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錦集五篇

來源:才華庫 2.6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錦集五篇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另外兩個鬼節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祭祀的物件。作為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臺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成為惡鬼作亂。這種祭臺叫祭厲臺。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臺,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祭祀的時間。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

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裡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後八天的範圍,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祭祀的場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離祭祀物件最近,容易引起親近的感覺,使生者對死者的孝思親情得到更好的表達和寄託。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祭祀的方式或專案。清明祭祀的方式或專案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清通禮》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過去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舊時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所謂包袱,被祭祀者當作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即用白紙糊的一個大口袋。

這口袋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圖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蓮座牌位,寫上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張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包袱裡裝有各種冥錢。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並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餚,或合於時令的特色食品。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隻他娶她時送的銀鐲子,已經被磨損的看不清花紋;老到他為她戴上銀鐲的手,已經變得顫抖。清明時節雨紛紛,讓人想起那時的他和她。

他年輕時,也是個皮相極好的小夥;她年輕時,也是隔壁村裡愛漂亮又樸實的農家女。或許是一天,她揹著揹簍在清明的小雨中,偷採了爛在山中的白茶,在溫泉邊奢侈地用茶泡腳,遇見了他;或許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墳,卻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總之,好像是緣,兩個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葉縈波荷s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簪頭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銀鐲子,穩穩地。

親戚鄰里們說,她嫁得好。她是農家女,卻真不會做菜做飯。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饅頭,煮好豆漿,她便起來了。每年清明,她準會吃到她做的清明饃饃。聽她講晉文公,介什麼推。他是文化人,也是愛讀書的農村人。他是說過怎樣做清明饃饃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聽著,因為她知道,他會做給他吃。

後來他們有了一雙孩子,他是嚴父,她是慈母。他做父親可做得真好,孩子們還未入學,他便把他們抱在腿上,講講氣壯山河的歷史人物,長長的中華歷史。那會兒農村,有哪家孩子受這般教育,他是前瞻遠見式人物。每每過節,他也會應時節講講玉兔嫦娥,年獸,晉文公,介什麼推的。他講這些時一向嚴肅,板著臉,唔,他說敬畏文化和歷史。她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但對村裡的其他鄉親,他卻熱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難,他手一揮,便把他們的小半積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內心的善良、熱忱以及執著。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緊肋褲腰帶時,他再借錢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裡的苦澀。在他心裡,四周的鄰里,均是骨肉至親,村子裡的每個人,都與他有著同一個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並不完美。那時無油無鹽的飯菜,她也會做,卻無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燈下,等她的丈夫從大隊下班回來。

再後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

他們給她買了電飯煲,她終於可以煮香白的米飯,雖然有時夾生。他們可以供養他們了,田裡的農活在逐漸減少。她經常在午後,同他踱到後面的竹林打麻將,口中哼著老舊的歌。竹林裡的鄰里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年歲的。一群老人顛三倒四地打牌,稀裡糊塗地開心,一元兩元的不謂輸贏。

更後來他們有了孫子,他和她在慢慢變老,他的執拗勁更厲害了。他接孫子放學,孫子今天的拼音還沒掌握牢。那會兒教育開始現代化了,漢語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孫子往路中間一放,直到孫子把拼音念得滾瓜爛熟,他才用自行車把孫子載回家。她只是在聽到糟老頭的倔脾氣後,想起了當年那些借走的錢。轉眼間利息已經回來,黃二孃的雞蛋,王五的魚,張小子的桑葚……這次他所堅持的,說不定也是這因果的鏈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講起清明寒食的來源,是為紀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給孩子孫兒們講的語句,年年都講,連她這個農村老婦都記得了。

後來他們更老了。他開始經常傷風咳嗽,她倒還健康,時時照顧他。

有一次他不知從哪裡聽來醫生給他用的藥不對,犟脾氣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藥。於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訴醫生。醫生趕至,責怪他生病還那麼武斷,居然不遵醫囑。他臉色鐵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當他是一時犯倔脾氣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記了怎樣喝水,怎樣咽飯,怎樣穿衣。好像一剎那,她把什麼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認不得經常玩的麻將,甚至,有時,連他們的孩子也不認得了。但她唯一記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樣、聲音,熟悉而清楚。自從生了病,她變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裡最好的醫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著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醫院守了幾天,竟傷了風,但仍不忍離去。

冥冥之中,他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她在孩子的勸說下,縱心裡不捨,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養病。他說,好,明天來看你。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發,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車,他慢慢走近。夕陽很暖,他牽著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寧願被火燒死,也抱著樹不放,不離開母親,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離開他們,不離開安謐的村莊,他們的家。

又是清明,門口開花的的玉蘭樹因小雨變得疏落。空氣裡泥土開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人,漸漸遠行。孫女要向他學做清明饃饃,她知道,或許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動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沒學會呢。她,他和他們的子孫去給祖先上墳。雨一直不停,落在葉面,落在泥土上,匯成細流,和他們的光陰一同逝去。或許有一天,他們也要這麼,長眠地下。她想,誰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來臨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來臨之後,他願同她,靜靜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煙雨紛紛。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轉眼間,已走過十七個歲月,關於童年的記憶,太微薄了。因為那時,我只是有糖果吃就不會吵鬧的孩子……而今天,我帶著走過十七年的疲憊身軀和一顆被繭包裹的心正在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曾經那些支言片語稍顯單薄,但是時間帶不走的,是你們在過的痕跡和那些許的溫暖與感動。

當時的我們熱情,活潑,是那麼羈烈的少年。我們相識,相知,成為彼此的伴侶。每天一起上下學,每個課間打成一片,每個週末一起瘋狂,每個心事彼此分享,每滴眼淚一起分擔,每次犯錯一起受罰,每個夜空一起許願。我們幾個小人兒在他人羨慕的眼光中一每天長大。

我們張揚,我們放縱,我們不受束縛;我們快樂,我們幸福,我們彼此相愛。

就這樣,我們堅定的走著。生活總是與我們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不知為何,我們四分五裂。我們各自生活。我們形同陌路。慢慢的,我們都被迫改變。到如今,也再回不去。曾經的我,年少輕狂,目空一切,那麼放肆,那麼張揚。可悲的是,我沒能在成長的道路上繼續那條光明大道,而是一步步走向陰暗無人的角落。那些我們經歷過的事情,留下一道道鮮明的傷口,我們都無法迴歸光明的彼岸,無法做回乖張的小孩。我不會在拼搏,努力想要追求什麼,那個孩子迷失了路途,再也不會愛了。她的心是冰冷的山川,像百年不融的川流,容不得別人靠近,也不能打高興扉與人相處。並不是我太驕傲,驕傲的不可一世,只是太怕世俗,怕再次被觸碰那些冰冷的傷口。它流血,結痂,一碰就碎,並且很疼很疼。我已經脆弱的不堪一擊。抬頭再也看不到候鳥飛過,灰色的天空連綿無盡頭。

這一路走來,沉澱了傷痛,變得既脆弱又堅強。有時一個憂鬱的眼神便可以刺痛我。更多時候,麻木的思想不做正常運轉,對外界的刺激毫無反應。

這一路走來,路途太黑,看不到希望的光。背上的行囊已漸漸失去意義,我已經忘記來時的路,也找不到夢想的出口。只能在黑暗中掙扎著逃生,被銅牆鐵壁碰得滿身是傷,鮮血淋漓。

曾認為這個世界太虛偽,每個人只為利益而活,為了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惜背叛自己的意志與初衷。現在想來,不是世界太虛偽,只是當時的自己太無知,人本該為什麼而奮鬥。

內心被疼痛抽離了,容易變得焦躁不安,而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沉默,不容別人打破的寂靜與沉默。習慣想到那些曾經時難過的因子在身體裡潛行,不動聲色的。而那時,會用筆記錄那些難過與辛酸,也只是寫些悲傷的文字,而讀的人也未必能懂,停筆間,更顯落寞。不想與人談及那些過往,無力訴說那些令我心痛的始無終結的過往。

人不該活在記憶裡,無論是快樂的回憶,還是痛苦的經歷,忘記那些過往,好在我沒有沉溺在過去。

漸漸地,我愛上黑夜,像郭某人說的:“黑夜可以包容一切疼痛和隱忍,即使流下眼淚也沒人看見……”只有當我埋在黑夜裡,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用絲毫掩飾的自己。只有在黑夜裡,才可以將所有悲傷釋放。

用微笑來掩飾一切。他曾說喜歡看我笑,不想看我偽裝起來的笑。但是是,對不起,我再也做不到,笑容有了雜質,它成為我的掩飾品。我早已逃出無憂的年代,忘記了微笑的模樣。

我失落的那段日子,我們三個相依為伴,視彼此和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那一種疼愛,到現在都心有餘溫。一個會給我講好多道理,告訴我這個不行,那個不許,告訴我不準談戀愛,不許變壞;另一個,總在細微之處照顧我,炎日下,在我家門口遞上一支雪糕,放學時先把我的揹包放在自己肩上,下雨時先為我撐傘……他們的疼愛,曾讓我想努力改變,努力成為更好的人,只因不想讓他們失望。現在的我,失去意志,沒有墮落,只因為他們時刻在鞭策我。因為我答應過他一個不變壞的承諾。

上了高中,本想要一個新的開始,可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班級,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別無他擇。我不清楚,這樣被安排的自己是不是被束縛的鳥。可仔細想,學生時代好像就是這樣一種模式。

看著自己曾經寫下的文字,那麼頹廢,那麼絕望,好像那些疼痛可以在真真實實的疼上一遍。

也許,給心留一點縫隙,讓陽光照進來就不會那麼累了。

我不悲傷,不難過,誰都不是誰的誰,幸福是要自己爭取的,是別人給不起的。我沒有力氣尋找幸福,只是別讓自己變壞就好,因為這是我答應過的承諾,是我僅剩的最後的尊嚴。

我不再相信會有無償的愛,那些青春無心犯的錯,留到以後慢慢償還吧!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杜牧說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它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它的來臨象徵著春季的過渡時期,每逢這個佳節,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去給親人或英烈掃墓,探望親人或英烈;盡情地去踏青,享受在春天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還要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清明粿……

這個清明真的讓我難忘,它幫助我回憶了那些早已失去的美好,讓我一遍又一遍記住曾經的遺憾,不斷成長;它讓我不斷釋放出過去的煩惱,在幽靜芳香的環境裡生活,彷彿找到了童年的美好……

那一天的早晨,我和父母一起乘坐公交車到馬尾區的一個墓園,去探望早已過世的姥爺。來到這墓園,給了我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姥爺從我身邊經過,用溫和的話語不斷呼喚著我,每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早已銷聲匿跡成灰飛煙滅了。我們慢慢走到姥爺的墓碑前,靜靜地站在那裡沉默,此刻我在想:時間真的很快,姥爺一轉眼走了四年了。姥爺,在天堂的您能否用心知曉,這四年我們家人是怎麼度過的!每天我們都很思念你,就像緊緊抱住珍貴的寶藏一樣;每天我們都很擔心你,就像心靈裡發出共鳴的亮光。

看著您的照片,我還能回憶起您以前可愛的模樣,回憶起您以前對我語重心長的一字一句,回憶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彷彿在內心深處還能感受到溫暖……此刻的我也在想:姥爺,您如果當初身體倍兒棒的話,也許現在您就在我們身邊了,也不會讓我們傷心了。四年前,奪走您寶貴生命的惡魔,不是其他的,就是您身上的悲觀和膽怯。

這些年,我也漸漸明白了,做人一定要知足常樂,只要每天你的臉上都掛著笑容,什麼事情都能挺過去。不能怪您,這能說是命運壓迫著您,從嘴裡道出對人生的感慨,從臉上顯出面對困難的膽怯,從行動上體現出放棄。

之後,我和父母都為姥爺鞠躬,為他掃墓。這第一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過去的尊敬和佩服,可以說沒有您,我們就不能生活得更好。這第二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的思念和祭奠,可以說您是世界上最可愛,最親切的人,讓我們過去的點滴都充滿色彩和樂趣。這第三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將您深深記在心裡,化為明天的動力激發我們積極奮進。瞧,這一場面,雖然表面上比較令人傷感,流淚成河,但往往是很溫馨的。

姥爺的墓碑樹立在大自然的世界裡,不斷吸收精華,不斷釋放出能量,就好像他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任憑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地紮根在土裡,給我們明天生活的希望。

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不知道是辛酸的還是甘甜的。聽,那一陣陣悲痛的哭聲就像一個無助的人,送走了我的威嚴,彷彿那富有氣派粗壯的男音,慢慢變成了那樣矯情嬌弱的女音。哭得那是驚天地泣鬼神,哭得那是從未有過的心碎……

那眼眶早已紅透了大地萬物,我的腦海裡不斷在放映著和姥爺一起生活的電影,每一個情節都讓我感動和溫暖,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讓我親切和銘記。放映著犯錯誤時,姥爺對我的責怪;也放映著哭泣時,姥爺對我的安慰和鼓勵……但都是曾經了,美好的花樣年華已經逝去,回過頭來也難再找到這些美好,只能在夢裡和心靈中不斷感受。

我仍然還記得姥爺對我的一句話:“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隨著一股暖流進入我的心田,讓我瞬間爆發出動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回到家,我的父母匆匆忙忙地蒸了一盤清明粿給我吃。當我咬下去的每一刻,眼前總是浮現出姥爺的面孔和背影,那聲音還是那樣的溫和,對我的關心還是那樣的溫暖。吃完了一個清明粿,彷彿回味了一遍與姥爺一起最溫馨的生活片段,不一會兒,只見那盤子上一灘淚水,形成了一面心靈的鏡子,彷彿又從這面“鏡子”裡看到了姥爺的樣子。

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彷彿以前對姥爺的錯誤都一貧洗淨,帶著這份寄託環繞著我。

我的心似乎在對他說:“姥爺,我們家人都挺好的,現在的生活也很不錯。在天堂的您不用擔心我們,倒是我們有時候擔心你過得好不好。姥爺,以前是我不對,做了一些惹您生氣的事情,現在我已經成熟了,知道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我理想的成就,來照顧好家人們。感謝您這些年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我會報答您的!”

今年的清明節真的令我難忘,讓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的悲歡離合,讓我感受了很多很多的兒女情長。清明節跟拗九節,中秋節,甚至是春節一樣,是我們成熟最突出的時段。

往往什麼事情在這一時段都能煥然一新。為什麼清明節我們要掃墓,因為我們要孝敬對待我們有恩的親人,讓曾經含辛茹苦,付出汗水的他們也享受大自然的溫存。為什麼清明節我們要踏青,因為我們要忘淡曾經過去的煩惱和不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找回屬於自己的歡樂。

清明節,讓我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清明時節,如若沒有雨的陪襯,自是少了那份理所應當的淒涼與清冷。聽,那淅淅瀝瀝惱人的雨聲,把整個世界,都織進了無邊無盡的迷濛和惆悵之中。這個季節的雨,應是屬於思念的雨。被冬凍結了一季的心,便隨雨敲窗櫺的節奏,輕拂沾染一身的塵埃,走進歲月悠長的小巷,讓一些孤獨的思念,在文字裡綻開芬芳的花蕾。

今夜,在雨聲空寂的浸潤裡,就讓我一個人安靜地倚窗而立,然後,眺望遙遠的蒼穹——那個叫做天堂的地方。讓我,再次輕輕地呼喚一個永遠也不會答應我的稱呼,讓我,再次將漫天的雨絲,編織成一張這輩子也不可能再對我微笑的面容。那時緊時慢的雨聲啊,是您在遙遠的天邊,輕喚著我的乳名嗎?聲聲,都飽蘸著思念的苦澀。字字,都凝結著無奈的愁緒。我將手伸出漆黑的窗外,好希冀在茫茫空冥之中,能握住些什麼。是在清冷的風中緊緊地拽住您的藍布衣角嗎?還是在沁涼的雨中撫過您絲絲銀白的髮梢?但是,除了一手的冰冷和溼潤,我終是什麼也無法握住。

不知從何時開始的一場乾旱,讓雨的飄落淪陷成一場塵封的記憶。而我對你的思念,竟然也如一條行將乾涸的河床般,隨漸行漸遠的歲月,正在逐漸地走向枯竭的斷流。如若不是一場及時到來的雨,我是不是會將您就此遺忘在時光的深處?還好,這場淋漓的透雨,終於趕在了清明前,為這個古老的節氣,彈奏一曲哀傷的音樂背景。

仍是乍暖還寒的時節,風夾裹著冰涼的雨絲,帶著久違的潮溼氣息,淋溼了一地的思念,也淋溼了我枯瘦的心,點點哀思在四月的雨中肆意氾濫。悽風冷雨之中,那白色的梨花,正瓣瓣飄零,空中仿若翻飛著一片片潔白的紙幡。炷炷嫋嫋升騰的香菸中,浮現著您慈詳的笑容,我熟悉的皺紋正開心地舒展著。倏忽間,風吹過,您的笑容不見了,還是那座堅硬冰冷的墳塋,如此絕情地橫亙在我和您之間。我和您啊,僅僅只隔著一層薄薄的大理石,但是,我卻是如此痛苦地清醒著,那豈是一層石板的距離,那是生與死遙遠的距離,是陰陽相隔的永遠!

其實此刻,關於墳塋,也只是我的幻覺罷了。今年的清明,我仍然沒有到您的墓前,折一朵菊花裝點您的墳頭,亦沒有點燃泛黃的紙錢,讓它帶去我的孝心。我知道,永遠靜靜地安睡於墓中的您,其實,根本不再需要這些了。一沓紙錢,兩對蠟,三炷香,只不過是活著的人,對自己的安慰和交待。而我,東風寒食之時,只在心中,燃一炷香,將您深深祭奠。不想為自己尋找一些牽強借口,只想說,您是懂我的。因為,您一直都是如此地寵愛著我,您一直都會原諒我犯下的錯誤。

想您,在這紛紛的雨天。零散瑣碎的記憶,隨四月的雨絲,清晰地飄過我思念的蒼穹。

仍然是下雨的季節,天地濛濛,籠罩在一片輕煙中,整個世界是如此的靜謐。老舊的屋子裡,飄浮著縷縷潮溼的氣息。我倚靠在小竹椅上,細數著雨滴落下的聲音。雨敲在屋頂的瓦當上,宛如彈奏叮噹的小曲。有雨水順碎爛的瓦片,嘀嗒嘀嗒地落在了屋裡的泥地上,凹進的泥坑裡,便積起了一窪小小的水灘。您蹣跚著身子,尖尖的小腳顫顫巍巍邁過被歲月磨得光潔的門檻,從裡屋取出搪瓷洗臉盆洗腳盆接雨。於是,雨水滴下的聲音,由細微的嘀嗒聲變成了泉水的叮咚聲,竟是那般的悅耳動聽。在這樣無聊的雨天,能享受到如此天籟之音,於我是興奮的,而於您,卻是安詳的。您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做些手工的活。比如,坐在八仙桌旁的高凳上,為我做一個雞毛毽。方孔的銅錢,黃銅色的頂針,黯淡的光線裡閃著銀光的細針,還有那些五顏六色的碎布,以及鮮豔油亮的雞翎……這些東西經您的巧手擺佈上一個時辰,便神奇地變成了一個鑲著漂亮牙邊,我可以自豪地向小夥伴們炫耀的毽子了。

只是可惜,那些毽子早已不知了去向,唯留下這樣一個昏暗的場景,讓我在以後的歲月裡,將思念的痛苦輾轉反側。

雨,紛紛揚揚,還在不停地飄過夜的窗臺。不知道,在這樣的雨夜,又將有多少的生命,帶著美好或遺憾,會在某一終點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這條生命終結的路上嗎?我,不也正是在朝著有您的天堂,漸漸靠近嗎?

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歲月,換取時光的倒流。我,仍是那個無憂無慮懵懵懂懂的孩童,而您,仍是那個耐心呵護我縱情寵溺我的老人。只是啊,我又是多麼清醒地知道,所有的一切,僅是我一廂情願的夢想,那些遠去的時光,那些屬於我們的,跌落在時光深處的寧靜和歡樂,是再也回不來了,而沉睡在墳塋中的您,也再也不可能醒來了。

清明的雨啊,你就盡情地下吧,一如我無法控制的淚水,劃過冷清的黑夜。撫摸著您的照片,我終是無法驅走積鬱於心的哀痛。快四年了,您走後的日子,每年的清明,您的墳頭,總會有錢紙翻飛,而我,不會選擇在這樣的日子祭奠您。因為,我知道,喜歡熱鬧的您,定然不會喜歡只在清明那一天,才能享受每年一次貌似熱鬧的場景。我會將您喜歡的熱鬧,在一個平淡的日子裡,延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