頂一側,海拔1540多米的山脊上。一石碑上鐫刻著“孔子小天下處”。原來聖人就是在這兒俯仰天地的。我爬到凸起的花崗岩上放眼望去,但見大地近處沉落,遠處卻往上升起,似乎斜立了起來,山山嶺嶺奔踴起伏,團團地圍住了泰山之巔。地平線橫亙在半空之中,又似延伸到了視野之外。陽光潑下,灼灼耀眼,晒紅面頰;天風吹過,颯颯有聲,涼透脊背。大地如此寬闊浩大,而人卻顯得渺小如蟻。這就是聖人與凡人的區別吧,聖人胸懷天下,登高望遠,天下自然見小。凡人多關注小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所以天下顯大。在凝視與遐想之中,會感覺你已然被蒼天與大地所埋沒,不曉所終,不知何往。

好在有相機,跑來跑去地拍,讓我找到存在感。天地和自己,都可以收進取景框裡,壓縮到照片之中。爬上玉皇頂,匆匆看幾眼,又姍姍地下行,來到那塊更著名的岩石前。之所以更著名,是因為它刻有“五嶽獨尊”四個霸氣凜然的大字,並且多年前就已出現在五元的人民幣上。很多遊人爭先恐後地與這塊熟悉的摩岩石刻合影,人是太多了,我等了十來分鐘,才抓住空當避開人影,給這塊石頭照了一張。也是從眾心理吧,好像來了泰山,不給這地標性的景緻照一張,就不會被人承認似的。

在泰山頂上逗留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我決定從南天門下山。因為在老家的崇山峻嶺裡生活過八年,對自己的腳力與下山技巧都很有信心,所以,我是踮起腳尖跳下山的。每一步都讓腳尖先落地,這樣既給了腳以緩衝,又富有彈性,快捷而輕鬆。南天門下筆陡的石階上,螞蟻般爬滿了登山者。其中有很多老人。我欽佩他們的毅力,又憐憫他們的疲憊與痛苦。有的老人幾乎是四肢著地,每爬一個臺階都要停下歇氣,滿臉的痛苦不堪。我很懷疑,他們都爬得上去。又想,這樣苦自己,又有何必要?人老就該保重,即使是朝聖,有顆虔誠之心就行了,既有科技之便,何不乘坐纜車呢。

從南天門下來,景色已是乏善可陳,遠不如在纜車上看到的心曠神怡。所以我走得很快,幾乎再沒使用相機。一小時後,我就下到了中天門,搭上了去天外村的旅遊車。然後再從那轉車至紅門,取了行李,踏上歸途。

離開泰安時,在高鐵站廣場,我又看到了“五嶽獨尊”四個大字。它們用紫銅鑄成,平嵌在地面上,仍然是那樣霸氣橫溢,不容置否。我回望泰山,但見它雄踞蒼穹,俯瞰眾生,巍巍然,亦默默然。其實,所謂比泰山還重、比鴻毛還輕,又所謂人心齊、泰山移,不過是人的誇張與比喻,與泰山本身一點關係沒有。山之高矮,純屬造化,而山之尊卑,實乃人為。獨尊也好,眾尊也罷,泰山都以自己的的姿態站在橫無際涯的歲月裡,不移不動,不言不語。

描寫泰山的景色散文 篇3

暑假,家裡一行七人去臨沂參加侄女的婚禮。臨沂距離泰山只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為了不虛此行,我們決定去爬泰山。女兒她們因為害怕爬不到山頂而半途而廢,索性就放棄了這次登山之旅,最後成行的只有我、老公和小侄子三人。

山東的三伏天驕陽似火,說實話,大熱天爬泰山,真是體力、耐力和毅力的較量。三姐擔心我們中暑,晚上給我們煮了幾瓶綠豆水,涼涼後放冰櫃冷凍上讓我們帶著,又給準備的麵包、香腸、旱黃瓜等食品。遮陽傘和毛巾也都給備齊,細心的三姐又怕我們坐車累,特意給準備三個頸部充氣枕。萬事俱備,只待天明瞭。

次日清晨,三姐夫開車送我們去長途客運站,我們坐上客車向目的地出發了。車在國道上疾馳著,老公興致勃勃地欣賞窗外的美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有即將攀登五嶽之尊的激動,又有害怕自己難以堅持住的彷徨。雖然這次爬泰山我興致最高,可查閱資料知曉,泰山1545米的海拔,全長28公里,6656級臺階。望著這些天文數字,當時確實震懾住我了,但一想如果我打退堂鼓,老公和侄子也不會去了。如果因為我失掉這麼難得的機會怪可惜的,我即便身體不適,還是堅持攜行。三個小時的時間,暈車藥的作用,我迷迷糊糊地睡了一道。

車到達泰安車站後,我們又換乘計程車去泰山。司機師傅問我們打算從哪條路線登山?師傅給我們介紹登泰山有三條路線,其一是,坐大巴車去桃花源,然後坐索道車直達山頂,每人100元索道費。其二,從天外村廣場坐大巴車到中天門,每人30元車費,然後也可以坐纜車去山頂。其三,如果不怕累就從紅門出發爬全程需要6個多小時。我們三人選擇了最後一條路線,並不是怕花錢,關鍵我們認為,坐索道車上去體會不到真正的爬山之感,征服泰山的慾望促使我們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師傅又告訴我們爬泰山之前必須先去拜泰山老祖,又說:“去廟裡買香貴,告訴我們在外面買便宜,即便我們知道他肯定和商家有提成,老公還是去花30元買了一束香。”(後來經過廟宇打聽,外面賣的的確比廟裡便宜很多, 看來師傅還真是個熱心腸)。

從南天門後經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她是泰山的主宰神,俗稱“泰山奶奶”,據說泰山奶奶非常靈驗,有些人登泰山就是專門來這裡向泰山奶奶求願的,有的求富貴、有的求健康、有的求平安、有的求生意興隆,只要虔誠許願,願望就會實現。不知是否靈驗,心到佛知吧?

碧霞祠再走一段就到達了玉皇頂,玉皇頂也就是泰山之巔了。我們興奮極了,我們歷經6個多小時的極限挑戰,我們終於成功的征服了泰山,我們高呼:“泰山,我來了”,回聲在山谷久久迴盪。站在山頂終於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偉岸。

站在山巔遠望,遠處的群山跌宕起伏,樹木蔥蘢,泰安城也隱約可見。夕陽給山峰鍍上一層金色,旖旎的風光無限,美景盡收眼底,山下所有的一切是那麼渺小。

山頂怪石嶙峋,巨石突兀,康熙皇帝“惟天為大”;孔子的“孔子天下處”、“雄峙天東”;光緒皇帝的“五嶽獨尊”、“昂頭天外”;“擎天持日”等的書法雕刻赫然醒目。堪稱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萬古流芳。

小侄子拍照時伸出一根手指,我問他什麼意思?他笑著說鄙視泰山,我趁機說,登完泰山任何困難都不算困難了吧?凡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我站在山之巔感受“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自豪;老公老公和侄子也擺出各種造型留念。我們用相機留下一幅幅難忘的歷史瞬間。山頂插入雲天的訊號塔,強大的訊號讓我們隨時把相片傳到朋友圈與家人、朋友共享。

泰山山頂賓館、飯店林立,價格也昂貴的嚇人,普通兩人標間800元。我們因為急著趕回去參加第二天侄女的“填箱”(臨沂的風俗,結婚前一晚娘家人帶著大饅頭糕餅、五穀等去婚房給填滿櫃子,俗稱“填箱”。)所以我們就沒有等著看日出,現在想想有些遺憾,期待以後有機會再登泰山一定不能錯過觀日出。

夕陽漸漸被霧氣籠罩,站在煙霧飄渺的山頂,我們彷彿在雲裡穿行,遠處的山、樹和城市海市蜃樓般神奇。霧氣漸漸加重,冷氣也瀰漫著,感覺有一絲冷意。我們在山頂逗留一個小時後就趕緊下山了。

都說登山不走回頭路,我們原打算如果能趕上從泰安回臨沂的車就坐纜車下山,後來看時間來不及,怎麼都得在泰安住一宿,我們還是決定走著下山。原來認為下山容易,可走起來才知道,每下一節臺階,小腿帶著大腿肌肉抻著疼,每走一步都步履維艱,一到平地石板道感覺好幸福,起碼腿不那麼疼了。開始後悔沒坐纜車了。沒辦法也不能再返回了,只有邊走邊欣賞石壁書法,感受藝術的豐厚底蘊。奇峰怪石,古木參天中留下一張張難忘的記憶。

夕陽漸漸落山,上山的遊人仍未減少,多數遊人揹著露營帳篷,也許是為等看日出吧?路上隨處可見軍大衣15元一件出租,是為方便遊人晚上露宿山頂保暖。即便是夏天,山頂夜間還是很涼的。

我們一路欣賞遠處的風景,一邊為登山的遊人指引方向,那種先登上山頂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腳步也略顯輕鬆了,不知不覺間又回到了中天門。

商家不失時機的為遊人介紹紀念品,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女孩給我們推薦泰山石,我拿起看看,隨口問是真的石頭嗎?女孩挺誠實,她說是大理石加工的。心想原來都是騙錢的啊?原打算買點小紀念品給親朋好友,聽她這麼一說,再看看其它商品感覺都很廉價,和地攤貨沒啥區別,就打消了所有的購買的念頭。

我們來到中天門售票點乘大巴車下山,大巴車在盤山公路上行駛,兩旁的樹木茂密聳立夾到歡送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我揮手和泰山說再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