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7.02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一首詞《漁歌子》。本次教學教師執教的是《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三首詩詞都是描寫田園風光的,內容淺顯,生字不多。

本設計體現了單元主題與文字細讀二者之間的關係,根據古詩的體裁特點,採用自然、活潑、形象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感知、領略和欣賞美的情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誦讀、想象吟誦、拓展閱讀等過程,感悟詩文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之間真誠的對話,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蠶、桑、晝、耘”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文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Mp3音樂

【課時分配】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課件出示憶江南的畫面,播放音樂。教師朗誦《憶江南》。江南的風景令無數詩人折服,寫下了許多千古名篇,請同學們開啟課本108頁,我們一起學習古詩詞三首。(板書古詩詞三首)

2、想象一下,漫步在江南,你聽到、看到、聞到些什麼?(課件播放圖片)

3、南宋時期,浙江有一位詩人翁卷把江南的田園風光描繪的淋漓盡致,這節課就讓我們先來欣賞他的——鄉村四月

4、瞭解詩人

出示詩人簡介: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省溫州)人。南宋詩人,為“永嘉四靈”之一。他喜歡田園生活,擅長寫田園詩。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配樂朗誦白居易的《憶江南》,並讓學生配樂欣賞江南風景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創設出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後帶領學生走進文字。)

二、通讀全詩,感受詩的節奏美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檢查字音,相機糾正。教師範讀。

3、再讀詩句,讀準節奏。

4、學習生字:蠶、桑;瞭解多音字“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讀古詩,解決所有的障礙。)

三、合作探究,理解詩意,感悟詩的意境美

師:請同學們小組內讀一讀古詩,藉助註釋和插圖,互相交流,理解一下詩的意思。

思考:鄉村四月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景美人勤)

師生、生生交流對詩句的理解。進而,逐句吟誦古詩。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我認為古詩教學更應多讀。所以,在此環節,我主要採用齊讀、個別讀、自由讀、小組交流讀、男生讀、女生讀等多種方法。力爭做到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出感覺,讀出魅力!)

四、迴歸整體,感悟詩情之美

1、教師總結,學生背誦古詩。

2、師生共唱本詩。

(設計意圖當讀詩到一定程度時,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通過唱來抒發了。學生學詩的情趣更濃)

五、自學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1、生藉助學古詩的方法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2、全班交流,說一說農人在忙些什麼?並用“才了……又”的句式造句。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讀一讀,背一背,吟一吟,用你熟悉的曲子唱一唱)。

(設計意圖:在學習了《鄉村四月》的基礎上,教師以問題“鄉村忙碌的只有四月嗎?”引出《四時田園雜興》,讓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後,自主閱讀,思考,感悟古詩,進而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再次體味鄉村人們的勤勞忙碌。充分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六、拓展延伸,詩心畫意滿心間

1、在忙忙碌碌中,轉眼又到豐收的季節了。看,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課件出示: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2、的確,鄉親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所以,許多詩人心向田園,情繫田園,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那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藉助主題詩詞,拓展學習內容,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串起位於學生最近發展區之內的認知材料,用詩詞中的語言和情感薰陶學生,這樣將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延伸,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七、推薦作業

老師向大家推薦《山居秋暝》、《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清平樂·村居》,課下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瞭解王安石的生平。

2、瞭解唐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鄉的古詩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

2、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於月亮的詩。

3、揭示課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書課題。瞭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2、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並說說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請說說你為什麼喜歡?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4、同桌互讀,練說。

5、指數名學生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於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7、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0、關於“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瞭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1、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呢?

12、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覆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1、這麼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2、詩人想幹什麼?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3、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後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的原因。

5、你從哪裡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呢?

6、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7、感情朗讀。

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1、漂泊在異鄉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2、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3、看看詩詞題目,你發現了什麼?

4、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讀。

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1、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2、指名答。

3、“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4、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6、詩中詩人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

7、小組內交流: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8、引讀“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9、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10、感情朗讀。

11、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於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找尋規律,識記生字

1、找出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用你認為可行的辦法去記憶。

3、學生練寫。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7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瞭解宋詞的有關知識。

3、藉助字典和課後註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

【教學難點】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課前準備】

1、瞭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飽含著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也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牧童》和《舟過安仁》。看看這幾個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們的影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牧童》,要求:

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正字音,尤其注意“鋪、蓑”的讀音。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麼。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

4、指名交流,適時點撥。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

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人合作。

2、彙報:

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髮言,把所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詩人呂岩借寫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發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鄉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讀詩,要求帶著和詩人一樣的感情朗讀。

6、練習背誦。

五、總結學法,自讀感悟

1、總結學習方法

剛才我們通過初讀詩句──瞭解大意──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學習了《牧童》。請你用這種方法學習《舟過安仁》。

2、自讀古詩,瞭解大意:

⑴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⑵指明學生讀,正音。

(注意讀準“篙、棹”。)

⑶多種形式讀詩,要求正確、流利。

⑷自學,看看能否弄清詩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別提示:看圖理解是好方法。

⑸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再讀感悟,體會詩境:

⑴自由讀詩:

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⑵全班交流,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要求:

內容具體,人物形象生動。

⑶師生共同評析。

4、品評詩句,悟其感情:

詩人通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猜猜詩人當時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在觀察兩個孩童?

(喜愛。)

5、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六、拓展活動

1、課外讀讀寫兒童的詩。

2、推薦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