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三篇

來源:才華庫 1.84W

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三篇

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三篇

篇一: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

一、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自進入實施階段以來,語文教研組全體老師按計劃全面開展研究工作,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在學科教學模式中,已初具規模。各位教師能結合學科模式和自身教學風格,開展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取得較好效果。同時,課題組教師連續兩年全部參加了學校的課堂教學交流活動,每學期每人講一節研討課,開一節示範課。組內教師隨時聽,及時交流、共同研究。通過參賽和廣泛的聽評課,吸取他人之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每學期老師們還認真準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活動,例如每學期的教師論壇,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受益匪淺。通過學校業務理論培訓,自學新課改理論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既生動又具有實效,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我們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評價方案,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極大調動學生積極向上學習精神,使學生能以此為動力,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步,並且在實施中,不斷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評價細則。

二、本階段研究的目標、具體內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在本階段我們重點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養學生自主預習、自主質疑的習慣。

2、增強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共同探討“以讀為主,讀中體會關鍵詞句在句段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和“積累文字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的有效教學方法。

3、繼續研究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並與課堂教學改革目標統一起來。

三、本階段實驗做法、解決的問題、取得的成果。

在本階段研究過程中,我們根據本階段研究工作的任務,通過相關的理論學習、培訓,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教學研討活動,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經驗交流等,及時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個別調整了實驗計劃,提高了課題研究工作的實效。

1、組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相關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

為使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實驗的目標和任務,對教師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課題研究方法等進行了培訓。由課題組負責人為參與課題的老師舉辦了專題講座,並邀請校外專家為老師們開講座,解讀新課標。明確了本階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內容,課題組成員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撰寫了多篇以閱讀教學有效模式行動研究為主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文

2、召開課題組研討會,及時交流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

在實驗中我們採用點面結合的形式,先後舉行了多場研討活動。還組織了常規性的研討課近二十多節,進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討交流活動。在研討會上,上課的老師說構思與感想,聽課的老師談看法與建議,總結成功之點,找出不足之處。有時,一堂課試上幾次,反覆修改,反覆推敲,在“磨課”中老師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發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積極投身教科研的熱潮。

四、積極反思小結,提升研究成果。

現代教育不僅要求教師勇於實踐,還要求教師成為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角色。在課題研究中,能否自覺積極地進行反思總結,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學年來,圍繞我們的研究重點,對如何有效地展開構建基於實踐的小語閱讀教學有效模式的行動研究,我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許的收穫。

在借鑑了有關專家的理論基礎之上,我們的嘗試的閱讀教學有效模式的課堂活動操作的主要環節是“以讀為主,讀中感知”。漢語的意蘊深刻含蓄,有時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時候,繁瑣的語句分析很難幫助學生達到此種境界。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感知語言背後的含義?讀是一種有效的語感訓練,讀是手段,更是目的。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解讀文字,課堂教學中應加強讀的指導,需要安排多層次的讀文,每一次讀文都要有不同的任務和要求。基本模式如下:

(1)自由讀。感知課文內容,解決字詞,質疑問難。

(2)思讀。質疑後,邊讀邊想邊議,要讀透,讀懂。讀作為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讀懂,邊讀邊想,是促使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環節,能讓學生更好感知課文,進行語言文字的概括。

(3)細讀。細讀是指為了達到對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練掌握的程度,而對文章進行反覆鑽研細心領會的一種閱讀方法.主要是詞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點的概括,內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讀感知,讀中善思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初讀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賞析領悟。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和教師必要引導、點撥,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在讀書中的發現,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以說促讀,讓學生思維碰撞激發表現欲,促使創新思維的發展,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4)情讀。融情於聲,以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五、在課題進展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如何改進。

在課題進展中遇到的問題:

1、學生主動質疑的精神尚待培養。

2、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傾聽能力有待提高。

3、課堂教學中怎樣把握學生個體的差異,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研究實踐中要做到:

1、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一些需要積極質疑的問題,其問題既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又能充分激發孩子質疑精神。

2、注重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主動查詢資料的習慣、主動質疑的習慣、主動質疑解惑的習慣等等一系列好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學習目的的教育。教育學生學會尊重別人,認真聆聽別人的發言;每個學生都要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還要教育學生成功的學習既要有統一的學習目標,又要心中有他人,要多為他人著想;另外也要教育學生要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要主動參與學習。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4、因此應當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分層推進,使全體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

篇二: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過去,時間的流逝印證著我們每個人,每個學科的變化。在過去的一個學期當中,我們全體教師,繼續紮實工作,繼續深入學習小組合作的先進理念。並在學習中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進而不斷提高對小組合作的把握能力。下面把我對本學期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期工作做一簡單彙報總結:

一、課題的研究方式

1、理論學習

本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開展研究,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為了對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瞭解合作學習現狀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閱讀大量有關理論專著和有關文獻。理論的武裝使我們能更加準確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不斷完善方案措施,邊學習、邊實施、邊研究、邊反思。注意積累實驗材料,及時做好階段總結,新學期以來,我們學校大規模的進行了全員性的.達標課、骨幹教師的示範課活動。以這些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地參加了講課、聽課、評課,結合自己的教學,認真觀察分析教師們的課堂調控方法,根據課堂反饋情況,總結了經驗教訓,及時調整、完善教學,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彙總、修改、完善。

3、撰寫論文和小結

結合研究過程撰寫論文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理論思維,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行調整我們的思路,併為下階段的行動提供正確的指導。在研究過程中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我們及時整理階段性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順利地達成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我們所撰寫的論文和小結都在組內成員之間進行交流,接受組員的評價和檢驗。

4、 研討和交流

(1)課題組成員的研討和交流。我們根據本課題的階段性和課題的有關環節定期召開研討會,以交流和會談,在課題研究中形成的新認識和新的體會。

(2)與其他研究小組的交流。我們和其他研究小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體會,互相借鑑。

二、課題實施效果

1、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最大的特點是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每個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求新的問題的答案,有時沒有絕勝的把握就需要大膽的設想,這時,學生的思維受環境的影響,常常會冒出絢麗的火花,然而他們的思維又常常是稍縱即逝的,但這往往能給別人以頓悟。或許一個富有創意的設想,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產生。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融洽、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積極的思維創造了條件。

2.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得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通過小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等合作互動的活動,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他們的合作意識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3、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講,學生聽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產生師道尊嚴。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使優等生的才能得以發展,中等生得到鍛鍊,後進生得到幫助,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而只有在這樣和諧、民主的氛圍中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學生觀,培養出學生的現代人格。

4、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並解答問題,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學生們在研討中自由發言,當一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求其他同學幫助,學習別人的優點,開展互學、互練、互查、互評活動,使學生在檢查對方的過程中學會檢查自己,在評價對方的過程中學會評價自己。這種方式把學生從單一的不平衡的師生交往和狹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均衡、平等的學習鍛鍊機會,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使全體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鍛鍊,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使其全面發展。

俗話說,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這種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我要學”的強烈願望。

三、反思及展望。

小組合作學習研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在取得了一些喜人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反思著:小組合作學習堅決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體現在行動上,需要教師和班級裡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和配合;有高水平的專業指導是保障,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大膽實踐是核心,領導的高度重視是關鍵。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上。 總之,在這一個學期裡,我們在小組合作改革和小組合作實效性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雖然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許多做的不夠完善的地方,如:小組成員對開展小組合作的基礎理論和基礎方法掌握欠佳,對小組合作理念理解不夠深入,透徹等。在今後的學習當中,我們將發揚成績,克服不足,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地把本班的小組合作工作開展起來。

篇三:國小語文課題階段總結

我校市級課題《國小語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的策略研究》活動開展有半年多了,重點是進行教學預設的研究:“教學結構設計”、“教學問題設計”、“教學語言設計”??輔之以增強課堂生成的意識。 在學校教科室的指導下,我和課題組的成員經過認真學習,進一步認識了教學預設的含義和對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怎樣進行教學預設,制定了個人研究計劃,積極實施課堂教學研究,進行嘗試、驗證。

為了提升自身研究的理論水平,我加強了理論學習,自學研讀了鄭金洲的《教師如何做研究》一書,還有本校縣級課題《國小語文課堂生成的策略研究》資料彙編。平時經常翻閱教研雜誌,瀏覽課題研究網站,如飢似渴地學習科研知識,認真做好學習摘記。用學來的理論與先進的教學經驗來指導我怎樣教學預設,指導我的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發展,把學習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學生,把質疑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議的權利交給學生。注重學習活動的設計,注重有效練習的設計。注重錘鍊教師的教學語言,評價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信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生質疑問難的潛能,促進課堂生成。

為了調動學生的質疑問難的意識,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我開展了“今天你提問了嗎?”的活動。首先要求學生每天能提出一個問題,以養成提問的好習慣。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採用☆級的方式表示評價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提的問題要有價值。在實施了一段時間後提高要求,升級為“每節課你提問了嗎?”。要求學生能每課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培養學生養成質疑問難的思維習慣。

課前我總是精心備課,認真設計每堂課的教學思路。多次上課題研究課,邀請學校領導和同事隨堂進行聽課指導,向全校公開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向家長開放教學《白楊》,及時的反思,以調整以後的教學策略。

總之,通過課題的研究,使我從埋頭教學逐漸走上了一條科學探究的道路。我們下一個階段重點進行課堂生成的研究:“對話爭論促生成”、“多元解讀促生成”、“質疑問難促生成”、“捕捉意外促生成”??輔之以結合教學預設的思想。為此,我會繼續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搞好自己的課題研究工作,不斷反思、積累,在教學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新課程的理念,為以後本市級課題的順利結題鋪路,為自己的教學能力的提升加碼,讓我的課堂教學煥發新的生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