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3篇

來源:才華庫 1.3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3篇

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篇1

教材學情:

《摺紙》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在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五年級的學生,在三年級時已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在上一個單元裡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為構成計演算法則的兩個重要知識點都已具備,在這節課裡,重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二)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並從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筆、正方形紙片

教學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法”:即設定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小結→鞏固應用。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問題為思維的主線,學生先想先做,老師後講後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著眼於“引”,啟發學生“探”,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求知*,促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掌握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在主要運用“引探教學法”的同時,結合運用直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知識遷移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在具體的情景和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知識。

教學學法:

在本節課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在計演算法則的引入和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自主探索演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讓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體驗轉化思想在數學中的運用,經歷觀察、探索、歸納的數學活動,自主推導計演算法則。具體學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動手操作法、練習鞏固法等。

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為:複習匯入,鋪墊孕伏→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巧設練習,鞏固新知→課堂評價,師生小結等五大環節。

一、複習匯入,鋪墊孕伏

我通過設計“把下面各組分數通分”和“口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複習通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目的是為學好新課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從現實生活中的“手工摺紙”引入新課,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新課程倡導,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學生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識才能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才能創造性地學到新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學環節是主要環節,我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法。我放手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算一算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通過師生驗證、討論交流等形式,逐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還故意出錯題讓學生判斷,以此讓學生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第二步,學習異分母分數減法。由於學生學會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所以在此環節中,我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思考獨立完成,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培養自學能力。

第三步,演算法優化。在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減法的過程中,學生分別用了摺紙、畫圖和計算的不同解法,我讓學生比較哪一種演算法更好、更方便,引導學生在演算法多樣化中選擇演算法化。

第四步,討論歸納計演算法則。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然後組織全班交流歸納。通過發揮學生合作交流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推匯出計演算法則。

四、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如“看圖填一填”。旨在展示計算全過程,給差生“柺杖”,力保“雙基”。

2.綜合練習,如“計算”。完成這一層次的練習不僅要用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而且要綜合運用“通分”、“約分”、“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等知識點,設計意圖在於強化算理,提高計算技能。

3.應用練習,如“解決問題”。把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五、課堂評價,師生小結

新課程倡導評價的多元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我注意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意識;在本節課的最後環節,注重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經驗,完善認知結構。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篇2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後面的分數的`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引導學生從現實體驗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學會合作,與人分享收穫,並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原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法學法:

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制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學法上談一談。

教學教法:

我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參與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讓學生探究體驗、參與合作、互動討論。

教學學法:

引導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小明和小紅在手工課上摺紙鶴)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能提出什麼問題?

結合學生提問,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引出算式1/2+1/4(板書算式)

此環節抓住切入點生成本節課的問題,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怎樣計算?讓學生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確實需要。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因猜想而緊張的沉思,從而達到風起雲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

1、獨立思考——投石問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後,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全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己的通過畫圖、摺紙、探索計算的演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徑通幽

算完後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並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

3、彙報交流——水到渠成

小組說完後,哪組的同學起來彙報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其他還有別的想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計演算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請況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這種想法,我都不會急於表態,而是把問題拋回去:請同學們想想,你同意那種意見?為什麼?

重點引導學生不僅說出得多少,更應結合圖形、畫圖說明為什麼先通分的道理,進一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二)異分母分數減法

出示提出的問題:你能計算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嗎?學生獨立探索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後出示試一試兩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三)小結計算方法

觀察算式,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思考、交流、彙報,師生共同小結優化,重點引導學生說出演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加減。你還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嗎?引導學生總結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項。

此環節抓住問題的的著力點討論,讓學生探究有實效,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彙報交流抓住知識的突破點,以求達到由“投石問路——曲徑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我會設計基本練習(課本練一練1—3題)、提高練習(練一練第4題)、綜合練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先看清題意,再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關注有什麼不一樣的或是不對的?

此環節抓住盲點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說出學到的知識,還有情感體驗。

此環節抓住新知識增長點,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更深刻地運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學《摺紙》說課稿篇3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要執教《摺紙》,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等方面談談自己的課堂設計。

教材分析:

1、《摺紙》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及應用,在五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倍數與因數、分數的再認識、約分、通分。這些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將為本單元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及五年級下冊的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分數應用題打下基礎。

2、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要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並解決簡單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2)方法與過程:通過直觀的摺紙操作活動,感受計算異分母加減法的必要性,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思想,培養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策略:

1、說教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順利達到本節課預定的目標,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討論法。通過學生的同桌討論,小組討論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2)藉助展臺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運用搶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教學得到反饋。

(4)循循善誘,啟發、引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指導學生動腦、動手,逐步掌握新知。

2、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絡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自己能說出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數學課沒有新課,新課就是複習課。”在這個環節,根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我設計了通分、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練習,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基礎,作好遷移。

二、創設情境。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不僅要學會解決問題,更要學會提出問題。”在這個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摺紙情境,讓學生根據數學資訊提出問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三、自主探索。

新課程注重了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環節,我採用了“估一估——折一折——議一議”的模式,通過自主嘗試教師引導,知道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一致,要想計算,必須先通分,培養了學生的轉化思想,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演算法則基礎上,讓學生去自主嘗試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練一練”第一題,通過看圖填空,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深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練一練”第三題,通過分組競賽,來檢驗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正確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診所”通過讓學生辨別易出錯的算式,以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解決總問題旨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以服務於生活。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教育。

五、拓展延伸。

通過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用線段圖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六、反思評價,總結全課。

新課標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課堂總結時,設計問題“本節課我學會了什麼?”讓學生反思本次數學活動的收穫,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板書設計:

板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板書中,我設計“先通分,再計算。”使學生清晰地知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法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在黑板上示範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過程,旨在規範學生書寫,養成良好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