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彙總7篇

來源:才華庫 1.6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說課稿彙總7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一)內容簡析:

國中階段是個人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啟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身心變化的特點,學會調挖情緒,培養和保持樂觀心態,這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七年級教材依據課標中的“認識自我”部分專門設計了這一單元。而現狀是國中生,特別是七年級學生的情緒有衝動、不穩定、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的特點,所以,今天說課的這一框內容就是幫助學生認識情緒的多樣化,引導中學生做情緒的主人,順利度過這一“心理衝突期”,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從而培養健全人格。這一框內容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目是“情緒萬花筒”,主要講了什麼是情緒,情緒的四大基本型別;第二目是“情緒與生活”,主要講了情緒的神奇作用。

(二)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的分析和本框內容的作用,我設計了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型別。理解情緒對於個人行為和生活的影響和作用,包括情緒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把握自己情緒變化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合理宣洩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適當地表達個人的情緒,理解個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是正常的現象。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理解“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型別。

(2)理解情緒對人產生的不同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情緒的含義。因為雖然對不同的情緒,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但要解釋什麼是情緒卻太抽象,所以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指導。

二 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符合七年級學生的特點,為了避免政治課容易犯的空洞說教的毛病,我選了這些方法:

1、情境教學法。由於學生對“情緒”的概念難以理解,也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情緒體驗,所以讓學生表演情緒情境幽默劇,用多媒體展示人類的情緒表現。

2、分組競賽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情緒詞語接龍競賽,採用這個辦法,容易調動七年級學生的學習熱情。

3、討論式教學法。對於情緒對人產生的作用這個問題,學生不容易概括、歸納,就採取討論的辦法,集眾人智慧。

三說學法:

1、合作式學習法。對於不易概括的問題,小組合作,互相啟發,解決問題。

2、概念情境化、故事學生化。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通俗易懂的故事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概念和問題。

3、表演法。編演情緒劇,既激發興趣,又培養表演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一)表演情緒情境幽默劇,疑問匯入。

表演情境劇,大約5分鐘。

提問思考:情境劇中人物有哪幾種情緒?概括作結後引入新課。(多媒體顯示課題:豐富多樣的情緒)

(二)明確目標:用多媒體顯示教學目標,放映時間2分鐘左右,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三)導學達標:這是教學的中心環節,大約需要32分鐘左右。

1、理解第一個問題:情緒的含義:

多媒體展示人類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緒表現,結合情境劇的表演,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理解了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它產生於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2、理解第二個問題:情緒的基本型別

通過以上分析,引入情緒的四種基本型別

多媒體展示:喜(圖) 怒(圖) 哀(圖) 懼(圖)

再將全班學生分成四組,各代表喜、怒、哀、懼四種情緒,進行情緒詞語接龍競賽。看哪些小組說出的這類情緒詞語多。優勝組給予鼓勵。

3、理解第三個問題:情緒的豐富多樣性。

延伸提問:人類的情緒只有這四種類型嗎?自然得到學生否定的回答,引入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這一內容通過填表、側重補充完善表、師生互動來解決。(多媒體顯示錶格)補充內容,著重結合學生實際。學生完善表後,再發言、彙總,談談我們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緒表現,並指導學生分析哪些情緒是積極、向上的,哪些情緒是消極,不良的。

4、引入理解又一個新內容――情緒與生活,著重理解情緒對人產生的作用。

(1)多媒體展示情緒產生作用的圖片。

(2)學生講述一兩個有關情緒對人產生作用的故事。

(3)在此基礎上,提問:情緒對人產生哪兩種作用?

(積極向上的情緒對人產生積極的作用,消極、不良情緒對人產生消極作用)

(4)大討論: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一大組討論情緒的積極作用,一大組討論情緒的消極作用(包括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再將每大組分成若干小組,討論歸納。

(5)結合實際,學生剖析:過去有哪些消極情緒,有什麼危害。積極情緒給你帶來什麼甜頭,今後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情緒。

(四)本課小結,測評鞏固:(時間5分鐘左右)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內容,再展示測評題,檢驗效果。

五、教學反思

根據這課的安排,我估計學生對本課可能有較大的熱情,對本課的知識能較好地掌握,但很不容易學以致用。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情緒可能無法控制,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所以,教育是長期的,而非一時一刻。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

1.單元教學要求:掌握和改進跨越式或其它姿勢的跳高技術;著重學習跳高助跑與起跳的協調配合,採用多種練習手段發展跳躍能力,培養自我鍛鍊和評價的能力。

2.單元重點:騰空技術; 難點:助跑與起跳的結合;3.教材搭配:本教材以跨越式跳高為主教材,與速度素質練習為輔教材相搭配。我認為,教材搭配合理,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符合全面發展的原則,並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都安排了自編操和舞蹈遊戲,充分展現了當代學生的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使他們在歡快的音樂中陶冶美的情操,受到美的教育。

4.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1)視步體會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方法,讓學生們都能在腦海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使用方法90%以上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助跑以及助跑與踏跳相結合的技術動作。

(2)通過素質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和靈敏的身體素質。

(3)通過本次課的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沉著、冷靜、勇敢果斷的良好品質。

5.本次課重點:正確的起跳動作;難點:助跑與起跳的結合;6.與前後課次的聯絡:

通過把上次課中練習的"快速跑素質練習"和"準備活動中原地正踢腿"的知識點結合起來,作為匯入"新教材的引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有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為以後學習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術奠定基礎。

二。教學的組織與教法、學法

1.教學的組織:

(1)本次課所用器材:A.四套簡易的跳高裝置,並把橫杆換成橡皮筋;B.兩根接力棒、兩根跳繩、兩根標槍;

(2)組織方法:在主體部分的教學時,我採用分組輪換與分組不輪換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這種分組形式的優點在於:能夠統一調動各小組,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按預定的時間進行主、輔教材練習內容的輪換。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場地和器材,提高了練習效率,又能使學生的運動負荷達到一定的水平。

2.教法:

(1)先學、再練、後教結合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採取以"先學、再練、後教"為主,並結合啟發和討論的教學法。"先學"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各種感觀,去感悟"新動作",並使其在頭腦中形成正確動作表象;"再練"就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表象的基礎上,針對該動作學生自由結合,展開討論,總結動作要點,並大膽嘗試練習;"後教"就是教師結合各組學生的練習情況,以錯誤動作為突破口,有效地對"新教材"進行講解示範,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嘗試練習表現好的同學及時表揚,也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2)小組商量討論或友伴結合練習法

針對所學教材關鍵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以提出問題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友伴結合的方式,針對提問展開激烈討論,發表出各自的看法,通過交流,相互商討,得出一致想法,並派代表發言,也可以邊講邊示範,教師便給予指導或糾正。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勤於動腦,善於表達的好習慣,最終能夠使他們的創造性才能得到發展。

(3)學生間的榜樣演示法

結合現如今的表少年學生模仿能力強,好動及愛表現自己的特點,教師採取學生做演示動作的方法,利用個別同學的榜樣示範,激發起其他同學的好勝欲,調動起學習興趣。

(4)指導糾正法

在練習過程中,通過應用全體與個別指導、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來引導同學們自覺地學習其規範、優美的動作。

(5)障礙練習法:

運用助跑3——4步,結合起跳的方法,嘗試跨越一定高度,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併為下節課教學做好準備。

3.說學法:

(1)水平段練習法:

據個人的身體素質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的不同,把學生分成若干水平段小組,各小組設定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做可以保持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兼顧部他學生的學習需要。

(2)大膽嘗試練習法:

將學生按不同水平段,分成若干練習小組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各組同學要大膽嘗試新動作的練習,教育他們不要害怕失敗,並使他們認識到,在遇到困難或新生事物的時候,要學會大膽嘗試,只有那樣才會有戰勝困難及適應新生事物的機會,如果邊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就更談不上戰勝。要學會相信自己,並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找出取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3)遊戲練習法:

將教學寓於遊戲中,以比賽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活動積極性。並注重在練習中將個人與集體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這個學法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都有顯著作用。

(4)互學互練,互幫互助法

同學之間,誰練習的好,其它同學應加以學習,誰練的不好,則加以注意,一個同學練習,其它同學應及時提醒和適當幫助,對於有進步的同學還要給鄧必要的掌聲以姿鼓勵。這個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與人為善、合作共事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對集體、關心集體、與人為善、合作共事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對集體的榮譽和責任意識。

三。教學過程

(一)環節(課前10分鐘):媒體網路教學,學生自己操作,培養他們勤於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二)環節(2分鐘):課堂常規,匯入準備活動;(三)環節(8分鐘):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做各種準備活動;(四)環節(30分鐘):主體部分:A前15分鐘男生分組練習跳高、女生接力遊戲;B後15分鐘男女生練習內容交換。

(五)放鬆練習(5分鐘):運用各種韻律舞蹈及舞蹈遊戲,進行最後的整理放鬆,既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及美感,又使他們在一種"開心、愉快"的氛圍內,身心得到放鬆。

四。本次課的設計特點:

(1)本次課自認為特點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教學首位,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才能的培養,始終貫穿"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最後能在一種"快樂"的氛圍內,以一種非常自然、輕鬆的心態來結束本課。

(2)本次課在設計上肯定還會有許多不足之處,這還得需要實踐的檢驗才行,衷心希望老師們多提高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的課文是《桂林山水》,它是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一課。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本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最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點,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絡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那裡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讚歎。)

2、教學目標

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的嶄新的要求,在學習語文中,學生的發展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情感世界的豐富,觀察領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造、探索精神的培養等。

因此,我在設計《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時,著重體現了以下教學目標。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我們祖國山河壯美的情感。

例如:“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本篇課文屬於圖文結合的文章。在教學中讓學生先觀察圖畫,初步瞭解桂林山水的美景。接著,圖文結合,進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過把大海、西湖與灕江水進行對比,瞭解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把泰山、香山與桂林山對比,突出桂林的奇、秀、險的特點。

(3)能仿照句式寫景物。

(4)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例如;詞語: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漸高上去,而是彷彿從地面上突然高出來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連: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連綿起伏,接連不斷。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連。

奇峰羅列:羅列:排列。奇形怪狀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擋著這一帶。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聳立著。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生字:漓 lí

瀾 lán 注意門裡是“柬”

瑕 xiá 注意與“假”和“段”對比。

(凡韻母為“ia”的字右上應是;凡韻母為“an”的字右上應是

翡 fěi 上下結構

巒 luán 注意上半部“亦”不帶鉤。

障翹舌音字,不要誤讀為平舌音。

筏 fá 注意右下不丟撇。

綿與“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棉,棉花。綿,綿長、綿延、連綿。

3、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首先抓住一條主線

即以“桂林山水”為主線,抓住這一主線,把“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兩個內容串聯起來,引導學生去探究灕江水靜、清、綠。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情感的薰陶、想象力的培養有機的.融為一體。

其次,落實兩個訓練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這是本課訓練的重點。本課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對這些句子的理解。我們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使學生體會其蘊涵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文語言優美,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在教學中,我花大力氣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此外,還要培養兩種能力。

3、探究感悟能力

本文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善於引導學生探究文字,從文字中獲得感悟,產生共鳴。在《桂林山水》中,我讓學生圍繞主問題“桂林山水甲天下”進行探究,要求學生說說是“通過哪些讀懂的”。這樣的操作形式,首先可以讓我的學生有目的地讀文探究,同時又讓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4、想象能力

本課蘊涵著豐富的訓練學生想象力的因素。第三自然段在描寫桂林山的形狀時,文中提到有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那麼它還可能像什麼,在此部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髮揮想象。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設計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我緊扣“課標要求”,針對教材內容,採用講讀法、討論法、多讀多想、從扶到放等方法,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式:

㈠、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那裡的迷濛雲霧,那裡的綠樹紅花,一定會使你以為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那裡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讚歎。)

㈡、出示課件,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

1、實物是學生最易接受的直觀教材,我先讓學生仔細看圖,讓他們對桂林山水有個總體印象。

2、大綱指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的語文素質。我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奇、秀、險)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㈢、直奔中心,緊扣重點,教給方法。

桂林山水的特點,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作者仔細觀察事物、充分發揮想象、採用對比、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用優美動人的語句把它描繪出來的。

分析第2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其它學生思考討論:桂林水的靜、清、綠表現在哪裡?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老師講解,然後分組輪讀,邊讀邊想象桂林水的美。相繼地出示句子:灕江的水真……無瑕的翡翠。

4、全班讀,體會排比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5、仿句子寫句子:

а、公園裡的花真香呀,香得……

ь、教室裡真靜啊,靜得……

及時運用了課堂上剛剛學習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通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圖文對照,彷彿自己正置身於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讚歎?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㈣、放手自學,鞏固訓練重點。

在教給學生領會讀段的方法後,讓學生自學第3自然段,體會桂林山的奇、秀、險,想象它的美,然後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㈤、講讀第4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㈥、指導朗讀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訓練融為一體,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本課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用了許多優美的語句,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讚美,朗讀時讓學生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桂林的愛,對祖國河山的讚美,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㈦、拓展延伸

桂林山水風景優美,景色怡人,作者用優美、簡練的語言,把桂林山水的特點描繪了出來。只要我們用心地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圍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運用作者這種描繪景物的寫作方法。

選擇當地合適的一處風景,想想它有什麼特點?然後寫一段話。

四、說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優美、最精煉、最關鍵的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構顯現出來,而且把桂林山水的特點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把課文中心內容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裡。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圖文結合的文章,其具體描寫了桂林山水的風景,通過本課的學習,藉助於文章作者的描繪,觀賞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我們雖未到廣西桂林,但已經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自己現在已經已置身於桂林,正在欣賞美麗的桂林風光一樣,真是“人未到桂林,但已有那種感覺”。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遵循了“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基本原則,力求語言、文字和思想感情薰陶的有機結合,既突出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藝術活動是幼兒表現自我、突出個性發展、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充分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有效的活動形式之一。在以往的藝術教育中,我們往往比較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而較少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藝術領域應充分發揮藝術情感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我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太容易的,相對來說藝術領域中要在情感上有所表現,音樂活動要比美術活動來得容易得多。所以我選擇音樂活動作為這次說課的內容。

同時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的節日,孩子們都喜歡過年那種歡快、祥和的熱鬧氣氛,他們盼望著過年,期待著早日拿到壓歲錢,可以盡情的放鞭炮。盡情的玩了,這時的情感體驗尤為明顯,我們在臨近春節前後,可以開展主題活動“中國娃”主題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除了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氛圍,還可以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培養幼兒熱愛自己的祖國,感受節日的氛圍,體驗成長的快樂。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班中一些幼兒對於在電視裡看到、聽到的歌曲較喜歡模仿,並且很容易記憶)所以選擇了這首《歡樂中國年》為活動內容,並不是讓幼兒來學唱歌曲,而是通過這種歡樂鼓舞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過年的氣氛。大班幼兒他們在能力、情感上都呈現了個性化,較為喜歡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自己現有的情緒情感,在日常活動中往往一放音樂他們就自發的在那裡扭扭腰、跳跳舞,很喜歡聽著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也是我要選擇這個活動的理由。

二、說目標:這一活動的目標有三點

1、體驗過年的歡樂、喜慶之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舞蹈。

2、學習舞綵帶和燈籠的一些基本動作。

3、初步練習創編不同方位,不同幅度的舞綵帶和燈籠動作。

這幾點目標的確立是從情感、能力、技能等方面來確定的。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對於新的知識、技能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就很容易掌握。在我們平時的一些藝術活動中由於受到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一般的基點基本定位在知識和技能的層面,在藝術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什麼,有什麼情感體驗,他們喜歡怎樣表達,這些問題往往被忽略。而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希望通過用身體動作,內心感受來表現自我,感受快樂,所以我們以情感目標為第一位。當然淡化知識技能並不等於完全不需要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知識和審美兩個層面互相滲透,互相交融才構成藝術活動的整體。沒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美的表現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音樂活動特別的用音樂來表現的活動中,只有幼兒掌握了更多的基本動作,在表現時才能更完美,才能更有激情,情感體驗才能更豐富。所以在目標的制定上我們也注重對幼兒進行技能的培養。這些目標制定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對《綱要》中藝術教育的目標定位上: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從強調知識技能的學習向運用知識技能表現生活,表達情感轉變。這是藝術教育發展的方向,一種面向全體幼兒的藝術教育突出人性的藝術教育新趨勢。

活動重點: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聽音樂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過年的憧憬,並學習一些舞綵帶和燈籠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在音樂聲中創編一些舞蹈動作。

要解決活動中的重難點,我認為教師起著積極的主導地位,《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我們也知道,幼兒學習的興趣有時往往取決於教師,特別是音樂活動的表現上,如果再讓幼兒聽音樂用動作表現自己是,幼兒往往由於自身經驗的不足而積極性不高,這是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做一些動作幼兒往往跟著學,或者是當幼兒有新的動作表現時,教師給予及時地發現、肯定引導同伴向其學習,這樣一來不光創編的幼兒積極性高,其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情感也會得到進一步的體驗。

三、說教法:

採用的教法有:遊戲法、啟發引導法、賞識激勵法、啟發聯想法、互動交流法、示範講解法。

這一藝術活動,教材來源於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據。教師在這一活動中起著引導作用,採用的教法上以啟發引導、賞識激勵為主,同時輔以示範講解,讓幼兒掌握基本動作,給孩子創設一種學習表現自我的氛圍,可以使孩子興趣高漲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激發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表現慾望。孩子們在活動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動作,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綵帶、燈籠若干,與音樂相配的服裝若干套、《歡樂中國年》的音樂。

精神準備:活動前讓幼兒觀看過一些關於過年的碟片、聽過一些喜慶的音樂,鼓勵家長向幼兒講述一些過年的情景。

四、說學法:

學法有: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展示法、體驗法、模仿學習法。

活動中,只有讓幼兒互相討論交流才能促進幼兒對活動內容的深入理解,加深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展示,所以說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這一活動又讓幼兒自由創編的環節,所以給幼兒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展示法應該是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幼兒用自己編出的各種動作來表達過年的心情,體驗到過年的快樂,達到情感的真實體驗。活動還通過讓幼兒模仿電視節目中的一些動作,小朋友中有的創新動作,通過模仿學習,幼兒就能學習到不同的基本動作,達到自己在原有基礎的進一步提高,也就是達到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說的:最近發展區。

說課稿 篇5

一、教學內容

1、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 2.相關遊戲

二、 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理念;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以發展學生專長,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為目的,結合實際,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體驗身體運動帶來的樂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形成長期堅持鍛鍊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材分析

羽毛球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中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不僅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鍊,還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的心理素質。本課是羽毛球的第二次課,學的是正手發高遠球。第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技術是羽毛球運動中最基礎和主要的部分,因此學好該技術對羽毛球運動以後的動作技術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強而且快,在課堂上能夠自我約束,學生的觀察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而且易於開展的體育運動,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很多同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這項活動,有了一定的羽毛球基礎。但通過平時的觀察,發現許多同學打羽毛球動作不規範,水平一直處在初級水平,動作是千姿百態。通過學習正確的羽毛球技術動作,能夠提高同學們羽毛球運動水平和興趣。

五、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正手發高遠球的正確技術動作,知道發球的動作要領和發球規則。

2、技能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70%—80%的學生能夠正手發高遠球將球擊出一定的距離和高度,30%—40%的學生能將球擊到後場指定區域。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主探究、合作學的精神。

六、本課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動作連貫、協調,強調手腕的內旋發力 2、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手腕的內旋發力 如何運用腰腹力量 重心轉換問題

七、教法與學法

教法:語言法,直觀教學法,完整法與分解法,發現式教學法 學法:模仿練習法、分組練習、探究式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八、教學過程

1、熱身部分

利用羽毛球球拍操和基本步法接合,讓學生身體得到充分的熱身和準備,為下一步進行羽毛球練習做準備。

2、匯入部分

(1)以追逐接發球遊戲方式匯入發高遠球的教學:在場地上畫一條線,一名同學距離線一定距離任意發球,另外兩名同學接住發出的球,要求:發出的球一定要過線,然後被接球的同學接住。

(2)提問、學生思考:在上面的遊戲中,怎麼樣的發球才能讓球過線同時又能被另外兩名同學接住? (3)學生談自己的觀點。

(4)老師總結:只有又高又遠的球才能既過線,又讓另外的同學接到發出去的球。這樣的發球我們就叫羽毛球高遠球,這節課老師就教大家來學習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

3、基本部分

(1)講解正手發高遠球的意義和目的:由於大部學生沒有接受過規範的動作學習,發球動作千姿百態,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那樣或這樣的發球動作不行,以及發高遠球有什麼用。

(2)示範並講授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方法,強調動作的要領。

(3)組織練習:?徒手分解練習 ?徒手連貫動作練習 ?分組對練 ?分組交流學習。

4、遊戲部分

通過一節課的正手發高遠球的學習和練習,回到匯入部分的遊戲——追逐接

發球,遊戲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發球之前與學習後的區別,此外,通過接發球遊戲,老師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還存在哪些動作技術錯誤,再通過遊戲的情況總結大家容易範的動作錯誤,並給於糾正。

5、結束部分

1、配合音樂放鬆肌肉,2、教師總結 3、師生再見

九、預計效果

由於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正手發高遠球技術動作,預計有20%—30%

的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高遠球技術動作要領。

十、教學反思

本課採用引入教學情景、進行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在玩中學,玩中練,玩

中體驗體育課的情趣,學會自己發現問題,交流中掌握體育技能,體驗體育學習和成功的快樂,達到教學目的,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1、新穎的遊戲匯入

運用遊戲匯入教學主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生,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得到提高。

2、玩中學,學中玩

在練習中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並通過遊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遊戲中發現學生的不足和優點,給予指導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在本次教學中,可能會有些個小球節沒有處理好。一是在遊戲時不能讓所有學生上臺表現自己的發球。二是學生自由練習時,不能很好的兼顧,可能會導致個別學生指導不到位。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有趣的電池》是幼兒通過玩各種各樣有趣的玩具,和自己的不斷觀察探索,一步一步層層深入地揭開電池的各種祕密,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認識電池,並學會正確安裝電池的方法,其中還滲透了廢電池回收的內容,從而萌發了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與幼兒園的環境課題緊密相連。該內容既使幼兒瞭解了電池的外形、種類、簡單的功能,還讓幼兒自己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從而培養了幼兒嘗試性精神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選取這一題材是因為該內容層次清楚,且所使用的材料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易激起幼兒探索的強烈願望,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處於主動地位。

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使幼兒瞭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功能。

2.在嘗試性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培養幼兒嘗試性精神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收集多於幼兒人數的電動玩具,形狀、大小不一的電池,電池裝配示意圖,會發光的花兩朵。該教具彌補了圖片枯燥、不生動的缺陷,而其可操作性特點,既使幼兒一目瞭然,又便於教師講解,強調重點。

二、說教法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水平,我採用了觀察法和嘗試探索法,並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玩玩具,發現電池的作用,進而觀察電池,瞭解電池的外行,並通過自制的教具幫助幼兒探索電池正確的安裝方法,突破難點。作後,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並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說學法

老師簡練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配以形形色色可愛的電動玩具,把幼兒帶入一個樂趣融融的玩具遊樂城,視、聽、運動覺的完整結合,使幼兒更愉快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操作過程中,幼兒邊探索邊表述自己發現了什麼祕密,鍛鍊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難易搭配的玩具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得到發展和提高。

四、說教學程式

根據活動的目標與要求,我為幼兒提供了三次不同程度的嘗試探索機會。

第一次:感知電動玩具有電池和沒電池時的不同狀態。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巡迴瞭解幼兒發現了什麼,如有的玩具是會動的,有的會響、會發光。該環節是讓幼兒在探索中發現電池的功用。

第二次:認識電池並給玩具們選配合適的電池。師:電池的本領真大,你見過電池嗎?你的椅子下面就躲著一位電池朋友,請你等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告訴大家電池是長的怎麼樣的,你發現電池上有什麼祕密?(這一步主要是讓幼兒觀察電池的外形)下一步就要請幼兒嘗試給玩具裝電池了老師瞭解幼兒安裝情況,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盒中也有“+、-”。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觀察電池的外形和探索裝電池的正確方法,其中的難點主要是利用自制的教具會發光的花來解決。

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該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並瞭解初步的環保知識。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國中美術九年級上冊第2課的內容。在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我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從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劃分,本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是瞭解不同的線條給人所帶的不同美感,探索線條不同形式的造型方法,並且運用不同形式的線條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造型是表現的基礎,表現是通過造型的過程和結果而實現的。所以,除了探索美術作品中線條的造型方法外,還需對生活中的不同線條進行欣賞,體會造型語言的魅力,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髮現美的眼睛。

二、說學情分析

深入分析教材後,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國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思維方式也已從直觀形象思維向高階形象思維發展,並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國中階段也是培養審美感知能力、美術鑑賞能力、美術創造能力和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的重要時期。學生有了一定的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廣泛體驗,與美術相關的理解力、設計能力、動作製作能力都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分析以及學情的理解,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知“線”是重要的美術語言之一,認識線條有很強的表現力,能夠用線條進行表現,感受線條的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觀察感受、提煉概括、動手繪畫,提高對線條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運用線條的興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初步建立用線條表情達情感的意識,逐步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是運用線條進行表現、描繪物件;難點則是建立用線條來表達情感。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提問法、展示法等。

六、說教學準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PPT課件、圖片、教材等。

七、說教學過程

從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出發,我將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環節如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匯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此,我將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同學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個角落,要的是你學會發現,學會欣賞他們。接下來,同學們就跟隨老師去捕捉線條中的藝術。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課題:《線條的藝術表現力》。

(二)感知探索,交流體會

1、直觀感知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我將採用講授法與展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觀賞四幅用不同線條表現的生活場景圖片,並提出問題:看到了哪些主要的線條?這些線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我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直線(挺拔)、曲線(流暢)、射線(尖銳)。在學生對生活中的線條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時,我將會出示一幅作品: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我們來欣賞一幅美術作品。請同學們思考作品中的藝術家是怎樣用線條表現作品的?通過學生的回答,我來進行總結,使學生自主的感受不同線條造型,給人不同的感受,從而激發他們深入瞭解線條的興趣。

2、形式分析

而後,我會引導學生相互討論,互相啟發,集思廣益。通過對三幅同樣物品,但是分別用了三種不同表現形式的線條進行分析,掌握了速寫:寫實、真實;白描:精細;裝飾:具有趣味性的特點。

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用發現的眼睛去發現線條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並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在這一環節,我採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寓知識於趣味之中,增強學生對線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線條的興趣。

(三)實踐練習,展示評價

1、實踐練習

教育家弗賴登塔說過:“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為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以及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將以下三個物品(小推車、洋蔥、菠蘿)用合適的線條進行表現。

2、展示評價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願展示作品,並從線條的表現形式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最後我將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培養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小結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

2、作業

最後,為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一件相同的身邊物品。

八、說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