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來源:才華庫 2.54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標準英語》教材一年級起點第一冊第一模組的第一單元.第一模組共有兩個單元.而第一單元是語言呈現單元.主要談論打招呼,告別,介紹自己,這些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貼近生活,學生容易掌握,是學生口語交際入門的第一課.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一級目標要求學生能交流簡單的個人資訊,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資訊.培養學生從初學英語開始就能學著用英語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語言知識目標

學習朋友,師生間互打招呼,問候,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做到語言準確,語調自然,說話有感情.

2,語言技能目標

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語言,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孩子樂於與人合作的意識,通過交流,加深對同學的瞭解.

4,學習策略目標

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任務中,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

教學重點:

1,學習用英語打招呼,告別,簡單的自我介紹,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2,瞭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與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具,學具準備

Lingling, Sam, Amy的頭飾.

多媒體課件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為主.由於剛接觸英語,幾乎每個人對英語都有著深厚的興趣.而課標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至始至終關注學生情感,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任務型"教學法

3,smile教學法

4,TPR教學法.

學習方式

通過小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主動學習和使用語言,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國小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們:

你們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材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中的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分為"瞭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區域性。

日食和月食,是同學們聽說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同學們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同學有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和了同學在本單元要建立起的有關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著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形成的;三是培養同學們從現象到實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是同學們在學習了"地球的運動"以和"在陽光下"兩個單元以後認識發展的必定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區域性內容是同學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資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基礎區域性。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同學通過中年級的科學課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態度,並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擬實驗,類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對月食區域性的光學傳達原理進行了淡化處置,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沒有強呼叫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過程,而是讓同學通過模擬實驗和類比推理,自身總結月食發生的原因。這種說課稿,既體現了同學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也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知道什麼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養同學的實驗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推理能力(根據日食現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據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

3、通過認識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關係,使同學體會到自然事物(天體)是相互聯絡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同學認識日食的成因。

2、難點:根據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激發興趣,適時誘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籠統,而同學由於年齡的特點,籠統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議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籠統為直觀,為同學提供豐富的感性資料,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2)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同學模仿課件自身動手做實驗,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擬實驗(日食的成因),小組合作,類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日食、月食視訊、動畫,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

2、同學準備:電燈泡、小皮球。

七、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太陽發生過圓缺現象嗎?

2、同學質疑、分析、發表自身的意見:根據同學已有的知識水平,多數知道這種現象是日食現象。(此時教師適時加以追問:關於日食你有什麼問題嗎?同學分別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如:日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有日食現象……)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於日食的錄影。

(2)談話:根據剛才的錄影,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麼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小夥伴一起說一說。

(3)同學分組活動,討論日食的形成,並彙報討論結果。(根據同學的討論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同學對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對此,我和時給予肯定)

(4)在同學討論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發生日食現象是太陽自身在一段時間內變黑了,還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你認為哪種可能性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最有可能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

(5)我又接著提出:假如是某種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可能是哪個天體?我引導同學帶著這個問題來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顯示討論的問題)

①太陽被遮擋的區域性邊緣是什麼樣的?(弧形的)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什麼樣的?(圓的)

②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有多大?(與太陽一般大小)哪個天體可能是這樣的?(月球)

③太陽被遮擋的區域性從哪邊開始,向哪邊移動?(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哪個天體是這樣運動的?(月球)

(6)那麼,綜合以上分析,你認為可能是哪個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月球)

(7)這時我提出:為了證實你們的想法對不對,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8)同學利用實驗用具,自身設計實驗證明推斷的正誤,並彙報結果。

①利用電燈泡當作太陽,皮球當作月球,甲同學的頭當作地球。

②讓乙同學拿著"月球"圍繞著"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當"月球"執行到"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讓甲同學再看"太陽",還能看見"太陽"嗎?

③當"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是否重新看見了"太陽"?

(9)在同學實驗的基礎上,我用課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動畫。

(10)根據以上研究,參考日食形成的動畫,用自身的話說說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裡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區域性太陽,這就是日食。)

2、認識月食的成因

(1)問:既然有日食現象,會不會有月食現象呢?(演示月食過程圖)請你說一說你對月食的瞭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圖

(3)討論: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你能根據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4)同學分組討論並彙報結果。

(5)演示月食的.錄影

(6)能過討論,看了錄影后,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月食形成的原因嗎?(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揹著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裡,太陽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會發生月食。)

(三)鞏固應用

1、教師講解:日食和月食現象,自古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研究,我國遠在三千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日食的記錄。

以前,由於人們不瞭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於日食和月食有各種猜想,其中有不少錯誤的、迷信的說法;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才認識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相對運動的結果。現在,人們不只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經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規律,能夠準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和地區。

2、鞏固練習:今天,我們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請你試著做一做下面的練習:分別畫動身生日食和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位置圖。

八、設計理念

《科學(3~6年級)課程規範(實驗稿)》指出:"國小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學此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展開探索的:

1、從舊知入手,因勢利導。同學已經在前面的一課中學習到了月相的知識,並聯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從這裡開始本課的教學,既體現了知識的連貫性,也使同學學得自然。在教學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為教學的重點,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為一個探索作業的形式,既倡議了同學自主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類比推理能力。

2、以圖解為載體,促進理解。天文知識的學習,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圖解來讓同學初步認識發生日食和月食的條件。這也是一種直觀教學的方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加深理解。重現日食和月食發生時候的現象,這樣使籠統的東西更加形象化,從而有利用協助同學加深理解。

4、通過模擬實驗,培養能力。模擬日食和月食發生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知識,同時又能培養同學的實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5、通過畫圖練習,鞏固知識。同學學完了這一刻,真正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還是示意圖;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還是要藉助示意圖。所以,在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一個練習,就是讓同學畫示意圖。即使有少數的同學在前面的環節中還沒有掌握,那麼通過畫示意圖,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過以上教學手段,使同學在直觀中理解知識,在考慮和討論中形成知識,在實驗練習中鞏固知識。

我的說課完畢,感謝大家,歡迎指教。

國小說課稿 篇3

一、 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我們秉承的指導思想實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促進學生快樂健康全面的成長。

二、 教材分析

雙手頭後前擲實心球是人教版教材水平三六年級的教學內容,是國小體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手頭後前擲實心球是投擲類專案的基礎,也是學生髮展自身力量的重要手段。

三、 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物件是六年級學生,學生普遍的活潑好動,有一定的體育認知,對體育運動的參與性較強,因此在教學中應少說多練,讓學生重點體會協呼叫力的順序。

四、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通過學習使同學們瞭解雙手頭後前擲實心球的動作方法,激發學生們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使80%同學們能夠基本掌握雙手頭後前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發展同學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同學們投擲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同學們的團結合作意識,以及同學們克服困難勇於挑戰自己的意志品質。

五、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蹬地、挺腰、甩臂的用力順序

教學難點:動作協調連貫、快速甩臂

六、 教法與學法

(1)講解示範法

(2)完整教學法

(3)分解教學法

(4)循序漸進法

(5)評價法

七、 教學過程

(1)開始環節:——3分鐘

課堂常規——集合整隊、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師生問好、宣佈本課內容。

佇列隊形——原地三面轉法、行進間齊步走—立定,重點培養同學們整體意識,提高同學們的注意力。

(2)準備環節:——7分鐘

慢跑活動、徒手操——使同學們充分熱身,為上好本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3)主體環節:——27分鐘

1、教師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

解決問題——讓同學們在腦子裡面有一個整體的動作表象

2、學生們進行徒手持球練習(3—5次)

3、學生們進行有球持球練習(3—5次)

解決問題——熟悉球性、正確掌握持球的姿勢

4、學生們坐於墊上前擲實心球練習(5—7次)

解決問題——讓學生們體會快速甩臂這一項

5、學生們跪於墊上前擲實心球練習(5—7次)

解決問題——讓學生們體會挺腰、甩臂的協呼叫力順序

6、學生們站在墊後前擲實心球練習(7—10次)

解決問題——讓學生們體會蹬地、挺腰、甩臂的協呼叫力順序

7、遊戲:障礙跑往返接力(分4組)

通過遊戲同學們充分活動下肢,使同學們全面發展。

(4)結束環節——3分鐘

放鬆活動、總結、學生收回器材

八、 教學反思

雙手前擲實心球對於發展學生的力量素質有著良好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正確的掌握用力方式,本節課主要針對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正確用力順序展開教學。

上完本節課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自己感覺整堂課比較流暢,環節銜接的比較好,但對於好多細節問題由於缺乏經驗不能夠很好的把握。

本次課主要是讓學生體會雙手頭上擲拋實心球的用力順序,採用了坐式和跪式頭上拋球以及完整的技術動作加以反覆練習,在最後的遊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上肢相配合設計成過往障礙返接力跑的形式。通過遊戲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學會交流、合作、分享實踐的成果,培養了學生樂於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

國小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江南水鄉》是人教版社會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大綱要求: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家鄉的、祖國的社會常識,指導學生初步瞭解家鄉和祖國的地理常識;初步瞭解我國的國情國策,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設家鄉、振興中華的情感;知道水鄉人們的生活。

教材分析:

《江南水鄉》一課分為兩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本課教材內容由引文、“太湖人家”“魚米之鄉”三部分組成,還附有兩張地圖、兩幅插圖、“找一找”“讀一讀”以及“說一說”。其中引文點出了江南水鄉的大致範圍和地理位置,還點出了江南水鄉在地理環境和經濟文化方面的總體特徵。“太湖人家”這部分課文,通過形象描述“太湖人家”是生活環境,給學生展示了兩幅獨具江南水鄉特色和水鄉小鎮景象的圖畫。而“魚米之鄉”這部分課文主要寫江南水鄉的農業。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一、初步瞭解江南水鄉最主要的環境特點,以及江南水鄉的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係。二、知道江南水鄉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以及江南水鄉享有盛名的農副產品。三、初步瞭解江南水鄉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江南水鄉的地理知識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因為江南水鄉就是我們的家鄉,所以本課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是很親切的。因為課文裡的東西大家都很熟悉,不會感到陌生。但又有一句話:有了距離才有美。江南水鄉與本單元前幾課相比,缺少了新奇的感覺。親切與新奇,國小生會傾向於哪個呢?其實這並不是我著重考慮的問題,因為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堂課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樂於參與到教學中來,因為無論是親切的東西還是新奇的東西都只是表面化的,我們教師的教學不能指望教材的親切或是新奇程度。

本課是一篇介紹性質的文章,是典型的“社會課”。其實社會課教材內容性質偏向於解釋說明介紹決定了教學時教師講授比較多,加上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機會並不是太多,就使社會課不那麼吸引人。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課有趣味性,讓學生樂於參與進來。如果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那怎麼去談上好一節課呢?另外社會學科包羅永珍,教師的知識水平在豐富的社會知識面前,有時並不是能做到遊刃有餘的。面臨著新的課程改革,教師的自身角色也在變化,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化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不能只為了教而教,更多的著眼點應是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研究、去發展,而不是簡單的去尋找答案。

所以,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使學生的學習興致高漲起來,如何讓學生的個性得到飛揚,如何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能力得到提高。我思考的另一問題是我自己如何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如何杜絕讓自己陷入滔滔不絕的講授之中。於是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扮演已經已經長大了的自己,來會回憶家鄉,來為家鄉做事。這其實是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此時的教師已經不是一名“獨白式”的表演者,而是一名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引導學生表達想表達的東西,然後使其得到某種程度的發展。而教師既保持了一定的權威,又以一種夥伴式的態度觀照學生。教師的講授已轉化為一種對話,以此激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在對話中我設計了一些情境問題,意圖將本課的難點與重點各個擊破。讓學生學在輕鬆中。樂在學習中。

傳統學習方式過分強調了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與探究,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態,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課通過學生作導遊、分析江南水鄉經濟發展前景等環節來發揮自己的才智,依靠自己來解決本課的各個知識點,儘管可能是不自覺的,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也沒意識到可能也沒意識到是自己在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想、要說還要寫,必須全身心的投入。

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讓課堂上爭取做到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三、說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時光之旅。

學生的好奇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因為這正是他們所常幻想的東西。

2、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未來走走。閉上眼睛。(音樂)我們已經到了未來,同學們你們個個已經是國家的棟樑,說說你們現在各是什麼角色?

學生的興趣激發了起來。紛紛發表意見。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而且都夢想自己能建功立業,這也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埋下伏筆。

3、師:你們現在可能都在忙自己的事業,可能都身在他鄉,身邊的人都不是故鄉的親人。這時——

音樂聲響起:《春江花月夜》;童謠響起:《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師示意學生一起誦讀童謠。

4、師:同學們,現在你們談談聽到這首童謠的感覺。(親切,勾起對童年的回憶、對家鄉的回憶……)

師:我們的家鄉有個美麗的名字——江南水鄉(板書課題)讓學生深情朗讀課題,營造氛圍。

(二)環環相扣,教學新知

5、師:你的家鄉是什麼樣的,來談談。

生自由說。(零碎的,不完整的。)

6、師:你們現在都是各有一番事業的人了,是不是身邊都有自己的祕書了,平時發言都有祕書來幫忙,所以今天講話不行了。現在老師來做你們的祕書,替你們來列一下講話的提綱,請各位“老總”照著提綱來發言,可得講好一點,因為你身邊可能還有外國友人,別丟祖國的臉。

教師用幽默的語言指出學生的缺點,同時又為學生設定下一步的棋。學生在教師善意的批評後更能自覺完成下一步學習任務。

7、出示提綱:(1)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2)江南水鄉的環境(3)江南水鄉的物產

生自讀課文1~3部分,可討論。

8、生介紹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即本課的引文部分)要求讀出感情,特別是“這裡山清水碧,稱為太湖平原,全國最著名的‘江南水鄉’,也是我國人口稠密、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要求感情讀,一是激發學生的自豪之情,二是引發下步教學環節。

9、師:既然你對江南水鄉的感情那麼深,那你對那裡的地理肯定很瞭解了。請你給我做導遊,因為“五一”長假我就要去旅遊了。

出示適當更改的“找一找”:請著地圖來做一次導遊,介紹江南水鄉的一些有名的城市和河流。

這裡要求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去攻克本課的教學難點,因為學生對於當導遊都挺有興趣的,這樣憑著興趣去完成“找一找”,就沒有了應付的情緒。此外,學生的說話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0、師:現在有幾位客人,他們分別是東北的吉林人、黃土高原上的甘肅人以及華北的天津人,他們想到一個地方去投資。為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請你發揮自己的交際才能,促使他們來江南水鄉轉轉,或許他們就會來這裡投資。

11、生介紹江南水鄉的環境。

這裡學生除了介紹江南水鄉的環境,完成了解江南水鄉的環境這一教學目標之外,必談到那三位客人的家鄉,這樣也複習了前面的所學。

12、師:那三位客人看來是心動了,或許他們第二天就來江南水鄉了,還可能看中咱們的家鄉,決定投資呢。家鄉的父老鄉親可要感謝你們了。(變著法子表揚學生)。不過既然大家現在都是事業有成,為什麼不親自來投資呢?

師:想想我們江南水鄉的一些特產,你針對這些來談談,你可以投資那些方面,或者你覺得那些專案有發展前景,值得投資?

這裡就是完成了江南水鄉的農副產品著一部分的教學。

學生要回答這部分的問題,首先必須瞭解江南水鄉的物產,然後才能說上一些,當然學生對於江南水鄉經濟前景的回答可能是很膚淺的,但這沒有關係,因為學生肯定思考過了,這就足夠了。

教師在這裡要適當補充一些內容,使學生的認識或瞭解能更準確些。

(三)激勵創作,總結提高

13、師出示唐白居易的詞《憶江南》,齊讀。

師:白居易的詞是寫得很好,但我覺得咱們江南的好可不止這些,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可不是白居易的幾句話就概括得了的。大家都來寫幾句話,也可以寫詩,來介紹我們這個人間的天堂。可不要再請祕書了。

這裡就是在複習本課的教學內容,此外還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場交流。

教師總結。

佈置作業:預習《江南水鄉》後半部分。瞭解本地的鄉鎮企業情況。

國小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刷子李》這篇課文是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第七單元主要圍繞:“作者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形成了“讀人,說人,寫人”這樣富有特色的一組教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刷子李》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作家馮驥才的《世俗奇人》,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以一件極富戲曲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學習本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 說目標:

在本課中,我將A類目標設定為認識6個生字,理解詞語,瞭解作家作品,積累精彩詞句。

B類目標設定為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高超手藝,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使學生明白“優勝劣汰”這一生存原則,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和抗爭精神確定為C類目標。

三,說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體會刷子李的高超手藝,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認知範圍,所以我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掌握:

1,學生能自己解決生字詞。

2,能通過蒐集資料瞭解作家馮驥才。

3,能熟讀課文,感受刷子李的特點,並畫出相關語句進行標註。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雖然課改倡導學生主體,淡化教師的作用,但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協作者、教師還得統籌全域性,當然“統籌”決不等於“包辦”, 但更不等於拋幾個問題,分幾個小組,隨意討論就能替代,我據此擬定了以下教學原則:高起點 巧點拔 重朗讀 悟精華

所謂高起點,就是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已熟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熟悉故事情節,也就是採用自讀自悟的學法。

巧點撥也是本課中我使用的一種主要方法,我設計了三種點拔方法:問中點拔 讀中點拔 講中點拔。

重朗讀就是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

悟精華就是通過學習課文,品味精彩句段,透析課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

另外我還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激趣法” “示範法等”。

學法: 在“讀”中悟精華,在“講”中賞人物,在“練”中描生活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下面就是我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板塊:匯入新課採用“激趣法”。 (預計2分鐘)

採用“激趣法”。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央視“挑戰群英會”欄目“變臉”和民間奇人絕活展示“嘴上功夫”的圖片。這樣的短片一定會讓學生驚歎!趁機引入課文——那麼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奇人“刷子李”,作者馮驥才。我們學過他的文章《珍珠鳥》,有人稱讚他有“女媧之手”,今天我們再來見識一番,同樣可以讓你叫絕。

多媒體展示課題:俗世奇人——刷子李。這樣的開場白奠定了“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氛圍——趣

第二板塊:整體感知課文。完成A類目標,落實1,2項預習作業。(預計8分鐘)

首先檢查同學們的預習筆記,看他們是否自主趟過了字詞的沼澤地,是否走進過作家作品的領地。根據學生的筆記總結,投影打出生字詞的讀音和解釋及作家作品的相關知識。這樣既檢測了預習效果也掃除了理解文章的障礙,一舉兩得。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因為學生課前已經熟讀了課文,對課文已經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此我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然後以“ 的故事”為題說說對課文的印象。同時設計了填空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 )碼頭有個手藝高超的( ),人稱( ),一年的一天,他收了個徒弟名叫( ),徒弟( )次跟師傅出去幹活,便由對師傅( )變成佩服得發怔發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