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學期科學教案《好吃的橘子》

來源:才華庫 3.3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下學期科學教案《好吃的橘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下學期科學教案《好吃的橘子》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狀、味道等特點。

2、樂意參與活動,學習在教師的鼓勵下嘗試剝橘子。

3、初步瞭解橘子皮和肉的作用。

活動準備:桔子(總數與幼兒人數相同);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區角的“桔子樹”,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師:這是什麼?樹上有什麼?

小結:這棵是橘子樹,上面結滿了黃黃的果子呢。

師:我們一起把樹上的桔子摘下來,看看是什麼水果?

2、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摘桔子。

小結:原來是黃黃的橘子呀。

二、引導幼兒用聞、摸等方法觀察桔子的外表形狀特徵。

教師出示桔子:我們摘下來的是什麼水果?

師:它是什麼形狀的?

師:像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師:上面有什麼?

師:摸上去感覺怎麼樣?

師:聞一聞,什麼味?

三、引導幼兒學習剝桔子,觀察、品嚐桔肉。

1、引導幼兒自己剝桔子。

師:想吃桔子怎麼辦?怎麼辦?

2、教師示範從上往下一片片地剝開桔皮,並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師:我們要從中間用我們的手指先剝開一點點,然後一片片的剝到底部。

3、引導幼兒觀察、品嚐桔肉。

師:哇!桔肉露出來了。

師:它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白白的鬚鬚能吃嗎?

師:橘子肉軟軟的、一片一片的。

鼓勵幼兒連桔肉上的桔絡一起吃,並說說桔肉的味道。

師:我們吃橘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梗若一起吃哦,那個是可以吃的。

四、幼兒品嚐橘子。

師:現在老師要把這些好吃的橘子送給小朋友們吃了。

教師給小朋友人手一個橘子。

師:現在小朋友可以品嚐我們的橘子啦,小朋友要自己用手慢慢的剝哦。

幼兒吃了橘子後請幼兒說說橘子的味道。

師:小朋友們橘子好吃嗎,是什麼味道呀。

引導幼兒回答

五、引導幼兒瞭解桔皮、桔肉的作用。

1、教師介紹桔皮和桔肉的作用。

師:桔皮可以用來做陳皮、泡桔皮茶,桔肉可以榨桔子汁、做桔子醬。

2、遷移幼兒生活經驗,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吃的含桔子成份的東西。

師:你還吃過什麼食物帶有桔子味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