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說課稿範文集錦9篇

來源:才華庫 2.97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美術說課稿範文集錦9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北師大版《藝術》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藍色的大海”的第三個課題,主要介紹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色彩等,是學生在學習《小貝殼》、《美麗的風帆》後,讓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從海灘、海面走向更為神奇的海底,從而使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從“零散”走向“整合”,從“單一”走向“豐富”,為學生認識大自然打開了另一扇窗戶。

二、學情分析:

《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藝術學習只有與學生個人的成長環境聯絡起來,才能獲得持久的動力。因此,本課教學前,我著重調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掌握了基本的學情資訊:

1、閩南是一個洋溢著“海文化”的地區,學生生活在海邊,對於大海本身並不陌生,他們聽過、見過、吃過甚至抓過不少的海洋生物。

2、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時期,思維運作以形象為主體,對於“動作”和“形象”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3、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合作、交流、獨立操作等學習習慣已初步養成,並且學生也初步學習了用肢體、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事物。

三、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

A、讓學生初步認識海底的奇異景觀

B、讓學生初步認識海底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

2.能力領域:

A、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B、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海底生物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領域:

A、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珍愛海洋生物。

B、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教學設計前的考量:

思量一:如何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

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思量二:如何確實地發展學生的藝術能力?

藝術能力是藝術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學生藝術能力的發展不能寄希望於課外的輔導,只能落實於課堂教學之中。

思量三: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海洋是人類共同財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聯絡學生的生活情感,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和關注環保的意識。

四、教學過程:

(一)變小魔術,揭示課題

好奇之心是學生的天性。因此,在課一開始,我就拿出一張白色的紙,告訴學生:老師可以五秒鐘之內把一張白紙變成一片大海!信不信?以這樣的引入,來極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好奇心,然後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說說對海底世界的印象,引出課題。

(二)探索海底的奧祕

1、讓學生模仿潛水員的潛水動作,在感覺中走入海底,產生親切感。動作表達能力不僅是藝術課程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感受藝術、掌握藝術的重要方法,學生通過動作來把握世界。

2、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動畫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看到海底生物,感受海底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

3、讓學生說說還見到過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充分地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來豐富課堂資源的交流與互動。

4、讓學生隨機模仿海生物在水中游行的動作,把握各種生物的不同特性。在培養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下面的創作打好形象的基礎,更為主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

(三)深入認識海底生物的特徵

課件展示不同海生物組成的畫面,讓學生在形狀各異、色彩各異的海底生物中感受美的存在。

1、小組內交流,自主選擇喜歡的海生物進行比較:

a、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特徵,想想它們和哪些幾何圖形相類似。

b、讓學生欣賞海洋動物身上花紋特點。

c、認知色彩。通過課件將圖片欣賞設定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通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觀察各種不同生物的形狀、花紋、色彩中,感受海底生物個性的美;在比較各個生物時,滲透美的鑑賞。

2、作品欣賞。我特蒐集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欣賞,感受用點、線、面等表現的海生物,增強學生創作的自信心。

(四)在創作中內化學生的藝術素養

1、方法滲透。讓學生討論用什麼方法來表現海底世界?在討論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足夠充分的創作材料。

2、合作創作。讓學生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通過觀察和學生個性的獨特把握,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合作創作,以豐富的色塊、線條等來表現海底生物。加強學生的交流、互動和合作,以求使作品的創作呈現更為豐富的表現力。在合作訓練中,主要做以下幾個步驟:

a、確定繪製物件、手法及物件大小。

b、根據生物的形象考慮裝飾的圖案。

c、進行具體的撕、貼、畫等。

3、作品展評。每組選一兩名小朋友展示作品,並將該組的構思、設計意圖,說說給大家聽。在品評學生作業時,對學生施行“大拇指”教育,同時重視生生之間的互評,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美的鑑賞能力。

(五)擴充套件延伸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小朋友們,海底世界是這麼的美麗多彩,你會去破壞它嗎?那麼咱們該怎麼做?”引發學生反思與交流,進一步認識海洋是人類的朋友, 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賴以生存的家園,不能破壞的,有責任去保護它,使其情感受到深化與昇華。

美術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領域。包括三組學習活動,可用3-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講解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 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對這一領域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初步瞭解美術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術的發展及其藝術特色之間的關係。能力目標:讓學生自己收集中國美術作品圖片和文獻資料摘錄,並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選擇一些作品進行深入欣賞和評價。情感目標:能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認識美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特徵。

3, 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結合歷史課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回顧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狀況。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能夠利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歷史文化資料和美術史料,和美術作品相互印證與對照,進行探究學習。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性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啟發引導”及討論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開發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並且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師範的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知識,已解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鑑於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在這節課,我運用了講授法,談話法, 演示法和師生互動相結合的方法。 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達成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簡短評述的目標。

四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以下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通過展示所選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美術作品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圖片圖表,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提出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這種匯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收到“一石衝開水底天”的效果。

第二環節 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獨立思考 互相討論 組織學生對一些重點作品進行欣賞並對作品中的視覺形象,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進行初步的描述。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一一介紹

第二層次 選擇方法 小組合作 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如"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與深層意蘊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有什麼時候樣的關係?"等等。歸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圍繞本課的中心議題-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時代審美特徵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進行深入的欣賞和分析討論。

第三層次 互相交流 進行小結 根據學生或小組準備的材料,分別對其他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讓學生更深層的瞭解中國繪畫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樣的設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落腳點,讓學生從事主動地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得能力。

第三環節 總結提煉 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要點,鼓勵學生多關注美術的發展動態。

通過總結,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並把學習的觸角向外擴充套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整堂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體現美術與社會,生活,人文。自然,科學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表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2注重美術思想方法的滲(shen)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3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美術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美術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審美情趣。

4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評價。

各位評委,以上所說是我對這一單元第二課時的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著學生和老師的靈性而隨機生成。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教!

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重點:

培養學生送審美的眼睛,讓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理由:審美應是一種主動地行為,因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有具備了一雙審美的眼睛,才能會看和主動。)

(三)難點

如何結合例項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美術鑑賞一般過程或方法。

(理由:由於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的制約,對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難度。)

(四)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學習美術鑑賞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說明什麼是美術鑑賞,第三部分為美術作品的分門別類,第四部分是美術鑑賞的意義。

二、教法:

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為主,所以我採用了講授法、對於相關的作品採用演示法。

三、學法:

記錄、觀察、理解、記憶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匯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後,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量眾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鑑賞問題。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說課稿,美術說課教案,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張萱的《搗練圖》米勒的《拾穗》達利的《內戰的預感》康定斯基的《即興之31》

提出問題:A、你喜歡哪幅或者哪幾幅作品,為什麼?

B以上有你感到厭惡或不解的作品嗎?為什麼?

C你能說說其中有關作品的表現有哪些獨到之處嗎?

學生活動:帶著問題觀察展示的作品,踴躍的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大家對美術作品的這些疑問或者觀點,都涉及到了美術鑑賞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作品是怎樣分類的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是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理由: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在看畫的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自然而然的引出美術鑑賞的概念,比單純由老師來講述要直觀和具有樂趣。)

2、什麼是美術鑑賞?

基本內容:先從對天安門廣場的感受和對天安門的審美認知中,說明鑑賞並不神祕,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後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以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來介紹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闡明什麼是美術鑑賞及其物件、過程、目的和本質特徵等。

通過對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三幅國畫的欣賞以及對各自相關知識的查證,得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所以美術鑑賞是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作品的直觀和相關知識是美術鑑賞的基礎,這就要求鑑賞者必須首先具備美術的基本知識,識別美術的基本型別和一般表現方法,然後才能進行實質的鑑賞活動。

那麼美術作品有哪些型別呢?這就涉及到了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問題。

教師活動:(1)、分別展示天安門的圖片、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

(2)、提出問題:A、看到天安門我們聯想到什麼?(提示:造型的、歷史的、情感的)

B、《搗練圖》和《拾穗者》兩幅作品有什麼區別?(提示:畫種、服裝、國家、貧富、)

C、《奔馬》《太白行吟圖》《根扎南國》都是中國畫嗎?

(3)、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有關理論和觀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探究問題,回答提問。

(設計理由:1、在欣賞圖片中,逐步訓練學生區分不同美術形式的能力,2、培養學生勤勞善良的美好情感)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說課稿,美術說課教案,

3、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總體而言,美術作品都被歸為空間藝術的範疇,在這下面,美術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緻的劃分。

依照美術作品在形式語言上的不同特徵劃分出了以寫實性客觀再現為主的“具象藝術”。

美術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會飛的玩具》。是一節手工製作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課要求,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玩具是兒童生活中最熟知的事物,種類、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本課即以會飛的玩具為內容題材,開展綜合性的探索學習。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欣賞不同型別、不同材料所製作出的會飛的玩具,使學生自覺、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本課教學內容偏重於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並通過不同造型的會飛玩具作品和自然界及科學界中會飛物體的欣賞,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材料設計製作出不同造型的會飛玩具,感受美術、自然、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學情分析

雖然是三年的級的學生,但是每個孩子對玩具的喜歡還是非常強烈的,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會飛的玩具更有意義。這個年級的學生在動手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情緒高漲,感悟知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進步。通過學習,感悟到了藝術美和生活美的有機結合。

三、說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以學生髮展為本,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通過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絡,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1、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

2、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造型表現,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讓學生感受美術、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五、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掌握製作方法,用各種材料進行造型表現。

2、、教學難點:用各種材料進行大膽、誇張的造型表現。

六、說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為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我將運用談話法、引導法等教學方法。

在學法指導上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欣賞法。

七、說教學資源:

為了使學生能成功的製作出各種會飛的玩具,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及會飛的玩具、材料等教學資源。

八、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從以下八個環節設計實施本課教學。

(一)組織教學

通過檢查學生的學具、用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引入新課

1、出示會滾、會轉、會搖和會飛的玩具。通過複習已製做過的玩具,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玩具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揭示課題——會飛的玩具

(三)探索研究

1、啟發學生回憶會飛的玩具及物體,並說說:你在哪裡見過或玩過哪些會飛的玩具?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出示各種不同的會飛玩具,引導學生分組觀察、分析、討論、瞭解會飛玩具會飛的特點和基本的製作方法。

①會飛的玩具有什麼特點呢?他們為什麼會飛?是根據什麼原理製作的?

②它們的製作過程有哪些方法?

本環節引導學生不斷觀察、討論、分析,使學生懂得會飛玩具會飛的特點和基本的製作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③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討論說一說他們收集的材料可以製作成什麼樣的會飛玩具?

3、嘗試造型設計與製作,抓住典型,讓各組學生介紹自組的玩具及製作方法。

這一環節我用不同的方式評價學生,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知道同學之間應互相學習,團結合作。

4、播放多媒體欣賞各種會飛的玩具和自然、科學中會飛的物體。

通過欣賞,讓學生觀察瞭解不同的材料都可以進行想象創造設計,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美術、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5、出示設計製作的基本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四)學生設計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1、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材料,製作會飛的玩具。

2、引導學生給自己的玩具取名。

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引導學生繼續進行探究活動。

(五)作品展評

1、分組展示作品,學生參觀欣賞,各談創作思路和感受。

2、通過比賽評選出最會飛的、最有創意的作品。

此環節讓學生體會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收拾整理

做好作品的同學,將剩餘的材料收拾乾淨,保持教室地面清潔。

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體現美育潛移默化的教學思想。

(七)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通過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整體認識。

(八)課後拓展

在操場上組織主題為“小小飛行員”的科技比賽,比比誰的作品最會飛,飛得最高,最有創意。

美術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地球的新生》具體程式如下。

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 知識目標:瞭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 能力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

3、 情感目標: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及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4、 教學重難點:重點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5、 難點是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設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趣匯入——討論探究——思考討論——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趣匯入、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感受地球和人類的關係。

二、討論探究、問題質疑,思考人們為什麼要地球新生,通過學生討論、彙報,意識到保護地球資源的重要性。

三、思考討論、出示書中手抄報作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瞭解手抄報的組成部分。

四、拓展遷移、展示幾則保護環境的格言,請同學朗讀,同時提出要求和希望。

板書設計:由兩部分組成,課題和格言,簡潔明瞭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

美術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情緒是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心理狀態或不愉快的情感,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等,可以在生活中不經意之間就體驗到它的微妙。本課是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感受色彩以及點線內在的生命力和情感,並嘗試用不同的色彩、點線大膽表達抽象的主觀情緒。

二、設計理念 :

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高興時開懷大笑,手舞足蹈,悲傷時傷心落淚。通過設計不同的情景體驗活動,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真正將學生的主動學習放在首位,然後讓學生把體驗到的情緒變化通過用色彩和點線等造型語言所表現出獨特的畫面,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體會、去創造。

三、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通過有趣的美術體驗活動及欣賞活動,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用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2、 操作目標:能用靈活多樣的手法和不同的色彩、點線來表現特定的情緒。

3、 情感目標: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互相啟發,激發創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音樂、繪畫作品,體驗色彩和點線變化的豐富,感受藝術元素所帶來的情緒表現的感染力。

教學難點:如何用不同的色彩、點線表達特定的情緒。

五、教學法分析:

1.觀察人的表情激發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色彩與情緒的關係。

3.圖片與音樂結合感受色彩情緒。

4.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六、教學過程的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學生熟悉的體育明星,讓他們欣賞,感受他們的表情,並用自己的話給他們的表情配音,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激發出來了,學生通過欣賞,代說,體會他們的高興,憤怒,傷心,失落,並揭示本課主題:“畫情緒”。

2.聯絡生活、情緒探究。

在視覺中色彩最有力的影響人的情緒,在生活中就有許多利用色彩調節情緒的,接著出示生活中的兩個場景:一個是醫院的潔白一個是喜慶的火紅,讓學生初步感受色彩與生活、色彩與情緒的關係。然後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能表現不同的情緒,學完這些之後再回到生活,讓學生思考這樣一道題:一個獨居老人想給自己的房間塗上色彩,用哪種色彩更好,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關心老人的優秀品質。

接下來讓學生欣賞老師創作的兩幅情緒作品,讓學生猜猜這些作品表現什麼樣的情緒,學生猜完之後,我告訴他們這兩幅作品來自兩段音樂,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又被吸引了,都想了解是什麼音樂,我讓學生先聽音樂,再介紹音樂的知識,來驗證他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再欣賞一些表示情緒的圖片,讓他們猜猜哪些是表示愉快的情緒,哪些是不愉快的,學生經過思考,交流,總結歸納出畫情緒的一些方法。

3.情緒體驗,自主創作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生活,尋找創作的素材,表現的內容,在優美的鋼琴曲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意自己的情緒,我想在這自由的氣氛中,學生定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4.多維評價、個性表達

請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大膽地在黑板上展出,說說自己畫得精彩或得意之處,再請看的同學談談對畫的感覺。這一互動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大膽展現了自我,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沒有輪到上臺展示機會的同學,我鼓勵下課可以互相評價,互相猜猜別人的作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緒,讓他們學會要大膽地表現自己。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給予鼓舞和評價:“你的畫別有特色”、“你的畫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這些激勵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五、拓展欣賞,情緒延伸

最後部分我安排欣賞大師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體驗藝術的感染力,每個人對色彩線條有著不同的心理感受,讓他們放鬆心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用自己獨特的理解來感受作品,老師也穿插介紹一下作品知識,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品所傳達的情緒資訊,感受藝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藝術不僅是給別人看的,更是一種絕好的自我表現的手段,真正的藝術於生活,更高於生活。

最後我想對學生說,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歡笑,更有淚水,有成功,更有挫折,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微笑著去面對,因為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美術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宋xx,來自武術之鄉——登封。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領域。包括三組學習活動,可用3-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講解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學習目標:根據新課標對這一領域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

①.通過本課欣賞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美術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術的發展及其藝術特色之間的關係。

②能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認識美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特徵。

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結合歷史課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回顧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狀況。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能夠利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歷史文化資料和美術史料,和美術作品相互印證與對照,進行探究學習。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性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啟發引導”及討論法。並且藉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力爭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知識,解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鑑於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在這節課上讓學生通過欣賞、討論、評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以下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通過展示所選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美術作品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圖片圖表。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這種匯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收到“一石衝開水底天”的效果。

第二環節 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獨立思考 互相討論 組織學生對一些重點作品進行欣賞並對作品中的視覺形象,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進行初步的描述。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一一介紹。誰能說出含有青銅器名稱的成語或典故, “一言九鼎”等。同學紛紛舉例,這個問題很適合所有的學生們,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嚐到了學習的快樂。學生們通過青銅上裝飾的饕餮紋感受到了商代青銅器的特徵與含義。對比周、漢時期的青銅器,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想法。

第二層次 選擇方法 小組合作

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如"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與深層意蘊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有什麼樣的關係?"等等。歸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圍繞本課的中心議題-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時代審美特徵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進行深入的欣賞和分析討論。

第三層次 互相交流 進行小結

根據學生或小組準備的材料,分別對其他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讓學生更深層的瞭解中國繪畫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樣的設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落腳點,讓學生從事主動地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得能力。

第三環節課堂小結,課後拓展。

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要點,通過回顧總結,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並把學習的觸角向外擴充套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整堂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1體現美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表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美術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美術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審美情趣。3. 注重激勵性評價,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各位評委,以上所說是我對這一單元第1課時的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著學生和老師的靈性而隨機生成。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教!

美術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國小美術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課,屬於 “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通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啟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本課課時安排:1課時

3、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手形畫的魅力,激發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手形的變化並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4、教材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本課的難點是:啟發學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絡,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二、本課的教法

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

在教學中我將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遊戲激趣法:採用遊戲的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2、啟發談話法:運用談話法能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設情境法:用魔術的形式及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本課的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把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移到“學”,變“全盤授與”為“啟發引導”,導之以學,導之以思,導之以畫,導之以創作。在學的過程中,以學為主,以導為輔,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主學習,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採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主要有: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發豐富的聯想,通過自身嘗試體驗,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拓寬學生思路,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聽取不同的看法意見,交流彼此的經驗。

(3)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課繪畫練習中,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範畫及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本課的教學思路:

(1)課堂教學以活動方式為主,通過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演一演、試一試、畫一畫、評一評等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手形產生豐富的聯想,體驗生活創造美和合作學習的快樂。整個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注重情感體驗和動腦動手。

(2)在指導學生對手形的聯想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在研究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

(3)允許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理解,採取以鼓勵為主的多維性和多級性評價方式,讓學生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表現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

五、本課的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1、玩一玩

運用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手產生興趣。

2、說一說

教師通過啟發式的談話,引導學生對“石頭、剪刀、布”這些簡單的形體進行聯想,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做好準備;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抓住時機更深入地引導“我們的手還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這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進而匯出課題《小小手》,比一比誰的想象力更豐富。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1、 看一看

教師用魔術的方法擺各種手形讓大家猜,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後再讓他們在小組內做“你變我猜”的遊戲,學生便會迫不及待地在小組內用單手、雙手做各種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師及時鼓勵學生“老師剛才發現許多小朋友的手都很靈巧,哪位小朋友願意展示一下自己會變的小手”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各種變化多端,形象可愛的手形在他們靈活的手上展現,他們玩得高興,學得開心。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輕鬆快樂、自由熱鬧、親切和諧的氛圍。

3、試一試

教師演示繪畫步驟,先在實物投影上做手勢,然後把手按在紙上畫出手形。引導學生試著將聯想到的事物添畫出來以後再給它塗上顏色。通過欣賞各種形象的手形畫,讓學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擺手形還可以想象添畫,也能用顏料直接塗在手上的方法畫手形畫,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他們嘗試多種畫法,拓寬思維。

(三)合作練畫,愉快展評

1、畫一畫

讓學生討論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小小手,怎樣分工,然後小組合作作畫。通過合作學習能開啟學生的新思路,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擔任協助、引導的角色。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創作,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畫出奇趣橫生的手形畫。

2、評一評

教師採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個人評與小組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閃光點進行評價,時時處處予以鼓勵。從而讓學生能夠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最後投票選出“最佳創意獎”,將學習熱潮推向高峰。

(四)歸納總結,鞏固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及學到的本領,通過課件展示圖片,延伸主題,運用課程整合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啟發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

美術說課稿 篇9

這是一節創作課。教材上有一幅國慶節夜晚放煙花的圖片和四幅兒童創作畫,這四幅兒童創作畫是學生用不同線材來表現的,採用了蠟筆繪畫、毛線貼上和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的。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過年過節時,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煙花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形狀和色彩也越來越美麗。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是的場景,知道煙花的造型,並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教材,對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事物。煙花是孩子經常見到的,與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讓孩子把他們豐富、奇特的想象力通過動手錶達出來。

二、設計思路

1、欣賞“煙花”;

2、認識“煙花”;

3、感受“煙花”;

4、創作“煙花”;

5、評比“煙花”。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煙花的形狀,學習用不同的線材表現煙花。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能安全使用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形狀各異的煙花。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表現不同形狀的煙花。

四、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課件、演示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五、教學過程

1、播放一段有關煙花的課件、範畫,教師提出問題:煙花的形狀變化萬千,但它們有一定的相同點,請同學們找出。學生分組討論並總結出:煙花從中間向外放射。

2、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說說它們的形狀像什麼,並請幾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感受。再請學生對所畫的煙花進行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