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究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2.92W

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究的論文

環境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究的論文

1景觀設計課程的設定初衷

景觀設計的相關教學,在西方最早要追溯到園林設計和建築學的教學中,旨在培養從事花園建造和公園規劃的專業技術人才.後來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病”也開始大面積爆發,如城市交通擁擠、生態環境破壞和城市文化弱化等.由此可見,景觀設計對從業人士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綜合,同時,藝術行業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也開始介入到景觀設計中,誕生了新的領域,如城市公共設施設計,景觀裝置等.為提升城市景觀的營造水平,培養環境藝術的專業人才,國內高校開始設定“環境藝術設計”(後又稱為“環境設計”)專業,其中包含了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兩個主要的教學板塊.在環境設計教學體系不斷豐富和優化的過程中,景觀設計課程逐漸被重視,其主要原因分為兩點:第一,實際的環境設計的實踐操作中,室內與室外空間相互包含,傳統的室內設計或裝潢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存在知識盲區.第二,城市化過程中的很多城市問題,為景觀設計師的才能發揮提供了空間,並推動了景觀設計成為了新興的獨立學科.中國自2011年,將承擔景觀設計研究功能的“風景園林學”學科推動成立,大量的專業師資和技術人才為環境設計中的景觀設計課程提供了教學保證[2].第三,中國的城市化程序激發了同時具有藝術和景觀工程背景的人才需求量,社會對城市文化、生態環境的要求不斷增高.如特色街區的打造、小城鎮旅遊市場的開發、城市傢俱的創作等.越來越多樣並且精細的設計領域誕生,對環境設計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對於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設定的景觀設計課程提供了契機和挑戰.

2景觀設計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角色功能

安徽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擁有近十年的辦學歷史,雖然時間有限,但發展迅速,在該校藝術設計同類專業中學生數量最多,教學課程體系最為豐富.其專業課程涉及建築,繪畫,材料,植物農學等多學科知識.其中,與景觀設計方向同名的核心課程《景觀設計》開辦在環境設計專業的三年級,學生在經歷了兩年的專業基礎課後開始進行高強度的設計課程,《景觀設計》的出現,與同學年開設的《園林綠地規劃》、《景觀植物基礎》等牽涉大量景觀領域知識的設計課程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為學生的景觀設計知識體系的培養奠定基礎.風景園林學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是一個巨集觀的課程體系,一般由景觀工程,城市綠地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等多門核心課程組成.並且,由於生源基本為理科生,對工程類的知識消化較快,使得風景園林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對景觀設計行業的適應性要好.相反,環境設計由於除了景觀設計方面的課程以外,還包括室內設計、裝飾藝術等多個模組的課程,導致景觀設計的課程體系被壓縮.在安徽農業大學環境設計的人才培養方案2012版中,景觀設計課程體系基本是以同名課程《景觀設計》承擔核心教學角色,以園林綠地規劃和景觀植物基礎為輔助來進行教學.這就意味著,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的課時少,需要一定程度的內容壓縮,強度會比較高.再加上藝術生源對於景觀設計課程中的尺寸,工程材料等理工知識接受速度較慢,使得授課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這也要求景觀設計課程需要重新的角色定位,使其具有環境設計的“藝術學科”特色,與風景園林學專業的培養教學方式形成優勢互補.

3景觀設計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教學困境

安徽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開設在大三的第二學期,在此之前,學生的課程主要以美術和室內設計體系課程為主.所以,一般在大三第二學期開課時,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畫圖軟體,但是對景觀設計沒有相關概念.此外,《園林綠地規劃》主要承擔城市設計和城鄉規劃等相關知識的介紹,而《景觀植物基礎》主要承擔植物的認知和病蟲防治等理論知識的構建.這兩門課與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仍然存在一定距離.由此,《景觀設計》將承擔景觀設計方向的主要核心內容.筆者以安徽農業大學《景觀設計》課程為例,用以說明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的困境和對應的教學方法.結合安徽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實際情況,《景觀設計》課程容易存在如下的教學困境:第一是時間緊張,任務較重,需要有效的穿插不同環節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並且為及時瞭解學生的瞭解和接受情況,需要設定當場的設計任務和作業,並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從而得到反饋效果來幫助課程的進度調整.第二,學生的“藝術思維”主要是以圖面美觀為目的導向,這樣容易使得設計本身的邏輯性不強,經常出現“拍腦袋”的生成方案.授課教師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把學生的思維從“美觀導向”轉變為“科學導向”,講究設計本身的功能性和科學性.第三,設計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景觀設計也是如此.單獨講授課本的知識無法使得學生了解景觀設計的具體流程和操作過程.需要任課教師將實踐環節融入到課程中.第四,學生在景觀設計的課程作業完成過程中,容易存在創新能力無法被激發的窘境,主要是由於學生容易依賴資訊量強大的網際網路,來對其中的資訊進行拼接,從而“拼湊”出自己的方案.同時,學生往往受到現實生活中場景環境條件的干擾,對一些細節設計形成固定的認知和思路,難以形成新鮮的想法.

4景觀設計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教學方法

《景觀設計》是一門複雜的綜合課程,其以空間設計手法的傳授為主線,穿插對社會調研的方法和景觀工程進行相關的理論闡述,並且,通過設計作業的形式使得學生對理論部分活學活用,舉一反三,達到真正的掌握景觀設計的基本技能.這就意味著景觀設計不僅需要注重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同時為了打好學生的專業基礎,還需要對涉及到的相關技能模組進行鍛鍊,包括手繪方案快速設計和計算機模型設計等.在此過程中,由於設計學習需要做大量的重複練習,所以任課教師需要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更有效的進行知識點的傳達和灌輸.筆者圍繞安徽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為主要核心內容,提出教學方法的三個改進方向:

4.1將方案設計與社會調研的訓練有機融合

景觀方案的目標物件是場地空間,而場地空間則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調研場地空間背後的社會關係,對後期方案概念的生成有直接的推動的作用.當前在景觀設計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對方案基地的圖紙片面研究,容易“以形論形”,缺少對場地形態生成背後的社會調研支撐.又或者,學生將任課教師佈置的社會調研任務落實的不夠,只是“走馬觀花”的快速看看場地,這使得調研部分除了留有些照片資料外,對場地方案的有價值參考資料不多[3].這就要求任課教師須將方案設計的訓練和社會調研的訓練融合在一起,作為完整的一套練習流程佈置下去.流程包括以下方面:網路資料的歸類整理(場地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等背景知識)、學術論文的整理(尋找相似案例設計的切入點)、田野調查(訪問與記錄)、設計方法的討論、空間設計概念草圖生成、方案完善.在此流程中,方案設計在總體設計邏輯中的循序靠後,前期學生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進行社會調研.同時,在學生進行實地調研記錄的時候,須組成團隊來進行任務的分配.這樣相比與單人調研,可以使得短時間內獲取較大的資訊量,避免個人調研出現重複現象.小組成員在團隊調研的大範圍中,選取一個小的方向或角度來推導方案的預期目標,包括提高空間的公共安全性、保護場地的文化記憶、提升場地的經濟價值等.基於個人的預期目標,選取場地的調研資料獲取種類:包括人口資料、商業業態資料、微氣候資料、交通資料等,隨後根據資料的反映,將方案方法和形式深化到空間的規劃或設計中,包括設施設計、植物造景、空間規劃等.

4.2將藝術思維訓練與工科思維訓練統一

對於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他們對於景觀設計的瞭解最開始源於藝術思維,並且由於高中美術考試和大學低年級基礎課的藝術思維訓練,學生對景觀設計的思維邏輯缺少必要的嚴謹性,具體表現在:重檢視紙的美觀程度,忽視設計的合理性;重視空間劃分的形態表現,忽視空間的功能科學性;重視部分理論的學習,如色彩理論、美學理論、裝飾理論、造型理論等,忽視專案的可落地性,如工程概預算、材料尺寸和調研設計等.這就導致環境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與風景園林、建築學等工科專業畢業生競爭景觀設計相關工作崗位時,顯得“紙上談兵”,競爭力下滑.因此,在景觀設計的課程中,須重視將藝術思維與工科思維訓練的統一:首先,須預留課時帶領學生認知材料與尺寸,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的知識理論,更要帶領學生深入實地,當條件允許時,在建成或未建成的場地指認材料,並且當場衡量尺寸,加深學生記憶.其次,訓練學生的模型製作技法,設計模型是將設計者的想法開始落實到場地,並進行模擬從而再次敲定設計思路的過程.在“藝術思維”的影響下,學生容易將模型作為展示設計效果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忽視其在設計過程中存在“推敲”“實驗”等作用,這就使得任課教師要將模型的製作過程融入到方案設計的引導中,二者合二為一,推動學生的工科思維的訓練[3].

4.3將學校學科特色與景觀設計課程結合起來

安徽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林生命科學為特色的大學,在此學科群的背景下,環境設計除了要建設好基本的設計課程以外,還需要結合學校的自身學科特色,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安徽農業大學一直都以服務“三農”為立校根本,環境設計專業的方案作業選擇上,也處處體現了農大的學科特色,如鄉村景觀規劃、古聚落保護、植物造景與生態修復等等.在與景觀設計學科相對強勢的工科院校相比,安農大環境設計專業注重對農村和農業領域的介入,弱化造型設計的劣勢.同時,方案專案結合了濃烈的地方特色,如任課教師開闢專欄介紹徽文化中的徽州園林、徽州建築、徽州聚落、環巢湖溼地景觀等相關的理論,將設計專案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中來進行訓練.同時,在此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設計概念或方案積極引入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形成產學結合、產學互動、產學創新的局面.

5總結

環境設計專業相比與風景園林學、建築學等空間設計類專業而言,其的課程體系的形成較晚,需要更多的時間摸索,在培養體系中,景觀設計課程如何從“從風景園林學科移植而來”到“為環境設計專業量身定製”[3],尚需討論,但不可否認的是,課程教學方法需要讓環境設計的學生自身或知識獲得的成就感和參與感,就必須要通過教學手段讓學生對課程提高興趣,增加課程教學的互動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此外,不同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也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課程內容進行改良,並與其他課程內容形成良性的交叉和互動,使得學生在景觀設計類課程中真正獲益.

參考文獻:

〔1〕何淼淼.對於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5(11).

〔2〕辛藝峰,黃建軍,熊輝.(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系列課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築教育,2003(9).

〔3〕劉駿.理性與感性的交織———景觀設計教學中的理性分析與感性認知[J].中國園林,2009(11).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