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誤區

來源:才華庫 8.08K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誤區,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誤區

缺乏長遠目標

在我看來,這是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教育,本來就是一項跨度很大的長期工程。一個孩子的成長,在未成年期就有18年;再加上高等教育,要到22歲、甚至25歲、28歲才能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事業發展、為人父母可能都要在30歲了。所以,我一直覺得孩子35歲時的狀態,可能才是教育成果的一個檢驗時刻。35歲的他,是否心理健康,是否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是否婚姻幸福,是否積極向上,是否不斷學習,是否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和意義,是否心智成熟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一個成熟、幸福而有所成就的人,恐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吧。

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父母想到這麼長遠的事情。幼兒園時期就盯著幼升小,國小就為了小升中而拼搏,國中只想著會考,高中只想著大學聯考。可是,即便每一步都能達成目標,難道孩子就能成為一個成熟、幸福而有所成就的人嗎?考上名牌大學,一樣有人每天沉迷遊戲,掛科被開除,一樣有人自殺,一樣有人感覺到婚姻痛苦,一樣有人在工作中感覺失落,感嘆自己的人生巔峰就是18歲考上大學的那一刻。

目標決定行為。目標在小升中,則所有的著眼點都是怎麼拿到對小升中有利的證書,報兩三個奧數班,哪怕對數學並無興趣,反正重要的是“上岸”,上了岸就不用學奧數了;一年級就要過KET,這樣小升中才有FCE證書,哪怕知道這樣的“速成”根本不是學語言之道。明明無數專家都說了語文學習在於閱讀,但還是要報各種語文課外班,因為刷題比閱讀來得高效,這樣“有針對性的準備”比“廣泛閱讀”更能換得好成績。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一方面很多人都在罵“應試教育”,而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應試教育”中搶跑、卡位。哪怕教委給孩子減負,家長也要給孩子加上,而且比學校的進度更雞血,更揠苗助長。因為誰都不想“吃虧”。但是從能量守恆角度,顯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佔便宜,哪最終吃虧的是誰呢?

太多的家長深陷焦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長遠目標,缺少了這根定海神針,自然就會隨波逐流。於是,就會在日常安排上走向下一個誤區。

忽略“重要但不緊急”

不僅僅是在教育中,很多人在工作生活的安排中,都會忽略“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因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往往都是對長遠有益處,而短期看不到收效的,而且沒有客觀外在壓力要求自己去做的。

我們都知道,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重要且緊急”。不用說,這類事情一般都不會忽略,因為關係重大,且有現實壓力在某個時間點前必須完成。比如說孩子入學報名,期末考試時準時到校。

第二類是“不重要且不緊急”。這一類事情很容易分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鬆地放下不做,比如還有不少工作沒有完成,卻忍不住要流連於網上購物或者刷劇。這屬於自控力的範疇。但是不管怎樣,大多數人還是知道這些屬於“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

第三類是“緊急但不重要”。緊急,意味著有人施壓,必須在某個時間點之前完成,不重要,指的是事情並沒有太多影響力。這類事情通常佔據了很多時間,讓人感覺“不得不做”,這類事情越多,人就越忙。但是忙來忙去,並沒有太多成效,因為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是別人讓我去做,而不是我經過思考認為自己有必要做這件事情。比如工作中的參加一些可有可無的會議,接電話。還比如有些課外班興趣班,為了上課犧牲掉週末的家庭活動和社交活動。

第四類就是“重要但不緊急”。安排完前三類事情,時間已經相當滿了,再加上第四類事情沒人催著去做,很多人就想著“等我有空時候再做吧”,但可惜的是永遠也找不到有空的時候,只能是自己有意識地去主動安排。比如說,我覺得我們家應該增加戶外活動,既鍛鍊身體,又增進感情,但是好像一週周過去了,也沒怎麼去。從春節開始,我們就把週六設定為“家庭戶外活動日”,週六一定要走到大自然中活動活動,半年下來,居然基本都能完成了。

比如說早上著急出門,看孩子動作慢,就幫他穿衣服洗漱。這就是選擇了“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而忽視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獨立性的鍛鍊總是要耗費時間,不如父母代勞來得快,而時間總是很緊張,就去擠佔孩子鍛鍊自理能力。那怎麼辦?就讓他遲到嗎?我覺得是可以遲到幾次的,讓他自己承擔自然後果。如果不想遲到,也可以早點起床。

還有,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是重要但不緊急的,相比之下,作業就是緊急的。很多家長,為了製造出盡善盡美的作業,而對孩子施加壓力,甚至批評指責,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舉個具體的例子,孩子剛開始學習寫作文,你看到的問題很多,是一一都指出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快速改正”,還是“以鼓勵為主,包容一些問題,甚至不談一些問題”,願意給他更長的時間認知和改正,來保護他對寫作的興趣?

忽視“為什麼”

在家長向我諮詢時,經常會問我這樣的問題:“孩子寫作業特別磨蹭,怎麼辦啊?”

我的回答是:“他為什麼寫作業磨蹭,你知道嗎?”就像發燒,只是一個表象,到底是肺炎引起發燒,還是出疹子引起發燒,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同樣地,磨蹭只是一個表象,到底是題目不會做磨洋工?還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邊寫邊玩?還是學習負擔過重,沒有自由活動時間,只能在寫作業過程中找補回來?還是對父母的這種高度控制感到不滿,以磨蹭來表達反抗?不同的原因,當然是不同的解決方案了。

還有家長問我,“孩子回家後時間嚴重不夠用,作業、英語、練琴、舞蹈、閱讀等等,到了睡覺時候還完不成,該怎麼進行時間管理呢?”我的回答是:“在討論如何時間管理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孩子為什麼要學這麼多東西,目標是什麼?”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清楚為什麼做,確定有必要再考慮怎麼做,沒有必要的就不做。

有老師問我,“在課堂上給孩子發了獎勵貼紙後,孩子總在玩獎勵貼紙,影響專注度,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為什麼要在課堂上發獎勵貼紙?”如果我們就去討論“怎麼解決孩子玩貼紙”的問題,就會限制自己的思路;可是如果我們討論“為什麼要在課堂上發獎勵貼紙”,可能就會發現別的可能性,比如說下課了再發獎勵貼紙,或者不用獎勵貼紙,而用別的方式激勵孩子。

忽視自身學習

談起孩子的學習,家長真是十二分的重視。每次講課,不管什麼主題,到了互動環節,都會提出跟學習相關的各種問題。家長付出了特別多的精力和金錢來支援孩子的學習。

然而,我覺得家長是在用雙標來對待孩子和自己。說學習重要,恨不得讓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學習,而家長自己呢?比如2018年已經過去了9個半月了,家長在自身學習上,又投入了多少時間和金錢呢?

教育,說到底,就是引導一個人瞭解自己,發現生活的趣味,探索生命的意義。如果教育者自己都沒有發現生活的趣味,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怎麼引導孩子呢?再來說些具體的,如果教育者自己都沒有體會過學習的樂趣,怎麼激發孩子對學習的樂趣呢?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理解什麼是幸福,怎麼引導孩子去追尋幸福呢?所以說,教育者的素質決定了教育的質量,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育兒先育己。

如果家長重視自身的學習,那麼很多問題就可以防患於未然了,壓根就不會發生,這就是主動的學習帶來良性的迴圈。而很多家長,由於缺乏主動的'學習,在教育上會走偏,從而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非常棘手了,再去尋求幫助,找學習渠道,就陷入被動了,總是被一堆問題逼得救火。

比如說,家長不瞭解孩子的認知發展,不瞭解學習者的心理,不瞭解教學方法,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知識,搞得孩子對這門學科,甚至對整個知識學習都興趣索然,之後再去到處求教怎麼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再比如說,家長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對孩子的生活進行高度控制,溝通中處處強勢,就會讓孩子感到反感,從而使得親子關係越來越惡化,到了青春期時,孩子不跟父母說話,這時候再急得去做心理諮詢。

錢會貶值,而學習會升值,越早學習,越早受益。

過多控制

很多父母跟我說話時,我都感覺到他們對孩子有很高的掌控權。比如說,該給孩子報哪個興趣班?難道不需要問問孩子對什麼有興趣,這是父母可以單方決定的嗎?

再比如,孩子總是讀某一類的書,要不要給他收走,讓他讀別的類別的書?閱讀難道是可以強迫的嗎?難道硬性把別人心愛的東西收走,還會指望著別人心甘情願接受你的安排?

相對於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在中國這樣的集體主義文化中,確實人際界線,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界線不那麼清晰和受到尊重,我也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從來沒有想著以西方的標準來要求中國。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感覺到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實在是太過頭了。

控制總是有著一個特別冠冕堂皇的面具,就是“關愛”。幼兒時期,為孩子包辦,從生活自理到興趣班選擇;學齡期,安排孩子學習,出手幫助孩子解決人際衝突,或者找老師提意見;青春期,干涉孩子的個性化選擇,比如專業、興趣、交友;大學,為孩子戀愛或者就業“提建議”。

前幾天看見一個案例,一個博士生被爸爸領著去跟學校提意見,這是對一個成年人多大的貶低和傷害!讓他知道他即便讀了博士,也在處理生活問題上毫無能力,必須依賴於父母。

對於未成年人,我們應該引導,而不是控制,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愛應該是給予支援,讓孩子能夠展翅高飛,而不是折斷他的翅膀,讓他喪失能力,再也無法飛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