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淘書散文

來源:才華庫 1.67W

十一月初,有幸去了北京一趟。

在北京淘書散文

說真的,最大的收穫是淘了幾本書,並逛了琉璃廠。同行的老徐、老牛也是愛書之人,他倆也分別弄了兩本回來。

那天晚上吃過飯,我和老徐、老牛在前門大柵欄閒逛。暮秋的北京街頭已有涼意,但街上行人不斷。煤市街往南,在一條小街我們看到一家書店,門面普普通通,雖說如此,讓喜歡書的我們眼前一亮,遂進去看了看。書店其實就一間房子,不甚大,書卻不少,令我們大喜過望。更讓我們開心的是書店裡的書全部十五塊錢一本,真是沒想到。於是,我們各自尋找各自心儀的書。挑書時我在想,這裡的書為什麼這麼便宜?看包裝和內容不像是盜版的',有的還不是很舊,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庫存的。挑來挑去,我選了四本,有《圍城》《淮南子全譯》《韓羽文集1》《韓羽文集2》,除了《圍城》,其他三本都是厚厚的,份量十足。還有幾本書,擔心太沉,只好忍痛割愛了。老徐挑的是兩本散文,老牛也為外孫買了幼兒讀物。得,都有收穫。我覺得這要比捎只北京全聚德烤鴨回去有意義。

第二天上午,我們前往久聞大名的琉璃廠。為了近距離感受古都北京的厚重歷史,我們選擇穿衚衕前往。什麼取燈衚衕、北火扇衚衕、茶兒衚衕等等,名字看起來土得掉渣,卻很親切,接地氣。在狹長的衚衕行走,有點穿越的感覺。灰牆、小瓦、小紅門,無不彰顯著北京的獨有地域特色。在正乙祠門前,我們駐足欣賞了片刻。正乙祠也稱“銀號會館”,是京城不多的工商會館之一。原為明代古寺廟,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浙江銀號商人集資建立祠堂館舍,供奉正乙玄壇老祖,即財神趙公明。該祠堂坐南朝北,祠堂內有一座二層戲樓,戲樓尺度不大,佈局緊湊,裝飾講究,在會館戲樓中別具特色。想當年,據說梅葆玖曾在此演繹梅派五部經典大戲:《天女散花》《穆柯寨》《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洛神》。同行的老牛見多識廣,跟我倆講起“門當戶對”的來歷,讓我倆受益匪淺。

我們邊走邊看,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琉璃廠。這裡見到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像:榮寶齋、一得閣、中國書店等等。一街兩邊都是古色古香仿古建築,當然,這裡也是書法的展示地,各種門頭招牌,無不是大手筆。我們仨不約而同進了中國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又讓我們大開眼界。碑帖、畫冊、線裝書、名人自傳、養生、佛教、茶藝、傢俱等等,可謂是品種繁多,有點目不暇接了。除了書,還有文房四寶之類。與別處不同的是,這裡還有單獨的舊書展區,真是個好所在。接下來,我們分頭尋找自己喜歡的書。左翻翻右看看,每本書都叫人愛不釋手。在書的世界裡,方顯得自己是何等的渺小。由於時間關係,我挑了本鄒漢明的《江南詞典》,一本隨筆集子,價格不菲。既然自己喜歡,就不能留有遺憾。畢竟,有的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實,老徐剛開始也看中了範曾的《識得東風》一書,巧合的是書名與他的名字相同,看過價格後,他又放棄了。

到了賓館,翻看散發著墨香的新書,心情也愉悅起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書的味道雖然清淡了些,但讀後回味悠長。嚴冬的腳步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回來的路上,見到不少老北京人在忙著儲藏過冬的大白菜。我想,這幾本書就權作我過冬的精神食糧了。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呵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