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江湖散文

來源:才華庫 2.62W

某日,與朋友在祁東縣白地市一飯店用餐。飯店有一個很大眾亦很別緻的名字:江湖情。

快意江湖散文

說這個名字很大眾,是因為在社會上常聽人說,走江湖、跑江湖、闖江湖,還常聽心有掙扎的人感嘆,人在江湖,心不由己。對於那些社會經驗豐富的人,人們則往往稱之為“老江湖”。那麼,到底何為“江湖”呢?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所謂的江湖既然是與廟堂相對的,那就仿如金字塔一樣,廟堂是塔尖,江湖只能是最底層,就是泛指芸芸眾生的社會。

“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是《莊子·大宗師》裡的話。據悉,“江湖”一詞最早的出現,就在這裡。從字面上來分析,意思就是三江五湖,泛指江河湖泊。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唐代的時候,江湖兩個字倒還真的分別有其特指所在呢。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在唐朝的江西和湖南,有兩個禪師分別叫馬祖道一禪師、石頭希遷禪師。他們品德高尚,道行深厚,聲名遠播。而且,他們都是大樹法幢,使得天下各地的神僧,不是去江西參禪馬祖,就是去湖南參禪石頭。唐朝雖然繁榮,但與今天的.高速公路、高鐵和飛機相比,步行或馬車那不知差到哪裡去了。所以,他們光是走到江西或湖南,就要一年半載。在行走時,他們還要去沿途的寺廟掛單參訪,被問及就以“走江湖”相告,自然地,他們也被人稱之為“江湖人”或“江湖僧”。

由此可見,昔時的“江湖人”,其實就是指那些行走於寺廟間去掛單參禪的僧侶們,“江湖”就是指高僧禪師之所在,也即道德和風範之所在。但是,到了現在“江湖的”含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如今的所謂“江湖”幾乎就是利益、世俗、幫派、爭鬥等之類詞語的代名詞,這一切似乎已都與道德風範的本宗無涉了。此實乃人之大憾,世之傷風!

說用“江湖情”作為飯店的名字很別緻,是因為江湖本與飯店無甚關係,卻偏偏要將其取為店名。而且,還要輟一個什麼“情”字在後面。江湖有情嗎?從“人在江湖,心不由己”這句話裡,我們就能感知一二。

但是,那天的“江湖情”裡,吃飯的三人卻偏偏是因情相聚。就以我來說吧,二友一是三十年故舊,可謂碩果僅存;一雖新雨未及年,卻是相識恨晚。一舊一新,二個極端之間不知省略了多少多餘的情節,刪掉了多少世俗的故事,餘下的便是陳酒一般的醇香,醉我們千回萬遍。

“江湖俗畏遠,幽好自相宜。”我想起宋代曾鞏《江湖》詩中的起首二句。或許,飯店名“江湖情”三字也省略了許多其他的意義,或者乾脆就在這一天裡開始了正本清源的歷程?

我的江湖,就是自己自由的思想與人格。

我崇尚自由。從我對自由的理解,就可窺見一斑:一個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叫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按照自己的自由方式去生活,這就是我的快樂之道。

媚諂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結交真正的朋友。好友勿需多,人生三五知己足矣。在真正的朋友面前,不需要客套做作,不需要煞費心機,不需要唯利是圖,得空便相邀喝茶聊天,或暢遊山水。不亦樂乎?

人云亦云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讀書寫作。日夜與古今人物對話,學到許多未知的東西,從而成為了我的思想源泉;隨時記錄人世百態,在給讀者閱讀快感的同時,也表達我自己的思想。不亦樂乎?

折磨自己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率性而為。沒有臨過帖,更不是什麼專業的書畫家,只是因為彼此脾性相投,或者是惺惺相惜,便在一起研墨揮毫。覺得不好便棄之於垃圾桶,覺得對眼便相互收藏,無所謂喜與憂,只要那嘻嘻哈哈。不亦樂乎?

如此江湖,純粹如白紙,雖有人間煙火,卻無爾虞我詐,方可稱快意江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