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革命家朱德的故事大全

來源:才華庫 2.99W

他是中國的第一元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的名字叫朱德,被大家尊稱“總司令”。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老一輩革命家朱德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的故事

幫助小男孩挑水

解放戰爭時期,朱德在濮陽時經常到田間地頭接觸群眾瞭解情況。有一次,他從地頭回來,在井旁準備洗手,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來挑水。朱德就問小男孩家中的情況。當他得知小男孩家中勞動力少,小男孩14歲就開始幹活時,二話沒說,把一擔水穩穩地擔在了自己的肩上,一邊走一邊與小男孩攀談。後來兩名解放軍戰士過來幫忙,小男孩愣住了,才知道幫他挑水的是朱德總司令。

堅決不讓修建朱德同志紀念館

1951年,朱德的家鄉四川儀隴縣準備修建朱德同志紀念館。為此,儀隴縣向川北區工委寫了請示報告,川北區工委轉報中央。朱德知道後堅決制止。他說:“使不得,使不得。我不算啥子英雄,只是一個在戰場上沒得被打死的普通戰士,為革命犧牲了的烈士才稱得上英雄。”他要川北區工委轉告縣委:“紀念館不要修。農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個地方,不應該把他們遷走。那些土地要分給農民耕種,以利發展生產。”他家鄉的農民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感動。

1957年,朱德到雲南昆明視察工作。雲南省委考慮當時朱德已經70多歲了,要求接待辦搞好朱德的伙食。但是,朱德一再要求不能超過伙食標準,希望飯做得清淡點。後來,省委檢查接待工作,發現伙食大大低於規定標準,對接待人員進行了批評。接待人員就做了兩次“燕窩煮鴿蛋”。第一次,朱德批評了工作人員,付費吃了。第二次,他生氣了,嚴肅地批評了負責接待的同志,堅決不吃。在朱德的堅持下,他每天的伙食恢復到家常便飯,甚至是上一些野菜。

共產黨員不能坐滑竿

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視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萬年寺。當時上萬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難走。陪同的地方領導考慮到朱德已是77歲的高齡,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議讓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堅決反對,說:“共產黨員是不應該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樣,就失去爬山的意義了。”陪同的`同志說,您年紀這麼大了,又不常來,偶爾坐一次,不算什麼。朱德聽後十分嚴肅地說:“偶爾坐一次也是錯誤的。”後來,他硬是沿著崎嶇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朱德的扁擔和南瓜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黨建立的第一個根據地,朱德和毛主席領導的兩支部隊在井岡山會師,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象徵著中國革命的一個新的開端,也是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重要基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造的井岡山精神,今天仍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革命的一大勝利。但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處境非常困難。根據地地處山區,百姓不多,經濟困難,部隊的供給不能保證。特別是,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斷進攻,圍剿,經濟上封鎖,部隊吃糧都很困難。在非常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部隊還要下山去籌集和運送糧食。部隊所需糧食都是靠下山打土豪解決。要從山下把籌到的糧食運上山。山高路陡,到山下運糧要走幾十里路。那時候也沒有汽車,全靠人挑,戰士們經常要下山去挑糧。毛主席和朱德雖然軍務繁忙,每天夜裡都工作到很晚,但還要親自與戰士下山去挑糧,這在現在是很難想象的。朱德當時已是40多歲的人,身為軍長,日夜操勞,但他仍然和戰士一樣,親自下山去挑糧。直到現在還流傳著“朱德的扁擔”這樣一個故事。

到運糧那天,朱德穿一雙草鞋,頭戴斗笠,和戰士們一樣用一根扁擔挑著滿滿一擔米,汗流滿面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從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從天亮出發,要到天黑才能回來。戰士們見軍長每天日夜操勞,白天還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糧,都很心疼,就勸他不要去了。可是,怎麼勸也沒有用,有的戰士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軍長的扁擔給藏了起來。軍長沒了扁擔,還怎麼去挑糧?可是,朱德又設法找來一根扁擔,而且在扁擔上刻了三個字:“朱德記”。

到山下運糧的地方越來越遠。這一天,部隊要到寧岡挑糧。多遠呢?離井崗山足有200裡地。當天回不來。

裝糧的同志想照顧照顧軍長,少給他裝點糧,朱德不幹,親自把籮筐裝滿。這還不算,又把專門帶來的兩個口袋都裝了半下。有的戰士急了,說道:“軍長,您那麼大歲數,少挑一點吧,我們每人多挑一把就行了。”朱德不答應,一臉嚴肅地說道:“我為什麼要少挑?我挑得動嘛!”朱德挑了多少糧食呢?一過秤;142斤。好傢伙,真不簡單,走的都是山路,一邊是崎嶇小路,一邊是萬丈深淵,革命真是不容易啊!

路遠了,挑糧的隊伍要在半路住一宿。戰士們湊在一起商量怎樣減輕一下軍長的擔子。第二天一早,幾個戰士來到軍長跟前,還沒張嘴呢,朱德就先開了口:“怎麼樣,你們是不是要跟我比賽比賽啊?”班長謝長生一聽比賽來了勁,趕緊說:“好啊,誰先到山上誰英雄。”一個戰士拉了一下班長的衣角,謝長生忽然恍然大悟,說:“比賽可以,但有一個條件。”

朱德問:“什麼條件”?“你年歲大,把糧食給我們每人分一把!”朱德聽了,趕緊挑起籮筐上路了。

朱德挑著100多斤的重擔,大步大步朝前走,要是不認識的人,怎麼能相信這挑擔的人竟是軍長!

中午,在一個叫斜源村的地方休息了一會兒,繼續上山。兩個戰士不由分說,把朱德兩個籮筐上的口袋搶了去。朱德要去追,兩個戰士已經走遠了。沒辦法,朱德笑著說:“這小傢伙!”朱德和戰士們一起把糧食挑上了山。

後來,紅軍長征到了延安,仍然非常艱苦。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扼殺革命,對延安又實行了經濟封鎖。毛主席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朱德總司令雖然已是半百的老人,也親自紡線種菜。他經常到菜地裡勞動,澆水、施肥,他種的南瓜可大了,一個南瓜幾十斤重,創了紀錄。

朱德的扁擔和大南瓜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革命勝利來之不易,艱苦奮鬥不能忘。

朱德軍長與士兵

朱德身為總司令,但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總是平等對待士兵,時時關心戰士的冷暖疾苦,與戰士心連心,受到廣大士兵的愛戴與人們的尊敬。這裡,講幾個朱德在當紅軍軍長時關心士兵的故事。

在茅坪的紅軍醫院,有許多傷員都急著重返戰場,醫生怎麼勸說都不行。朱德聽說以後,親自來到了茅坪醫院看望傷員。醫生們對朱德講述了傷員不安心療傷的情況,請軍長幫助想辦法。朱德問清情況以後,對醫生們說:“你們既要治傷,也要治心,把二者給結合起來才能讓傷員安心,早日治好病。”醫生們犯難地說:“我們醫院條件很差,沒有什麼好藥,也沒有什麼營養品。”朱德說:“正因為這樣,才要治心嘛!”他說,治心就是千方百計讓傷員安心治病。他建議給傷員們演些小節目,特別是演些宣傳戰士們的英雄事蹟的小節目,讓大家配合治病。最後,朱德說:“這樣吧,我給你們把戲班子請來。”

第二天,朱德就把戲班子請來了。朱德還親自和戰士們一起背門板,抬木桶。在醫院門口搭了一個戲臺。

戲快開演了,傷員們興高采烈,只見朱軍長和醫生護士們又把幾個重傷員背了來,讓他們也來看節目。一個重傷員在朱軍長背上直喊:“軍長!使不得,使不得!”

朱德不在意地說:“有什麼使不得,你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負了傷,是人民的功臣,我揹你們是應該的!好好看戲,心情愉快了,傷也好得快!”

傷員們看著精彩的表演高興得不得了,獅子舞完龍燈,醫護人員還來演自己編的《慰問紅軍傷員》、《贊英雄》等節目。最後,朱軍長還親自上臺指揮大家唱起了歌頌紅軍的山歌。

節目看完以後,傷員們都表示,一定要聽軍長的話,安心養傷,爭取早日再上戰場。

在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戰士們的乾糧袋沒幾天就空了,部隊陷入了飢餓。

一天,朱德在路邊發現一些牛、馬的蹄子。他興奮地喊道:“這可是好東西,老闆還專門吃這些東西呢!”他讓警衛員把蹄子送到炊事班,把肉和筋挑出來,煮了鍋蹄筋湯給戰士們喝。戰士們這些天盡吃野菜了,端著蹄筋湯都高興起來。可是,大家一想,軍長歲數那麼大了,每天操勞最累,就在軍長碗裡多放了一些蹄筋,少放了一點野菜。朱德發現了,他把自己碗裡的蹄筋湯又倒回鍋裡,攪了一攪盛了一碗,他和戰士們一邊吃一邊拉呱(聊天),說:“幹革命不能靠一、兩個人,要靠大家。我們團結一心,才能戰勝敵人。今後,不許為我搞特殊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