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物理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來源:才華庫 2.82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物理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向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著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說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分析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向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向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例項的分析說明,加深學生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

3、學生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著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多普勒效應》是在學習了波的有關知識後編排的,這種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通過對多普勒效應的初步研究,既是對波動知識的鞏固、深化和提高,使學生對波動的認識更豐滿更深入些;同時也初步培養了學生探索科學能力,並瞭解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開拓學生眼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多普勒效應》一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機械波部分的擴充套件內容。體現課程改革精神,加強了與近代物理的銜接;體現了物理學與技術和社會的聯絡。

2、教材的編排

①編者從人們熟悉的火車運動時,汽笛聲會發生變化而引出課題,提出探究問題。

②以聲波為例結合示意圖,重點說明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提供探究的依據。

③定性分析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接收到的頻率變化原因,給出探究過程,突出重點內容。

④說明除聲波外的其它機械波、電磁波、光波均會發生多普勒效應,使學生完整理解多普勒效應。

⑤介紹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對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教材這一結構(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總結結論)體現自主性學習的一般方法,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b、知道什麼是多普勒效應,知道它是在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現象。

c、瞭解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2)能力目標:通過區別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培養學生利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4)情感目標: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

4、教學重點: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5、教學難點:波源與觀察者發生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化的分析

6、教學關鍵:通過輔助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波源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頻率的不同。

二、教法與學法

1、學法指導

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已發生轉化,他們的思維已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不再滿足於對物理現象的感知,對現象產生原因有較強的求知慾。因此引導學生學法如下:

(1)學前將學生分組,分別到汽車站、火車站、馬路邊,觀察體驗所聽到喇叭聲、汽笛聲有何變化,規律如何?並帶領一些學生實地考察並錄音。

(2)課堂上,將各組觀察結果進行陳述,猜想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設計實驗予以排除及驗證,並進行分析。

(3)課後完成物理小論文《多普勒效應知多少》

2、教法分析

本節以聲波為例介紹多普勒效應,它比較常見,易於接受。聲波頻率變化可直接通過聽音調變化來反映。為使學生明確這一點,採用實驗對比:用發聲音齒輪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明確音調的變化是由於頻率變化的結果;讓一聲源(如電鈴)在不同位置發出聲音,明確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訊率是不變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疑問,促使學生再思考。

多普勒效應是在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現象,比波動現象又複雜了一些,要理解多普勒效應,可藉助多媒體課件,模擬例項(過程放慢)運用波的知識和運動學知識,指導學生分析,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思考“旁批”,用“極端假設”的方法,以幫助理解多普勒效應,滲透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課件展示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以開闊眼界和引起學生興趣。設定針對性練習,加強對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三、教學程式的設計

設計思路: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一) 明確探究問題:

引導學生觀看實地攝製的錄影,並結合自身體驗和生活經驗,側重觀察聲音的變化,學生的回答可能多種多樣:

聲音發生變化;聲音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刺耳;個別學生可能會回答聲音訊率越來越高······等等。並可發現當觀察者與聲源相距較近時,聲音才會明顯的變化。

(二)自主探究過程、突出本節重點:

1、讓學生猜想產生上述現象的可能原因。

當車經過時,觀察者聽到的聲音的確產生了變化,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其可能原因:喇叭越來越響;車與觀察者的距離變近了;喇叭的聲音發生變化······

2、通過實驗探索,找出現象的原因。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聲音是由什麼因素(響度,音調,音色)決定的,明確聲音的變化與哪些因素有關;然後根據學生猜測情況,逐一進行排除;最後引導學生將觀察的結果,運用求同法將不同情況進行對比,概括出聲音的變化規律,並表述為一般的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同一個聲源,發出的聲音會越來越響嗎?(用一電鈴持續打鈴,觀察聲音變化的情況,否定喇叭越變越響和喇叭聲音發生變化的因素。)

(2)當聲源與觀察者相距較近時,距離的變化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嗎?(用同一電鈴在觀察者附近的不同地方打鈴,可感覺聲音沒多大變化,從而否定由於距離越來越近而引起的聲音的明顯變化,忽略聲源靠近時響度變化帶來的影響。)

(3)聲音的變化和音品有關嗎?(根據常識進行判斷,可排除)

(4)從上可知:觀察者聽到聲音的變化主要由音調變化而引起的(用發聲齒輪產生頻率變化的聲音),強化聽到聲音的變化是由頻率引起的,突出主要影響因素。

(5)觀察者聽到喇叭聲音的變化是由於喇叭發出的聲音訊率變化而引起嗎?

由以上分析總結出聽到聲音音調的變化是由於觀察者接收到的聲音訊率的變化。

變化規律:觀察者與波源相互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大;觀察者與波源相互遠離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小。

引入課題: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多普勒效應。

3、組織學生從理論上分析多普勒效應的規律。

在例項模擬圖上,由波源發出一系列的球面波幫助學生建立波動過程的物理模型。 給合運動學知識組織學生討論,分析過程抓住波源發出波頻率不變,討論的是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如圖(一),設波傳播速度V波,波長為λ,頻率為f。觀察者接收頻率為f1。

①波源相對觀察者靜止時:

設波源在A處1秒鐘發出f 0個完全波,則

觀察者在B處1秒鐘內可接收f 0個完全波。

即f'=f 0

②波源靜止,觀察者運動:

a、觀察者在B處以速度V向波源運動,1秒鐘內接多接收V/λ個完全波,f'=f 0+v/λ>f 0接收頻率變化。

b、觀察者在B處以速度V遠離波源運動1秒內少接收V/λ個完全波,f'=f0—V/λ

當波源在A處,1秒鐘發生f0個完全波,

波傳到B和B',觀察者處於B和B';若

波源從V向B運動1秒鐘移動到A',B'A'

和A'B中的波數相同,由於B'A'>A'B所

以λA'B'>λA'B,波速V波不變, 根據f=v/λ,則fA'B'

這樣將例項體驗與分析出的結果進行對比,從理論上更深層次理解多普勒效應,從而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通過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3、知道了聲波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後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

其它的機械波是否也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呢?此時教師指出其它的波,如電磁波、微波、光波也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即多普勒效應是波共有的特徵,以較全面理解多普勒效應。這樣可激發學生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電磁波、微波、光波的多普勒效應會有什麼樣的現象出現呢?

(三)多普勒效應在實際中的應用(課件介紹並展示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1)判定火車運動的方向和快慢(聲波)

(2)判斷汽車運動的速度(電磁波、超聲波)

(3)判斷遙遠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光波)

(4)多普勒超聲診斷(超聲波)

(四)用投影片出示小結、思考題

1、敘述波源的頻率和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2、什麼是多普勒效應?

3、舉例說明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五)針對性練習

1、多普勒效應是指: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使_______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

2、在鐵路旁聽到行駛中的火車的汽笛聲,當火車迎面駛來時,音調變高,火車遠離時,音調變低,是因為( )

A、火車駛來時,聲源頻率變大

B、火車遠離時,聲源的頻率變小

C、火車駛來及遠離時,聲源的頻率都不變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3、關於多普勒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多普勒效應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應說明波源的頻率發生改變

C、只有聲波才可以產生多普勒效應

D、多普勒效應是由於波源與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而產生的

(六)作業佈置:

撰寫小論文《多普勒效應知多少》

(七)板書設計

多普勒效應

概念: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

規律:波源與觀察者相互靠近,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大;

波源與觀察者相互遠離,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小。

應用:判火車運動的方向和快慢(聲波)

判斷汽車運動的速度(電磁波、聲波)

判斷遙遠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光波)

多普勒超聲診斷(超聲波)

四、總體說明:

本節設計從提出探究問題→分析探索問題(實際體驗和理論分析)→歸納總結三個層次突出重點,並藉助多媒體課件突破難點。這樣,通過想像與推理方法和實驗相結合,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於質疑,勇於創新;讓學生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關心科技發展動態,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學習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基礎上引入的,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比較注重聯絡生活、社會實際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科學的探究興趣,從而使其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為下一節“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打下基礎.

2.教材內容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內能和熱量,重點是內能、熱量的概念;確定的依據是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物理的有用觀,由於教材知識比較抽象加之學生相關知識甚少,所以確立的教學知識難點是內能、溫度與內能之間的關係.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內能概念,知道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

(2)知道溫度與內能之間的關係.

(3)知道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內能的轉移.

(4)瞭解熱量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會正確使用“熱量”這一術語.

(5)會進行關於物體吸熱、放熱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用類比方法體驗內能的概念,經歷用實驗觀察及推理方法得出溫度與內能之間關係的過程;探究熱量計算公式;自己舉例說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並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現象.

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具有初步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感性知識為基礎,利用類比的方法來認識“什麼是內能”,初步領略力學現象、熱學現象的美好與和諧,對自然現象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樂於從生活走向物理;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並與他人交流的慾望,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於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挖掘出現的本質規律,且應用於日常實際中.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分子動理論已有初步認識,但由於知識比較抽象,即感性認識稍顯匱乏,因此在理性認識建立的過程中存在困難,為此我注意迎合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以感性知識為依託,通過多媒體課件、實驗、推理、類比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對於熱量概念,學生相對比較好理解.

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性質,精心恰當地選擇資源.一是由多媒體課件、《小兒百科全書》等組成文字資源;二是自制教具,利用類比的思維方法,把微觀世界巨集觀化;三是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擴充實驗;四是利用數學知識探究物理公式;五是在生與生、師與生的交流合作中及時發現問題,促成動態教學資源的生成.

三、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機

整體,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特點,準備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探究、講授等多種教法學法,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分析、類比、推理完成教學任務.

四、過程設計

1.新課引入

回憶童年時代的玩具:回力玩具汽車的運動,其動能是從彈性勢能轉化而來的,而真正的汽車開動時,它的動能從何而來?學生自然想到汽車行駛要使用汽油等燃料,再通過提問:“那麼這種燃料燃燒所產生的能叫什麼能呢?”(用非常淺顯形象的語言自然將學生引入學習的過程)

2.新課教學

(1)內能

回顧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一直處在永不停息運動中;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多媒體展示情景一:物體內部的分子始終處於無規則的運動中

師: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那麼處於熱運動的分子是否具有動能呢?

師生總結:如同運動著的物體具有動能一樣,作無規則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即分子動能.

師:受到地球吸引的物體若被舉高,具有重力勢能,分子與分子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

之間是否也具有勢能呢?

演示實驗一:將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類似地看成分子間由一根彈簧相連線,改變分子模型間的距離,彈簧發生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推知分子間存在勢能,即分子勢能. 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物理說課稿 篇4

1說教材

“自由落體運動”是高中物理“物體運動”一章的內容,教材的目的顯然是把它作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來處理。由於學生對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節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於不同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一樣的以及不同物體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體系是:

(1) 通過毛線管(牛頓管)實驗,證明在無阻力情況下物體下落快慢相同,並觀察其軌跡是直線。

(2)利用教材的閃光照片和資料表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方法,確定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的。

(3)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給出常用值。

(4)歸納出其運動性質和運動規律,並能運用。

因此,教材的主體思想是,經過實驗及分析,學習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以達到培養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2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擬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實驗觀察、定義並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和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並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閃光照片及資料表,確定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並能匯出公式vt= gt和h=gt2/2。

(2)實驗目標:通過觀察空氣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和毛線管內“真空”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比較得出常見的輕、重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氣阻力所致。通過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閃光實驗,學會物理實驗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方法。

(3)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處理實驗資料的能力,使之會驗證勻變速直線運動;通過分析、歸納出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培養分析、推理、綜合的能力。

(4) 德育和情感目標: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認識,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 說教學方法

(1) 實驗觀察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讓學生觀察金屬片、紙片、羽毛在空氣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線管內的“真空”中下落的現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2) 實驗研究 為使學生判斷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啟發學生利用閃光照片以及資料表的實驗資料,證明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並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啟發學生推匯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

(3) 講練結合式 在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應用上,讓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隨時發現學生的錯誤,並引導分析錯誤原因,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鞏固強化有關知識。

4說學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本節的教學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綜合,自己得出結論,在其中滲透物理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受到學習方法的訓練。

5說教學程式

(1)複習提問:

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是什麼?

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樣表示的?

板書:a恆定;vt= v0+at和s= v0t+at2/2。

② 怎樣驗證一個直線運動是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

板書:ΔS=aT2

(2)新課匯入:

提問:不同物體的下落運動,情況是否相同呢?

(即重的物體下落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快?)

演示1: 紙片和金屬球下落

學生:金屬球先著地,紙片後著地。重的物體下落快。

提問:有沒有輕的物體下落快的現象?

演示2:紙團和棉花下落

學生:紙團先著地,棉花後著地。輕的物體下落快。

總結: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

怎樣從道理上論證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是不對的?

閱讀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

提問:為什麼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

演示3:紙團和金屬片下落。

學生:紙團和金屬片幾乎同時著地。

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對的。

提問: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引導:空氣阻力的作用使問題變得複雜!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研究物體的下落運動?

引導:研究問題要從簡單→複雜,因此先研究沒有空氣阻力時物體的下落情況(理想化模型)

演示4:在沒有空氣的空間裡物體的下落

軟木塞、金屬片、羽毛幾乎同時著地。

學生:在沒有空氣的空間裡,物體下落的快慢相同。

板書: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結論1:不同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

提問: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 勻加速直線運動?

學生:直線運動、 初速度為零、變速。

提問:是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怎麼證明?

根據:ΔS=aT2

對閃光照片及資料表進行分析,使學生懂得如何處理實驗資料。

結論2: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結論3: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來表示。

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豎直向下。

(3)推導

學生根據勻變速運動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匯出自由落體的公式,提問學生回答。

vt= gt h=gt2/2 vt2=2gh。

(4)鞏固練習

小結本節內容,佈置作業P90練習(1)(2)(3)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必修)的第五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第七節內容。

機械波是機械運動中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它作為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廣泛地涉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上好這節課不僅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有關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還可為今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波動知識時重要的是要會確定波的總的運動情況,即由波長,頻率和波速等物理量來表徵運動情況,而不是確定單個質點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有著特殊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徵及本節課教材大綱要求,擬定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明確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掌握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波動傳播過程的特

徵;瞭解機械波的種類及其傳播特徵;初步瞭解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思維及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

的時空觀念。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用辨證的觀點探究物理過程及其規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2) 重點,難點分析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描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波動過程的細節不容易體現出來,教學過程通過課件模擬物理過程的方法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獲得較直觀的資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以激發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

二,教法與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科學教學必須讓學生們參與以探究為目標的研究活動,使他們同老師和學生一起在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對從學生們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主要做法。

基於這種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指導——自主學習法,通過課件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討論,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有著豐富生活體會的學生往往對波動形成的物理過程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能認識機械波這一特殊的運動形式,教學中可以滲透"指導——自主學習"的教改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法指導,思維啟發,和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小實驗和教師實驗演示及課件模擬物理過程,逐層深入,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創設的問題中進行分析探究,總結波動特徵。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動過程,進而搞清波動的成因。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問答或自問自答,進入思維的遷移,每觀察到一個現象都去想想幾個為什麼。真正培養起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有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學生培養成科學探究推理嚴謹縝密,思想方法與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科學學習的科學學習者。

三,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課件)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此現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靜的水

面,會看到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起伏不平的波紋向四周傳播出去,形成水波

(課件)曾記否,當進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讓學生按順序逐個相繼站起,坐下,這時全班的同學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作為波動中的一分子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分組思考,討論波動的成因)

(課件)"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連綿起伏的山巒構築了

華夏民族的脊樑……

(小實驗:學生同桌兩人用手抖動課前準備好的繩子,會看到凹凸相間的波向繩的另一端傳播出去,形成繩波。)

上述現象,都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波的情形,那麼,波形成的條件

是什麼呢 波是什麼 前面我們學習過的機械振動是描述單個質點的運動形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由大量質點構成的彈性介質的整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和產生條件

機械波的概念: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繩波都是機械波。

2,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振源和介質(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所觀察的現象,歸納總結)

振源——產生機械振動的物質,如在繩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動。(如果沒有連續的振動,則質點很快停止下來。)

介質——傳播振動的媒質,如繩子,水。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1,介質模型:把介質看成由無數個質點彈性連線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圖所示。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由於相鄰質點的力的作用,當介質中

某一質點發生振動時,就會帶動周圍的質

點振動起來,從而使振動向遠處傳播。(課件演示相鄰質點的相互作用)

(實驗和課件演示)繩波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質點間有彈力聯絡著。開始時刻(t = 0),各質點都處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個質點受到外力作用將開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設振動週期為T,則經過T / 4,質點1已經達到最大位移,正要開始向下運動。質點2的振運動較質點1落後一些,仍向上運動;質點3更落後一些,此時振動剛傳到了質點9。經過T / 2時,質點1回到了平衡位置,並繼續向下運動,質點9剛到達最大位移處,此時振動傳到了質點17。依此推論,演示經3T / 4,T和5T / 4後各質點排列成的波形。

機械波的特點

1,介質中各點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復運動——振動。

2,各質點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3,各質點在振動時有時間上的先後。

4,波是能量傳播的一種方式。

(小實驗:學生用手抖動繩子,形成繩波。如果不再抖動,則原位的質點很快平靜下來。它說明波動是伴隨著能量傳播的,要維持波的傳播,必須不斷地給振源提供能量。)

橫波與縱波

按波的傳播方向和質點的振動方向可以將波分為兩類:橫波和縱波。

1,橫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間的波形——波峰,波谷)

2,縱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疏密相間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聲波是縱波。其中振源是聲帶,介質是空氣,固體,液體等。

(課件演示兩類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說明:地震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拓展學生的認知層面)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的關係

課件演示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圖象,啟發學生思考兩者的區別與聯絡。

作為課後思考題。為下一節課作鋪墊。

課堂小結

1,只有振動才有可能引起波動。

2,只有通過介質,才能由區域性的振動引起全域性的波動。

3,每一區域性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復運動——振動。

4,每一區域性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5,每一區域性的振運動在時間上有先後。

6,機械波是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它是一種振動形式,又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並對問題研究的方法做出評價,思考描述波動與振動的物理量有什麼不同。)

物理說課稿 篇6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例項——自由落體運動》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章從最簡單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入手,講述運動學的重要知識,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的教學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

1.科學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2.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3.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探索的回眸。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運動學的知識後編排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一方面是對前面知識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與實際生活相聯絡;另一方面,通過講授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科學方法,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結合本節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用理想化方法比較重力與空氣阻力的大小,識別自由落體運動。

2.通過探究,知道自由落體運動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3.知道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點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樣。

4.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得到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

5.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和思維能力,感受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他們對理論的推導普遍感到困惑;並且嚴重受(重的物體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響。所以本節教學的重點是: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教學的難點是:物體下落快慢與重力無關。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物體的下落運動已有自己的認識,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演示實驗和科學的辨析,認識自由落體的規律,通過對其研究,加深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理解。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講授法、實驗觀察法+合理推理+實驗驗證+歸納、總結的方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討論(輕、重的物體,哪個下落的快?)、引導學生思考、勤於動手,引導學生推導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使學生獲取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採用:“提取舊知識——積極思維——實驗探索——構建新知識——鞏固深化”的學法。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複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後,提出問題(從生活經驗出發,對物體下落的快慢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舉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可能回答:重的物體下落的快;體積小的物體下落的快等)。

2.新課教學:(大約35分鐘的時間)

學生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對重的物體下落的快的印象很深,為了克服學生的前概念,教師要創設物理情景,通過演示實驗(比較硬幣與紙團的下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積極進行觀察和思考。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然後用牛頓管實驗進一步探究,使學生明確認識到如果處於真空環境,物體就會同時落地。啟發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從而總結出:什麼是自由落體運動。教師提出新問題:自由落體運動有什麼規律?並引導學生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推導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關係

推論

同時給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讓學生閱讀教材47頁的資訊窗,知道不同地點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培養學生推導能力。最後,教師讓學生閱讀49-51頁;通過伽利略的悖論入手,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逐步體會伽利略的“提出假設——數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體會科學家的探究精神。教師總結本節的內容,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 課程標準: 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能用於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從課程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物質的量對於學生的兩方面的意義:其一,物質的量是化學計量中的核心量,是連線微觀量 —— 粒子數目與巨集觀量 —— 質量、體積的橋樑;其二,對於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物質的量也是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科思維從定性轉向定量的橋樑。

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理解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量的概念及關係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理解與練習,初步學會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量的簡單計算,嘗試從定量角度認識物質,初步培養歸納、演繹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定量研究,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

3. 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 : 理解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量的概念及關係

難點 : 通過理解與練習,初步學會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量的簡單計算,嘗試從定量角度認識物質,初步培養歸納、演繹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升入高中以後第一節定量化學課。學生曾經在國中的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中接觸過簡單的定量思維。學生了解化學方程式的兩種定量含義:微觀的粒子數目關係、巨集觀的質量關係。在電解水的反應中,還接觸過巨集觀的氣體體積之間的定量關係。但對巨集微觀之間的聯絡並沒有認知。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簡單的定量描述,但缺乏嚴謹的定量思維,儘管學生在國中物理課中已經學過物理量的基本研究方法,但本節中出現的大量物理量及符號還是會讓學生感到壓力山大。

通常的教學中,為了突出物質的量作為巨集微觀橋樑的作用,往往採用生活中的一些集團計量的例子,如何能測量出一個大頭針的質量?如何能測量出一頁紙的厚度?進而如何能測量出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然而概念已經很抽象難懂,要學生試圖使用一些不熟悉的概念去建立橋樑,是否有些操之過急?可否把難點拆分,當學生吃透一個難點之後再切入下一個難點,逐步達到最終的目的呢?

為了儘可能減少學生對各種新概念的恐懼,我採取如下的教學方法。

三,教法學法

教學中採取淡化概念,強化理解的策略。將難點拆分,通過教師的問題驅動,逐步導引,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教師設下的一個個連環的局。在順暢連貫的思維環境中學生通過類比探究,歸納總結,學練結合的方法跟進。整個課堂讓學生感到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循序漸進。

四,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通過逐步導引,讓學生逐步認識 N,m,V , n , N A , M 的概念,並最終建立起橋樑

1, 引入化學計量涉及的物理量

我用如下方式引入新課。我喝了一口水,讓學生思考有哪些物理量可以來定量描述我到底喝了多少水。學生很容易想到質量、體積,提示水的組成就可以想到粒子數目。

之後,舉出反應 2H 2 O == 2H 2↑+ O 2 ↑ ,引導學生從方程式的兩種定量讀法中發現粒子數目與物質質量之間可能存在關係,引導學生回憶電解水中生成氫氣學生可以發現粒子數目與物質體積之間可能存在關係。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概念:物質的粒子數目、質量、體積之間是可能存在關係的,引起學生的興趣。

由於學生對 ” 物質的量 ” 沒有概念,但是對質量 m 、體積 V 、粒子數目 N 都不陌生,而它們與物質的量 n 一樣,都是用來描述物質多少的物理量,同時後三者也是在化學計量中要涉及到的物理量,並且都將要與物質的量進行關聯。所以我在整個化學計量教學的最初就讓學生意識到這三個物理量的存在價值以及他們之間必然存在的關係。

2, 引入 “ 物質的量 ” 的概念

告訴學生剛剛喝下去的水大約 30mL ,也就是大約 30g ,而其中的水分子數量約為 10 24 個,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這個龐大的數字上。通過簡單的演算讓學生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學生自然感受到大的數字不方便使用,想辦法化大為小。

如何化大為小,學生可能不能馬上給出回答。此時第二個問題來拋磚引玉:如何在超市中快速數出 120 瓶飲料。有生活經驗的學生就會想到,超市中的飲料很多都是 12 瓶放一箱(一打)。很容易發現可以用規定一個較大的常數的方法來完成化大為小。於是用類比的方法,在物質的量的概念給出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了粒子數目與物質的量之間的聯絡。

及時丟擲問題提醒學生 n 代表的不是物質微粒數目。但這個物理量卻可以方便的表示出物質微粒的量的多少,取其中的關鍵字為之命名,就叫做物質的量。

學生在國中物理學習中有學習物理量的經驗,一個物理量要有名稱、意義、符號、單位、公式。通過之前的推演,除了單位還沒有提到,其他的基本要素都已經在之前的探究中由學生自己得出了。至於單位,既然可以每 12 瓶飲料放 1 打,用一打一打的計量方法代替一瓶一瓶,那麼對於微觀粒子,不過就是每 N A 個粒子堆成一堆,用一堆一堆代替一個一個,那麼物質的量的單位就是“堆”了, 翻譯成拉丁文,就是 mole ,採取省略的方法,就剩下了 mol 。捎帶提醒 mol 是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3, 引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

學生現在的關注點自然落在了 N A 上。通過對 比“打”的 概念,學生可以得到 N A 的意義,就是 1mol 任何物質中包含該物質粒子的數目。只需給出名稱,它是國際上規定的一個常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

同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基本要素也都已經得出,至於單位,學生可由公式自行計算得到。那麼也就只有數值是未知的了。在介紹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規定之後,學生感到意外,意外於這個數字的不整齊。學生會想到如果只是為了化大為小的話,沒有必要這樣規定一個不整的數字。此時教師提示,這可能意味著阿伏加德羅常數不只是為了化大為小,可能還有別的用途,為之後的摩爾質量埋下伏筆。

在接下來的課堂練習例 1 中,學生在練習已掌握的公式的同時,規範化學計算中使用的化學語言,對單位的使用包括單位的帶入、單位的計算作出要求,即計算結果的單位應由所帶入單位計算得到。

例 2 的給出本意是想讓學生通過計算髮現粒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就等於其粒子個數比,實際的教學中,已經有學生通過思考直接得出了這一結論,並利用這一結論進行計算,先計算 C 、H 的物質的量,再計算其各自的粒子個數,學生髮現這樣計算更簡便。稍加提示,學生就可發現這一規律可以由公式匯出,學生在此初步具備了演繹的能力。

緊接著,就可以將這一規律應用於方程式的定量讀法。

4, 引入 “ 摩爾質量 ” 的概念

丟擲一個問題:如何在實驗室中取 1mol的 Fe 。學生馬上發現問題:在實驗室中定量取物質是按照質量或體積去稱取或量取,而根據物質的量的定義,只能得出 1mol 鐵 是 6.02×10 23個鐵原子這個結論,學生馬上想到,需要知道 1 個 鐵 原子的質量。

於是我給出了 1 個 Fe 原子的質量,同時給出另外三種常見物質的粒子質量,讓學生分組計算 1mol 這些物質的質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計算髮現的規律顯然比直接被告知更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總結出結論: 1mol 任何物質的質量恰好等於其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經過修正後得到最後的結論。

學生會發現,出現這樣的巧合應該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規定有直接的關係,其間的關係留給學生課下思考。

當學生髮現了 1mol 物質的質量是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的,聯想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摩爾質量的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任何物質所具有的質量。而在摩爾質量的概念、符號、單位、公式乃至數值中,就只有符號還未定義,其他的都已經通過類比、推導而得出。

5, 建立橋樑

簡單的練習之後,通過例 3 ,學生會發現物質的量作為橋樑的作用,從而建立起巨集微觀之間的聯絡,最終解決引課時提出的問題。

物理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熱機》,第一部分是說教材:

一、說教材

《熱機》編排在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四節,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內能以及內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轉化 ,這為本節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熱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的一個重要例項,因此本節內容是內能一節的應用與深化。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知道常見熱機的種 類、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中能量轉化的情況,教材這樣安排充分的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課程理念

二、說學情

九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且可以分析一些簡單直觀的現象,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引導和點撥,本節內容中的汽油機工作過程利用動畫展示,這樣比較直觀形象,既彌補了學生空間想象的不足又激發了學習的慾望和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瞭解四衝程汽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

3.通過能量的轉化和轉移認識熱機效率

過程與方法:1.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

2.利用圖片、動畫講解四衝程汽油機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

3.通過學生討論瞭解燃料的熱值和熱機效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驗、圖片、動畫,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閱讀科學世界“現代汽車”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汽油機工作原理以及能量的轉化過程,燃料的熱值

教學難點:熱機中的能量轉化及損失,瞭解熱機效率

五、說教法

採用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實驗、圖片、動畫 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師生一起討論得出結論,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的教學原則

六、說學法

1.通過觀察現象,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通過觀察動畫,會用語言描述汽油機工作過程

3. 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對討論結果進行歸納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視訊演示內能做功實驗,視訊結束讓學生描述實驗現象並分析歸納能量轉化 情況,從而引出熱機概念,師生共同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熱機種類,內燃機是生活 中常見的熱機,因此本節課主要介紹內燃機

二、進行新課

(一)教師介紹內燃機的種類:講明是根據氣缸內燃料的不同將其分為汽油機和 柴油機。本節重點講汽油機的有關內容,柴油機與它大同小異

1.介紹汽油機的構造和一個衝程的概念,目的是使學生在觀察動畫時能更清楚的瞭解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衝程中各部分構造的運動情況

2.多次動畫演示四衝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進氣門、排氣門的開關情況、活塞上下運動情況,演示結束後教師引導啟發、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描述一個工作迴圈的過程,並分析歸納出熱機的工作原理

3.討論以下問題: 1).汽車在開動前,是如何使內燃機起動的?

2).在四個衝程中,哪些衝程發生了能量轉化?

3).哪個衝程使汽車獲得了動力?

結合這三個相關問題強調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瞭解汽油機的實際應用,以此強化學以致用的觀點

(二)介紹燃料的熱值:

1.燃料的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燃燒過程中,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學生結合生活例項分析得出: 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是不同的, 從而引入熱值

1).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符號:q

2).根據概念學生歸納:熱值定義式及匯出式:q= Q放/m, Q放=mq

33).單位:J/kg, (J/m)

4).通過讓學生解釋:小資料中一些燃料的熱值的物理意義,以此來強化熱值的

概念既可以用質量來衡量,也可以用體積來衡量

如: 木炭: 3.4×107J/kg

物理意義:1千克木炭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是3.4×107J

煤氣: 3.9×107J/m3

物理意義:1立方米煤氣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是3.9×107J

2.熱機效率

1)通過學生討論:燒水時,煤氣燃燒放出的熱量能全部被水吸收嗎?這個問題,引出如何提高燃料利用率,並以鍋爐為例說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

2)利用能流圖讓學生了解燃料燃燒產生能量的去向,並根據箭頭的粗細比較各 部分能量的多少,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兩點知識:

①通過對能流圖的分析得出熱機效率的定義:

②燃料燃燒產生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來做有用功,大部分被廢氣帶走,因此設法利用熱機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如熱電站;

三、課堂小結

以師生問答的形式小結,教師提問,學生回憶並回答

四、課堂練習:主要以填空和計算題為主,達到鞏固本節課主要內容的目的

五、佈置作業:做課程練習的本節內容

六、板書:

第四節 熱機

1. 熱機定義:

2. 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3. 燃料的熱值和熱機效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