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散文作品《聽聽那冷雨》賞析

來源:才華庫 2.61W

《聽聽那冷雨》是著名詩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這篇散文抒寫的是深深的思鄉情緒。下面一起來欣賞下!

余光中散文作品《聽聽那冷雨》賞析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如何來欣賞它呢?我認為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一.雨之味———潮溼淒冷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蕭蕭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驚蟄”雖過,料峭春寒,撲面而來不是溫暖的楊柳風,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瀝瀝的“蕭蕭的冷雨”,這“冷雨”的意象給人潮溼淒冷的感覺,一時間,“天潮潮地溼溼”,彷彿這天與地,還有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甚至“思想”都浸潤在潮溼的雨氣之中。文章一開始,就這樣把讀者“扔到”了鋪天蓋地的雨的世界,徹頭徹尾地淋上一個“雨季”的冷雨,讀來頓感“寒”入骨髓,“潮”潤心靈,在雨裡風裡,跟著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

這“霏霏”的感覺讓人產生“非非”的遐想,它不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鮮明生動,更使人聯想到在這冷雨中情感蘊藉的作者,以及作者心中濃郁的鄉愁。如此,從感覺出發的描寫就產生了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七十年代的臺北不需要這些,一個樂隊接一個樂隊便遣散盡了。要聽雞叫,只有去《詩經》的韻裡尋找。現在只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讀到這些文字,我們又不由地跟隨余光中先生筆觸,彷彿置身於“黑白片的味道”的雨中臺北街頭,回顧“黑白片子”的“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佇立雨中,滿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調。臺北本來富庶繁華,歷史原也色彩絢麗,然而為何在作者眼中卻呈現出灰暗、單調的色彩呢?他要藉此傳達一種怎樣的心情?

我們知人論世,溯流尋蹤,探尋語言和語言傳遞感覺背後的答案,終於在一番“尋覓探訪”之後發現,之所以全文籠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調之中,那是因為:一是臺灣的雨季很長,雨天總是灰濛濛、霧濛濛的。

二是對七十年代大陸的文革政治運動滌盪文化,感到痛心憂懼。三是安東尼奧尼的片子所傳遞出的資訊也呈現出灰暗的色彩。四是母親去世,自己悲痛欲絕,眼中一切景物都失去了顏色。“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緣文入景,由景入情,從感覺出發,細細品味,一步步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雨之聲———悽切纏綿

作者在文中幾乎把聽覺、視覺、嗅覺甚至味覺都調動起來,和觸覺的“冷”融為一體。但是,這些都是為了陪襯聽覺,在聽覺上表現雨的美感,也就是鄉愁的詩意。“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溼布穀咕咕的啼聲。”

作者借鑑漢賦的鋪排手法,並且駢散結合,長短參差,力求行文節奏緩疾有致,如歌行板。讀者從字裡行間獲得的感覺就像是作者記憶中江南的秋雨,或長或短,或緩或疾,文字的節奏就像是合著秋雨的節拍,隨之跳動,隨著情感的需要,跌宕起伏,當情到濃烈時,甚至連標點符號都可以省去,連成一氣,讀來音律優美,情韻俱生。

又如:“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更籠上一層悽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疏雨”滴落在梧桐葉上的聲音和“驟雨”敲打在荷葉上的聲音,對於俗心人聽來,兩者並無殊異,不過爾爾。但在作者敏感的心中,“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且“更籠上一層悽迷了”。這種“悽迷”的美感,我們讀來似曾相識,因為它來自中國古典美學傳統。

“疏雨滴梧桐”喚醒了我們對李清照詞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記憶。而雨打荷葉之聲,則可以認為是化用了元好問《驟雨打新荷》的詩句:“驟雨過,瓊珠亂撒,打遍新荷。”除此之外,文章中引用或仿用中國古典詩詞典故就有十多處,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表現出作者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由此可見,余光中的愁悵是一種鄉愁,而且不是一般的鄉愁,而是一種文化鄉愁,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與眷戀。

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這些慰藉心魂的“美”的雨聲,最終也消失了,“瓦的音樂成了絕響。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臺北迎來了“公寓的時代”,所謂的現代文明一步步地擠壓著傳統文化的空間,“美”也一步步逝去。閱讀至此,似乎有一股隱然其中、苦澀悲愴的意味自心間溢位,又似乎聽到有悠悠鐘聲自曠遠山寺飄然而來,將不盡之意寄寓在言語之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