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太陽》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9.94K

有關《太陽》的教學反思

有關《太陽》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就文章的寫作來看,課文的敘述層次清楚,共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太陽的有關知識,即 “ 遠 ” 、 “ 大 ” 、 “ 熱 ” ;一是說明太陽與地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兩部分內容通過 “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 這個句子自然連線,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由於本文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此類問題,因此在課程安排上我們將重點放在太陽三個特點的說明方法的理解上。讓同學們知道在說明事物特點、特徵上我們可以採用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者不好懂的指示縣的具體、通俗、明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在第一段的寫作上,開頭用一個傳說引入,用“其實”加以轉折,匯入對太陽特點“遠”的介紹。在這裡“其實”的轉折是同學們應該引起注意的地方。在教學中,師提問:“大家在聽老師,同學們反覆朗讀後,你知道這一段介紹了太陽的什麼特點麼?”生:“熱。”師:“為什麼呢?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生:“晒得寸草不生。”師:“文章中那個地方講的寸草不生?”生:“傳說裡講的。”師:“那傳說是真的麼?”生:“不是。”師:“那麼太陽很晒得地面寸草不生是真的麼?”生:“不是。”師:“那麼文章其實,太陽離我們有 1.5 億公里遠是真的麼?”生:“是。”師:“那麼文章是怎樣從傳說的介紹引出事實了呢?”這樣,同學們就明確了“其實”在這裡起到了一個轉折匯入的作用,明確了作者在這一段要說的特點是後面科學家們研究所得的事實“遠”。這個環節的設計跟備課是不同的,我們沒有料到這次的同學在對課文的閱讀存在這麼大的問題,找不到太陽的特點,就採用了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應當說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另外,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所執教的班級同學們對讀書的認識不夠,認為讀書就是單純的朗讀,就是讀對字音,而不能在讀的基礎上找到作者寫作的意圖,重點,動腦思考,這樣的讀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的、機械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