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2.6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範文

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色花》,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目標、教學流程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述說教材

《七色花》這篇略讀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實現自己願望的事,表現了珍妮願意為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好品質。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寫珍妮怎樣使用七色花的。在用七色花的時候,前六片花瓣使自己實現了許多願望,第七片花瓣讓一個小男孩得到了健康快樂。珍妮在使用七色花過程中的思想變化發人深省。尤其是當小珍妮用完六片花瓣時,她再三考慮,最後毅然地將第七片花瓣用在了那個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理解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並學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教學的重點。

全文重點突出,雖然篇幅較長,但是作者以七色花為線索貫穿始終,每一段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將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寫得生動感人。學生讀這篇課文,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感情真切,描寫生動具體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有感情得朗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件什麼事情。

2、能說清楚文中講了哪幾件事情,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情感目標

1、感受小女孩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樂的思想感感情,培養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思想品德。

2、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為別人著想,懂得只有樂於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三、說教法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七色花的神奇。瞭解發生在小珍妮身上曲折有趣的事情。七色花在課文中有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抓住了這條線索,就便於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讀,將課文的前後內容聯絡起來思考,在讀中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在學生把課文的內容大致讀懂後,可以把重點放在討論七色花是怎麼一片一片用掉的這些環節上。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在上下文的聯絡中認識小珍妮的可愛,不能因為她想得到很多東西,就誤認為她是個不好的孩子。

3、引導探究性學習。學生在讀完這篇課文後,一定會有許多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提出來。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解決問題。

4、學完課文,讓學生展開討論: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樣用?主要是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遇事首先應該為別人著想。還可以讓學生想一想:我們周圍有什麼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舉出具體的例項,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這一環節是學生情感的昇華,通過自己述說例項,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說學法

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我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並且讓學生髮揮想像,並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說教學環節

1、許願匯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願望,揭示課題。

2、自讀課文,瞭解大意:讓學生自讀,小組內朗讀,全班分段讀,使學生了解本課內容,能概括出每個故事的內容。

3、讀中感悟,體會思想:出示每個故事的內容,讓學生說說第7個和前6個的區別,在讀第7個故事時要用快樂的語氣去讀。

4、暢談想法,交流感受:七色花完成了珍妮的七個願望,你覺得珍妮的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義?為什麼?生交流。

5、歸納總結,練習寫作:七色花幫珍妮實現了七個願望。假如也給你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將用來實現自己的哪些願望呢?能幫助別人也實現他們的願望嗎?讓學生體會到幫助別人是幸福、快樂的事情!

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七色花》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下冊中的選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寫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用它做了七件事,表現了珍妮不惜犧牲個人利益,願為別人帶來幸福快樂的美好品質,告訴人們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什麼事都能辦到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為自己做了幾件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一個腿腳不便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想像豐富,對童話充滿興趣,對《七色花》應該喜愛。他們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寫作基礎,可以讓他們充分地自我發揮。

三、說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後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為幫助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4、總結全文,運用想象,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麼願望。並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也可以自由發揮。

教學重點:

瞭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腿腳不便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想象,引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實現什麼願望。

四、說教法

1、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2、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發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運用圖文對照、誦讀體會、討論交流、讀寫結合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五、說學法

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並且和寫作練習結合起來,既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談話匯入:

a、課文主要講了誰與七色花的故事?

b、珍妮去買麵包圈,在回來的路上面包圈被跟在她身後的小狗吃掉了,她去追小狗卻迷路了,這時候是誰出現了?給了她什麼?

2、出示本課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二)新授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全班齊讀。

2、教師提出問題:

(1)默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老婆婆送給珍妮的七色花都有哪七種顏色?

(2)七色花是怎麼樣的?它怎麼就神奇了呢?

3、深入學習課文,瞭解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些事?

4、珍妮用六片花瓣為自己做了事?現在她的.心情怎麼樣?

5、現在只剩下一片花瓣她還會不會亂用了呢?課文中那句話可以看出他很珍惜最後一片花瓣?

6、她用最後一片花瓣做了什麼事?她幫助了維佳他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7、她幫助維佳健康起來,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善良,為他人著想的人)

8、教師板書歸納,學生回顧知識。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些事?

9、小組討論,交流:珍妮做的哪一件事最有意義?為什麼?

(幫助小男孩維佳健康起來最有意義。小男孩變得又能跑又能跳,健康、快樂。珍妮把最後一片花瓣用在最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她把快樂帶給了別人。所以她做的這件事最有意義。)

三)理解課文內容,想一想課文講了珍妮的什麼事?

(講珍妮迷路了從老婆婆手裡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實現了自己的種種願望,並且用它幫助了一位腿有毛病的小男孩的事。)

四)拓展延伸

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實現自己哪七個願望?

五)教師小結

其實,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所有的願望都能成為現實,七色花就在你心中。

三年級下冊《七色花》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七色花》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下冊中的選讀課文,是第五單元“愛、奉獻、真情”這一主題的延伸。這篇課文是根據前蘇聯著名童話改寫的選學課文。課文寫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幫助她做事的故事,啟示人們要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全文緊緊圍繞“神奇的七色花”從“得花”到“用花”,層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從先到後一件一件有詳有略地寫,條理清晰。語言重複較多。除了第6件事略寫外,其他幾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麼困難或想要什麼、她怎麼做、結果怎樣的方法敘述,寫法相似。

全文重點突出,雖然篇幅較長,但是作者以七色花為線索貫穿始終,每一段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將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寫得生動感人。學生讀這篇課文,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感情真切,描寫生動具體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想象豐富,對童話充滿興趣。之前在學習第五單元時已經有了關於“奉獻愛心、幫助別人”的情感積澱,因而學習本文,領會作者的情感並不是難事。圍繞本課的教材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計劃安排一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三、說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後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

3、總結全文,運用想象,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麼願望,能學會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也可以自由發揮。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腿腳不便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想象,引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實現什麼願望。

五、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想象,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本節課我以“誦讀體會”法為主,加上“討論交流、讀寫結合”等多種方法配合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並且和寫作練習結合起來,既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說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文字與想象充分結合,為學生營造開放、活躍的課堂氛圍。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質疑激趣,引入新課

緊扣課題,激發學生想象七色花,激發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生興趣,產生求知慾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對文字感興趣,對老師感興趣。

1、板書課題《七色花》讀題。

2、同學們你們見過七色花嗎?你們猜猜七色花在你的印象中會是什麼樣的?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麼樣子,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樣的,它又為珍妮帶來了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1、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學省邊讀書邊用筆記錄的習慣,有利於提高學效率。讓自由讀課文,在讀懂的地方做簡單批註,在讀不懂的地方做記號。自然而然引出文中較難讀的生字,著重指導,掃清生字障礙,有利於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檢查預習中生字詞,出示部分字詞,指名讀,及時糾正讀音,著重指導生詞。

(三)細讀體味,瞭解大意

1、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實現一個願望,你覺得哪個情節最有趣,你就選讀那一段讀。)

2、指名分段朗讀,知道文中講了七色花的什麼事?

(四)合作探究,比較發現

1、同學們,經你們這麼一讀,老師覺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細心的同學有沒有發現,從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寫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引導學生關注些的內容的同時,更注意作者寫法的學習指導,為後面的寫一寫奠定基礎。

2、同學們讀了兩遍課文後,一定會有許多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請你再快速瀏覽一遍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內容用“----”畫下來;有疑惑的句子用“?”畫下來。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受,解決問題。小組間的交流,使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的資訊,促進學會多方位互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時要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後一片,要它做什麼事,得好好想一想。(這句話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時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說明她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義及作用不大,因此,對最後一片花瓣顯得格外的珍惜,她要讓最後一片花瓣充分發揮作用,要充分體現它的價值。)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小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

(這句話寫出了當剩下最後一片花瓣時,珍妮複雜的心理活動。在她腦中閃過了不少念頭,然而又被她一一否決了,因為她發現如果買吃的,“吃過就沒有了”;買玩的,玩一段時間就膩了;看電影,看過就完了……“讓我再想想”,說明她想用這僅有的一片花瓣給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給他人帶來一些幫助……)

4、學生對語文教材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或拓寬。總結昇華,巧妙引導:大家都說得真好,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說:把你認為珍妮做得不對的或者你十分欣賞珍妮的地方都拿來說一說,並討論一下你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麼做。

(五)想象延伸,擴充套件閱讀

1、過渡:多麼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擁有一朵,那該多好,同學們,你們想要嗎?好,閉上眼睛,伸出雙手,噓――聽,七色花和著音樂的節奏輕盈地飛來了,小心,合攏雙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現在,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屬於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實現什麼願望,請你把它寫下來。

2、小結: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心存美好的願望,只要我們努力的去做,神奇的七色花一定會幫助你們實現的!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在學生的探究討論過程中相機板書。這一板書展現了文章內容,展示了文章敘述順序,同時也突出了中心,反映了課題。

八、總結陳詞

本節課,我做到以讀為主線,以展想象為散發點,以情這核心,以培養能力為目的,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本堂課中達到會讀會學會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