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通用7篇)

來源:才華庫 2.08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通用7篇)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1

學習使人進步,讀書使人聰明。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啟示。《思路決定出路》就是這樣一本讓人獲益匪淺的書。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想成功,其實都有相應的過程與方法。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正確的思路。它不一定有高深的理論、縝密的邏輯,無法告訴你如何最大限度的獲得財富,如何最快的取得成功。但是,它用親切的筆觸,娓娓道來,教導你,應該以一種怎樣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挫折,告訴你遇到困難時,如何調整思路,尋求出路。它以一種“受人以漁”的方法,將克服困難的能力植入閱讀者的生命中。

非常喜歡其中的那句話:“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思路;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多一個思路,多一條出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前途。”是啊!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只有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跨過自我的設限,學會以一種更加積極豁達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生活。記得在“認清自己的人生定位”一章中,談到了偉大的文學家歌德在年輕的時候立下的志向是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溺在那個變化無窮的色彩的世界中難以自拔。他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畫技,但是收效甚微。在他40歲那年,他到義大利遊玩,親眼看到那些大師的傑出作品之後,終於被震驚了。即使自己窮盡畢生的精力恐怕也難以在畫界有所建樹。那時,他毅然決定放棄繪畫,改攻文學,並以他的努力,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此時,我想適當的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懂得挫折中成長的快樂,才能學會更好的擁有。

一直以來,我都這麼認為,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能力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舞臺上得到展示。記得一本書中曾寫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軌跡,有的人成為核心員工,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有的人一直碌碌無為;有些人牢騷滿腹,總認為與眾不同,而到頭來仍一無所獲……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稟賦相差無幾。那麼,到底是什麼造就、改變我們?是“態度”。這段話所言即工作態度就是競爭力。在一個單位裡,人與人之間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度。一個人能否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固然需要能力超越眾人,更需要態度比他人更積極。

在“好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章中,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自小就患上腦性麻痺的女孩子名叫黃美廉,病魔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和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眾多異樣的目光中,然而她卻昂然面對,努力學習,終於獲得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在一場演講中,有一位學生問她:“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你怎麼看自己?有沒有怨恨過?”黃美廉把這個問題用筆寫在了黑板上,然後嫣然一笑,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下了:“我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我會畫畫、寫稿!我還有隻可愛的貓……”等的話語,最後她在黑板上另起一行,寫下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一個殘疾的人能有這樣的心態,何況我們健全人呢?

我也這樣認為聰明的方法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條件。在現代社會裡,每個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而最終的強者就是運用方法最得當的那部分人。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用主要的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作為一名中層幹部,我認為應該將自己的工作精力分為三三三制,第一個三分之一是日常事務,要做到流程化,井井有條;第二個三分之一是近期重點工作,要做到重點關注,成為亮點;第三個三分之一是對前瞻性問題謀思路。對於緊急而重要之事要親力親為、全程親為,確保萬無一失;對於緊急而不重要、重要而不緊急之事,做到節點親為;對於常規工作,則是目標親為,也就是用好的工作流程激勵同事一起完成。這樣層層做重要的事情,才能體現最高效率。

“團結就是力量”——世上沒有無用的人,只有不適用的人。世上也沒有所謂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人和是勝利的保證,和則心齊、和則事順、和則興業,和則暢通。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雁陣”模式,大雁在飛行過程中,目標一致——飛向南方、合理佈局——人字結構、同心同德——相互支撐,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超常發揮。人字結構的排列使雁飛行阻力下降,而當領頭雁飛行疲勞時,有其他雁頂替。當某隻雁負傷,就會有一隻雁就地降地幫它療傷。在實際工作中,其實也是如此,只有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世上最容易的事是挑剔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點。我想:呵護、經營、提升你所在的團隊就是呵護、經營、提升你自己,而相反,折騰你所在的團隊就是折騰你自己。

成功總有方法,想成功就要找方法。而思考是一切正確策略與方法的起源。思考其實就是問與答的過程。當你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目標時,問自己一個為什麼,問自己問題出在了哪裡,然後自己給出答案。一個好答案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不要把希望寄託在父母身上,也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把希望寄託在你自己身上,就寄託在現在。靠自己,靠自己的思考和改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並且越走越遠!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2

看到《思路決定出路》這本書之後,似得到一份珍寶,感嘆作者的妙筆,讓我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將它列入我最喜愛的書單,每讀一段便能讓你對照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深思,所以不忍略讀,目前沒有完成全文閱讀已有甚多感觸、對文中的幾個關鍵點印象很深。

1、繪好人生規劃藍圖,定好位,立好志。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畢業以後,我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願以償的我成為了商工的一份子,繼續著我的夢想。我的人生走在自己設計的正規上,快樂著、幸福著並享受著。

2、去除消極思想,傳播正能量。工作上,繁瑣而忙碌,但因為熱愛,面對學生,永遠是自帶正能量的微笑,我會盡全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除消極思想,不讓負能量這顆毒瘤侵蝕我們的人生。讓自己成為一株永遠面朝陽光的望日蓮,守好學生,做他們的“守護者”。

3、掙脫“自我設限”,充分發揮自己潛能。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酣睡的巨人就是喚醒心中的巨人,我相信:沒有不可能完成的挑戰,堅決不讓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做到“誘、逼、練、學”——“誘”是引導,心存熾熱、旺盛的發展需要,更好的激發、釋放潛能;“逼”是逼迫,被逼有時不是無奈,而是福分,逼自己自我超越,因為人的潛能也遵循著“馬太效應”,越開發使用就越強。“練”是練習。孰能生巧,反覆的練習能夠讓你在某一方面成為專長。“學”是學習。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將自身潛能發揮到極致。

4、腳踏實地,用大智慧反轉人生。工作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小聰明永遠難成氣候,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腳踏實地。有句話是:有“智”者,事竟成,我們要以大智慧、閃轉騰挪的本事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力求完美無瑕,不留遺憾。

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只有理清思路、並不斷突破,才能不斷前進。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工作中,敢想敢幹,清楚自己的目標、定位和志向,我們一定能夠在學生工作這條路上,成為能為學生“遮風擋雨”的大樹!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3

最近這段時間,我讀完了《思路決定出路》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悟是:一本書即便不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總會對他人產生許多影響,不管是對過去的反思,是對現在的思考,還是對未來的設想,正如書中所說,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思路。

書中的作者對人生的思索,對心態的解釋,對人脈關係的理解,對養成教育的支援等多途徑的分析,說明了思路的重要性。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偏遠的山區,有兩個青年人一同開山,一個人把開採出得石頭砸成小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的人;一個人則把開採的石頭直接運到碼頭,賣給花鳥商人。因為這的石頭奇形怪狀,十分好看,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兩年後,他成了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政府不準開山,只准種樹,於是這兒又變成了果園。等到秋天,因為這兒的梨汁濃味美,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商客,他們把堆積如山的鴨梨一筐一筐的運往城裡出售,有些還發往國外。就在村裡人為鴨梨的豐收所帶來的`小康生活而歡呼雀躍時,曾經賣大塊石頭的那個果農卻砍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知道,來這兒的商人不愁買不到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的筐。四年後,他成了村裡第一個在城裡買樓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穿過,這兒的人上車後,向北走到北京,向南抵達廣州。這個村民在他家的地頭砌了一座2米高百米長得大牆。這座牆面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梨園。坐火車經過這兒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看到四個大字——“百事可樂”。據說這是方圓百里山川中唯一可以看到的廣告。那牆的主人憑這面牆每年有6萬元的額外收入。

20世紀19年代,日本豐田公司亞洲代表山田信一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路過這個村子聽到這個故事時,他被主人公罕見的商業思路所震驚,當即下車尋找這個人。當山田信一找到這個人的時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跟對面的店主吵架,因為當他家的一件物品標價100元時,同樣的物品對門就標價90元;當他標價90元,對門就標價80元。一個月下來,他家只賣一千元左右,而對門就賣了一萬多元。山田信一一看到這種情景,以為被講故事的人騙了。

但山田信一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後,立即決定以佰萬元年薪聘請他,因為對門的那個店也是他開的。

一個善於開拓新思路的人,一定是一個善於發現機會和勇於開拓創新的人。能夠努力尋找好的思路的人,比只會埋頭苦幹,不善於思考的人更能獲得成功。書中最經典的幾句是:

思路決定出路,方向決定人生。

想法決定做法,方法決定效果。

腦袋決定口袋,觀念決定貧富。

角度決定深度,高度決定廣度。

態度決定行動,力度決定速度。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4

這是一本引導我們為人、工作、處世的教科書,讓我們懂得了每做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個正確的過程和方法,更有一個正確的思路。企業經營沒有思路不行,組織管理沒有思路不行,生活工作沒有思路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順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發展。我們在事業、工作、人際關係、愛情、生活等方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難題,它們影響命運、決定成敗。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思路,人不可以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多一個思想,多一條出路。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過上更舒適、更富有的生活,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能夠實現願望的人,不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思考。

大凡能做大事的人,都能把小事做細,做好。任何一件小事你把它做規範了,做到位了,做透了,你就會從中發現機會,找到規律,從而成就大事。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

我們在面對自我的困惑時,思路突破,以正確的人生定位,敢於打破自我設定的障礙,多一些超越,少一些盲從,儘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激發自己的雄心壯志,克服“約拿情結”,相信:人只要願意,將無所不能。

蜜蜂不是落在鮮花上的唯一昆蟲,但它卻是唯一採到蜜的昆蟲。同樣,不一樣的人做同一件事,結果也會有好有壞。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只要多動動腦筋,多想想方案,整理思路,然後選取最好的,並爭取到達最佳效果,那麼,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成功總有方法,想成功就要找方法。而思考是一切正確策略與方法的起源。思考其實就是問與答的過程。當你做一件事情沒有到達目標時,問自我一個為什麼,問自我問題出在了哪裡,然後自我給出答案。一個好答案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礪一顆堅強的心,一雙智慧的眼,透過歲月的風塵尋覓到燦爛的星星。

由此可見,生活的快樂與否,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如何,也充分說明了:思想的重要性。我們要想改變命運,就要改變思路。只要善於思考,獲得正確的思路,成功就離你不再遙遠。

總之,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希望,不能寄託於別人身上,而是靠自己。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勤于思考,不斷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思路和心態。對於各種問題和困難,多一條思路,就會有更多的辦法和出路。

最後,書中最經典的幾句是:

思路決定出路,方向決定人生。

想法決定做法,方法決定效果。

腦袋決定口袋,觀念決定貧富。

角度決定深度,高度決定廣度。

態度決定行動,力度決定速度。

格局決定佈局,佈局決定結局。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5

《思路決定出路》的作者通過對丁磊和朱駿的不同思路揭示了這場商戰的背後意義。該書對人們在人生定位、心態、思維模式、職業發展、人際關係、愛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養、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進行剖析,並提出了針對很強的“思路突破”——謀求發展與成功的正確思路。由此引導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們,在現實中突破思維方式,克服心理與思想障礙,確立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把握機遇,靈活機智地處理複雜和重要問題,從而開啟成功的人生之門,譜寫卓越的人生樂章。

在競爭日趨激烈、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錯綜複雜的問題,給我們的事業、工作、學習、生活等帶來壓力、障礙。要迅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正確的思路。

正確的思路可以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並充滿自信地為之奮鬥終生,才能此生無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會無怨無悔。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思路;人不能改 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遇到困難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決定出路。

在工作中,我們總是會有碰壁或遇到難題的時候,當遇到問題時你有沒有用冷靜的頭腦,清晰的思路來解決問題?我們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有的人全身心地投入,有條不紊、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有的人整天發牢騷,埋怨事情多了,思維亂了,沒頭緒做事,時間久了,就產生厭倦情緒。

以上兩者的區別在於有沒有清晰的思路,有沒有按照思路去做。其實,調整好心態,整理出思路,工作可以輕鬆愉快。蜜蜂不是落在鮮花上的惟一昆蟲,但它卻是惟一採到蜜的昆蟲。同樣,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結果也會有好有壞。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只要多動動腦筋,多想想方案,整理思路,然後選擇最好的,並爭取達到最佳效果,那麼,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過上更舒適更富有的生活。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能夠實現願望的人,不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你付出了更多的思考。成功人士與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於:思考模式的不同。就像面對同樣的1萬塊錢,有的人拿去做了投資的成本,有的人則存進了銀行。兩種不同的思路,可能就決定了兩個人若干年後不同的生活。把錢用於投資的那個人,幾年後可能已經做了老闆,資產可能翻了幾番;而存進銀行的那個人,可能還過著以前的老日子,照樣是朝九晚五地給別人打工,依然是發了工資趕緊去銀行。習慣的思路不變通,窮日子就會過得沒完沒了。成功沒有定式,優秀可以複製。

有人說,大凡有大成就者都有勤于思考、敢於實踐、勇於用心的習慣。我比較同意這個說法,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都是思考的結果,思考產生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6

這是一本引導我們為人、工作、處世的教科書,讓我們懂得了每做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個正確的過程和方法,更有一個正確的思路。生活工作沒有思路不行,組織管理沒有思路不行,企業經營沒有思想不行,在逆境和困難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順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發展。

我們在事業、工作、人際關係、愛情、生活等方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難題,它們影響命運、決定成敗。讀了這本書以後有利於重塑自己的人生觀,同時給自己提供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在競爭日趨激烈、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錯綜複雜的問題,給人們的事業、工作、學習、生活等帶來壓力、障礙。要迅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正確的思路。正確的思路,是對錯誤滯後的思路的否定和突破,它可以幫助我們修正人生座標,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高效地解決擺在面前的各種問題,衝破事業、生活等人生困局,在洶湧的時代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過上更舒適、更富有的生活。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能夠實現願望的人,不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你付出更多的思考。

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想到才能做到。”目前,生活中之所以出現“越窮者越閒,越富者越忙”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兩者的生活目標和發展思路存在差異:“富者”往往目標明確,發展慾望強烈所以忙,而“窮者”則通常過日子無目標,無計劃,過一天算一天。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認識到這點容易,但要做到這一點,卻非人人能及。書中有這樣一則狐狸覓食故事,狐狸欣賞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說:“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做午餐呢!整個上午,它奔波著,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說:”一隻老鼠也就夠了。“狐狸之所以犯了兩次相同的錯誤,與它選擇”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有關。晨曦不負責地拉長了它的身影,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萬獸之王,並且力大無窮無所不能;而正午的陽光又讓它對著自己縮小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這隻狐狸與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十分相似。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不足,過分強調某種能力或者無憑無據承認無雙,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做好定位,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成功道路上的一堵阻隔的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確認識自己,找準人生座標,改變錯誤的生活方式。一個人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有一個通俗的名詞——定位。在心目中你把自己定位成什麼,你就是什麼,因為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人生。

其實,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這是因為其他敵人都容易戰勝,唯獨自己是最難戰勝的,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內心,這個世界上,沒有跨越不了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坎。有的人想做大事,卻漫無目的,得過且過。這樣的人肯定會有很多侷限性而無法超越自我,難有大的突破和進展。實際上,凡是有”得過且過“心態的人,無不是給自己立了一堵牆,並陶然忘我地在圍牆之內沉醉。

殊不知,這儼然是在耗費生命,一個人相信自己是什麼,他就是什麼,一個人心裡怎麼想,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得過且過,只會一事無成。心態成就一切,一們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們偉人說:”要麼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人生成敗,在乎一心!“失敗者的最大敗因,就是在於他總抱著失敗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冷漠、憂慮、自卑、恐懼、貪婪、嫉妒、猜疑、悲觀……如同一道道心牆,阻隔著他追逐成功的步履。

思路決定出路,性格決定命運,”思路“是指一個人做事的思維和發展的眼光,它決定個人成就的大小;”性格“是指一個人的品格和心胸,做事要成功,做人必先成功。一個做人成功的人,事業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思路。人不能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多一個思路,多一個出路。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改變思路,因為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改變前途。

《思路決定出路》讀後感 篇7

公司給職工發了《思路決定出路》這樣一本書。通過近期的反覆學習,這本書讓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後都有一個正確的過程或方法,更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書中講了很多哲理故事,它對人們在人生定位、心態、職業發展、人際關係、愛情婚姻、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進行分析引導,讓人感觸頗深。

在當前經濟社會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客觀事實面前,公司應如何來面對,是全體管理層都要思考和麵對的問題?我們全部工作的核心目標是經濟效益!只有效益搞上去了,才能達到“發展和諧”的目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作為公司管理層需要做到幾點:

1、要樹立與市局公司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堅決擁護和帶頭宣傳市局公司的決策;

2、要學經濟、懂經濟,爭做一名對促進公司經濟效益發展有用的人;

3、要在實際工作中時刻關注經濟效益的發展,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利於促進經濟效益工作。

只有在思想上樹立這種觀念,才能意識到自己是九州人,是九州的員工,就一定有大家共同的感觸。

每一個人要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經過大腦思考,所以最後是決策者的思路從某種程度上顯得至關重要了!一個領導人的思路與決策顯得更重要了,分管領導將決定小範圍的出路,領導人將決定大範圍的出路。思路的實施一定要得到中層管理者、公司職工的理解、支援,但我們也要看它的產出量和長遠性。用現在貌似流行也是很褒義的理論來決策,是不是符合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符合企業效益為主的目的。九州人會用科學的眼光去審視領導的思路。

老早有說“要致富先鋪路”,剛開始的時候會有很多人付出了艱辛與汗水,為公司持續發展的大道俯首盡責。這些“成果”不被持續的維護完善鞏固,就會被觸及利益的人肢解,被無視的人遺忘,被心存惡念的人詆譭。今天經濟效益至關重要,也體現了公司發展一切的前題。要把正確的路鋪到成功的門口,也要用心回省成果,溫故知新的用實際效益說話,而不是熊掰玉米。

有書闡述:為什麼公司領導感覺累?為什麼人才留不住?總想另尋他路?當然客觀的原因肯定存在,但更多的是領導和體制的原因!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這樣說過:一個企業的員工出了問題,那問題的原因一般都與這個企業的老總有關。或許有人認為是不對的,但是仔細想想是公司的老總,在你公司的都是你帶領的員工,無形中所有職工都在受老總的(制度)約束、(思路)的影響。職工思路是跟著老總走的,一個人大腦如果出了問題,他的其他部分動作肯定不會協調,甚至是動不了或者嚴重癱瘓!公司的老總就是企業的大腦!相對於一個部門可能與之有同樣的本質吧!一個領導的思路直接影響中層與員工的出路!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出路。

只有發展公司的經濟效益思路正確,並確實叫公司有效益,員工有效益,才能使員工有盼頭,中層管理者的工作也可以踏踏實實。雖然外面的工資高,但都希望在熟悉的有感情的有希望的環境下工作。現階段的員工競聘工作,是公司發現提拔人才的機遇。不要只是少個蘿蔔插個棍。有了關心效益的人才,人才會有希望,公司也會大有希望。這樣的現象也一定與領導的思路有關吧。

談公司的發展,談公司的生存。大多數人認為老總談“發展”,分管經理也應該談“發展”。但實際上,幾乎多數人都在談“生存”。“生存”是“發展”必要的!“發展”是已經站在了一個高度去尋求更高的高度;“生存”是現在自身都難保在想方設法把現在的基業保住!一個過年過節都要借債的家,怎麼談發展?

“創新、突破”,“傳統、保守”。而實際的是要“創新”也要圍繞著效益。而不是每月必須要創新,從而導致小竅門,小聰明的“形式創新”。正確的創新是要敢於為公司效益突破、嘗試增加產出和經營資本,限制無謂的流失與浪費!有人會說“愛拼才會贏”!的確如此,不敢拼如何會贏?如何能看到更大的天空?但是不要被眼前的假象遮住了思路的視線!不要感覺只要自己能得到利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管他什麼創新,應付過去就好了,還是整天維持著老思路、老看法。創新不在於大小,只是在於改變、修正一個思路,轉變一個方法,轉變一個方式,轉變一個態度,才會有一個大的收穫。而不是敷衍“創新”而了事!

領導的思路決定公司的出路,決定各部門的出路,決定所有職工的出路。九州的出路在哪裡?在管理?在人才?在宣傳?品牌?在執行?都在。但是,最重要的是領導的思想!因為思路決定出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