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說詩詞範文

來源:才華庫 6.68K

由於思想的不同,對作詩的風格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還有就是對意境的創造。比如說受道家影響的詩人,不會在乎事物的細節,他們寫詩的時候,往往從大處著手,意境博大那是不言而喻的。即便偶爾寫到細節,也只是一提而過的。這與他們的治國思想是相同,無為而治,或不拘於細節。如李白、陶淵明、嵇康、阮籍等人都屬於這一派的。也許後代有很多人想學他們,卻沒有注意到他們之間思想的不同。只是學會了他們之中縱酒使氣的皮毛。也有學得比較成功的,如蘇東坡,學習李白,得其精華。但是蘇東坡是通三教思想的,不知是因為他的聰明使他學得像了,還是證明了我說的思想相同才能學得精華。

從思想說詩詞範文

記得都樑小說《亮劍》中曾說過,一個部隊精神受他的首創者的精神影響。這句話用來儒者之詩,比較便宜。儒者之首創,如孔孟,及董仲舒,大都是一本正經,汲汲於世事者;所以儒者們的詩也比較正式。建安詩人,與唐人詩歌大都顯得如此。到程朱,思想顯得呆板了。據說二程兩兄弟就是比較呆板的人。好像蘇軾就說他們的學問是村夫之學問,不知真假。朱熹同志好像也是一個比迂腐的人。他們的思想影響了後世,後代更是儒家的天下。許多人都以為自此後詩歌開始沒落了,總是受不了其中一股迂腐之氣。不過並不是要一棒子要把儒家之詩打死。像杜甫、韓愈、元稹、白居易等大多數唐代詩人的主題思想也儒家了。他們的詩一樣很好。他們的詩更注重對事物之本末的情節進行描寫,寫到好處常常入木三分。宋詞、元曲也多屬於儒家之詩了,就如周邦彥之詞,真是細微到了極點。南宋時詞更是如此了。

受佛教思想很大影響的詩人並不太多。硬說誰是的話,那就有王維、蘇軾、唐寅,還有曹雪芹。他們的佛並不純粹,要找純粹的佛者,也許只有到廟裡找了。王維的`詩,怎麼看也不像佛家之詩,倒像是道家的情懷。像佛家情感寫出的詩,對世人而言,卻感到有大悲大痛。如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用世塵的眼光看卻是大悲。紅樓夢中‘明月梅花一夢’是大悲,‘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也是大悲。換一下眼光卻又有不同,佛家以為大悟。幸好本人不懂佛,不然不知變成什麼樣子。

道家之詩使人灑脫,儒家之詩使感嘆,佛家之詩使人悲慨。讀嵇康之詩常使人慾飄飛起來,阮籍之詩卻讓人凝思,讀到陶淵明的‘悠然到南山’不覺翩翩然,讀到他的‘忘路之遠近’使人整個人生就是一個迷途。李白之詩使人神遊千古,卻又令人惆悵。還有李清照詞裡也有如此情致,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不知李清照是否一樣精通道學。最讓人迷惑的卻是蘇軾,思想太複雜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總是虛幻,如佛。很難細分了,也沒有這個必要,又何必非得分得那麼清呢?

自己寫了一大通,那麼自己應該怎麼學習前人的遺產呢?從氣象上說,應該說唐詩最高。從造詞工巧是,應該是宋詞高點。從生活氣息上說,元曲更勝之。從意境情懷上說,漢魏六朝更有特點。學習陶、李等人的詩,其實不用學,讀兩遍莊子就行了,他們的詩不在字句上。倒是杜甫好學點,學來好似無病呻吟,不是我性格,不學。學習宋詞?多是儒家之感,哆哩哆嗦,藐視之,不學。元曲,更不用說了。話雖如此說,面對它們還是要謙卑一點。記得以前有個小李,寫的很注重生活,可惜風格不高。又把古代詩人藐視了遍,不屑從之,提出一大把理論。哄,自己開了一條路徑,卻把另一條路堵死,真是可惜。

寫了那麼多,還是找不出出路,咻,順其自然。寫成什麼就是什麼。路總會有的,只管走就是了。既然上一代沒有摸索出一條大道,只有我們這一代人繼續摸索了,但願不要像上一代人一樣一無所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