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03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

《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選自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直線、線段和直角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幾何形體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較簡單的幾何圖形;更是學習其它幾何圖形的基礎。教材中首先將射線與直線、線段進行比較,明確它們的區別與聯絡,引出角的概念。

二、說學生:

學生雖然在二年級初步感知過直線、線段和直角,但是隻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並沒有理解和掌握。本課不僅要求學生認識直線、射線、線段和角,而且要理解三種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掌握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闡明:“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以人為本的教育是指向真實生活的教育”。基於以上理念,我從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出發,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生活與數學的聯絡,注重課堂的生成性,通過資訊科技的合理運用,學具的恰當選擇,活動和合作的有效組合,實踐探索的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使學生始終保持著盎然的情緒,在愉悅中,師生共同生成新知識,得到了新發展。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直線;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2)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直線、線段、射線和角的認識過程,體驗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對比、觀察、驗證、記憶能力,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絡,學會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發現探究規律,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於探索、敢於驗證的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教學設計簡析:

(一)本節課的知識點分為兩大塊,線段、射線、直線的認識和角的進一步認識,其中射線和直線的認識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在知識教學的編排中,我按照以下步驟層層遞進:

1、數線段,進一步認識線段:

學生在二上的時候對線段已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線段是可以量出長短的。在四年級的時候再一次出現,應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有所提升。看線段、認圖形,意在使學生回憶起這個知識點;數線段、比長短,使學生首先通過觀察長短不同的線段,發現它們的共性:都是直直的,都有兩個端點,並真正理解線段可以度量的特徵。

2、聯絡生活學習射線:

由生活現象引入:以手電筒射出的光線為原型,進行射線的教學。通過課件演示和想象,讓學生感悟到無限延伸的狀態,為認識射線能向一端無限延伸的特徵打下紮實的基礎。使學會真正理解射線的不可度量,射線的不可比性。

3、自主學習認識直線:

通過線段和射線的特徵教學,學生能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探索發現直線的特徵。有了對射線能想一端無限延伸的理解,學生也就較好的理解了直線能向兩端無限延伸,降低了理解的難度。

4、認識角及名稱、表示方法。

(二)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學生自己能發現的就讓他們自己探究、發現、操作,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並設計了層層遞進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1、畫射線和角時,問學生“你覺得應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在學生回答正確的基礎上,師生互換角色,生指導師進行畫,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減少學生作圖的一些錯誤。

2、練習的設計一步接一步,為知識的掌握起到了鞏固作用,為新知的教學作好銜接。在學完了線段、射線和直線後,我安排了這樣幾個練習:

(1)判斷線段、直線和射線。

(2)過一點畫直線和射線。

(2)過兩點畫直線。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知道了過一點能畫無數條射線和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這些練習使學生感悟了線段、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鞏固了前半部分的知識,練習2又為角的學習提供了素材。

後記: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語言規範、準確,沿著設計的思路,觀察操作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做學生探求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把射線說成了線段,課後張老師提起了我還不知道;在學生動手操作時,因為考慮到時間關係,沒有將學生的練習情況進投影反饋,只是用語言進行了簡單的說明和評價,使部分學生不太明白。教學設計缺乏一定的新穎性等。

《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直線、射線和角》這節課是新課標版六年制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幾何圖形初步認識中的基本概念,也是幾何圖形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是進一步學習幾何的基礎,學生已經對線段、直角、銳角和鈍角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本節課就要深入系統的學習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徵,並進一步認識角,為今後學習幾何圖形做好鋪墊。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直線,知道三者之間的聯絡和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直線、射線、角的認識過程,體驗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射線,知道射線與直線、線段的區別和聯絡,理解角的概念。

3、教學準備:課件、手電筒、直尺。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去探究發現、分析比較地構建和獲取,與人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我主要從構建主義理論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教法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

1、自主探究法

2、分析比較法

3、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主動。

在學法方面,我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學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在組內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啟發,共同理清思路,運用這種方法,便於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

三、說教學實施過程。

基於上述認識與理解,我對本課的教學流程作了如下設計:

激趣匯入形成概念深入理解形成技能應用新知評價回顧六個環節。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中,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線段,我讓學生回憶線段的特點。隨後,設疑引入新課。

第二環節:自學探究。

學生帶著探究提綱,自讀教材,並完成探究習題。探究提綱為學生自學指引了方向。自學後,小組內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啟發,共同理清思路,運用這種方法,便於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

第三環節:班級交流。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直線和射線的特點之後,要求學生小組彙報。在小組彙報時,我進行重點講解,並做好板書。同時啟發學生思考相應的問題。如: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過兩點可以畫幾條直線?這樣的目的是把學生學到的新知,形成技能。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也就是鞏固新知,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這個階段是學生應用新知,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階段。我所設計的四道練習由淺入深,有層次性,使每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第一板塊【自信伴我行】有兩個小題,第一題是我會填,都是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第二道是我是小法官,幾道典型判斷題,這幾題學生在認識中非常容易出錯。第二板塊【提升無止境】第三題是快樂。是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其本問題,需要略加思考。第三板塊【快樂無極限】第四題數一數,圖中有幾個角?有幾條線段?相對於前三道題,此題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學習。

第五環節:評價回顧

數學課程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尤其是要讓國小生通過評價活動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最後我利用一點時間,師生共同交流評價這節課自己的表現及收穫。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內容簡析

直線、射線和角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中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課內容是本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起始課,這節課的內容是在第一學段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擴充套件和提高。有關線段、角,在第一學段已經學過了,二年級時,學生已初步認識了線段和角,但當時的學習是初步的,屬於直觀的認識,本課內容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對這些內容加以概括和提高,加深對圖形本質特徵的認識,對圖形之間內在聯絡的認識。本節課在內容編排上,注重了數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絡,從直觀過渡到抽象,既讓學生藉助直觀,引入射線和直線的概念,並讓學生討論線段、射線、直線的聯絡與區別,在此基礎上教學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號。這節課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直線和射線的認識上,關鍵是要讓學生弄清楚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聯絡與區別。對於角,則著重在射線概念的基礎上說明角的含義,至於角的表示法,它是一種規定,可以直接告訴學生。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射線、直線的特性。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絡。掌握角的特徵。

教學難點:直線、線段、射線之間的聯絡、角的形成。

4、突破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來認識射線、直線、線段和角,通過比較,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形成對圖形的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標指出:數學的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去,本課教學設計了以學生自學為主,伴以小組合作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還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合作,以達到開拓思路,取長補短的功效。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去探究發現、分析比較地構建和獲取,與人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我主要從構建主義理論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教法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

1、猜想發現法

2、分析比較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體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主動。

在學法方面,我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在組內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啟發,共同理清思路,運用這種方法,便於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

三、說學生

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學生對圖形的基礎認識,內容比較形象直觀、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掌握比較容易。學生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獲得直觀的感性體驗,再在小組交流中形成知識技能。3幾何知識與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絡,教學中要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強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實施過程。

基於上述認識與理解,我對本課的教學流程作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出示毛線,引出線的三兄弟

2、複習線段的特點(兩個端點,直的)

3、引導學生回顧線段的量法

4、畫線段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線引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放手讓學生用線表示自己身邊的一些事物的簡單特徵。根據學生畫出的各種線,按直的、曲的分成兩類,巧妙的引入了本節學習的內容是認識直的一類線。

(二)認知射線,從生活中引入

1、觀察鐳射筆

教師開啟鐳射燈,光線射向教室對面的牆壁上。

提問:在牆上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光點)這個光點是從哪裡發出的?

再問:如果把鐳射燈的發射點和牆上的光點看作兩個端點,那麼中間的一條光線可以看作什麼?

提問:如果把鐳射燈射出的紅色光線射向天空,你還能找到光線盡頭的那個光點嗎?(不能)這條光線會怎樣?(這條光線會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

追問:這條光線還能用線段表示嗎?為什麼?

講解:對!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光線看作是射線。(板書:射線)

提問:這幅美麗的夜景圖中,那五光十色的燈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線嗎?為什麼?

2、學生動手畫射線

談話:但圖上只能看到這些光線的一部分,你準備用什麼方法清楚地畫出這些射線呢?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試著畫一畫。

反饋時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比較,明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提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有關射線的例子嗎?

【設計意圖】:揭示了線段的概念後,通過光線射向天空,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讓學生初步感受無限。同時,讓學生在嘗試畫射線的活動中理解和體會無限延長的含義,感受並理解射線的特點。]

(三)認識直線在操作中體會

1、談話:想象一下,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會得到怎樣的一條線呢?你會畫一畫嗎?

2、學生動手畫

3、師生共同評價,並通過討論明確: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

4、講解:(指學生畫出的直線)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板書:直線)

5、討論:那你會把一條射線變成一條直線嗎?指名在實物投影上把射線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

6、小結:直線有哪些特點?

7、創造三兄弟的肢體語言

【設計意圖】:在對射線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想象,自己畫直線,使學生對直線的認識建立在實際操作和想象的基礎上。同時,要求學生將射線變成直線,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射線與直線的聯絡與區別。]

(四)形成概念在比較中整理

談話:我們在認識了線段的基礎上,又認識了射線和直線,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線段、射線、直線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

《直線、射線和角》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課教材內容包括直線、線段、射線和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幾何形體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認識三角形等圖形的知識以及進一步學習幾何形體知識的基礎。

學生學習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時,已會直觀描述它們的特點。本課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有限”到“無限”,引導學生認識直線和射線,掌握角的概念。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認識射線;知道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認識角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比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對比、綜合、記憶及動手協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教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射線,知道射線與直線、線段的區別和聯絡;在射線概念的基礎上說明角的概念,滲透運動的觀點。

2、難點:角的形成。

學生準備:活動角、一副三角尺。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動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操作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引導發現法、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學習、去探索,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說教學程式:

1、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調參與下初步認識角。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發展了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認識。

2、巧妙運用多媒體,變抽象為直觀,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初步認識角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先在實物上閃動角,再去除實物中非本質的屬性,抽取出角的本質屬性,引出角的圖形,幫助學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三、說教學程式

一)、評價欣賞線條美

1、同學們,你覺得今天老師穿的衣服怎麼樣?漂亮在哪裡?

2、人們用線條創造了美,給大家以美的享受,你們有興趣走進線的王國,去研究有關於線的數學問題嗎?

(分析:教師創設學生喜歡的線條情景圖,引出了直線概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認識射線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寶貝,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手電筒)

你用數學的眼光看它是一條什麼線?

你能把這條線段畫下來嗎?

介紹一下線段。

2、開啟手電筒,請看,這線穿過窗戶、透過雲層、射向宇宙……

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線嗎?

你能把他畫下來嗎?(指名畫出不同的)

你覺得誰畫的比較合理,為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這種線嗎?

我們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的線叫——射線。

三)、認識直線

老師這裡還有一個寶貝,想知道是什麼嗎?(另一把手電)

你猜猜老師會怎麼玩這兩個寶貝?能玩出什麼來?

1、拼、開啟成一直線,有什麼想說的嗎?(兩端無限延長)

2、你能畫下來嗎?

3、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三種線,你能用動作和語言相結合把他們表示出來嗎?大家一起來做一做。

4、在你看過的書或看過的電影中有沒有象直線這樣兩端可以無限延長的情況?

四)、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之間的關係

1、看黑板上的圖說一說,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的?

2、線段和直線有什麼關係?(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3、線段、射線與直線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判斷,並說明理由

5、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1)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經過一點能畫幾條直線呢?

學生動手操作。說明: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2那麼經過兩點能畫幾條直線呢?

學生動手操作。說明:過兩點只可以畫出一條直線。

(3)開啟書16頁,瞭解這個知識的實用性,並指名說說生活中的例子。

(分析: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後,引導學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圍的物體上找角。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對角的表象積累,而且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6、完成想一想

(1)學生獨立觀察圖並小組交流:哪條最短?你還能想像出連結A、B兩點的其他線嗎?那些線與線段AB相比,長度怎樣?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兩點中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間的距離。

7、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五)、認識角

老師還要玩這兩個手電筒,你再猜猜老師還會玩出什麼?

1、拼成角。開啟電筒。

2、你想象得出這個圖形嗎?(板書:角)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畫角:先點一個點,再從這一點出發引出兩條射線。

4、角是怎樣組成的?

5、畫角時應該先幹什麼?再幹什麼?

6、學生練習畫角(指導學生畫不同方向的角)

7、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8、角的兩邊可以延長嗎?為什麼?角的大小改變了嗎?

9、教師說明角的符號的寫法。

10、學生練習書寫。

(三)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小組交流。

(分析:教師先讓學生通過製作活動角判斷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然後製造認知衝突,想辦法比較兩個大小不明顯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較方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又學習了新的比較方法。最後教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長方行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通過設計讓學生在身體上找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四、課堂小結

1、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2、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