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語文閱讀高分技巧學習方法

來源:才華庫 3.39W

錦囊一:靠文段大意斷句

拿到一道文言斷句題,首先要講文段整體閱讀一遍,聯絡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對於敘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楚其敘的什麼事,涉及到哪幾個人;對於說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論點和主要論據;對於對話性文段,應先清楚是哪幾人的對話,各人的身份和觀點如何;等等。應該指出的是,這裡的“整體閱讀”,強調的是陶淵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讀”,這對於某些文段來說,也許就相當於已經得出了答案。

錦囊二:以動詞賓語斷句

和現代漢語一樣,在古漢語中,動詞(有時是形容詞)是構成一句話的重要成分。一般地說,只要找準了動詞(或形容詞),弄清楚它們的賓語,就可以賓語之後斷句。

錦囊三:憑特殊虛詞斷句

這裡的所謂“特殊虛詞”,指的是一些多用於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虛詞和一些表示說話的詞語,以及文段中的諸如地名、人名、官職名等詞語,它們往往可以成為給文言斷句的重要參考標誌。比如,常用於句首的文言虛詞有“若夫、乃夫、至於、於是、雖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蓋、惟”等,見了這些虛詞,在它們前邊就可斷句;常用於句末的文言虛詞有“矣、焉、乎、也、耶(邪)、歟、哉、夫、耳、者也”等,在它們後邊也大多可斷句;相當於“說”的詞語有“曰、道、雲、語、白”等,在它們之後也大多應斷句。對於文段中出現的地名、人名、官職名、謙稱和敬稱等詞語,斷句時要分析其是作主語還是賓語。

錦囊四:據句式特點斷句

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較熟悉地掌握,對於斷句也很有幫助。比如,瞭解了“不亦……乎?”“得無……耶?”“……之謂也。”“如(奈、若)……何?”“何……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給我們在給文言斷句時以十分明顯的.指示。此外,還應該知道,古漢語比較講究句式的對稱,給文言斷句時可據此檢視文段中有無對稱句式。

錦囊五:參考他題斷句

有時,我們還可以根據文字中的內容和試題中其他題所提供的資訊,作為斷句的參考。

總之,如果我們能在複習備考時,按照以上“錦囊”所提到的方法,深入細緻地思考,適當地多做練習,那麼,曾被視為畏途的文言斷句題,就一定會比較容易地得出正確答案。

翻譯文言語句的解題技巧

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譯文言文語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語句必須遵循古文的一般規律並把握其特殊性。對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幾點:

技巧一: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技巧二:要注意省略句、倒裝句、詞類活用、通假字、互文見義和偏義複詞的理解,對這些現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譯文言語句的關鍵。

技巧三: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採取忽略或籠統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該通過前後推導,或選項推敲分析等方法,進行認真理解。

技巧四:利用文言排比句、對偶句、並列結構,把握句意。也就是說,在理解文言句子時,要充分利用對應詞語的用法和意義去把握文句意思。

技巧五:對複雜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幹,再看枝葉;或抓住關鍵詞語,分析句間關係。

技巧六:要善於調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於我們去把握文言詞語在句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