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

來源:才華庫 1.63W

一年一清明,一歲相思。清明時節最是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時候。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一

又是一年清明時,三三兩兩的人們相伴而行,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手拎著紙錢元寶,孩子們更是興高采烈的揹著各種各樣的小吃,隨著父母一起即祭拜了先人,又可以盡情嬉鬧于山水之間。因為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區,很少看得到叢山峻嶺,茂密的樹林,滿目盛開的鮮花,只有一座不是太高的土山,長滿鬱鬱蔥蔥的松樹,還有稀稀疏疏撐起一串串紫色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偶爾可以遇見一兩處很細很小潺潺流淌的溪水,這個時候孩子會歡呼雀躍把隨身攜帶的瓶子裝的滿滿的溪水,一路上不停的品味著。記得每次祭拜回來的下山路上,我都要和孩子們採擷一些這充滿泥土芳香的花兒回來,插在家中花瓶裡裝飾居室。

自從我來到主耶穌的面前,信奉了神,格守神的話語,儘管我不是那麼虔誠信徒,但還是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個主耶穌的孩子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堅信這個世界上只有主耶穌一位真神,所以這些年一直沒有去祭拜天堂裡親人。偶爾,去了,也只是捧著鮮花到父母墓碑前鞠個躬,祈求父母饒恕我這個“悖逆”的女兒,原諒我的不孝。

這些年來,每年的清明節,看著別人都去祭拜先人,心裡難免會有幾分自責,是呀,因為自己所謂信仰,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連為人子女應該盡的孝道都做不到。還是老公最理解我,他告訴我,清明祭拜只是一種傳統,一種形式,一種寄託,一份哀思,無論我們怎麼做,親人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只要我們捫心自問,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做到了孝心,心裡有沒有愧疚,這樣才是真正的孝心。老公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明白了,為人兒女一定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盡一份孝道,多給父母一點關心,要懂得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們在他們逝去以後的這種形式上的孝心,他們需要的是我們在他們健在的時候,常去看望、陪著說說話、聊聊天、就這麼簡單。想到這些,心裡的那份不安自責也蕩然無存了。

每到清明節,心裡有的是一種對逝去親人的深深地思念,會想起父母在世的點點滴滴。祈禱上帝讓我來世讓再做他們的孩子,讓我能彌補今生的虧欠。

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二

故鄉的油菜花悄悄得又開了,遍野金黃。驀然間,又是一年清明時節,該給父母上墳掃墓了,弟弟也在電話裡講,要回家一趟,給父母上墳,他遠在棗陽,路途遙遠,我講,算了吧,由姐姐和我代勞。

聽姐姐講老房子已經拆了,上午我回了趟家,已不見任何老房子的蹤影,只剩下孤零零的幾顆水沙樹,和稀稀落落的幾根毛竹,母親健在時栽了一顆柿子樹,秋天裡碩果已壓彎了枝頭,也不見了。記憶中母親還養了一隻黃白相間的花貓,也已年邁,但一直由她照顧,母親走後,它久久不願離去,由於飢餓難耐,被一個好心的鄰居收留,時不時它也光顧一下老屋,但現在也不知流落何處了。

我站在殘垣斷瓦上良久,睹物思人。

這舊房曾陪伴了父母苦難與艱辛的青壯年與安詳的暮年,也留下了我們兄弟姐妹的艱苦的童年記憶,少年的歡樂,和許多生活的淚水,如今呀,它與母親和父親一樣也成了永恆。父母在時,湯峪河是我的家鄉,父親走了,家變老了,房子滄桑了,母親背駝了,眼睛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但母親在,這還是一個家,最後,母親也走了,家沒了,家鄉就這樣成了故鄉。

母親走後,我和姐姐回到家裡,在整理遺物時,見到家裡整理井井有條的生活器具和母親生前用過的衣物,好像母親剛剛去了小河邊洗衣一般,又彷彿她剛剛去了屋後菜地。,我和姐姐在家裡等呀等,等她回家,始終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記得那個下午,當一縷夕陽透過窗戶照在一個房間裡時,只見母親醃製的幾個泡菜壇上還留下還清晰水痕,牙膏牙具仍放在茶几上,草帽也掛在原來的牆邊,姐姐呢喃到:媽媽你怎麼就這樣捨得離開我們嘞?

母親她走的太匆忙了。

由於擔心老房子無人照顧,年久失修,只好賣給了一個親戚,現在剛趕上了扶貧搬遷,親戚就將老房拆了重建,如今已是物非人非,故鄉也就離我漸行漸遠了。

願老房涅盤重生。

夕陽西下,我站在高高的山崗上,遠眺南山麓下的故鄉——那個我昔日的家,小橋依舊,涓涓的小河流水依舊,青山不改,還是那樣的清晰,又是那樣的朦朧。

天堂裡的母親和父親呀,你們好嗎?

又是一年清明時優美散文三

又是一年寒食過,又是一年清明至。細草青又青,雨燕唧唧鳴,約了同族的眾人,一起向隱隱約約的山樑走去,那裡有潮溼的土地,雪白的梨花在山崖邊寂寞地開放。梨花香,愁斷腸的日子,那片墳崗常在我的夢裡出現,是因為祖父七十多歲時還揹著我上街買糖果,蹣跚的身影常常催生出我的淚花滿腮流淌。

一年就這麼一次祭奠的機會,我可不能輕易地錯過,故去的人固然需要祭奠,可是對於家裡健在的老人,我的心裡也充滿了愧疚。老人們都不喜歡在城裡住,說把他們圈在了牢籠裡。他們喜歡鄉村的閒散和舒暢,這也應該是他們的自由,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他們最不能原諒兒女的一點,就是清明節因山高水遠或工作繁忙不回家上墳。

我這麼一邊想著,一邊和同族的人趕路,路上的'其他行人也只是急匆匆走著,顧不得雨色悽悽,顧不得心頭幾許悲涼。民間有俗語:有兒有女早上墳,無兒無女等清明。老婆婆手中的籃子裡,飄出片片圓圓的紙錢,姑娘頭頂上清清的紗巾,在薄霧中幽魂般飛揚,那都是些家裡沒有男子或男子在外的留守一族。千里黃沙淘盡,萬里江水乾涸,只剩得深深的思念,在我的心野裡靜如浮塵。

小時候我每年都跟大人來這裡,有時上完墳還要勸哭墳的姑娘,連放羊的時候我也要來看一看,害怕別人到墳頭來割草。聽風水先生說,祖父的墳地風水好不好,直接決定著我家三代人的命運,尤其對我這個讀書學生很重要。所以周圍的樹是我栽的,墳右邊的土窯也是我挖的,我承認這塊墳地風水確實好,可惜我沒有給祖上爭氣,混了個一無是處,這不能怪這麼好的風水,只怪我自己不爭氣而已。

沙棘從中,紅石堆間,處處是安魂的紙條,處處是香頭微弱的紅光,清明節真是天上人間的橋樑啊!可是我想問一問蒼天:黃粱一夢的人生裡,有多少生與死可以輕易估量?輕輕走在蒿草間,忽然感嘆過去的日子裡,在那紗窗竹影下,空對月惆悵了人間多少喜怒哀樂,雨林木風中,滾落了幾多愛恨情仇的淚花?人不在,夢已碎,情難捨,愛復加。如今要借這薄酒數杯,讓樹梢上的鳥兒作證,輕輕滴下心痛的淚水,化作紙鳶在親人的墳頭久久地徘徊。

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山川間迴響著,煙花在半空裡閃爍著奪目的光彩。我們圍著墳頭坐定,默默遙看雨霧中升騰的紙片,那分明是祖先們的靈魂在翩翩起舞。可是我禁不住又想起兩句詩: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