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餡餅和凸花餅散文

來源:才華庫 3.07W

沒有文字記載,也沒有相關傳說,但是這個傳統卻延續了幾百年,那就是每當過年之前,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做餅子。餅子都是以糯米為主,按7:3的比例加入粳米,有的裝餡,叫裝餡餅,沒有裝餡的餅子叫凸花餅。

裝餡餅和凸花餅散文

那時候每家種田時都要種上一些糯米,過年用來熬灌餡糖,做餅子,做甜酒,做炒米。做餅子時先按比例將兩種米搭配好,然後淘淨,有的做澱粉餅,將米用水浸泡著,然後磨成粉,磨好後用舊被面將含水的澱粉懸著,讓水濾幹,這樣的餅吃起來很細膩,但麻煩。另一種做法是將米淘好後晒乾再磨成粉,這樣的粉顆粒粗一些,因為是手工推磨,添磨的人添的不均勻。

那時候每家每戶做餅往往一做就是二十斤米,三十斤米,推磨都累死人,推好後用一隻大盆盛著,用溫水和粉。全家人都來幫忙,有的燒鍋,有的做餅。裝餡餅有鹹的和甜的兩種。鹹味的用豬油渣炒醃菜,加上豆腐末和辣粉;甜味的將芝麻炒熟,再用鐵杵在石臼裡舂成粉,加上白糖。我們從十歲開始就會做餅了。抓一小團和好的'粉,在手心搓成球狀,再拍平,用中指在中間按幾下,按一個凹處,用勺子挑一勺芝麻粉或是醃菜放在凹處,再將四周的粉往中間捏幾下,又搓成球狀,再用手掌反覆拍打,一個餅就成了。做好的餅放在洗淨的箬葉上,箬葉是我們這裡用來包粽子的,形狀和竹葉一樣,比竹葉大,有一尺多長,三四寸寬,和竹葉一樣綠。用時要在鍋裡煮一下,再洗乾淨,發出淡淡的竹香。一張箬葉放三四個餅子,做滿五張箬葉後,媽媽將箬葉放在一隻叫餅篩的篩子裡,放在鍋裡蒸熟。鍋裡在蒸,我們在做,正好一鍋熟了,又做好另一鍋。中午不用吃飯,就吃餅,吃完接著做。

裝餡餅做完了,接著做凸花餅。在頭一天就要借一些凸花模子來。所謂凸花模子,是我們的先輩將一塊兩寸厚的木板挖空,在凹處刻上花紋。有仙桃,有鯉魚躍龍門,有年年有魚,四周還有突出的稜條。模子有一尺長,中間圓圓的,兩頭尖尖的,整個看上去像一個眼睛。我們看到的花模子都已經很老了,不知經過幾代。那時家家都有一個模子,裡面的花紋各種各樣,我們的先人真是講究,吃個餅花這般代價,我們管它叫凸子。做餅時互相借用。我們抓一團和好的粉按在模子裡,然後反過來在竹匾裡一扣,一個餅子就掉在匾裡,餅子四周有突起的稜和凹槽。一面有浮雕的花紋,有的是仙桃,有的是一個胖娃坐在鯉魚背上,還有的上面是一條大魚。做凸花餅又快又有趣。凸花餅也要蒸熟,蒸時要將無花的一面放在箬葉上。蒸熟後將竹筷方的那一端用刀劃個十字,再將可食用的紅粉化開,用竹筷在紅粉水裡蘸一下再點在凸花餅的花紋上,花上就有四個紅色小正方形了,看上去很吉利。

從第二天開始直到正月半,除非家裡來客人要燒飯,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午飯不是用鐵絲架子在火上烤裝餡餅,就是用甜酒煮凸花餅吃。

我們每家都有一個用鐵絲盤成的圓架子,叫手爐架。把手爐架家放在炭火上,把餅子放在上面烤,一會兒餅子就起了個大泡,並且很快泡就變得焦黑,趕緊翻一面,等另一面也有焦黑的大泡時就可以吃了。

大人看見小孩吃芝麻糖餡餅,總在一旁說:“芝麻糖餡,吃了沒良心!不能吃。”這話也毫無道理,良心也吃不出來,再說,既然知道吃了沒良心,為什麼還要做芝麻餡?

甜酒也是糯米加酒粬發酵而成的,正確的說,我們吃的是酒糟。將有酒味的糯米連酒水放在鍋裡,還要加上水煮,再將凸花餅切成條狀放在鍋裡和甜酒一起煮熟,含有淡淡酒味的餅入口又軟又綿。有時正月裡遠方客人來了,燒飯來不及,就煮這個當點心。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這裡有年糕機,年糕代替了凸花餅。凸花餅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再後來,家庭由大變小,鍋灶都從燒木柴變成用液化氣,大家都不再做餅了。這個延續了多少年的傳統就在我們眼前消失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