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中秋抒情散文

來源:才華庫 2.78W

秋風漸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流動的風攜著夜的韻律緩緩吹過,滿月清幽的光籠罩著朦朧的原野,疏影橫斜的山影悄無聲息地撩撥著人們的心扉,真是“天上一輪明月圓,古今何處不中秋。”每至中秋,人們總是盼望閤家團圓,這種期待無論經歷多少風雨,無論經歷多少變遷,都將是人間最永恆的情感!

情滿中秋抒情散文

幼年時,讀張若虛的詩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當時對其中的含義還不甚瞭解,然而在人生的歲月中穿梭,方才領悟到“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情懷。的確,當你在異地他鄉飄泊,在鬧市中蟄伏,似乎與故鄉與家,漸行漸遠,但歲月的風霜畢竟不能洗盡鉛華,當中秋月圓的時候,兒時的歌謠就會在耳邊響起,母親的召喚便會變得親切而清晰。人的一生總要經歷迎著旭日走出家門,伴著夕陽漫步回家,不管走多遠,都要去找尋童年的足跡,找尋心靈棲息的家園,因為“家”才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在中秋月圓之夜,讓我們盡情地品味親情的芳香,讓幸福的時刻在人生回憶中意味綿長!

夜色朦朧,曲聲悠揚,是誰在月下孤獨地徘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長?又是誰揚手間拂落憂傷,把飛舞的霓裳綴成點點星光?千百年來,多少人在月滿中秋時分,或漂泊異鄉,或懷才不遇,為後人留下了蕩氣迴腸、寂寞幽怨的千古絕唱,“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鄉之情;“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是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怒與憂傷……多少名言佳句寫盡人間的愛恨情仇,寄託著對親人的牽掛,對家鄉的思念!秋水長天,月露凝霜,花開花落,月圓月缺。依舊纏綿的守候,傷感孤獨的感嘆,也是一種美麗!月斜,看不盡的陰晴圓缺,曲終,道不盡的悲歡離合。在月圓、秋思、鄉愁之間,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數不清的詩情畫意之佳作,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久久徜徉!

中秋節也是人們享受收穫,盡享喜悅的節日。在鄉村,春花秋實,金燦燦的穀物堆滿糧倉,累累的果實綴滿枝頭,漫山遍野的楓葉萬紫千紅。月滿中秋時,做一桌豐盛的美食,品嚐香甜的月餅,遙想傳說中的故事,然後開懷暢飲,載歌載舞,舉杯歡慶,人人臉上都綻放著喜氣洋洋、幸福祥和的笑容。對中國來說,百年奧運終於圓夢中國,她以驕人的成績奏響了震撼世界的樂章,願這輝煌的時刻凝固成唯美的永恆,激發振興中華的豪情!

靜謐的夜空,明月朗朗,天空浩渺,如水似銀的月華漾著人們的理想,輕輕地叩響生命的旋律。在月滿中秋之夜,讓桂花的香、月餅的香和親情的香,融在朦朧的月色裡,攪在團聚的喜悅裡,交織成一首首悠揚的夜曲,迴盪在古老中國的夜空,讓炎黃子孫共享這美好的時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