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樹葉課文原文

來源:才華庫 1.85W

藍色的樹葉是國小語文課本中一篇比較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這篇課文以一件小事讓同學們明白一個大道理,那麼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呢?下面是小編總結出來的關於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解析,供大家參考:

一、課文原文:

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李麗畫好了遠處的房子,遠處的小山。她正要畫樹,可是綠鉛筆找不到了。

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樹葉那麼綠,真惹人愛。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李麗只好爬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等她都畫完了,李麗說:“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林園園從盒子裡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

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

二、課文內容概括:

《藍色的樹葉》寫的是李麗小朋友在美術課畫樹時找不到綠鉛筆而向同桌林園園小朋友借,屢遭拒絕而只得用藍鉛筆畫樹葉的'故事

一支鉛筆,幾毛錢,問同桌借卻屢遭拒絕,太過分了。

1、第一次。

“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

當“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一個借鉛筆,“小聲”說,一個不願借鉛筆,“吞吞吐吐”說,藉口“還沒畫完”呢。

孩子純真的心靈不見了,負面的暗示:就有吝嗇到連鉛筆都不願借同桌一下的小朋友,而且有“心計”、會找託詞。

2、第二次。

“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等她都畫完了”,才第二次開口,“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林園園不說借,也不說不借,只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其實還是不錯的藉口。

“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林園園沒有退路了)

3、於是,林園園只得“從盒子裡拿出綠鉛筆”(她存心不借,早就放好了),但又一連說了“三個不要”,不要削(削短了)、不要用力(弄斷了)、不要畫得太多(鉛筆用多了)。

編書的簡直把林園園這個國小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寫成當代難以想像的吝嗇“小氣鬼”形象,生活中有這樣的小女孩嗎?

4、最後李麗借筆失敗,與林園園情感“破裂”的一個細節描述:

“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萆’”,“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萆?”(畫小草一大堆,多破費鉛筆呀)。

於是,出現課文標題《藍色的樹葉》,李麗只得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

5、課文用“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結尾。

暗示通過顯意識進入潛意識,到達意識的深層部分,從根本上影響、折射、塑造著人的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