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課後答案

來源:才華庫 7.75K

明明是陋室,卻偏偏稱“雅舍”,這表現了作者對戰爭年代的無奈,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自我調侃,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天朗樂觀的心態和曠達超脫的情懷。下面是梁實秋《雅舍》課後答案,為大家提供參考。

雅舍

梁實秋

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並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是並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株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歎,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後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雅舍”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牆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盪漾而來,破我岑寂。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閤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推翻燭臺,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掉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對於鼠子,我很慚愧的承認,我“沒有法子”。“沒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最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陷忍的態度。其實我的對付鼠子並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試問還有什麼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裡,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蝨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裡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溼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素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雅舍”之陳設,只當得簡樸二字,但灑掃指試,不使有纖塵。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髮,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我有一幾一奇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佈置。西人常常譏筆婦人喜歡變更桌奇位置,以為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徵。誣告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兩旁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几。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佈置具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閒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萬物之逆依”,人生本來如寄,我往“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劉克莊詞:“家裡似家家似寄”。我此時此刻佔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家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1.“雅舍”雖以“雅”為名,實乃是一棟典型的“陋室”,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極力描繪“雅舍”之“陋”、缺點之多有什麼作用?

2.文章末尾“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一句應該如何理解?

3.文中說:“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作者認為“雅舍”有哪些“個性”讓人覺得可愛。

4.有人說,本文表現了作者這樣一種人生態度:“對於那些與自己相依為命,須臾不可相離的夥伴和朋友,不論他是一種無生命物體還是一個有生命的人,我們都必須能夠容納其缺點和不足。”你如何看待這種人生態度?

參考答案:

1.①體現作者對待困境釋然、達觀、超脫、豁達的人生態度。(作者閒適、散淡的心態與隨遇而、知足長樂的`情懷;淡泊、豁達、安貧樂道的樂觀精神。)②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為後文寫雅舍之“雅”和自己對“雅舍”的喜愛蓄勢。

2.“雅舍”並非作者所有,作者只是寄居於此,但作者“住了兩個多月”“好感油然而升”;並且作者從“雅舍”嚐到了“苦辣酸甜”之味,領悟到如何對待困境的人生態度,所以作者“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3.①位置雖偏,但好友來訪足見情誼;②地勢較高,得月較先,便於欣賞自然美景;③陳設簡樸,易於安排,最能彰顯主人個性。

4.表面看來,這是一種消極妥協的人生觀,實際上它卻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唯有能夠寬容對待某事物或某人的缺點或不足我們才能更加充分地感受它的優長並與之和諧相處,相扶相助。正如梁實秋之於雅舍,如果僅僅看到它的簡陋和破敗,僅僅為它的不便而愁苦,又怎能像作者這樣享受它的良辰美景、月夜風光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