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孤獨的祭奠情感散文

來源:才華庫 7.68K

清明,樹新柳綠,青草迷離。

清明孤獨的祭奠情感散文

站墳塋崗前,《常回家看看》的聲音猶在耳旁迴響,而岳父——我生命中的最後一位老人,離世卻已近半年!

岳父是去年11月最末的那天離去的,走時一個人,兄妹五人竟沒有一個人陪伴在他的身旁。

岳父的溘然離世,教兒女們猝不及防,一直以為,他的身體會如醫院體檢時診斷書說的那樣健康、美好;一直以為,每天尚能步行5-6公里的他,會實現他平日的念想,真的能活到90歲以上。

而事情卻往往不如我們所想,也許是太樂觀了,也許是被外象矇蔽了雙眼,以至僥倖地以為近80歲的老人,一個人在那所離城兩公里之外的大宅院裡孤守,不會有什麼意外。

岳父是退休多年的教師,近三年來身體已大不如從前,變得日漸衰弱,雖說平時裡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無不良嗜好,但內心卻是孤獨的。平時與他經常為伴的,只是一臺電視,一摞書報。此外,岳父偶而也會興趣所至,提筆寫寫詩,譜譜歌曲,到我們探望時,高興地對我們吟唱、分享,我覺得,那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事了。

基於對岳父一個人生活的擔憂,兒女們曾不止一次規勸過,讓他和兒女們一塊兒生活;可一生閱人無數、育人無數的岳父,此時卻固執己見,認為自己還能走,還能動,還能自我照料,不到被照顧的年紀,尚不需要兒女的照顧——其實,我們也明白,岳父是不願給我們增添負擔和麻煩,才一直用這個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

既然無法改變岳父的想法,那我們也只好多抽時間回家探望,但很多時候,相處的氛圍卻不是那麼融洽——岳父的性格有些孤僻,喜歡安靜,往往與我們打個招呼,聊上幾句家常白話之後,就會撇下尷尬的我們,獨自一人到客廳看他所喜愛的新聞節目了。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不厭其煩回家看看,就算回家也只能幫忙做些家居收拾的活兒,就算內心深處依然缺少深層次的.交流,但每一次能真切見到岳父的康健與安好,讓牽掛的心放下,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們後來才漸漸明白,岳父的孤獨不僅表現在表面,也深藏心上。人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而岳母仙逝已經十五年,縱然兒女對岳父給予多少、多大的關愛,也是不能代替夫妻之情,夫妻之愛的。每當看著晚年缺少夫妻情感交流的岳父,就如看見斷了翅的鳥兒,心裡真不是滋味!

思前量後,我的內心是一團團的愧疚——為孤獨的岳父猝然離世,為岳父孤獨的晚年生活,更為自己不能在老人活著的時候做得更好。

歲月流逝,我們也會老去,但願到那時,愛能透徹照亮每一個角落,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我們的身邊會有親人照看,有親人關心,內心不再孤獨。

謹以此文獻給我已離逝的岳父,願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天堂裡不再孤獨,能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金照和被關愛的幸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