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來源:才華庫 3.3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第四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規範要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習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發生和作用。

(2)會數1000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體會十進關係。

(3)培養同學的估數意識和能力,發展數感;並培養與人交流、勤於考慮的習慣。其中正確數1000以內的數,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規範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往互動與一起發展的過程"。據此,本節課主要採用活動教學法。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同學在做中學。

首先是猜一猜體育館人數的活動;接下來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給同學一大盒小棒,在猜想的基礎上,將"到底有多少根小棒"這一問題交給同學,讓同學自身在數小棒的操作活動中自身去體驗、感悟,從而發現數數的方法,體會十進關係。然後是議一議的活動,讓同學交流:關於數數,你有什麼新的發現?最後是練一練的活動,包括接一接、數一數、說一說、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動,讓同學在活動中完成了新知的應用與拓展。

2、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同學在交往互動中學。

本節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同學小組合作數小棒,一起決策,集體解決問題,同學在小組中可以自由學習、充沛交往,小組中的每個同學都有操作、發言的機會。

3、創設情境,讓同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本節課創設了企鵝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禮物的故事情境,力圖引領小朋友們走進一個充溢童趣的童話世界,讓他們學得輕鬆愉快又積極主動。

三、說學法。

從學法來說,本節課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我先讓小組成員獨立考慮,然後組內討論交流,達成共識,最後小組成員一齊動手操作。然後是小組議一議的活動,老師先引導同學:關於數數,你有什麼新發現?同學在獨立考慮的基礎上討論交流,各抒己見,一起促進。組與組之間也有交流。同學合作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啟發、引導,同學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學程式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主要由以下幾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猜一猜

課件出示體育館圖片,引導同學:猜猜看,這兒可坐多少人?意在讓同學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同學的數感、估計意識和能力。並由此匯入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

活動二:數一數

活動前,為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登城堡拿禮物的故事情境:小朋友,企鵝博士帶來了一些題目,小朋友每答對一道題,就可以登上一級臺階,到達城堡時,裡面將有一份禮物等著你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接下來同學滿懷信心地進入數小棒的活動。

(1)數老師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明確"10個一是十";

(2)數杯中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數,明確"10個十是一百";

(3)小組合作數更多的小棒。

數之前,我先讓同學猜一猜:企鵝博士給我們帶來了幾大盒小棒,你們猜一猜,每盒大約多少根?

同學自由猜想後,老師問:怎樣能準確地知道小棒的根數?同學將自發地要求數。老師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給各組,請小組合作數一數,並提出數的要求:

(一)數的速度要快;

(二)數的數量要準;

(三)數的結果要讓他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不用一根一根地數。

出示要求後,我不是馬上讓他們數,而讓他們先獨立考慮:該怎樣數?再組內討論:我們組怎樣數?統一意見,達成共識。然後組內一起動手數小棒。

數完後,分小組彙報:你們組有多少根?怎樣數的?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這時,將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數法:可能有5根扎一捆的;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紮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等等。

在此基礎上,老師引導同學比較:這麼多的數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說說你的理由。然後請各組把你們組的小棒放在相應的數位筒裡,並說一說裡面有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這樣從感知入手,注意了數和形的結合同學很自然地得出:10個一百是一千。

同學在緊張有趣的數小棒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將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整個活動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啟發、引導,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活動三:議一議。

關於數數,你有什麼新發現?讓同學先獨立考慮,再組內討論交流。這樣,在操作體驗的基礎上,讓他們自身總結歸納出數數的方法和規律,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

活動四:練一練。(企鵝博士考大家)

1、 接一接。

89 189 99 29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彎處數的數法是同學數數中的難點,這一活動是為突破難點而設計的。

2、 數一數。

(1) 從一百九十一數到二百零一

(2) 從九百八十七數到一千

這裡,我讓同學找同伴互數,再個別展示,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

3、 說一說:聯絡日常生活,用10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讓同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悟數學的價值,並培養同學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4、 估一估:書架上大約有多少本書?並請說出你是怎樣估計出來的,再次培養同學的數感和估算能力。

5、 填一填: ( )、( )、800、( )、( )

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同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或百個百個地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也可以反過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只要同學說得有道理,都給予充沛肯定,以提高同學解決問題戰略多樣的意識。)

最後進入總結的環節: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順利登上了城堡,城堡裡有什麼禮物等著大家呢?(課件出示金燦燦的獎盃)恭喜你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將獲得更多的獎盃!以此激勵同學努力學習,不時進步。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1000以內數的認識》

一、分析本課教材

《1000以內數的認識 》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69頁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將認數的範圍擴充套件到萬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新教材又將萬以內數的認識分為兩段,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道德分析,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 、過程與方法: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體驗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以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和組成。

難點:建立數位的概念。

四、教法: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的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談話和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五、 學法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本節課中學生所用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兩種方法。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學生自備練習本。

七、教學設想:

(一)、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來展開教學,所以我在課前複習中,先讓學生複習所學過的知識,再讓學生說說對於剛才說到的這些數,你知道些什麼?然後由“鳥巢體育館能容納多少人”在學生腦海中進行引入大數的映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已經懂了的,我們就不必再教了。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我們就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比如126的組成,學生在觀看撥數的過程之後,自然就知道了。還有在師生共同數出1000 個字、1000根小棒後,我讓學生說說你對1000瞭解了些什麼?

(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是數出來的。

1、用多媒體教學是個很好的選擇,給學生展示小正方體, 以小組為單位數。經歷一個一個數的、整十、整百和幾百幾十幾的數數過程,使學生感知並體驗1000以內數的形成。

2、還可以藉助計數器教學,師在計數器上撥動小珠,讓學生知道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加深印象。

3、在計數器上撥入304,然後師撥學生數。這些數數的方法不是教師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感悟,自己總結出來的。

4、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寫數的過程中,教授讀數的方法,並強調寫數是數字,二讀數是漢字。

(三)、讓學生獲得清晰透徹的數的概念。

在整個教學中,力求引導學生動口數、說、合作的基礎上,自主探究、主動構建起1000以內數的概念。例如:數的組成。讓學生在練習部分說一說一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再脫離實物,看數說數的組成。層層遞進,由淺入深,讓學生獲得紮實透徹的概念。

(四)、適時給予學生鼓勵。

(五)、能力訓練。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關鍵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達到掌握重點的目的。

(六)、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在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的數,可以十個十個的數,還了可以一百一百的數。並且再次強調讀數和寫數的區分。

八、板書設計:

九、佈置作業。

觀察生活中的較大的數字,記錄下來,下節課拿來和同學、老師一起分享。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3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講的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1000以內數的認識》。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學會1000以內數的數法、讀法和寫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感,重點是使學生會數、會讀、會寫1000以內的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數感。

本節課我教給學生的是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動手合作,自己總結和歸納數數的方法和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每一步都以學生的認知為基礎,這樣有利於學生獲得透明紮實的概念,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合作、主動發現、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情景匯入,引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體育館場景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近而引出新課。

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通過數玉米粒的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自己去體會數數除了一個一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還可以一百一百的數,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團結協作的意識,又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在通過小組內數一千以內的數突破數數每數到幾百九十九的時候下一個數該如何數這一難點。最後藉助計數器讀、寫一千以內的數,並瞭解數的組成,讓學生與同桌、小組進行交流,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理解,在利用討論304、580中的“0”不寫行不行?為什麼?並試著讓學生舉例論證,使學生深刻理解到數位中間的“0”要讀,而末尾的“0”不讀,“0”在數當中起的是佔位的作用。

三、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通過幻燈出示鴿子、氣球、森林的圖片,讓學生在各種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悟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

四、最後我安排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安排,如有不妥請領導指正,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我將加倍努力,爭取把教學工作做的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