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成語:塞翁失馬

來源:才華庫 2.36W

塞翁失馬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寓言故事成語:塞翁失馬,歡迎閱讀。

寓言故事的成語: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寓言故事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週滅亡前和二週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二週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紀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滅亡了。

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04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韓、趙、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除實力較強的七雄外,周王朝境內還存在著宋國、衛國等國,但其實力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它們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為七雄所滅。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戰國”之名,源自西漢劉向編注的《戰國策》。公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大家族打敗智氏,繼而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

塞翁失馬成語解釋

塞翁失馬

sài wēng shī mǎ

近義詞:失之東隅、因禍得福

反義詞:因福得禍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分句;用於安慰語

解釋: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例子: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