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說課稿彙總10篇

來源:才華庫 3.14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說課稿彙總10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二次函式的影象》,這是北師大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四節課。下面我將圍繞本節課“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三個問題,從教材內容、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三個方面逐一分析說明。

一、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課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講,二次函式的影象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地位體現在它的思想的基礎性。一方面,本節課是對國中有關內容的深化,為後面進一步學習二次函式的性質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二次函式解析式中的係數由常數轉變為引數,使學生對二次函式的影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能培養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新課程標準精神和高一學生心理認知特徵,我確定了三個層面的教學目標。第一個層面是基礎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二次函式的影象中a、b、c、k、h的作用,能熟練地對二次函式的一般式進行配方,會對影象進行平移變換,領會研究二次函式影象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數形結合與等價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和作圖能力;第二個層面是過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作圖、觀察、比較、歸納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掌握類比、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養成即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三個層面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滲透美的教育,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感受探索與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悅。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二次函式各系數對影象和形狀的影響,利用二次函式影象平移的特例分析過程,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劃歸思想。難點是影象的平移變換,關鍵是二次函式頂點式中h、k的正負取值對函式影象平移變換的影響。

二、教法學法分析:

數學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學科,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解題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會學習、樂於學習,感受數學學科的人文思想,感受數學的自然美。為了更好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關係和“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緊緊圍繞教師組織——啟發引導,學生探究——交流發現,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為此,我設計了5個環節:①創設情景——引入新課;②交流探究——發現規律;③啟發引導——形成結論;④訓練小結——深化鞏固;⑤思維拓展——提高能力。這五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注重關注整個過程和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

三、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學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信心,感受學習樂趣。根據教材內容,我首先出示20xx年大學聯考題第20題,以需要畫y=2x影象為引子,讓學生畫y=x和y=2x影象,進而比較這兩個影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為背景切入,一方面讓學生總結複習已有知識,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另一方面,使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問題中首先獲得解題成功的快樂體驗,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出函式y=x與y=ax影象的關係,得出本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即二次項係數a決定影象的開口方向和開口大小。

由淺入深,下面讓學生畫y=2x,y=2(x+1)與y=2(x+1)+3的影象並尋找它們的聯絡,再讓學生與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的影象進行對比,最後總結出影象的變換規律:a決定開口方向、h決定左右平移、k決定上下平移。由於二次函式的重要性,本節課我以考題為背景引入新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可以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大學聯考題就在我們的課本中,就在我們平常的練習中。

2、探究交流——發現規律。

從特別到一般是我們發現問題、尋求規律、揭示本質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讓學生做出y=2x與y=2x+4x-1的影象,再與課件上的影象對比並敘述二者之間的位置關係,得出結論:若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為y=ax+bx+c,先將其化成y=a(x+h)+k的形式,從而判斷出y=ax+bx+c的影象是如何由y=ax變換得到的。在課本第42頁例1(1)中要提醒學生注意,在含有引數的解析式y=a(x+h)+k中,頂點座標應是(-h,k),而不是(h,k)。所以,例1(1)中二次函式f(x)頂點的橫座標是4,即-h=4,h=-4,括號裡面就是x-4(這裡容易出錯)。例1(2)中h、k的值是已知的,只需要確定a的值就可以了。

3、啟發引導——形成結論。前面的練習和例題,基本涵蓋了二次函式影象平移變換的各種情況,啟發並引導了學生將例項的結論進行總結,得出y=x到y=ax,y=ax到y=a(x+h)+k,y=ax到y=ax+bx+c(其中,a均不為0)的影象變化過程,即a>0開口向上,a<0開口向下;h正左移,h負右移;k正上移,k負下移。

4、練習小結——鞏固深化。為了鞏固和加深二次函式y=ax+bx+c中的a.b.c對影象的影響,接下來組織學生進行課題練習,完成課本44頁練習1—3題。上課時間有限,為保證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讓學生充分練習和討論,我一直堅持讓學生規範使用演草本。課堂上需要學生動手演練的地方不急於安排學生馬上討論,而是讓學生思考後將自己的答案整齊地寫在演草本上,然後小組內四人相互交換進行量分,因為是在課堂上,量分標準要簡單,我要求用30分的整分制。用時較短10分,書寫整齊規範10分,解答正確10分。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學生之間的三次競爭: ①看誰解的快、用時最短;②看誰書寫的整齊;③看誰做的對。這個自己做和批閱的過程,也是學生對題目加深理解的過程。量完分後組織學生對不同解法進行探究,這又會產生學生之間的第四次競爭,看誰的方法簡便,思維更嚴密。當然做題時有的學生會做的很快,可以讓他們判斷黑板上演示學生的解題得分情況,這也促進在黑板上演示的學生同下面學生之間的競爭。這個充滿競爭的過程其實也是教師通過演草本無形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收穫新知的過程,也是一個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思考、比較、辨別能力的過程,使學生成為學習上的主人。這樣每節課都有競爭,能使學生髮現自己在學習的長處,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切實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課堂才能真正的活起來。考試中,成績必然會逐步提高,能避免現在我們教學中學生“考試什麼都不會,考完後什麼都會”以及閱卷中發現的學生書寫凌亂的通病,經過長期這樣的練習,每個學生練就了快思考、求準確、寫整齊的能力。

5、延伸拓廣——提高能力。課堂教學既要面對全體學生,又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分類推進,分層教學原則。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提高練習題組,共兩道被選題目,以供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題能力,取得進一步提高。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熟悉和構想,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面對經濟全球化》,本課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課1《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十一課第一個框題的內容,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綜合探究的內容是依據新課程標準4.14規定的“感受經濟全球化程序”。經濟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課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具體表現,又是下個框題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時代背景。所以本課內容既是前單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對下單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本框題包含的一些經濟理論,是以後政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後大學聯考的必考內容。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改理念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識記經濟全球化含義及其主要的表現形式;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利弊影響;運用所學知識,初步分析在經濟全球化程序中,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通過對經濟全球化利弊影響的分析,提高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看待問題的能力。運用前面所學知識,如市場調節的作用、勞動生產率等,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體現全球化的事例和經驗出發,通過直觀的情境設定,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並使之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以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並在探究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潛能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彰顯。同時培養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樂。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認識到能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關鍵在於我們自身的努力,從而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憂患意識,樹立起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鬥的遠大志向。通過對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趨勢的瞭解,確立對外開放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立的依據

重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們應對的態度

難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我們應對的態度

重難點確立的依據:這一部分內容相對比較抽象,理論層面較高,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和德育功能。只有準確理解,我們才能全面地、辯證地看待我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應對的策略,從而更好的認識到,在發展對外經濟關係中,要樹立自尊、自強、自立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物件為高一學生,由於資訊的發達他們幾乎每天都會感知全球化的氣息,已具備了基本的認知和經驗,也對這一問題比較感興趣。但缺乏辯證的看問題的思維方法,有可能不能全面地分析全球化的利與弊,這就形成一定的學習障礙。

三、教法、學法及理論依據(教學策略及手段)

亞里士多德說:“告訴我的會忘記,給我看的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會理解。”所以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知識傳遞的促進者。因此,我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1.教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我以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為指標,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來組織實施本節課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民主、平等、寬鬆的課堂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全員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求異創新的新課程理念。

2.學法:

通過合作學習法、自我探究法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感悟主動獲得新知,這也是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的體現。

3.手段:

本節課將充分利用的視覺,聽覺效果,將視訊、圖片、資料等有機組合,有助於學生直觀地感覺問題,激發探索的願望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四、教學流程

【總體設計思路】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本課從美國記者薩拉的一次“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的試驗入手,選用中央電視臺“探究發現”“絕對挑戰”“夢想劇場”三個板塊的模式,用視訊、圖片、資料與材料相結合的特色,通過創設情境——啟發提問——交流討論——形成理念的設計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原因、表現、載體,進而重點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以及開發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從而有效地落實本課的三維目標,這種設計富有生活氣息,易於被學生所接受。

【流程框架】

《面對經濟全球化》說課稿

【匯入新課】背景顯示中國玩具照片 視訊播放《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片段。

[設疑探究]:

1、通過觀看視訊,“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薩拉一家受到了哪些影響?

2、除了玩具,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暢銷?

3、你平時接觸過哪些外國品牌?

4、假如沒有了“洋貨”,我的生活會……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我通過視訊以學生感興趣的中國玩具的的例子引入,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同時通過學生交流國際品牌有哪些,讓他們感受到經濟全球化就在自己身邊。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順其自然的匯入本課《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學習。

【講授新課】

第一環節:“探索發現”

師生互動、共探新知

(一)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教師過渡:在中國人購買耐克鞋的同時我們的李寧品牌也在遠銷國外,這是商品在國際間的流通,除此之外還有技術與技術之間的交流、資金的流動從而推動生產要素的配置,那麼這種流動和配置不僅侷限在國內與國外,而是世界範圍內的流動,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學生一起歸納)

[設疑探究]你所理解的經濟全球化是什麼?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不僅僅是商品之間的流動和配置,還包括技術、勞務和資金的流動

教師過渡:那麼經濟全球化有哪些表現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生產全球化

展示圖片“空中客車”A380客機生產過程。

[設疑探究]

a、飛機的生產涉及到哪些國家?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那個表現?

b、許多國家共同生產這架飛機有什麼好處?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展示和第一個設問,讓學生認識到許多產品的生產都離不開國際分工與協作,強化學生認識到,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絡、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許多商品,雖然許多品牌是某國的,其實是許多國家共同完成的。順利得出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之一——生產全球化。通過第二問,讓學生思考生產全球化的意義所在。

展示圖片:大家喜歡穿的耐克鞋就是生產全球化的突出典範

(2)貿易全球化

展示圖片和材料:馬雲、“淘寶首頁”、 “阿里巴巴公司結構圖”、 “杭州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網站”

[設疑探究]a、 材料中阿里巴巴為來自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60多萬企業和商人提供網上服務、提供商品交換的平臺.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哪個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四幅圖片展示,用分析材料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第二個表現——貿易全球化。旨在開闊學生思路和視野,引導學生體驗出貿易不僅僅侷限於網路平臺

名詞解釋:貿易

(3)資本全球化

展示材料和圖片:20xx年阿里巴巴網上交易市場總額近4千億。20xx年第一季度比重最高

[設疑探究]

a、網上貿易經營的業績如此的好,假如你是一個企業老闆並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你願意投資其中嗎?

b、作為消費者,你願意足不出戶體驗一鍵式的消費嗎?

教師過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並且買、賣的是國外商品,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貿易全球化過程當中來了。那麼同大家一樣,很多的國外企業也看準了網上貿易這個商機紛紛把資金投入到了阿里巴巴旗下。

展示材料:“外國資本向阿里巴巴註冊以及阿里巴巴向外國註冊資本”。

[設疑探究]

a、材料說明什麼在不同國家之間流動?

b、在資本全球化過程中,資本流向哪裡去?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以及材料展示,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第三個表現——資本全球化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一直在說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那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呢?

3.跨國公司

出示材料:阿里巴巴公司簡介

[設疑探究]

a、什麼是跨國公司?

b、你知道有哪些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他們的總部在哪裡?

c、請你談談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起著什麼作用?

出示材料:海爾以及十大跨國公司中豐田公司圖片

[設疑探究]

d、豐田公司看中了天津的什麼優勢?跨國公司對經濟全球化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跨國公司的發展情況,讓學生觀看阿里巴巴跨國公司圖片來回答跨國公司的含義,並且出示“20xx年世界十大跨國公司”吸引學生目光,讓學生了解時事,通過第二個設問,讓學生自主探究出跨國公司的影響,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它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載體。

第二環節:“絕對挑戰”

生生互動 追根溯源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教師過渡:經濟全球化在跨國公司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給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鮮花;也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禍水。

[設疑探究]根據你們所感受到的經濟全球化,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由兩個小組派代表小結組員的觀點彙報探究成果)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對網路感興趣的心裡,利用新型的網上論壇跟帖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討論,表述自己的觀點,並要求學生用例項加以證明“理不辯不明”,通過討論的形式,讓不同的觀點碰撞與交流,在碰撞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認識。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是叼著鮮花的狼。

在學生討論彙報的基礎上,再出示相關的上海紐約等大城市的圖片和七國集團的材料以及視訊《美歐金融危機波及全球 各國尋找應對之策》。引導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設疑探究]

a、 經濟全球化是鮮花,那麼經濟全球化帶來哪些機遇?

b、 經濟全球化會使所有的國家都受益嗎?

c、 為什麼經濟全球化不一定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

d、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什麼?

e、 探究:經濟全球化是禍水,那麼經濟全球化帶來哪些挑戰?

f、 開發中國家如何正確對待經濟全球化?

[設計意圖]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以及開發中國家應對的態度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可能理解起來比較吃力,所以通過6個設問,環環相扣,問題層層推進使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這6個問題概括了本課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通過生生、師生互動,圖片、資料、和視訊相結合來解決,從而提升學生運用資訊質疑、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同時也更好的落實本課的三維目標,使學生深刻體驗到時代的使命感,樹立為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志向。

1、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2、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3、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4、 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第三環節:“夢想劇場”

圖片展示:30年前的天津危房遍佈 30年後變化

[設疑探究] 現在又逢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如火如荼進行

我們如何藉著經濟全球化的契機,打造魅力西青我們可愛的家鄉呢?

分別請學生以決策者身份、CEO身份、學生身份進行回答和暢想

[設計意圖]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際化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學生——新時代的西青人,有使命有責任擔負起打造魅力西青這重任。尤其是在學了這節課的理論知識後,通過當堂布置探究不僅能有效地使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學以致用,體現新課程的標準,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成長。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小結,在宋祖英《越來越好》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板書設計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含義

2.經濟全球化表現

3.經濟全球化載體

(二)經濟全球化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2.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3.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4.開發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問題的設定,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的選擇,從而使學生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辨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既自然而然的完成了知識的構建過程,又實現了知、信、行的有機統一。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可謂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通過這次做課,使我再一次認識到,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如果能用心體會歲月潮痕、用眼睛細察時代的變遷,用雙手撥響學生心靈的琴絃,我們就一定能迎來新課改絢麗美好的春天!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藝術教材三年級第七單元《民族樂器的傳說》,本單元含“來自草原的故事”、“瑤家敲起郭咚郭”、“葉笛聲聲”三個課題,教材旨在通過讓學生從瞭解幾種較有特色的民族樂器,進而去了解這些更有特色的民族,從而引導學生從藝術的角度感受和體驗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藝術。下面我主要針對“來自草原的故事”這一課題談談自己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分析:

本課選取我國蒙古組的民族樂器馬頭琴,以民間傳說故事引起學生興趣,講述樂器的來歷,欣賞馬頭琴演奏的樂曲。使學生對馬頭琴這一少數民族樂器、樂曲,從形象、聲音到發展過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根據教材內容及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第一,學生在聽《馬頭琴的傳說》的過程中,認識和了解蒙古組的樂器——馬頭琴,結合欣賞馬頭琴的樂曲及蒙古族的民歌與風光,瞭解蒙古族人民的風俗、傳說、樂器及各種藝術形式。第二,通過欣賞歌曲、樂曲及其他一些活動,使學生對馬頭琴的造型、材料、音色特點有深刻的認識。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透過馬頭琴藝術瞭解蒙古族的音樂藝術精華。

二、說學情分析: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某些少數民族已經有所瞭解和認識,但較為模糊,甚至會產生混淆。我通過讓學生蒐集圖文資料、欣賞歌曲樂曲、聽辨樂器音色,使學生在視覺、聽覺、感覺等多方面學習瞭解蒙古族和馬頭琴。根據三年級學生好動樂演的特點,我用故事、律動、表演等學生喜歡又容易接受的形式來讓他們走進蒙古族,瞭解蒙古族,並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藝術表現力。

三、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認知規律中,低年級學生以感性思維為特徵,而進入中年級的三年級,在感性基礎上會稍稍增加一些理性的色彩,因此,我在本課中設計了這樣一些認知活動,讓學生通過聽辨多種樂器的聲音,和辨別多種樂器的圖片,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去感知馬頭琴;通過交流各自蒐集來的關於馬頭琴和蒙古族的資料,讓學生課前就去接觸瞭解有關內容,使得學習更深入、更有針對性;通過欣賞馬頭琴樂曲和蒙古族歌曲使學生對蒙古族音樂特色有進一步的瞭解。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我讓學生課前去搜集一些關於蒙古族的資料,可以是故事、傳說、風俗、音樂等等,我也製作了教學課件,課件包括音樂、圖片、歌曲、風光短片等內容,有利於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並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更有聲有色,教學結構更為嚴謹,教學環節更為緊湊,教學效果更為突出。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馬頭琴的傳說”、“草原上的歌聲”和“馬背上的民族”三大版塊的學習活動。

首先是第一板塊:馬頭琴的傳說。

我用大螢幕播放一段描寫蒙古大草原的風光短片,並以馬頭琴音樂為背景音樂。然後問學生: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從而引出蒙古族代表樂器——馬頭琴。接著讓學生互相交流課前各自搜查到的相關資料,然後一起聆聽以馬頭琴演奏為北京音樂的故事《馬頭琴的傳說》。媒體出示馬頭琴的圖片,邊聽邊觀察馬頭琴的外形結構特點。(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絃樂器,他的音箱是梯形的,兩面蒙著馬皮、牛皮或羊皮,以琴頭似馬頭而得名,用兩根弦拉奏。)

聽辨兩首樂曲的片段,分別是馬頭琴演奏的樂曲和二胡演奏的樂曲,從比較識別中進一步感受馬頭琴的獨特音色。讓學生通過聽、辨、說多種方式對馬頭琴的音色特點感受更加深刻。(馬頭琴的聲音低迴婉轉,深情動人,好似馬兒在向主人傾訴……)

接著是第二板塊:草原上的歌聲。

媒體畫面出示多種樂器的圖片,讓學生很快找出馬頭琴。然後我深情地說:在綠色的草原上,生活著勤勞的蒙古族,馬頭琴的背後藏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你知道嘎達梅林的故事嗎?(請學生簡述故事)

播放蒙古民歌《嘎達梅林》,聽時出示卡片歡快、憂傷;熱情、沉靜。聽完後讓學生根據感受到樂曲情緒做出選擇。然後讓學生輕聲跟唱,先唱會歌曲後再唱唱樂譜,說說哪個音出現得最多,瞭解小調歌曲的調式特點。

最後是第三板塊: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人民勤勞勇敢,他們生活在廣闊的大草原上,他們是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哪裡有青草,就在哪裡居住,因此他們的房子是可以移動的蒙古包。(媒體出示蒙古包)因此蒙古族還被大家稱作“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舞蹈中也常常有騎馬的動作,他們的服裝也都是為了方便騎馬而設計的,如穿的鞋子是馬靴。

欣賞蒙古族的舞蹈,體會誇張而強烈的動作和節奏。讓學生看後說說感受,然後再請大家分組來模仿其中的動作表演,大家給予評價。

通過以上三個板塊的學習,同學們對蒙古族和馬頭琴應該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時,畫面停留在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並配以馬頭琴的背景音樂,老師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讓我們記住這偉大的民族、動人的歌舞和美妙的音樂吧!以求收到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以上是我對《來自草原的故事》一課的教學構思與設想,在實際教學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新問題或一些即時的場景,我會盡量發揮教學機智,處理、把握好,如果處理得好,那將會是本課教學過程中獨具特色的亮點,學生對教學內容也會更加記憶深刻,本課教學任務也能完成得更加出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麼?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課通過講述一個自稱好漢的調皮男孩查理在幫助一個小女孩傑西的同時,也得到傑西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互相友好的幫助中,查理也改正了自身缺點,下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故事。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從事件的發展中發現查理的變化。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要讓大家明白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消除戴“有色眼鏡”看人、給人定位的不好現象,互相關愛。

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突破

重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查理和傑西各自的思想感情。

2、理解查理髮生變化的原因。

難點理解查理在與傑西的交往中發生變化的原因。

教學突破

課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多讀多討論,理解好漢查理從眾人眼中的調皮孩子到小女孩傑西眼中的好夥伴的變化,從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明白查理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原因。

二、教法解析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老師的問題在和同學的討論中讀懂課文。

2、教師幫助學生理出事情的發展順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體會查理的變化及原因。

教師準備

1、仔細研讀教材,整理課文內容,精心準備相關課文問題。

2、準備匯入的多媒體課件—《好漢歌》(劉歡 演唱)。

三、學情解析

我班現在共有學生28人,基礎都比較薄弱。尤其是閱讀方面,由於地處偏遠,可涉獵的範圍比較狹窄,加之以前訓練較少,閱讀理解能力偏弱。

三年級的學生,需要鍛鍊默讀能力了。為了下學期更好的教學,需要在本學期最後的時間裡加緊朗讀、默讀能力的培養提高。本課的教學中應以學生多讀多想多思為主,教師應擺正心態,避免過多佔用學生的時間。

學生準備

預習文中加拼音的字詞。

四、教學過程

談話匯入

1、播放《好漢歌》(劉歡 演唱),讓學生邊聽邊構想自己心目中的好漢形象。

2、讓學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好漢形象是怎麼樣的,針對學生說的一些不好的方面進行適當的糾正。

3、匯入並板書課題:“好漢查理”。

4、啟發學生根據題目進行思考:好漢查理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怎麼了?他為什麼是好漢?他真的是好漢嗎?

自讀課文,掌握內容

1、組織學生自讀課文,讀通句子,互相說說大意。

2、組織小組之間正確、流利的互讀課文,互相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考考對方。

3、提出默讀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畫出不懂的地方或者感興趣的地方。讓學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查理是好漢嗎?他有什麼變化?查理喜歡那把刀嗎?後來為什麼不要了?他能變成好漢嗎?

5、小組間再讀課文,想象文中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想法和神態。進一步體會查理變化的原因。提出問題:你怎樣看待查理?你認為應該向傑西和羅伯特先生學習什麼?

6、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查理的看法,找出文中描寫查理的句子讀一讀,看看自己能看出查理身上的哪些優點。和同學們共同討論,仔細研讀相關句子。

討論

1、組織學生找一找、說一說好漢查理髮生變化的原因。

2、啟發學生理解傑西和羅伯特先生對查理的鼓勵在查理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3、鎮上的人後來會怎樣評價查理呢?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說一說。

隨堂練習設計

讀準下列漢字。

傑出 刀鞘 背誦 陪伴 彬彬有禮 戀戀不捨

個性練習設計

1、寫出劃橫線詞語的反義詞。

小明是個淘氣的孩子,小芳則是個( )的孩子。小明對待同學總是蠻不講理,小芳對同學則總是( )。小明待人很熱情,小芳待人卻很( )。小明在眾人面前總是大大方方,小芳在眾人面前卻總是( )。

2、補充句子。

A、查理是個( )。

B、他們倆在陽光下( )。

C、查理沒有再搞惡作劇,因為( )。

3、我能修改病句。

A、全體同學們都去聽講座了。

改:

B、查理連忙趕緊說:“謝謝您,先生。”

改:

C、他的眼睛裡喜悅地露出了神情。

改:

4、用“彬彬有禮”、“戀戀不捨”各說一句話。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1、鎮上的人後來會怎樣評價查理?請你發揮想象,寫出人們對查理的評價。

2、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本課總結

本課講述了一個自稱好漢的調皮男孩查理在暑假裡講信用陪伴一個小女孩傑西的同時,也得到傑西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互相友好的幫助中,查理得到了快樂,決心改正自身缺點,做一個真正好漢的故事。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故事中得到了啟發。

五、板書解析

32 好漢查理

查理 調皮 善良 講信用 喜歡幫助別人

決心做一個真正的好漢

傑西

真誠 熱情 信任並尊重、鼓勵別人

羅伯特

六、教學探討與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從而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本文的對話比較多,教師應重點指導一下對話的朗讀,引導學生在瞭解這些句子的意思之外,還要體會說話人的神態和心理活動。

在本課的自讀教學中,要充分讓學生髮揮自主性,自己發現問題,體會人物的變化;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啟發學生進行層層深入的思考,通過一些詞句來理解查理並不是一個壞孩子,從而進一步把握課文的思想主題。

主人公查理是一個調皮而又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沒有人喜歡他。而“好漢”是他給自己戴的高帽。然而,在他與新搬來的羅伯特一家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後,卻變了,不再愛搞惡作劇。在與羅伯特一家人分別時競鄭重地對他的夥伴潔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是什麼改變了他?這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的問題。

學生在字裡行間尋找答案,最後有兩個字在我們的心中漸漸清晰:——信任。是羅伯特和他的女兒潔西對查理的信任。這個不受人喜歡的孩子,在潔西和他的第一次接觸時,是那樣彬彬有禮。而潔西也並沒有因為他自稱“好漢”而不屑,反而自然地稱他為“好漢查理”。這一切讓查理第一次感到被人尊重的幸福。臨別時,當查理鄭重地對潔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時,潔西那句“我從來都相信”又一次觸動了查理的心。而羅伯特對查理的肯定,也讓查理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就這樣,羅伯特一家在無意中改變了一個小男孩對生活的態度,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正是這種自然流露出的信任和尊重,注入到了他的內心,所以影響和改變了他。

在課堂上,我們都被這種信任感動著,更為查理的改變而興奮著,同時也在不斷思考著,於是孩子們想到了自己和身邊的人。

一個教師要教好一個班級是不容易的,要不斷注重改進方式,付出辛勤的汗水……然而,更不容易的是在五個孩子的心裡種下一顆愛的種子。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更應處處體現愛心,體現信任。這個世界因愛而存在,緣愛而美麗,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關愛,我們的孩子會更快樂的成長,也會更好的成才,成為關愛自己、關愛社會的有用之人。

說課稿 篇5

《家鄉的美食佳餚》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一課中的內容。本課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全面瞭解家鄉的飲食特點,從“吃”這一角度入手,全面探究我國的飲食文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我把全面瞭解天津的風味小吃和地方特色菜,作為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上古林地區瀕臨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的飲食特點,孩子們對海鮮菜非常熟悉。另外,上古林地處城郊結合部班裡有很多學生是隨父母來津務工的孩子,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在瞭解祖國其他地區美食的時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根據學情的另外一特點——孩子的生活環境和經歷造成對天津的一些風味小吃和地方特色菜並不是很瞭解,基於上述認識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匯入、引發探究慾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開始我首先利用相聲這一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了《報菜名》。片斷裡那些誘人的美食,帶著孩子很快地進入一個美食天地。這樣的匯入緊緊地吸引住了學生,引起了他們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然後,藉助俗語“吃在天津”,引發學生探究家鄉天津美食的願望,順利切入主題。

二、師生合作、學習新知。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節,分為以下四個部分進行。

(一)、交流展示,瞭解、感受家鄉——天津的飲食文化。

1、在本環節中學生以小組交流彙報教師補充圖片數字等的使學生領略天津地區美食的色香味以外,也努力地通過探究美食的歷史、名稱的來歷、相關的逸聞趣事,使學生感受到“吃”中所蘊藏的文化。2、結合大港區上古林當地的生活實際,通過孩子們觀賞一道道誘人的海鮮菜,觀看當地以經營海鮮形成規模的古林海鮮一條街影音資料,從一個側面瞭解到天津人愛吃海鮮的特點,為後面探究不同地區的人們,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奠定基礎。“吃在天津”吃的豐富、吃有特色、吃出文化。

(二)、關注全體、外地學生介紹家鄉的美味佳餚及文化內涵。

在全面瞭解了天津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後,為了比較全面瞭解我國的飲食概況,我請班上一些來自其他地區的孩子,通過介紹自己家鄉的美食,讓本地的同學感受到:天津是一個對“吃”非常有研究的城市,同時中國還是一個飲食大國,有著悠久的飲食歷史和文化!激發了了解祖國各地飲食風貌的願望及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同學大量交流了全國各地的美食後,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麼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呢?我藉助中國一些特徵明顯地區的例項:如,咱們天津地區,愛吃海鮮,和地理位置有關;四川、重慶愛吃辣,和氣候有關。最終使學生明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真正含義!

(四)、全課小結、激發情感。

天津真是一個美食天地,我感到很自豪.咱們中國還是一個飲食大國,不同地區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同樣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更感到自豪!

 三、課後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教學中密切聯絡實際,是保證有效課堂的前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我考慮到了我們班學生外地生比較多這樣一個學情,設計了讓其他省市的學生說說自己家鄉的特色菜。這樣不僅體現了照顧全體的原則,也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其次我瞭解到學生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的`困難,教師也作相應的資料補充使整個教學資料更加充分。 最後,作為渤海灣漁村的上古林的海鮮一條街,它不僅有海鮮菜的美味更是我們上古林人的驕傲,所以在本課中設計了介紹海鮮街的錄影以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2、良好的課堂氛圍、愉悅的學習心境是有效課堂的保證。“美食佳餚”這個話題本身就是一個讓人輕鬆、愉悅的話題,在教學中我注意了情境的創設和詼諧幽默語言的運用。在教學的一開始以大家喜聞樂見相聲的形式匯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我配以“隔著門縫吹喇叭”、“想不想吃”“你來做形象代言人”“饞得流口水”等幽默的語言這些都營造了一種輕鬆、愉快地學習氛圍。

3、地方課程《天津與世界》——品社課教學的資源庫。

在我查閱天津飲食文化資料的時候,想到了我們的地方課程《天津與世界》。在這裡我不費力氣就找到了狗不理包子名稱的來歷、津菜的特點、天津的小吃有99種等等豐富的資料,豐富了教學內容。從這一點上看,我要感謝我們的孟老師為我們的學生編了這麼好的教材,也節省了我查閱資料的時間。

4、課前相關材料的蒐集和整理為目標較好的達成提供了保障。由於學生在對天津飲食認識上的侷限性,課前的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儘管上古林地區地處渤海灣,這裡的學生也經常吃海鮮菜但對於為什麼海鮮菜會成為我們天津的特色菜也很難說出。對於“天津三絕”天津的風味小吃等由於是農村的孩子更是知之甚少了。所以在在課前指導孩子們分成若干小組,通過上網查詢、訪問廚師、向父母詢問等多種途徑,進行了有目的的資料蒐集,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獲得真實感受,然後以文字、圖片、故事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進行。

5不足之處:我覺得在探究飲食中所蘊藏的文化方面,我雖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體現得不夠突出例如飲食特色和什麼有關的時候學生們只總結出了和地理位置、氣候等。其實還有歷史典故、風俗習慣、傳說等;還有由於孩子的實際生活情況,他們對於調查得來的資料,運用起來,比較生疏,造成了交流的困難。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大都是學生彙報,老師補充的形式。

希望各位老師,在看完後,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6

《實話實說話“流行”》是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的綜合探究課。它從學生普遍喜歡的流行音樂入手,從一對祖孫看待流行音樂而產生的矛盾引出對“流行”的思考,並站在青少年學生的視角丟擲一系列關於流行的話題,設定情境引導學生從自我生活體驗出發盡情地交流與討論,要求學生在“說”和“話”中感受流行對自己的影響,分析追趕潮流的利弊,最終學會審視自己的審美觀和鑑賞力,學會正視興趣差異和代際差異。因此教材為學生深入探討流行這一話題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面向同一個事物,思考我們的認識同小時侯的差異,體察生活閱歷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歸納自己同長輩在生活情趣、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比較自己與他人、團體或媒體對某一問題意見的差異,嘗試對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進行解釋。

根據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把握,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及國中學生的心智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就身邊熟悉的或感興趣的現象,分析流行與經典的內涵及其相互關係;從青少年的視角觀察當今社會流行事物存在的利弊及對自身的影響;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年齡群體對各種問題的看法是存在差異的,並嘗試分析原因。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調查、整理資料、歸納總結,學習調研能力和分類整理資料的能力;通過“實話實說”與討論,提高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明晰看待問題要用正確的態度,分析事物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既看到事物的利,也要看到事物的弊,樹立正確分析事物的觀點。

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能夠圍繞話題積極思考並從多角度暢所欲言;難點是:分析、整理和歸納各種觀點,對如何正確對待流行現象形成一定的認識能力。

本節課屬於以學生說為主的綜合探究活動課,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主要運用:

1、演示法,即學生把已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包括實物、圖片、文字等)以資料呈現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為交流和討論奠定基礎;

2、對話法,即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口頭交流自然而然地引出相關話題,並使學生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暢所欲言;

3、討論法(主要指辯論),集中圍繞學生最感興趣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事物或現象,設定問題或辯題進行小組討論,或辯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中,主要採用學生說、小組討論、辯論的形式,給學生儘可能多的展示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採用學生自己評價、互評互判互補,感受流行對自己的影響;學生聯絡實際,分析追趕潮流的利弊。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抓住中心,我還選用了流行音樂、流行檢視,同時調動學生多渠道收集各種資料。

課堂教學是完成上述構想的最佳途徑,因此圍繞上述構想,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程式有: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展示流行;自主學習,綜合探究──暢談流行;整合知識──感悟流行;延伸拓展──關注流行。依據這一邏輯順序,層層遞進。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展示流行

播放幾首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片段,如BOBO組合的《光榮》,吳克群的《為你寫詩》,周杰倫的《夜曲》,讓學生猜一猜歌名或歌手;接著學生自我推薦或全班推薦並由2~3位同學當場清唱自己拿手的流行歌曲。

(設計意圖:以猜流行、唱流行歌為切入口,參與性強,容易激起廣大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為學生能暢所欲言話“流行”作鋪墊。)

【提問】除了流行歌曲以外,當今社會還有哪些流行的事物或現象?(此問題的設定為第二部分暢談流行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話題。)

學生可自由發言,同時展示自己已準備好的反映流行事物或現象的圖片、實物、文字等資料,可一邊展示一邊講解。

【討論】根據調查分析,你們認為中學生這個群體範圍內最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事物或現象是什麼?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組選一位代表公佈討論的結果,然後教師最終確定選擇率最高的一種或兩種流行事物或現象作為第二部分的暢談話題。(討論時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的選擇;同時通過選擇使話題集中起來,而不至於後面泛泛而談。)

(二)自主學習,綜合探究──暢談流行

暢談流行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我在本環節中採用多方面設計談論話題以及用辯論形式開展討論。從而使學生暢所欲言,並且試著從不同年齡層、不同角色去思考問題。

設計一:以流行穿名牌為話題。

出示情景:王明是一名七年級學生,家境貧困,父母辛苦工作供其讀書。劉洋是其好朋友,家境富裕,其父是一公司老闆,因此劉洋的衣服基本是名牌。這讓王明很羨慕,可家境的貧困又不能滿足其要求。隨著身邊同學越來越多的名牌衣服,王明失眠了……王明偷了同學的衣服!

問題設計:

1、你覺得王明該不該追逐潮流穿名牌?

2、有人認為,經濟條件是穿名牌的前提,因此劉洋穿名牌是無可非議的,你是如何看待此觀點的?

3、你認為中學生穿名牌有可能出於哪些原因?

4、你喜歡穿名牌衣服嗎?為什麼?

5、在追求穿名牌衣服上青少年學生與其父母親有可能存在哪些分歧?為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可以就全部問題討論,也可就其中某一感興趣的話題討論。每一小組應做好分工,推選一名學生作小組代言人,就自己小組的觀點作總結髮言。其他小組在第一小組同學發言的基礎上作補充說明。

(設計意圖:完成教學目標 重點 難點的體現)

1、你覺得王明該不該追逐潮流穿名牌?

2、有人認為,經濟條件是穿名牌的前提,因此劉洋穿名牌是無可非議的,你是如何看待此觀點的?

3、你認為中學生穿名牌有可能出於哪些原因?

4、你喜歡穿名牌衣服嗎?為什麼?

5、在追求穿名牌衣服上青少年學生與其父母親有可能存在哪些分歧?為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可以就全部問題討論,也可就其中某一感興趣的話題討論。每一小組應做好分工,推選一名學生作小組代言人,就自己小組的觀點作總結髮言。其他小組在第一小組同學發言的基礎上作補充說明。

(設計意圖:完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體現)

說課稿 篇7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十幾減9》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十幾減9。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1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也為後面學習十幾減8、7以及今後的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作好遷移準備。例題首先結合猴子賣桃的生活情境,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了15-9的版式。接著讓學生聯絡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演算法然後通過想想做做安排看圖計算、移動卡片、題組比較等練習形式,激發興趣,鞏固十幾減9的算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難點是理解十幾減9的演算法。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已歸納出十幾減9的演算法並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有關習題。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演算法多樣化,發展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環節:複習鋪墊。

先出示20以內進位加法的口算題及9加括號等於十幾的題目,讓學生計算,通過複習舊知,即鞏固了口算方法,又為新知識的遷移找準起點,為正確順利地遷移作好準備。

第二環節:創設情景,探索演算法。我將分3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

第1層次:從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多媒體演示小猴子賣桃的情景,共13個桃子,小兔弟弟買走了9個,接著老師問:你自己根據賣桃的情景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怎樣列式?你會解答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十幾減9。這裡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問題和算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想解決問題的慾望,主動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第2層次通過操作,理解算理。我估計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有的學生學前教育早,能很快得出得數,也有的學生思維較慢,針對學生情況,我鼓勵學生藉助小棒擺一擺,拿一拿。

①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②同桌交流。

③師生交流、討論。

④彙報計算結果。體會不同演算法。

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演算法並對幾種演算法進行比較。13111111111=4 ,109+3=4 1336=4 因為9+4=13所以139=4 這一環節設計,給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在互相交流中讓每個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使同伴之間的思考方法得到互補,學生在感悟十幾減9的不同演算法後,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口算。

第三層次。鞏固演算法,得到強化。①提問:還有哪幾道是十幾減9的題目呢?誰來舉例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49 179 169 189 159 199 119 129

②你喜歡用什麼方法算呢?算完後和小組內同學交流一下演算法。這裡,通過讓學生舉例,完善了十幾減9的所有等式,進一步探討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有序性和條理性,逐步掌握了算理。

第三環節:深化應用,形成口算技能。這裡我設計了以下3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十幾減9的口算)完成想想做做1、2、3,主要鞏固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計算的技能。

2、移動教學卡片、媒體演示,以遊戲的形式開展練習。隨著數字的移動,學生邊說出減9以後的得數,這樣可以反覆練習,逐步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排列出來,讓學生先填出每道題的得數,再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比較這些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現算式的排列規律,進而體會,可以利用這個規律靈活進行計算。

這3個層次的練習,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在學生掌握演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優化了思維,形成了口算的技能。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課內容,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個整理的過程,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完善計算方法,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我充分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鼓勵學生觀察、操作、交流、比較、推理、歸納,充分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

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曾聽到很多老師都說,字理識字在低年級段比較容易實施,而相對於高年段來說則比較困難,怎樣因材施教,讓高年段的字理教學“活”起來呢,今天我就以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青海高原一株柳》中生字“ 韌”的字理教學,說說我的一些做法。下面是我教學流程:

同學們請默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於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這段中的“韌勁”是一個生詞,你是怎樣識記和理解“韌”字的?是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住它的字形,左邊一個“韋”,右邊一個“刃”。

可是同學們,你知道左邊的“韋” 原來表示的是什麼嗎? “韋”原來意思是經過去毛加工製成的柔皮,韋作偏旁時可表示皮革。 這是金文的韋字後來演變成小篆,為了書寫美觀方便,就簡化成了今天的楷體書韋。

右邊的“刃” 就是——刀刃,這是甲古文中的刃,它就像一把刀(課件刀)這上面就像刀柄,而這下面像刀背和刀鋒,後來演變成了小篆,這是今天的楷體書。

而刃表聲兼表意,跟“韋”合起來,表示皮革堅固,用刀刃都難以割斷,所以“韌”,它是會意兼形聲字。韌有柔軟堅固的意思。同學們,你還認識跟“韌”字形相近的其他字嗎?(有草字頭的紉,有心字底的忍還有單人旁的仞,車字旁的……)

同學們,韌它有柔軟堅固之意,讓你想到了跟韌有關的哪些詞呢?(柔韌、韌性、堅韌等)

如果單單從字面上理解,課文中的“韌勁”是什麼意思?(是一股用鋒利的刀刃都難以割斷的勁!這是一股柔韌堅固的狠勁!)

那這股韌勁是如何的難以割斷?請同學們聯絡上文中的句子說一說。(這是一股經歷過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甦過來的的勁;這是一股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幹又重新抽出了新條的勁;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地起死回生的難以割斷的韌勁!)

這股韌勁又是如何的柔韌堅固?請大家再聯絡本段說一說。(它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的柔韌堅固的勁;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的狠勁。)

同學們,古今中外,像具有這樣用刀刃都難以割斷的,柔韌堅固的狠勁,現實中這樣的人有誰?(司馬遷他發憤寫《史記》,談遷他厄運打不垮,還有海倫凱勒,張海迪等等)

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運不可能公平公正,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滿希望,憑藉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生命就會產生奇蹟。面對命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那股用鋒利的刀刃也難以割斷的韌勁!

以上就是我對“韌勁”一詞的教學設計,我分三步走,先理解詞語的本義,再聯絡上下文去理解詞語,加深對詞語的感悟和認識,最後拓展到現實生活中去理解運用。生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會體現它們的含義,只有放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不孤立開來,不為單純的字理而字理,不為單純的識字而識字,這些詞的意義學生才能真正的去領悟、理解和運用。詞語教學,不是語文教學的點綴,而是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我們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語),和學生一起“在漢語中出生入死”(王堯 語),運用多種方法,走進詞語的世界,因材施教,讓高年段的字理教學活起來。

我的說課完畢,歡迎大家能給予指導,謝謝!

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書信,作家巴金爺爺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家鄉孩子真誠的關懷,親切地勉勵,抒發了自己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給人以人生啟迪。

這封回信又能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孩子們的信給巴金爺爺帶來了溫暖,巴金爺爺表示感謝。第二自然段寫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巴金爺爺帶病寫了這封回信,代替他與孩子們見面。第三自然段寫巴金爺爺無限熱愛祖國和同胞,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仍要讓子的生命開花。第四自然段寫巴金爺爺認為自己的時間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寫巴金爺爺希望給孩子們愛惜時間,好好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對孩子們的祝福話。

課文內容真實而具體,語言從容而舒緩,娓娓道來,字裡行間洋溢著一個仁者的風範,恬淡而溫情,讀來真切感人。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由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正確把握書信格式;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學生為社會增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願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呢感情。

2、掌握書信的格式。

3、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學生為社會增添光彩,為他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結果的願望。

4、體會“生命開花結果”的意思,並深入思考生命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理清思路。巴金爺爺為什麼要寫這封信?信中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他的哪些希望?要求邊讀課文邊圈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再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讀後小組討論交流,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再指名學生逐段朗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中巴金爺爺說了什麼。

3、精讀課文,加深感悟。主要抓重點語段,反覆朗讀,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理解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享受。

第一自然段要抓住“爭前恐後,講不停,好不熱鬧”三個詞語,讓學生想象四十多個孩子圍著巴金爺爺嘰嘰喳喳說話的熱鬧場面,想象孩子們在信中可能會說些什麼,從而感受巴金爺爺從信中得到的溫暖。

第二自然段要認真體會巴金爺爺當時已87歲了,他有病,手不聽使喚,一支筆在手中有千斤重,但還是艱難給孩子們回信的情景。抓住兩個“多麼”充分領會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的情感。朗讀課文時語速要平緩一點,讓人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第三段找出文中的幾組反義詞,如“傑出”與“普通”,“失敗”與“成功”,“奉獻”與“享受”等,加上重音朗讀。要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如:“我寫作不是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這句話既寫出自己創作的動力,還蘊含著所有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成功,是源於作者心中充滿無限的愛,只有愛才能感動讀者,撥動心絃。再如“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巴金爺爺自認為“平平凡凡走過了這一生”其實並不平凡,他筆耕不輟,為人們留下一篇篇優秀的作品,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的愛。小組討論:我們生存需要什麼?要使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做?讓學生懂得:為別人奉獻愛,為別人付出精力,為別人花費時間,同情別人,生命才會開花結果。“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為“社會添上一點光彩”為別人奉獻“更多的愛”讓生命更有意義。體會巴金老人的品質是多麼的高尚。

第四自然段通過精讀,讀出巴金爺爺珍惜時間,讓生命開花結果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用親切的語氣,把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的情感讀出來。4

4、本文是以書信的形式寫的。指名說出熟悉書信的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五、教學反思

1、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前,留意引導學生查詢資料;課上,留意引導學生抓住課文內容並結合自己的課外資料閱讀及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閱讀理解與感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巴金爺爺信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2、師生互動與對話應是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所以,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在課堂教學上,都要十分留意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與組織好師生間的互動與對話。在教學中,學生對信中重點語句的理解,情感的體會,能積極相互交流與討論,特別是在本文對話環節流露出真摯的感情。

說課稿 篇10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3課《新型玻璃》。我將分以下四大板塊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新型玻璃》是四年級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依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能力的發展的狀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2、瞭解課文介紹的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

3、體會作者介紹玻璃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訓練、創新設計,發展語言及創新思維。

4、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拓展科學知識的意識及能力。

5、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積極性。

同時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瞭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學習作者介紹玻璃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訓練。教學難點為能正確區分各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二、說教法學法

由於本文的內容特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在本課中主要從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來體現,我將創設一個讓學生推銷新型玻璃的情景,來引起學生的興趣。

2、問題教學法,教師針對本課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理解課文,最終在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同時,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課的知識。在教學過程的第二個環節中,會重點體現這種教學方法。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帶著對課文內容的好奇去學習本課。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確定學生的學法有:合作交流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主閱讀法,培養學生愛學語文的興趣,進一步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助於學生在以後的自學過程中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三、說電教媒體的使用

通過製作媒體課件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本課件是由PowerPoint製作,用於展示各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以及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使課文中所講的東西不再只是憑學生想象的內容,而是讓學生能親眼看到,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中將有所體現。

四、說教學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這樣的:

構建新的課堂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燃燒的火場;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讓課堂成為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改變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大佔天下的局面,把活動引入課堂,把訓練貫徹課堂,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活化課堂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情景,讓學生以做推銷的方式,介紹一種玻璃。看同學想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這個過程教師運用了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

(二)確定目標,自主閱讀

要把這些新型玻璃推銷出去,得首先學好課文,熟悉新型玻璃。你們都想學習瞭解有關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識?怎樣才能瞭解新型玻璃的這些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怎麼學?讀課文、想、勾畫、圈一圈、收集資料……)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採取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自學閱讀的學習方法)

(三)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1、同桌或四人小組或自己找小夥伴,交流自學情況,互相補充,相互釋疑。(學生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2、全班交流:通過自學交流,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教師適時點撥,強調結合實際和收集到的資料談)。

3、我在這一部分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情況,讓學生想幫老師的家裡選擇一種新型玻璃。(這裡教師運用了問題教學法)

4、你們推薦的玻璃除了家裡可以用,還有哪兒可以用?(練習句式: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

5、你們推薦了這麼多的玻璃,請用“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說給老師聽。

(四)發揮潛能,創造設計

要求聯絡生活實際的需要,自己也研製設計一種新型玻璃嗎。

(五)總結評價,佈置作業

1、總結評價:你覺得今天的語文課你自己學得怎麼樣?(學生自我評價)

2、佈置作業:將自己最喜歡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也可以是課文中介紹的)的特點、作用等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

對於這種教學過程的設計,能夠突出教學模式,體現教學方法。並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

五、說板書設計:

夾絲網防盜璃

夾絲玻璃

吸熱玻璃

吃音玻璃

這個板書是採用了放射式板書的形式,簡潔,概括性強,把本課所涉及的幾個新型玻璃都列舉出來了,由“新型玻璃”出發,進而放射的推出其他型別的玻璃,更便於學生對課文知識的記憶。

在這次說課的過程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更是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