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三國鼎立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75W

《三國鼎立》是一篇課文,大家知道怎麼樣書寫這篇課文的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幼兒園三國鼎立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園三國鼎立說課稿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國鼎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8課內容。主要介紹了東漢末年國家從分裂割據到區域性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的形成揭開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區開發的序幕是歷史的一大進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下一課學習"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作用。

二、說學情分析

我校生源一部分來自農村、一部分來自城市,歷史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雖然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了求知慾和表現欲,但對事物的認識常以形象思維為主,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從新課程理念出發,結合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 知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瞭解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地圖及圖片資料,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和論叢史出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提高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諸葛亮治理西南,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進一步認識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通過分析吳國大將衛溫到達夷洲(今臺灣),使學生認識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依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因素,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國家再次統一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原因及評價。依據:教材沒有作具體詳細的分析,七年級學生對歷史事物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設為難點。

五、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資料,選用恰當的影視資料等手段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合作探究法 主要根據教材內容,通過創設情景,設定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3)講授法 直觀演示和探究討論可以使課堂生動,但學生綜合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重點難點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適時的總結講解必不可少,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

六、說學法

(1)模擬歷史情景景法:學生通過情景模仿的途徑來學習歷史,讓學生在生活中親身體驗歷史、感受歷史。

(2)比較法:通過比較來更深一步認識理解歷史問題。

(3)討論法:通過師生的互動,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聽一聽猜一猜清唱歌曲《曹操》中的歌詞: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猜猜:歌詞內容涉及到到哪一段歷史呢?三國是指哪三個國家?三國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從而匯入新課。目的:首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其次從學生已知的知識出發,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官渡之戰(重點)

(1)戰爭的背景:引導學生觀察《東漢末年割據形勢圖》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曹操,在介紹曹操的過程中朗讀並分析《龜雖壽》這首詩,得出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天下。由三段材料的分析來總結曹操的勢力壯大的原因。

目的:通過以上三張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在分析材料中對重點語句用不同的顏色區分,這樣降低了學生對文字材料分析的難度,提升繼續學習的興趣。

(2)戰爭的經過: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閱讀課本再結合課件通過動口動腦的形式來敘述戰爭經過。目的: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和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3)戰爭的結果:曹操以少勝多。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形式結合課本知識共同完成。老師進行總結。目的: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團隊意識,通過合作學習達到鞏固本課重點。

過渡: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後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在南下時遇到怎樣的對手呢?從而引出本課的第二個重點赤壁之戰 。

2、赤壁之戰 (重點)

(1)首先播放《赤壁之戰》視訊瞭解火燒赤壁的經過;指導學生結合課本,複述赤壁之戰的時間、交戰雙方及結果;目的:在教學中結合聲像影音資料,使學生眼、耳、腦並用加深印象,突破重點。

(2)在瞭解史實的基礎上比較“兩次戰役中,曹操為什麼一勝一敗?”。 通過小組討論,老師進行總結。

目的: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總結歸納能力。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進入到本課的難點教學。

3、三國鼎立的形成(難點)

我通過三個方面來突破難點:

(1)在形成的原因中通過老師的講解來突破。

(2)形成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找到各國建立的時間,人物和都城等。

(3)通過圖片的方式瞭解各國在發展經濟方面採取的措施:

通過學習諸葛亮治理西南,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進一步認識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介紹吳國大將衛溫到達夷洲(今臺灣),使學生認識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達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昇華,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在瞭解魏、蜀、吳三國發展經濟方面採取的措施後,思考: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目的:通過此題來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評價歷史事物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帶學生一起重溫三國的那段歷史,教師伴隨著說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為完成統一大業盡折腰,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只為他們的付出而喝彩,建設偉大祖國美好家園的重任就落在了你們的身上,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從而結束本課。

(四)作業設計:曹操和諸葛亮這兩個歷史人物,你比較喜歡誰?為什麼?

目的:由於時間的原因在講課中沒有進行人物的評價所以設計此問題拓展思維。

八、說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依據課程標準出發結合本校學情,制定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活動,突出三個特色:

1.運用多媒體寓教於樂

2.學生主體性教學。

3.教學生活化,這樣使學生善於學習,快樂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