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2.49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放飛蜻蜓》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飛蜻蜓》說課稿範文

關於《放飛蜻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放飛蜻蜓》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最後一課,講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並放飛蜻蜓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瞭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反覆品味語言文字,練習讀好人物的對話。

教學難點: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誨。

二、說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新課

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講一件什麼事嗎?

2、學習課文2-6自然段,明白孩子們放蜻蜓的`原因。

⑴出示圖片,認識孑孓。

⑵蜻蜓是吃蟲的能手,每小時可以吃800多隻蚊子或者20只蒼蠅,是不是人類的朋友?(引導說出——蜻蜓真的是人類的朋友;蜻蜓的確是人類的朋友。)

⑶讀課文,想想陶行知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孩子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過蜻蜓消滅害蟲的事實真正明白蜻蜓是人類的朋友。)

⑷讀他們的對話,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讀出每個人說話的不同語氣。

3、精讀課文,瞭解蜻蜓的知識

⑴出示表格。那這樣的表格你能完成嗎?學生自讀課文第10自然段。

彙報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說一說,讀一讀。

⑵理解“據說”一詞。

學生討論後,再指名說出自己的理解。

⑶學生對照圖片介紹蜻蜓的有關知識。

4、品讀語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為人

⑴出示圖片: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他還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親切和藹、尊重學生、循循善誘、富有愛心)

⑵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動作、神態、語言,會認識更加讓人敬佩的教育家。)

⑶交流體會: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時候,都要關注課文中孩子們的反映,體會陶行知爺爺引導的效果,並適時指導朗讀。

5、創設情境,感受放飛蜻蜓的快樂

創設情境,給學生練習說話提供一個舞臺,既拓展學生的思維,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蜻蜓放飛了,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說些什麼?(學生說說此時此刻的心情,體會放飛的快樂。)小蜻蜓會說些什麼呢?陶行知會說些什麼呢?

6、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⑴總結全文。

⑵出示偉人對陶行知稱讚的話語。學生讀出讚揚的語氣。

萬世師表——宋慶齡

當今一聖人——董必武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郭沫若

7、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傷害動物的行為嗎?說說。如果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面前,你會什麼做呢?

關於《放飛蜻蜓》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放飛蜻蜓》是三下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真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課文中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放飛蜻蜓》是一篇精讀課文,放在了本單元的第一課,引領著本單元課文的學習。這是一篇寫人的精讀文章。課文講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並放飛蜻蜓的故事。課文層次清楚、通過人物具體明白的對話,推進故事的發展,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中瞭解有關科學知識,受到教育,並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代的諄諄教導。

根據新課標對中年段孩子的要求以及我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本課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正確讀出句子的語氣,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品悟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陶行知先生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對其產生敬佩之情。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細緻地引導孩子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並啟發孩子們放飛蜻蜓是重點也是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主要採用啟發式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議議,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學法:

1、遷移法。

2、發現法,在講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這篇課文我預設用2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激趣匯入,引題質疑,整體感知,理清文脈,指導寫字,設定懸念。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複習匯入,回顧文字;品讀語言,感悟品質;朗讀悟情,聚焦“放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