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國小三年級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93W

我今天所上的這一課《恐龍》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的第21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作者緊緊扣住文題,對恐龍做了較為全面具體的介紹。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分明。首先,作者介紹了恐龍的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環境之優越:活動範圍之廣、數量之多。其次,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及形態。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為了具體說明“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列舉了身體龐大,踏步好似雷鳴一樣的雷龍;身體很長,走路好像吊橋在移動的樑龍;背上插著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劍一樣尾刺的劍龍;以及臉上長有三隻一米多長大角的三角龍。作者在第3自然段裡還介紹了恐龍的親戚——魚龍和翼龍。魚龍生活在水裡,體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龍身體的兩側長著翅膀,能展翅高飛。接著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先介紹恐龍吃什麼——“大多以吃植物為主,也有專門食肉的”;之後,重點介紹了陸地上“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龍”——霸王龍。然後介紹恐龍是怎樣繁殖後代的。恐龍是卵生的,它們先生下外殼堅硬的蛋,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得到老恐龍的細心照料,直到它們能夠找到食物為止。最後介紹了恐龍的神祕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綜觀全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文字,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有關恐龍的知識,讀罷能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多種說明事物的方法並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較說明:如在介紹雷龍時,作者為了說明“雷龍是龐然大物”,就用了人們所熟知的`大象來與雷龍作比較,說“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從而使讀者感受到雷龍身體之龐大。又如在介紹恐龍的親戚魚龍時,作者把魚龍同人們熟悉的海豚作比較,說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說明使讀者對魚龍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說明:如雷龍“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就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雷龍踏步時的情景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如,樑龍“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也是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來使讀者感受到樑龍走路時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龍“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也是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翼龍展翅高飛時的情景也有了一個極為形象的感知。資料說明:如介紹樑龍身體很長時,用了“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體資料來加以說明。又如介紹劍龍的時候,就用了“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和“四支利劍一樣的尾刺”來說明的;介紹三角龍時也用了資料說明的方法。正是因為作者用了這些說明方法,才使讀者對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有了具體而形象的瞭解。

《恐龍》國小三年級說課稿

基於以上的特點,這篇課文我安排兩個教時:

第一教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教時,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恐龍的型別及外形特點。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那麼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課時,學生對恐龍比較陌生,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媒體課件。

以下針對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作一說明:

一 談話複習舊知引入教學,讓學生回憶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概念。

二 精讀課文

第一段使學生明白正因為當時的條件適合恐龍生存,所以恐龍的數量很多,分佈範圍很廣。

第二段課文的2—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我先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提了一個問題。學生默讀小組討論後再一起理解,在學生回答完前面三個問題“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形態各有什麼特點,恐龍的親戚是誰,它們又有什麼特點,它們吃什麼”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雷龍、樑龍、劍龍、三角龍、魚龍、翼龍和霸王龍,就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找出這些恐龍來,教師逐個點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恐龍的形態,我用了這樣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喜歡的恐龍的語句讀,重視朗讀訓練。接著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喜歡的恐龍,把課本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體態語言。在講解恐龍是怎麼生育後代時著重使學生理解恐龍這種獨特的卵生生育方式,並進行擴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這樣的生育方式。教學完2—5自然段後讓學生一起朗讀引出恐龍在廣闊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後代這個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再一次去感知兩億年前恐龍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為下面第三段中的內容激勵學生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作下鋪墊。

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旨在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為了激勵學生這種探索慾望我在上課結束前印發了一份有關恐龍的資料供學生閱讀,還準備了一本有關恐龍奧祕的書供學生瀏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