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哲理故事

來源:才華庫 2.55W

一句話哲理故事1

讀了多年的書,說了無數的話,常常為語言感到無奈:但也有例外的時候。

一句話哲理故事

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單位,有個同事成了朋友。同友。同事當過兵,在內蒙古草原深處。部隊為改善生活養了羊,當兵的輪流去放羊。早上,用解放大卡把羊和"羊倌"送到幾百裡外的牧場;傍晚,再用車把他們接回來。同事淡淡地說了一句話:"天太大,不敢去望。"

但我一下子全懂了。天似穹廬,人是地平線上渺小、微不足道的一個黑點。天與地在草原上釋放自己,不給人立足之地。獨自承受天、地的夾擊,需要真正的勇氣。

後來我調走了,與那個單位同事漸遠。但我想,我是無法抹掉想像中的那片草原了。

還有一次,家裡來了個遠方侄女。坐汽車來,坐火車回去。上了火車,她興奮得滿臉紅暈,左顧右盼。她說了一句話:"這火車真有意思———人對著人坐!"

片刻沉默後爆出一片鬨笑。我一邊笑一邊感嘆:恐怕最優秀的作家也想像不出這樣生動的細節、這樣準確的語言,來證明鄉下的孩子從沒有坐過火車。

這句話似乎還證明:城裡孩子的幸福感不一定多於鄉下的孩子。

今年春節是去海南過的。一家人在機場候機時,我習慣性地提醒妻子去買保險,妻子不假思索,說了一句話:"買什麼保險!我們三個在一起就不要買保險。"

我裝著繼續看書,不想讓她發現我的心中激起了狂瀾。是呀,一家人在一起,萬一……也就了無牽掛了,與這個世界無關了。買保險幹什麼呢?

那一刻,我感覺我與妻、兒的生命成了一個整體,就像叢林中依偎纏繞的三棵樹,一棵樹上的三根枝,一根枝上的三片葉。

結婚十幾年,按部就班,日子平淡而匆忙。我以為我對妻子的瞭解、對家庭的理解已夠透徹了。沒想到,我錯了。

是向來不擅言辭的妻子提醒的。

她也只用了一句話。

一句話哲理故事2

據《明史》等史料記載,明朝後期,北方瓦剌首領率兵入侵中原,勢如破竹,直搗山西大同,明英宗御駕親征。無奈瓦剌軍隊強盛,又有臣子當內奸,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英宗被俘而押至北方,史稱土木之變。一年後,瓦剌通知明朝接回英宗皇帝。大臣皆懼,以為陷阱,欲徵十萬大軍討伐,踏平瓦剌,搶救英宗。唯左都御史楊善反對出兵,恐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於是挺身而出,隻身一人前往。

瓦剌首領態度傲慢,輕待楊善並說:“你來接皇帝,帶禮物了嗎?”楊善說:“若置錢物賄賂,世人皆笑瓦剌貪財好物,吾空手前來,正是為顯示瓦剌首領是仁義清白的。我國目前正在修訂史籍,回去定要把此事記下來,讓瓦剌名聲流芳百世。”此話抓住了對方的心理,給瓦剌找了個臺階。其首領聽後轉怒為喜,點頭稱善,其實內心明白,明朝也不是那麼好惹的,舊皇帝朱祁鎮雖被困,其軍隊依舊強固而實力雄厚,若交戰雙方只能是兩敗俱傷,佔不了什麼便宜,不如就勢放了,還落得個順水人情,於是乎過了兩天瓦剌設宴為英宗送行。楊善不花一分半釐,亦不費一兵半卒,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解救皇帝回國,歸功於他的勇敢機智,亦取決於他能言巧辯。

一句話勝過十萬兵,彰顯出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諸多遊士說客,比較有名氣的有子貢、范雎、張儀、蘇秦、蘇代、陳軫,全憑一張嘴求生存,進而得以富貴。

從政者若口才不行,則難以表達思想觀念及行為觀點,就無法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更難以做好群眾工作;經商者沒有口才,則不會討價還價,與人交往受到限制,就不會增加經濟收入。諺語云:“會說的說圓了,不會說的說翻了。”在不同場合中,語言得體,恰如其分,可化干戈為玉帛,化解矛盾、解決難題,目標及計劃得以順利實現。反之則停滯不前,甚至使問題惡化。

說話像打仗,而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何打“勝仗”?主要是要了解對方想法,抓住其心理特點。《孫子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把道理原則說透,分清楚輕重緩急,爭取雙贏,對方就容易接受。當然以言語說服他人是非常困難的。戰國時期學者韓非子曰:“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也。”說人之長,以為在利用他;說人之短,以為在討厭他。該怎麼說話?這就要靠平時的語言積累,鍛鍊口才基本功,審時度勢,練就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關鍵還要憑著善良正直之心。切忌說別人痛處,哪壺不開單提哪壺。韓非子在《說難》一文中指出:“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在傳說中,龍脖子下有逆鱗,觸者而亡,遊說者不去碰它,就算得上善於說話了。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大臣叫夷射,參加齊王晚宴,由於屋裡悶熱,夷射手裡提著酒,邊喝邊走出來透氣。沒想到站在旁邊的衛兵向他討酒喝,夷射很生氣,對衛兵罵道:“真是大膽,你是什麼東西,一個小小衛士竟敢向我要酒喝,快滾!”衛兵討酒不成,反而被一頓臭罵,敢怒不敢言。等夷射走後,就在那兒撒尿。第二天,齊王看見尿跡,聞著一股臊味,就問衛兵是誰幹的?衛兵就告了夷射的黑狀。齊王大怒,將夷射治罪。夷射自以為位高權重,根本沒有把卑微的衛兵放在眼裡,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出口傷人。而衛兵本來就是地位低下,恐怕別人瞧不起,這是他的硬傷,夷射的話猶如利劍刺著衛兵的傷痕。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所以小人物報復了大人物。夷射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話而受到放逐的懲罰,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昔日座上賓,今日階下囚,實在是可嘆!

無數事實證明,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讓人笑,亦可讓人哭;可以讓人升遷,亦可讓人丟官,切不可小覷之。在當今社會,若能掌握說話的.藝術,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就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個人不僅得到長足進步,亦可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一句話哲理故事3

生活中難免會有不順心的事情,比如錢包丟了,失戀了,和朋友鬧誤會了。

我們總因為那些瑣碎的事煩惱不已,會鬱悶一整天,甚至丟下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管,把自己沉淪在痛苦中。

我也這樣。

直到有一天,偶然在電臺裡聽見主持人的一句話:認真生活,努力微笑。我才猛然醒悟,原來人生可以這樣簡單過的。

因為責任,我們要認真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那樣我們和我們的家人才會幸福;因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也有不少的不快,我們因此要努力微笑,那樣我們才能快樂開心。

朋友,如果你覺得這句短短的話有道理,能夠鼓勵你更樂觀地生活,那麼,請你在悲觀的時候想起它;並且,現在就把它當作一份精美的禮物,送給你的朋友們。

一句話哲理故事4

美國飛機發明家萊特兄弟,是一對很善於思索、又刻苦鑽研的兄弟,可是他們卻是一對最不善於交際的難兄難弟,他們最討厭的就是演講。有一次在某個盛宴上,酒過三巡,主持者便請大萊特發表演說。

“這一定是弄錯了吧?”大萊特為難地說,“演說是歸舍弟負責的。”

主持者轉向小萊特。於是小萊特便站起來說道:“謝謝諸位,家兄剛才已經演講過了。”

就這樣推來推去,人們還是不放過兄弟倆,經各界人士再三邀請,小萊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

“據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只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

這隻有一句話的演講,博得了人們長時間的熱烈鼓掌。

越會說話的人,說話越多的人,可能是越沒有能力做實事的人。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總是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說話,還哪有精力去做事情?

一句話哲理故事5

據說,墨子的學生曾經問墨子:“話是說得多好,還是說得少好?”墨子說:“你看田裡的青蛙,整天叫個不停,卻沒有人理會它,而公雞每天只在天快要亮的時候,才叫一兩下,人們都很注意它。可見,話不在說得多而在說得有用。”在語言交際中,為了建立良好的交際關係,為了表達或交流思想情感,話不在說得多,而在說到點子上。有時,—句話的交際遠比一大串話的交際要好得多。這裡所說的“—句話”,既指有許多詞構成的—個句子,也包括由—個詞所構成的獨詞句。比如:

20世紀30年代有個故事:有一個猶太傳教士叫西蒙·史佩拉,他被派到德國的一個小鎮去傳教。每天早上,西蒙喜歡到鄉村田野散步,無論經過誰的身旁,都會熱情地向人家打招呼問好。

有個年輕的農民叫米勒,每天總是早早地來到田裡工作。西蒙每次從他的地頭走過時,總會笑著高聲說:“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對猶太人並沒有什麼好感。開始,西蒙每次向他打招呼,他只當沒聽見,連頭也不扭一下。可是,西蒙每天卻依然向米勒問候。終於有一天,米勒被西蒙的熱情和笑容所感染,他也舉了舉帽子,笑著回答:“早安,西蒙先生。”納粹上臺後,米勒被納粹徵召入伍。西蒙也被納粹關進了集中營。後來,西蒙又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

西蒙從火車上下來以後,就排在長長的佇列中等待發落。西蒙看到營區的—個指揮官手裡拿著指揮棒,一會兒向左指,一會兒向右指。西蒙知道,發配到左邊的人就只有死路—條,發配到右邊的則有生還的機會。等了不久,西蒙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西蒙·史佩拉”,他緊張地應了一聲“到”。 就在這時,那個手拿指揮棒的軍官轉過身來,西蒙和他的目光相遇了。西蒙認出了那個手拿指揮棒的軍官是誰,並且下意識地喊了一聲:“早安,米勒先生!”聽到問候,米勒那雙原本冷酷無情的眼睛突然閃動了幾下。隨後,米勒便平靜地回答道:“早安,西蒙先生。”接著,他舉起了指揮棒對西蒙說了—個生死攸關的字:“右!”也許西蒙的問候再次喚醒了米勒心中被納粹奪去的人性。西蒙已經走得很遠了,可是他仍然能聽到米勒在連連地喊著:“右!”

一句話哲理故事6

一個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少年問:“怎樣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智者送給少年四句話。

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在你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心態就會變得平和一些。

第二句話,把別人當自己。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而且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因為你愛別人,所以你要愛自己。

少年問:“這四句話之間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怎樣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去體會。”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後來,少年變成了中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都說他是一位智者。

把自己當成別人,能讓我們心態平和;把別人當成自己,能讓我們學會憐憫;把別人當成別人,能讓我們懂得尊重;把自己當成自己,能讓我們懂得自愛。這樣的人生,將是完美的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