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的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27W

一、說教材

放飛蜻蜓的說課稿

《放飛蜻蜓》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最後一課,講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並放飛蜻蜓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瞭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反覆品味語言文字,練習讀好人物的對話。

教學難點: 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誨。

二、說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新課

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講一件什麼事嗎?

2.學習課文2-6自然段,明白孩子們放蜻蜓的原因。

⑴出示圖片,認識孑孓。

⑵蜻蜓是吃蟲的能手,每小時可以吃800多隻蚊子或者20只蒼蠅,是不是人類的朋友?(引導說出——蜻蜓真的是人類的朋友;蜻蜓的確是人類的朋友。)

⑶讀課文,想想陶行知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孩子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過蜻蜓消滅害蟲的事實真正明白蜻蜓是人類的朋友。)

⑷讀他們的對話,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讀出每個人說話的不同語氣。

3.精讀課文,瞭解蜻蜓的知識

⑴出示表格。那這樣的表格你能完成嗎?學生自讀課文第10自然段。

彙報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說一說,讀一讀。

⑵理解“據說”一詞。

學生討論後,再指名說出自己的理解。

⑶學生對照圖片介紹蜻蜓的有關知識。

4.品讀語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為人

⑴出示圖片: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他還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親切和藹、尊重學生、循循善誘、富有愛心)

⑵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動作、神態、語言,會認識更加讓人敬佩的教育家。)

⑶交流體會: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時候,都要關注課文中孩子們的反映,體會陶行知爺爺引導的效果,並適時指導朗讀。

5.創設情境,感受放飛蜻蜓的快樂

創設情境,給學生練習說話提供一個舞臺,既拓展學生的思維,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蜻蜓放飛了,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說些什麼?(學生說說此時此刻的心情,體會放飛的快樂。)小蜻蜓會說些什麼呢?陶行知會說些什麼呢?

6.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⑴總結全文。

⑵出示偉人對陶行知稱讚的話語。學生讀出讚揚的語氣。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澤東

萬世師表—— 宋慶齡

當今一聖人 —— 董必武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 郭沫若

7.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傷害動物的行為嗎?說說。如果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面前,你會什麼做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