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國小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來源:才華庫 1.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國小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蝙蝠和雷達》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課文的專題是“大自然的啟示”,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文中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能激發學生閱讀科普的興趣,拓寬視野,並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對於科普文的閱讀有一定的興趣,作為第二課時,在教學中,我們根據年段特點、教材特點及本課的寫作特點,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科學聯絡。

2、培養學生樂於讀書,查閱蒐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是:

1、抓住重點詞句,弄懂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飛行的奧祕的。

2、瞭解雷達和蝙蝠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弄清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和蝙蝠之間的關係。

三、說教法和學法

簡單概括為三句話:1、反覆誦讀,靜心默讀,在體悟感受中把握科普文語言的邏輯性; 2、邊讀邊畫,刪減對比,畫示意圖,在學法探究中把握科普文的科學性;3、課外擴充套件,遷移寫作,在仿寫課文中把握語文味。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在漆黑的夜空,飛機怎麼能安全的飛行呢?它不怕出危險嗎?繼續學習本課,通過設定懸念,讓學生帶著期待的心情去學習課文,十分自然的進入新課教學。

(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

為了弄清楚飛機到底是靠什麼安全飛行的,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在夜裡飛行,無論情況多麼複雜,它都不會和任何東西相撞,它靠的是什麼?

尋找該問題的答案,有如下幾個環節:

1.先讓同學們讀幾遍課文,然後小組合作討論,按照試驗順序、方式、結果、證明的問題四步填寫PPT上的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鈴鐺一個也沒響

蝙蝠飛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鈴鐺響個不停

蝙蝠飛行要靠耳朵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封住

鈴鐺響個不停

蝙蝠飛行要靠嘴巴

通過這個表格,學生們馬上就明白了 蝙蝠在夜間飛行靠的是嘴巴和耳朵。

2、比較這兩個句子,學習第六自然段,同時讓學生自然地過渡到:蝙蝠的嘴和耳機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這個問題,引出第七自然段。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來探路的。

3、學習第七自然段

A、邊默讀邊思考,邊畫出重點語句。

B、讓學生上黑板畫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圖。並結合示意圖說說蝙蝠飛行過程。

C、引導同桌看著示意圖互相講述蝙蝠的探路過程。

這個過程不僅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了書本上蝙蝠是如何將嘴和耳朵結合起來探路的,更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D、通過提問科學家們又是怎樣揭開這個祕密的?引出“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祕密。”這個句子,反覆閱讀後發現關鍵詞“反覆——終於——”

用造句的訓練方法體會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才解開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祕密的。

(三)明白原由,啟發創造

A、弄清楚蝙蝠是運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原理,讓學生瀏覽課文第八自然段,然後仿造蝙蝠探路示意圖,畫出雷達的工作原理圖。

B、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麼相似之處,完成書後填空練習。

比較蝙蝠和雷達的工作原理,學生們能得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嘴巴發出的超聲波)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此環節有效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舉一反三,教學效果較好。

(四)拓展訓練

“紙上得來終覺淺”,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豐富學生學習,拓展學習,開闢資源空間。大自然是人類的好老師,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讓同學們通過自己閱讀查詢,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得到其他的發明創造呢?(這個環節不僅拓展學生知識面,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模仿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五)佈置作業

1、根據課標要求“要注意課內和課外的聯絡”,這堂課佈置學生看有關仿生學書籍,觀察身邊的動物、植物,想一想能從它身上得到什麼啟示,想發明什麼,然後動筆寫一寫。

2、積累本課讓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五、說板書設計

障礙物

耳朵

板書設計直觀地體現了本課時的重點也是難點內容,弄清楚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並且在學生上黑板板書的同時也達到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讓內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國小說課稿 篇2

教學設計思路: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於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通過情境導讀,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教師抓朗讀訓練時,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自己的主導作用不但發揮在知識的傳授中,而且發揮在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上,並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裡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說話。

3.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說話、朗讀、想象、質疑、爭辯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1.通過朗讀張揚個性。課標對閱讀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在學習1-2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插圖,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麼想呢?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這時候,老鷹是怎麼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通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臺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中的讀、說、演正滲透著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2.通過提問演繹精彩。課標指出: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併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豐富性、多變性和複雜性。在教學中,要及時適當地創造條件,營造空間,設計一些問題或讓學生提出問題,在提問中不斷增強創新情感,提高創新能力。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具有多種功能。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根據條件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思維流向及心理變化等方面的資訊,以便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使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問題的關鍵是這種提問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啟發性.必須服從教學的需要,必須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必須著眼於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高和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在講到老鷹第二次的“還不算會飛”時,提出一系列問題:老鷹為什麼說它“還不算會飛”?“還”在這裡是什麼意思?與前一個“還”有細微差別嗎?老鷹心裡會怎麼想?再通過朗讀、小組討論回答,通過此環節,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設下線頭,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又如在講第六自然時提出:望著上空盤旋的鷹,小鷹會想什麼?它會怎麼去做?這個問題的空間較大,學生完全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但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大都一致,也許是我無意中已經把答案灌輸給了學生。

3.通過活動感悟寓意。如何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內心深處體驗“小鷹學飛真刻苦”以及更進一步體會“學無止境”的寓意。設計幾種學習方法

(1)小組學習。它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作的機會。在學習第一、二自然段對課文進行初步理解和貫穿整篇課文的分角色朗讀時應用。

(2)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自己的個性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在導讀三、四自然段時,因與前兩段結構大致相同,因此這時可半扶半放伴隨著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態。這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別人的長處還會潛默移化地影響一些學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把書讀“活”的好處,使其個性不斷完善。在學習五、六自然段時,教師適度放手,讓學生自己多讀一讀,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疑問是智者的明燈。此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既是的核心和關鍵,也是學生心中的疑竇。學生讀中生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抓住時機,巧設情境,讓學生動起來。“小鷹第一次學飛,好不容易飛到了大樹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媽媽不滿意,它只好再花點力氣。”學生加大了動作的力度,終於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飛得更高,你會怎麼做?學生通過表演,悟出“鼓起勁”與“拼命飛”的含義,這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爬上山頂”,“游到對岸”,“跑了好幾圈”都會急促地喘氣。學生的話語閃爍著個性與創新的光彩,而且還情不自禁地喘起氣來。這時,老師巧妙地過渡,指導學生朗讀“急促地喘著氣”這句話,使感情朗讀有了紮實的基礎,這裡用調動生活經驗的手段,使整個課堂沉浸在美育氣氛中,讀文、體情統一於一體。接著引讀第六自然段,最後,為了發散學生思維,設計“孩子,你往上看!老鷹是想告訴小鷹什麼?”“小鷹看到比它飛得還要高的鷹會怎麼想,怎麼做呢?”驅逐學生的想象,達到悟理的目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國小說課稿 篇3

教學內容:

《垂直與平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性質、學習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空間與圖形”的領域中,垂直與平行是學生以後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形體的基礎,也為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分一分、悟一悟、辨一辨、找一找、數一數、折一折、擺一擺、玩一玩”的過程,力圖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思考數學的方法,用洋溢的激情調動學生自己去合作、去自學、去判斷,去分析,去表達,使學生在課堂中,親身體驗,感知,理解與構建平行與垂直的概念,體會數學源於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位置關係,瞭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概念;認識垂線、垂足;認識平行線。

2、思維與發展目標: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質屬性。

設計理念:

《標準》強調“空間與圖形”的學習過程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究、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之一。而空間觀念是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的並在經驗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在教學中,我努力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探究中發展。本課教學主要通過觀察、想象、討論、操作、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幾何事實,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

1.創設生活情境,用“數學生活化”的魅力感染學生;

2.以分類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同一平面內兩直線間的位置關係;

3.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識與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根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本課時我從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猜想、畫圖,感知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1、先複習引入今天這節課老師請來了一個老朋友,他是一條直線,那麼直線有什麼特點呢?

2、想象活動(想象紙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3、在紙上畫出想象中的兩條直線

這一環節中,我開門見山,直接引出在同一個平面上兩條直線,並請學生把想象中的兩條直線畫在白紙上,一來是強調同一個平面,二來為分類打下伏筆。

二、觀察、分類,初步瞭解平行與垂直的特徵

在學生畫直線的過程中逐步進入第二個環節……先組織學生展示作品

1、彙報展示:邀請學生把畫好作品張貼在黑板上,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進行選擇,同時讓學生觀察,有不同現象的也可以展示,讓學生明白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位置關係有多種情況,拓展了學生空間思維。

2、彙報交流:展示結束後,再次引導學生觀察,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和彙報,小組彙報分類情況可能有:

a.分為兩類: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

b.分為三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

c.分為四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一類,交叉成直角的一類。當學生在彙報過程中出現“交叉”一詞時,教師隨即解釋:也就是說兩條線碰一塊兒了。在數學上我們把交叉稱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發引學生往深處想,激發學生自主探究。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不同方法,再次組織學生討論,“到底哪種分法比較合理呢”把探究的問題又拋向學生,由學生自己爭辯,最後達成共識——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兩種情況—相交和不相交。尤其是對於那些看起來不相交實際上相交的這些情況,這是教學的難點。該如何突破?首先讓學生想一想直線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理解雖然畫的兩條直線看起來沒相交,但延長後相交。讓學生們試著畫一畫,然而教師課件演示,把抽象變形象,消除了學生心中的疑團,從而牢固地建立起相交的概念。

三、認識、歸納,理解平行與垂直的含義:瞭解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後,就要進一步組織學生認識兩種特殊的關係,“垂直”和平行。

1、認識“垂直”:引導學生觀察相交,發現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能形成四個角,先讓學生猜一猜這四個角是什麼角,以猜想——驗證的激趣方式,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我想學生基本上會認為是直角,於是教師引導學生想辦法證明,用量角器或三角形來量,這時教師因勢利導,我們把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成四個直角的,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叫互相垂直,相交點叫垂足,這時的直線叫垂線,但是我們不能說某一條直線是垂線,因為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成四個直角,我們把這種現象叫互相垂直,有了垂直,才有垂線。我們只能說某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2、“認識平行”知道了垂直,我們再來研究平行線。首先用展示一組平行線,給學生有一個初步印象,通過提問:為什麼不相交?發動學生用直尺量一量平行線兩端距離,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或生活中的垂直平行的例子,既鞏固了新知,又向學生滲透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思想。

四、鞏固、運用,深化對垂直與平行的理解:為了進一步強化了新知,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從以下幾個層次設計練習的教學

1、 判斷下面的兩條直線哪些是垂直,哪些是平行?這一題主要是讓學生明確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2、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垂直與平行的現象,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學生舉例後教師可適當新增一兩個沒想到的例子。為了聯絡生活,所以在第二個層次中……目的是使數學生活化,從學生的身邊發現數學知識。找到垂直與平行的現象。

3.最後出示幾何圖形,讓學生看看幾何圖形中有沒有垂直和平行的現象?

國小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您們好!

我是第 二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國中八年級主題班會——《我成長,我擔當》。下面,我將從這節課的設計背景、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七個方面進行說課。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指正。

一、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設計背景”

當前,我們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於平時家長們的溺愛,包辦太多,這種先天的嬌生慣養和後天的溺愛造成了他們責任感不強,他們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於角色不同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有哪些。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所以,認清角色與責任,讓學生“知責任、明責任、擔責任”對成長中的國中學生來說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我根據這一需要設計了這節以《我成長,我擔當》為主題的班會課。

二、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班會課活動的開展與交流,而我想讓我班的孩子們認識到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敬畏生命,快樂成長,學會擔當,去做一個“知責任、明責任、擔責任”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並且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通過參與本節班會課活動,使學生能夠明確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應盡的責任。

3、通過本節班會課活動的開展與交流,而能使同學們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步的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三、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準備”

為了使這節班會課的教學目標順利達成,而課前需要做一定的活動準備。分為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二塊進行。

教師準備:蒐集大量的和愛崗敬業、責任及擔當等有關的資料、視訊、圖片、案例等。

學生準備:

1、課前蒐集愛崗敬業、責任擔當的相關故事;

2、排演情景劇、詩朗誦、小品等,要求同學們自創、自編、自導、自演、自娛自樂、自感自悟!

四、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這節課,要讓學生們理解(感受)到責任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生們要學以致用,逐漸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

五、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主題和具體內容,結合國中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及認知基礎等因素,我準備採用講述法、課堂討論法、學生互動交流法、表演節目、舉例子等方法來完成本節課教學內容。

學生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方法,充分地調動國中年級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然後讓他們儘可能的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去感知、體驗、思考、收穫,以達成最初的教學目標,並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六、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班會的主題、教學目標,結合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情境匯入”、“互動平臺”、“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境匯入

由視訊引入,播放視訊《5.12地震的一瞬間》。視訊中,由於教師的盡職盡責挽救了許多生命,通過視訊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們說出“責任”主題詞,讓學生以前人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責任感;為什麼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怎樣做才是有責任心的人呢?由此,匯入這節主題班會課。

(二)互動平臺

1、學生觀看視訊《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鄉村教師鄭光和》;

2、學生表演情景劇《最美司機》;

3、學生詩朗誦《天使是什麼》。

4、他們都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沉思:他們那一顆顆閃光的責任心讓我們不由地想起“我的責任”。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該肩負起怎樣的責任呢?

首先讓我們來理解“責任”的含義。(幻燈片顯示)

1、“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該做的工作。

2、“我的責任”有哪些?

(教師明確):人生於社會,享有人生的權利,也要盡人生的責任和義務。人生責任包括哪些?我們一起來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設計小品《今天誰值班》,讓我們看到周圍的不和諧的音符,同時安排孩子們對小品“議一議”。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以此,過渡到話題討論“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有哪些危害?”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討論來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進一步增強做一個愛崗敬業、有責任心的好孩子的決心。

2、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演一演常見的責任方面的故事。而通過典型事例充分感受責任心體現在平時點滴小事之中,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

3、讓學生宣誓,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通過宣誓引起孩子們思想上的共鳴。

4、聯絡實際,討論並明確“我的責任”。

(教師明確):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中,在不同場合裡都會擁有不同的身份,擔當不同的角色。但不論擔當什麼角色,都要負起角色責任。

a、接下來要求學生按下面的方式簡要回答,以瞭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產生不同的責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責任是孝敬父母、承擔家務、好好學習等;在學校,我是學生,我的責任有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努力學習、熱愛集體等;在社會,我是公民,我的責任有遵紀守法、以良好行為創造美好的社會等。

(教師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如子女應該孝敬父母長輩,承擔一定的家務,為父母長輩分憂等;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尊敬老師,努力學習,同學的責任,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等;而擔任社會角色時,作為一個公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範,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由於這些角色經常是重疊的,責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個角色有時同時承擔著多種責任。)

b、結合平時實踐活動,請學生談談擔任不同角色時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

舉例:比如有的同學不認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學熄燈之後喜歡講話;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各種活動與己無關;有的同學經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讀書為藉口失蹤幾天;有的同學結識社會青年,參加打架鬥毆等等。

c、暢所欲言:“我的責任”.

在家、在校、在社會,我該怎樣負起我的責任?要求:把行為具體化,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可結合自身的生活、學習,具體談談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d、列舉社會上負責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你明白自己的責任有哪些嗎?怎麼做才是負責任呢?

首先想想:你有責任感嗎?比如:對班級你有責任感嗎?你的責任感體現在哪裡?我做得是不是還不夠好?例如… …我怎麼就可以做得更好?

(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老師明確):在我看來,責任感不僅表現在對自己的學業上,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還表現在對校園生活和班級生活方面的態度上。

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在他的《飲冰室全集》中這樣論述責任: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生第一樂事當然就是這責任的完成。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長久,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所以,希望同學們時時記得身上揹負的重任,為家人,為自己,為社會,為別人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只是一株小樹苗,但只要你學會負責,學會擔當,明天你就是國家的棟樑!謹記:沒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擁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成功的人!

同學們還要知道:向今天負責的人,才是對自己負責的人。現在的你不知有沒有對小時候的你所做的事感到後悔?怎麼才能對那個今後的你負責呢?答案只有一個:對今天負責,抓住今天的機會,為今後的你打好基礎!

在《責任之歌》的音樂聲中結束本節主題班會課。

七、說本次班會課的“教學反思”

本次以《我成長,我擔當》為主題的班會,不僅給同學們增添了一次鍛鍊自我的機會,也給有才華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責任心、愛崗敬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這次班會課,同學們更加了解如何更好的做到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這也是我們開展這次主題班會課的最大初衷。

以上,是我這節《我成長,我擔當》主題班會課說課的全部內容,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評委及同仁們批評指正。第二號選手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說課稿 篇5

根據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改革的精神,本套教材從視聽說入手,注重聽說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強調了學生的興趣、經驗等,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實際,貼近生活,插圖生動活潑,還更加重視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學習英語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這些特點在本單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一單元分A、B、C、D四部分, 主要圍繞表示服裝的英語單詞,通過複習前幾單元介紹人物時已經出現的“This is …”和 “That’s …”,學習由hw 引導的感嘆句,要求學生能在一定的情景下會用“L at …”和有關物主代詞進行簡單交談以及表達讚美之意。

為此,我將本單元劃分為四課時,現在我就介紹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L at …”及其應答“It’s sart /prett/nice”,並會用“Hw nice ! ”表達讚美,感嘆之意;能用“This is …”和“That’s …”介紹物品。

2、複習服裝類單詞 :a dress,a sirt, a T-shirt ,a acet , a sweater,a cat , a shirt , a bluse;物主代詞 his ,her 和形容詞new 。

3、讓學生能夠運用本課句型靈活地進行表演以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落實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 War-up上課前我播放了英語歌曲 “Apple Sweet”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通過播放,師生跟著螢幕邊做動作邊演唱這首英語歌曲,營造了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為投入本課的學習創造積極的心理狀態。

二、Free Tal我請同學們用學過的句子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並和自己的好友進行交談

不但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情景中交流。學生們很積極地用學過的句型進行交流,充分感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學習過程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用所學語言交流的過程;在大量習得語言的基礎上學會運用並培養了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我適時地給學生以鼓勵和糾正,這樣在我的計劃中,順利完成本課Free Tal部分的內容。

三、Presentatin

1、在新課的開場,我利用來呈現新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表達慾望。我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呈現多張圖片,鮮豔的色彩,動態的圖畫,使教學活動變得形象、生動、活潑;利用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從感官上給學生以強烈的有意識的刺激,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要學習”的動力,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很自然地學會了“L at this picture.”這個句子。同時,通過讓學生欣賞這些圖片,激發學生說的慾望,讓學生學會說 “Hw nice!”

2、我呈現給學生 “a dress ”,“a sirt ”,“a T-shirt ”,“a acet”,“a sweater”,“a cat”,“a shirt ”,“a bluse”的圖片,通過一些遊戲和競賽,讓學生複習這些單詞。

(1)展示學生這些圖片的一部分,讓他們來猜。

(2)展示給學生一組圖片,但時間只有三秒,讓他們用英語說出呈現圖片的英語。

3、播放,向學生展示我們課文中人物的衣服。在學生有所反應後,讓他們說出是誰的衣服,並能用“his/her …”來表達。

4、設定一個活動,讓學生用今天所教句型“L at …”來介紹今天你認為同學或自己最漂亮的衣服,並引導他們用“It’s sart /prett/nice.”來應答。

5、學生們經過剛才緊張的練習,已有些疲憊,這時必須讓學生的大腦放鬆一下,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我對學生說:Let's a sng“Wh is wearing ellw tda?”

四、Cnslidatin

1、播放錄音,讓學生跟讀,再讓學生戴著這些人物的面具來表演,評比哪組同學表演的最好。在學習鞏固這一環節,我讓他們把所學的句型和自己的好朋友自然大方地表演出來,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他們學會合作友愛的精神。

2、小組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套衣服,並用所學句型和單詞來介紹。這個遊戲不僅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而且使語言的輸入輸出更具創造性和藝術性。

五、TPR在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口語練習的情況下,進入TPR的教學步驟

創設一個模特走秀的情境,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放鬆一下,既有趣又生動形象,很好地調節了課堂氣氛。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人人都在參與、學習。學生在玩、說、學的情景教學中深深感到“英語真有趣”。

六、Hewr佈置任務型活動作業

讓學生課後互相分小組討論一下各自的服裝,並能編成對話表演。這樣在看、聽、說、讀、演等綜合活動中既鞏固了知識,維持了興趣,又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

這是一節三年級的英語課,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語言技能,因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寬鬆、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到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減輕心理壓力,自然而然地學到知識。同時,在教學中通過人機互動,運用多媒體突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創設形象生動的動態效果,使聲音和影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我充分利用國小生敢於開口的特點,使他們所學的知識得以實踐,語言交際能力得以提高。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思想高度集中,循著教師指導的方向,進行積極的、自覺的、有創造性的學習。這裡正體現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體現了Learning b using. Learning fr using.的觀念。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興奮和積極探索的狀態之中,激發學生持續地自主學習,開發學生智力。讓學生們能夠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做到真實的交流。

國小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的舞臺》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要求學生能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沒,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還要學習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我的舞臺》以“我”的成長為線索,圍繞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敘述了我在藝術和生活舞臺上成長的故事,反應了在藝術和生活的舞臺上,勇氣和毅力讓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時含蓄地闡述了老實做人,認真演戲的道理。本課語言風趣而又充滿童趣,描寫細緻而又生動,雖然要體現的是艱辛,而筆下卻出處流露著樂觀。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能體會文中關鍵此舉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他們對藝術已經有初步的認識,但是感悟還不夠深切透徹。根據國小語文課標要求及學生學情,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扌周、抻、拽、溺愛、身段、興趣盎然”等生字詞。

2.用比較快的速度讀懂課文,感受“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體會作者學藝的艱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3.感受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現在的學生對戲曲藝術瞭解甚少,對學習戲曲過程中所要付出的艱辛也難以理解,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悟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2.體會在藝術之路上,人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由於本篇為略讀課文,並且文章內容條理清楚,學生容易把握,所以我安排了一課時來完成本篇課文的講授。

二、說教法、學法

我根據文章脈絡清晰這一特點,緊緊抓住了文章總領全文和總結全文的兩句話,提綱挈領的牽動全文的學習,這樣有助於為文章內容的展開做了鋪墊。圍繞總起句“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理清文章思路,瞭解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內容。然後再慢慢深入課文,分析重點句子。以總結句“舞臺如一爐火,煉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為突破口,讓學生體會作者在藝術道路上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緊扣題眼,感悟舞臺,層層展開,將文章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主動、愉快的參與學習,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通過本課,我要教給學生將文章讀短,再讀長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融會貫通,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悠揚美妙的鋼琴曲能夠撫慰我們的心靈,一幅幅簡單的繪畫作品能勾勒出人們心靈的畫面,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而戲曲作為一項表演藝術,它的舞臺藝術也有這神奇的力量,究竟舞臺的魅力能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來感受其巨大的吸引力)根據本單元課文內容特點匯入新課,有利於學生整體感知本組課文,也可達到溫故知新的作用,把對前幾篇課文的藝術感悟力延續到本課文,更容易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問“我”指的是誰?介紹作者吳霜。從題目著手,讓學生能夠首先了解到本文作者在音樂舞臺上、文學舞臺上所取得的成功,從而也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想要去作者的舞臺一探究竟。帶著這樣的一份好奇讓學生快速的閱讀課文,更能讓學生主動去掌握課文內容,領會課文的主旨。

(二)閱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習理解生字詞。“扌周、抻”是比較生僻的字,另外特別強調“身段”,是指戲曲演員在舞臺上所做的各種舞蹈動作。學習生字理解詞義是我們學習課文的基本任務之一,而

課生僻字較多,所以在學習時我會特別強調,並且結合自形和字義,讓學生更容易記住。

2.再次回到課文題目,那麼“我”對舞臺有著怎樣的感情,請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來回答。這時學生就會找出(1)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2)我在舞臺上慢慢長大,舞臺如一爐火,煉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這兩句話分別為文章的總起句和和總結句,是貫穿全文的兩條主線,從這兩句話著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把課文串聯起來,並且以此為點,層層展開。我並不急於讓學生尋找“我”的舞臺,而是首先來體味我對舞臺的感情,這樣以情感人,使學生感同深受,帶著和作者相同的情去體會這舞臺對作者的感情,為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做好鋪墊。

3.找到文章主線,打下情感鋪墊,在這基礎之上,讓學生找一找課文重圍繞“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寫了哪幾件事例,先由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四人討論交流,並派代表講述。這樣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也擴大了交流的參與面,以點帶面,學生找到了五處舞臺,也就明白了吳霜的成長經歷,理清了文章脈絡,明白了主要內容,可謂一舉三得。

(四)深入研讀課文

由於本文為略讀課文,沿著作者舞臺的不斷變化,我把抓住課文中重點語句,體會其中含義定為本課的主要任務。在深入研讀課文階段我會分別出示課文中的句子,做為重點分析。

1.首先圍繞總起句“舞臺對我有著神奇吸引力”,出示三個句子,在此我以其中一個句子的分析為例。

“一次,小花貓看得興起,竟躥上了床。我為趕它下“臺”,腳下沒留神,一個倒栽蔥,摔下床來,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沒緩過勁兒來。”

出示重點句子,但同時帶動整段,讓學生讀讀這句話所在的第三自然段,說說當時“我”的舞臺在哪,觀眾又有誰,聽取學生回答後,板書“剛學會走路小床上”,然後說說透過這些描寫,“我”是怎樣的形象?讓學生從作者的可愛童趣的形象,慢慢深入到作者小小年紀就對藝術的熱愛之情,由淺入深,使學生從另一高度去看待“我”對舞臺的感情,同時板書“活潑可愛、熱愛表演”。學生能夠把握作者形象後,進行朗讀,指名讀,齊讀。通過自己的朗讀來體現文中“我”的形象,這能進一步驗證學生是否已經把握住人物,從而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又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2.本文的重難點在於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藝術之路上人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所以接下來我緊扣結尾句“我在舞臺上慢慢長大,舞臺如一爐火,煉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我”在舞臺上煉就勇氣和毅力的句子,自主學習,體會含義。緊緊抓住文章第七段,描寫吳霜苦練毯子功的這一段,通過圖片感受童子功的難度,以及結合文中的動作描寫,讓學生體會到練功的枯燥和艱辛,同時板書“六歲院子裡勇氣和毅力”。通過想象,體會暑去寒來練功的不容易,身臨其境的走入吳霜的練功場地,加深對中心的體會,以此突破本文的重難點。

國小說課稿 篇7

一、依據課標

說理念

本文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小故事,文中的孩子內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緻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著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本文的設計理念是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二、緊扣特點

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一課表現出小男孩的誠信讓人感動,老奶奶博大的胸懷也值得我們稱讚,通過讓學生讀課文後,會有更多自己的獨特體驗。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寫剩下的兩個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情感目標:培養承擔責任,學會寬容。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寫兩個詞。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理會故事中的道理。

、情感互動說流程。

1.複習鞏固

創設情境

上課之初,我先引出上節課可愛的小魚教會我們許多字詞,現在你們還想與他們見見面嗎?以生字見面會為本課的開始,此環節的設定能一下子讓孩子愉悅的進入課堂為後面的語文課埋下了一個精彩的伏筆。

2.合作探究

體悟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情趣。給他們自讀自悟的機會和個性化表達的機會,在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請感朗讀,使學生感悟出小男孩是一個坦誠敢於承擔責任的孩子,老奶奶慈愛,善良值得我們稱讚,從而給孩子們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啟迪。

3.拓展昇華

學寫詞語

(1)聯絡生活

領悟真情

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講講你在生活中你遇到類似的事情嗎?

(2)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寫字指導。

4.板書設計

為突出直觀性,使知識簡要,集中並體現教學的重要內容。

國小說課稿 篇8

教學內容包括:足球停球---傳球—停球、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的動作技術。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來說:

一、說教材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水平2課標對學生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側重選擇了運動參與、社會適應領域目標為依據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並以足球腳內側踢球的學習內容為載體,以小群體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現與諧、民主、張揚學生個性的教學氛圍為前提,以體現公正、公開的評價為嚮導,全面達成本課教學目標,來滿足學生的發展與需要。

二、說教學目標

1、在參與中感悟體驗成功的喜悅,以及足球變化無窮的魅力

2、在活動中主動學習足球停球---傳球—停球、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的動作技術,體驗成功的喜悅,並靈活地在遊戲中運用。

3、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與遊戲規則。

4、在小群體合作學習中培養角色意識、團隊精神與社會責任感。

三、說分析

足球停球---傳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術之一,由於進攻、防守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學習足球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正確的擊球部位,準確的擊球時機,良好的判斷是學生掌握該技術的關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由於是國小中段的學生,腳內側踢球的學習是在不完全淡化技術的前提下進行的,本課對教材的運用進行了一定的加工與處理,使學生樂意學習,易於接受,並在學習過程與實戰中得以充分體現。

四、說學情

由於學生年齡小,很少上足球課,對足球遊戲非常感興趣與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場地的原因,平時學生接觸足球的機會不多,足球特長生很少,針對實際情況,本課就從玩球起步,使學生一開始就對足球進行親密接觸,從而熟悉球性,對足球產生好感,激發學習足球的興趣,為以後的足球學習打下基礎;第二、由於人多,場地小,基於此種情況本課採取了友情分組,這樣便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小集體內進行自我設計、自我鍛鍊、自我評價,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明白在小組內要尊重關愛弱者,要做到同伴與同伴互相幫助、互相約束,同時小組長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時候也鍛鍊了自己的組織、領導與協調能力。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停球---傳球—停球

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

六,說教法、學法:

教法:“講解示範法”、“啟發誘導法”、“激勵評價法”。

學法:“優生示範法”“自主練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嘗試學習法”

七、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設計了以下的四個教學過程: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1-2分鐘

上課鈴聲一響,體育委員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橫隊集合,師生問好。老師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樂給孩子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然後提問:“孩子們音樂好聽嗎?“喜歡足球運動嗎?”“都喜歡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們都大聲回答:“喜歡,喜歡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這時再宣佈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小足球――腳內側踢球,並提出本課的要求,強調安全教育,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8-10分鐘

1、佇列練習:首先進行原地的佇列練習。(左轉、右轉、後轉、四列橫隊成八列橫隊)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體現精、氣、神,使學生張、弛有度。

2、趣味玩球練習:主要是讓學生熟悉球性,為激發學生學習足球提高興趣,為更好地進入主教材的學習做鋪墊。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趣味玩球的練習,玩的同時配上歡快的音樂,教師用語言提示玩球的動作與正確的方法。

3、球操練習:學生成同心圓隊形站立,每位同學手拿一球,配上現代健身音樂,教師領做球操。要求:動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鐘

本單元共分為四次課,本次課是本單元的第2次課,針對水平2學生的基本情況與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了克服專項練習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練習:

1)技術學習一,遊戲:停球---傳球—停球(16分鐘)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與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擋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小組展示傳球方法,注意準確性;(腳背、腳內側、腳外側)

6、遊戲:傳停球接力

三、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接力(13分鐘)

1、師:光學會傳球與運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運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的方法,提示要點(推球的後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線運)

3、學生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球必須改變執行方向,也就是曲線行進,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曲線運球,如何進行呢?下面分小組進行嘗試。

6、學生分組嘗試;(繞標誌物S運)

7、小組優生展示,師歸納:用腳的內、外兩側撥球來改變球的執行方向。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方法是……。

8、比賽:運球接力。

(四)結束部分:3-5分鐘

1、放鬆舞蹈:(放音樂)

學生自然形成多層圓圈,選擇“雪絨花”三拍子音樂配上簡單的華爾茲動作為放鬆練習,使學生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得到了肢體與心理放鬆,目的使學生的心率下降,逐漸恢復安靜狀態。(教師邊唱邊跳)

2、小結:進行本節課評價,首先引導學生,談出感受(參與、技能、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教師表揚,再進行昇華性的小結。

3、佈置課後練習:在家選一安全、適合的地方進行對牆踢練習;或與自己的父母進行腳內側踢球的練習。

4、結課:提示學生注意運動衛生,收還器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