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1.52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根據自己製作的擺,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思考推測出影響擺擺動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設。並能根據假設設計實驗。

2、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係,知道對比實驗中的定變數關係,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與人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和探究擺的規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自己製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數關係,並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數的實驗。

教具準備:

鐵架臺、線繩、曲別針、小螺帽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一個簡易擺。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看到過類似的裝置嗎?

(擺鐘,鞦韆,吊環……)

師:在科學上,我們將這個簡易的裝置叫做“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擺。(板書:擺的研究)。

師:同學們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這根線叫什麼?下面的重物叫什麼?

這根線在科學上我們稱它為擺線,下面懸掛的重物我們稱它為擺錘。

你們想不想做這樣一個擺呢?請材料員拿出材料,開始吧!

2.學生做擺。

(師邊巡視邊指導學生製作)

3.數擺。

師:同學們,做完了嗎?那我們怎樣來數擺擺動的次數呢?哪個同學上來示範一下。

(一生上臺示範,大家觀察。)

師:我們在數的時候,手拿著擺錘,擺線要拉直,實驗時,將手輕輕一放,不要用力去推,擺出去,再回來,這樣往返一次,我們叫做擺動一次,數1。

教師示範,將擺錘輕輕放下,口中倒計時:3、2、1,放——停,一共擺動了幾次?

教師再示範,在擺錘還沒有返回的時候喊“停”,要求學生弄清:如果沒有擺回來,就不能算一次。

二.展開:

1.數自己做的擺在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

師:同學們,會數了吧!那讓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擺在10秒鐘內擺動了多少次?

在數之前,你們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學生提出數擺注意點)

師:是啊!在數擺之前,周老師也有一個友情提醒:(小黑板出示要求)

(1)合理分工:1人掌握擺錘,1人看時間,1人數數,1人記錄。

(2)實驗一次記錄一次。反覆實驗三次。

(3)實驗後共同分析,選擇好我們的資料。

2.彙報,教師板書。

3.這些資料都是我們的擺在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看到這些資料,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在相同的時間內,為什麼擺的次數會不一樣?——這是最主要的)

4.是啊!都是10秒,擺的次數有多有少,這說明擺的快慢不同。你猜測為什麼都是10秒,擺的快慢會不一樣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重點的板書: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角的大小)

(擺角的大國小生可能不會說明白,但應該可以說出這個意思,例如學生說出擺的幅度師就概括揭示:在科學上,我們稱這個為擺角。)

三.加深:

1.制定實驗方案。

師:同學們,我們猜測擺的快慢跟這些因素有關,事實真如你們猜測的那樣嗎?我們還得用什麼方法來證明?

師:現在請小組討論一下,怎樣來做這個實驗呢?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的假設是什麼?我們的猜想是什麼?不變的條件和可變的條件有是什麼?

請記錄員拿出記錄單,小組討論,並填寫完整記錄表中的有關資料。

2.討論實驗方案。

師:好了,那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家的實驗方案。

學生彙報。

師:其他同學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嗎?

在學生的彙報過程中,注意傾聽學生的實驗方法,操作方法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驗結果。

特別是在當學生說到擺線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為了讓實驗的結果更明顯,在選擇兩次擺線的長度時候,要相差大一些,不要太接近。

3.學生實驗。

師:下面就要開始實驗了,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嗎?

4.實驗彙報。

師:實驗完成了,我們要照例開一個實驗的報告會。

請各小組的報告員將你們的實驗結果告訴給我們。

學生彙報結果。

彙報的重點:你們是怎麼做的?發現了什麼?跟你們實驗前的猜測一樣嗎?你們的結論是什麼?

如果實驗中有一些特殊的情況,那得讓學生上臺展示一下,共同來找找出錯的原因在哪兒?

擺線的長短彙報時,還應再引導學生得出:擺線越長,擺就越慢;擺線越短,擺就越快。

5.實驗小結。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了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擺錘的輕重都是無關的,只跟擺線的長短有關。

四.拓展:

1.再做擺。

師:同學們,通過研究,我們知道擺的快慢只跟擺線的長短有關係,如果周老師要求你做一個在10秒鐘內擺動10次的擺,你會嗎?趕快試試吧!

學生做擺,除錯。

2.學生展示。

師:大家都好了。請將我們的擺全部放到桌子上,請各小組的材料員拿擺錘,周老師為你們計時,一起來數數。

一起數擺。

師:成功了嗎?請成功的小組舉手告訴大家。

師對成功的一些小組:請問,你們現在的心情如何?

師:非常好。記錄資料是非常科學的方法,有了資料,就更有說服力了。

五.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了剛才這麼長時間的研究,能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收穫嗎?

(我知道了擺錘、擺角和擺線,我還知道了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短有關。還有,擺線越長,擺速越慢,擺線越短,擺速越快。)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2

我是一名國小科學教師,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的一課《擺的研究》。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擺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的一課。這課是在學生學習《機械擺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本課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幾個因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渴望。第二部分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改變擺的重量,擺繩的長短等幾個因素,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這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第三部分是在學生充分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與擺錘的重量沒有關係,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根據這一課教學內容的安排和五年級學生的知識經驗以及認知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通過改變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等因素進行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過實驗讓學生意識到精確的測量結果是需要反覆測量,初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驗證態度。

3、讓學生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4、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擺線、螺絲帽,鐵架臺,記錄單,計時秒錶。

【教法、學法】

1、教法:我將積極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綜合本課的特點,我將採用實驗法、對比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出結果。

2、學法:與教學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實驗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總結出科學知識。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上一課的教學內容,並用課件展示一些擺鐘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發學生探究意願。

二、實驗過程:

1、課件出示擺:先讓學生認識擺錘、擺繩和擺幅度,並說明擺擺動來回為一次。接著引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你認為擺擺動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

2、根據學生提出的假設,讓學生說說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項,我再加以補充說明,使學生意識到在實驗中會控制無關因素,從而保證所要研究的問題客觀、公正。

3、開始實驗驗證:(明確本課的測量方法是測量20秒內擺擺動的次數)

活動一、我採用“扶”的教學原則來指導和幫助學生研究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1、首先提出問題:

①猜想——擺錘的重量與擺的快慢有關係嗎?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

②教師明確什麼不變?什麼改變?示範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實驗。

③指導學生更換擺錘進行研究並做好相關記錄。

2、其次實驗和記錄過程。

在這個實驗中,要控制的因素是擺長和擺幅的不變。為了減少誤差可以用三角尺把擺的幅度定在30度。在同樣的時間內,只要把擺錘增加到原來的兩倍,三倍。並記錄每次測量的結果。加上在表中求平均值,以便實驗結束三張表在一起總結。

3、彙報和分析資料。

我會引導學生對測量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說說對這個結果進行分析後,對影響擺的擺動次數的因素有什麼推測,逐漸培養學生科學驗證的品質。

活動二、在學生有基礎上,這一環節中我採用“引”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做實驗來研究擺長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1、首先提出問題:

擺長與擺的快慢有沒有關係呢?

這裡讓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可以提示讓學生進行實驗驗證,接著讓學生動手實驗。

2、學生實驗和記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在實驗中,教師可以適當放手。只要做簡單的提示,這樣,突出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主導性的地位。也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3、彙報和分析資料;

問:從資料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的推測。接著展示學生的記錄表,讓學生總結出: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活動三、研究擺幅與擺的快慢的關係,這一活動中我採用“放”的教學原則定點讓學生放手實驗,最後小組彙報、小結。

1、實驗注意:

①首先保持擺線、擺錘的不變,可以改變什麼?引導學生改變擺幅進行實驗。

②在實驗中可以提醒學生用身邊隨手可拿的三角尺來改變擺幅。為了減小誤差可以只選擇30度、45度、60度的角來實驗。

③教師注意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做好個別輔導與訂正。

④分析資料:從資料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⑤彙報結果。

三、全課總結。

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問題是關於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擺幅之間的關係。

把三組實驗放在一起,知道了在什麼情況下襬的速度比較快?什麼情況下襬的速度比較慢?擺的快慢與擺錘與擺繩與擺幅的關係?對這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思考。接著我再出示課件:讓學生從資料中我們得出了結論:

擺的快慢與擺錘無關、與擺幅無關,只與擺繩有關,且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四、課後作業。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處處需要科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你回家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擺。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科學第十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擺的研究》。從以下幾方面說說自己本節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只瞭解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運動是擺動,如:鐘擺、鞦韆、搖籃、吊床、拳擊沙袋------“擺”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但他們不知道擺動這種現象背後所隱藏的科學道理。研究“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能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出來。但如何控制好實驗過程中變數與保持不變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資料,對於學生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二、基於我對教材、學生的瞭解與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通過自己的實驗,能夠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根據自己的分析進行預測。初步瞭解影響擺擺動的因素是擺長。

2、過程與方法:經歷改變擺的擺錘重量、擺動幅度、擺的擺長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活動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意識到精確測量結果的得到,需要反覆的測量記錄才行。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圓滿的完成本次的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在本節課中我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綜合本課特點,主要採用對比實驗法,通過真實可靠的實驗現象,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較容易分析、總結出科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小組間的相互合作,拓寬學生的視野,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難點,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2、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實驗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收集來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總結出科學知識。

四、教具使用:鐵架臺、長短不同的線繩、小螺帽等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教師:我手心裡握著一個簡易的擺大家想看看是什麼嗎?

問學生: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嗎?

板書:單擺

2、教師:關於單擺,你們知道些什麼知識?(指名學生說說)

3、目標確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擺,探究一下襬中有什麼奧祕。(把課題板書完整)指明覆述。

(二)、目標教學(探究新知)

1、讓學生學會測定15秒內擺擺動的次數。

(1)教師:要了解擺的奧祕,首先,讓我們來掌握一項本領,學會測定擺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那擺怎樣才算擺動一次呢?

教師演示:把擺拉開一個角度,鬆手。同時講解:擺擺到另一面,再回到開始運動的地方我們就算擺擺動一次。

(2)講解如何使用秒錶記時。

(3)教師與學生合作:測定講臺上的擺15秒內擺動的次數。教師同時指導,怎樣減小誤差。

(每組到老師處領一個擺,組內自行分工:記時員,操作擺的人員,記數員,記錄員,彙報員。)

(4)學生合作測定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

(5)學生彙報。

2、發現問題,作出假設。

(1)談話:同學們,你們彙報的實驗結果,各組的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基本上都不同,那為什麼擺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會有快有慢?擺擺動的快慢究竟與什麼有關呢?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猜測,在猜測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受認知水平或表達能力的限制,可能說一些較籠統的話,教師在指導時則要將假設具體化。這一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是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引向規範的一個重要環節。

(2)學生討論,作出猜測。

(3)學生猜測,歸結為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擺錘的輕重、擺線的長短有關。(板書)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教師:假設不一定是正確的,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證明。

實驗1: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

實驗2:改變擺的角度大小實驗。

實驗3:改變擺繩長短的實驗。

設計意圖:從實驗的準備到進行,到實驗得出結論的全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引導學生經歷“選擇研究物件---設計完善實驗---合作實驗驗證---分析資料---彙報交流---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獲得快樂,這正是我們科學教學的實質所在。

(三)、目標練習

結合生活實際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1,我家有一個擺鐘,可與標準時間相比,總慢幾分鐘,你能否幫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時準確呢?

生:把擺長調短些。

2,前幾天,我鄰居為自己的小女兒做了個鞦韆,可她小女兒因為坐上鞦韆時鞦韆擺的太快而嚇得大哭,你能幫忙改進一下這個鞦韆嗎?

生:把鞦韆兩邊的繩子加長!

這一環節與開課的引入環節前呼後應。是在學生探究出科學規律之後,讓學生運用規律去解決生活中關於擺的問題。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學好科學,就能時時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四)、目標檢測

1,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與擺錘的輕重()、與擺線的長短()。擺線越長,擺速();擺線越短,擺速()。

(五)、全課總結:

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運用了什麼學習方法進行探究活動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回顧學習過程:發現問題——進行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總結結論)。通過實驗我們總結出一個什麼科學結論?(生: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係。)再一次強調本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重點。其實,不論多麼高深的科學知識,都是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學會探究科學,運用科學,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老師這有兩個擺,繩子的長度相同,擺動的快慢會一樣嗎?放學後自己試驗,看有什麼新發現。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

讓學生的科學探究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認識到真正的擺長不是擺線的長度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4

一、說課標、教材

《課標》指出:國小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科學素質的培養是義務教育的重要任務。國小科學課程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全套教材是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為主線構建的,構建的基礎是活動。各學段教材的基本的設計思路是:通過活動水平層次的不斷提升,使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不斷加深,科學探究的能力不斷提高。而五年級教材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和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學習只改變一個變數的對比實驗及對實驗現象和觀察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擺的研究》是《時間》單元的一課。這課是在學生學習《機械擺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本課之前,學生在《機械擺鐘》裡對於擺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了同一個擺在相同的時間裡擺動的次數是相同的。而本節課則針對什麼因素影響了擺的快慢展開研究,這個過程要求學生能夠使用“控制變數”的方法來獲取科學證據並在此基礎上展開研討發現關於擺的科學規律。基於我們對教材、學生的瞭解與分析,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我能探究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2.我能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且根據分析進行預測。

3.我能認識到在實驗中細心觀察發現新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學習重點:

我會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且根據分析進行預測。

學習難點:

在對比實驗中,我會控制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

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將在課前作如下充分的準備:教具使用:鐵架臺、長短不同的線繩、鉤碼等無論是目標的制定還是表述上,我們都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給學生“我能行”的積極的暗示。

二、說學生

五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雖然已經進行了兩個半學期的科學學習,但五年級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學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記的牢,運用能力較差;好在學習小組已經基本形成,各自都有明確的分工,在科學觀察能力和對比實驗設計中已經有較大的進步,只是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還不夠,這就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點撥。讀寫說方面,讀寫已經比較自如,但說的方面比較弱,科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對於實驗現象、實驗結果之類的表述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學生說的能力有待提高,課堂對學生說的指導還將繼續。

三、說教學模式

“三性五步”是新課程改革下我們學校獨有的教學模式。所謂“三性”,即導學性、展示性、活動性;“五步”即引入門,學習窗,體驗室,思考臺,延伸橋。下面,我就來談一談“三性五步”教學模式在這節課的具體運用。

1.引入門

國小階段科學概念的建構強調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探究活動儘量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聯絡。盪鞦韆是學生常玩的遊戲,貼合學生生活實際。上課伊始,先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盪鞦韆的畫面,並提出問題:你知道哪個小朋友蕩得快嗎?這樣的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讓他們勇於猜測,而且形象的認識了擺的組成。

2.學習窗,體驗室

基於科學學科的特點,我們將這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其實這兩個環節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在實驗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理解。這部分分四步完成:

(1)老師先出示擺,讓學生認識擺錘、擺繩,並演示把擺拉開一個角度,鬆手。同時講解:擺擺到另一面,再回到開始運動的地方我們就算擺擺動一次。接著引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你認為擺擺動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這個過程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猜測,在猜測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受認知水平或表達能力的限制,可能說一些較籠統的話,教師在指導時則要將假設具體化。這一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是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引向規範的一個重要環節。

(2)根據學生提出的假設,進行兩個實驗: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和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中的實驗,小組討論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項,老師再加以補充說明對比實驗只能控制一個變數,使學生意識到在實驗中會控制無關因素,從而保證所要研究的問題客觀、公正,從而突破難點。

其次,學生小組分工,開始實驗驗證,並填寫實驗記錄單。記錄單設計了每個實驗取三次結果的平均數,減小了誤差,體現了科學研究的嚴謹性。並且課前為學生準備了明顯長短不同的兩根線,可以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3)通過實驗得出資料,學生分析資料得出結論,並大膽進行彙報。彙報的時候老師注意學生是否科學地表述,適時進行說的指導。

在第一個實驗結束彙報展示中,啟發學生,期待能夠發現有的組得出的資料不一樣,從而引起主動探究的興趣,成功進入第二個實驗-----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課前為學生準備了明顯長短不同的兩根線,有第一次實驗的基礎,這個實驗可以適當放手。

(4)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結果,完成板書。

從實驗的準備到進行,到實驗得出結論的全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引導學生經歷“確定研究物件---設計完善實驗---合作實驗驗證---分析資料---彙報交流---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獲得快樂,這正是我們科學教學的實質所在。

3.思考臺

這個環節實質上是達標檢測。這裡設計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說一說,其實是這節課的實驗結論,也是這節課要求掌握的科學概念。第二個問題是引入門的兩幅圖,哪個小朋友蕩得快?第三個問題你能想辦法讓這位小朋友蕩得更快些嗎?第四個問題讓走快了的擺鐘慢一點。這一環節與引入門的前呼後應,是在學生探究出科學規律之後,讓學生運用規律去解決生活中關於擺的問題。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學好科學,就能時時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4.延伸橋

這個環節相當於拓展延伸。這裡設計一個思考題:這是兩個繩子長短、擺錘輕重都一樣的擺,安裝在相同的支架上,它們擺動快慢會一樣嗎?學生有剛才實驗的經驗,會覺得擺動快慢一樣。然後老師演示,結果是擺動快慢不一樣。這個結果跟學生剛剛實驗得到的結論有出入,學生會驚疑萬分:為什麼會這樣?成功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這時宣佈這是下節課我們研究的問題。這樣,學生帶著問題走來,又帶著問題離開,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期待下節課會早點到來。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每節課都追求的境界。

下面我說說這節課教學方法的選擇及運用。

1.教法。秉承課標理念,在本節課中我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綜合本課特點,主要採用對比實驗法,通過真實可靠的實驗現象,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較容易分析、總結出科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小組間的相互合作,拓寬學生的視野,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難點,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2.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實驗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收集來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總結出科學知識。

四、說教學手段的運用

這節課,我們結合科學課的實際,下發了實驗記錄表,這有利於學生有條理的進行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課堂上,將實驗記錄單用實物投影展示,並且利用多媒體出示引入門和思考臺的內容,直觀形象省時,而且有利於全班交流。

接下來說說板書設計,好的板書是一部微型教科書,利用板書可以一目瞭然地看清知識結構。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我們的板書力求將本科重點濃縮於方寸之地,並且使用雙色筆,突出重點。

課堂是遺憾的藝術,是我們追求完美的努力體現的過程。今天的課也一樣,有遺憾之處。以後我們的課堂要儘量淡化教的痕跡,加強學的空間。

以上是我們對《擺的研究》這節課的教學設想,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

《擺的研究》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假設進行驗證;能夠使用“控制變數”的實驗方法蒐集影響擺的快慢因素的證據,通過測量蒐集、記錄資料,並選擇有效的資料支援證據;體會反覆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體驗在擺的實驗中對變數的精確控制可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2、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認識到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係,進一步加深認識對比實驗中的定變數關係,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

3、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與人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和探究擺的規律的樂趣。對實驗中的細節加以關注,體現動手之前先動腦的科學研究思路,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幅的大小關係不大,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數關係,並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數的實驗。

教具使用:

擺(擺架用兩個鐵架臺做成“門“字型)、電子秒錶、擺錘(用沉浮實驗盒裡的小吊桶和輕重不同的木塊、鐵塊)、自制控角器(用帶絕緣皮的銅線安裝)。

教學過程:

一、研究擺線長短和擺速關係

師:上節課我們對影響擺速快慢的原因作了假設,同學們都認為可能與擺線長短、擺幅大小、擺錘輕重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研究。我們先從擺長開始。你認為擺線的長短會怎樣影響擺速?請你說出具體理由。

[評析:擺線長短對擺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從這裡入手,體現先易後難、先扶後放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說出具體理由是驅使他們的思維深入地發展,培養學生遇到問題進行“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的思考習慣。]

(學生思考後彙報)

生:擺線短擺的速度就越快,擺線長擺的速度就越慢,昨天我們這個組擺線這樣長是10秒(用手比畫),另外一個組擺線很短,只要6秒。所以擺線越短擺的速度就越快,擺線越長擺的速度就越慢。

生:我和她的意見是一樣的,但是我和她的理由是不一樣的。我認為擺線慢受到的阻力就越來越小,擺錘的重量就會影響到擺線,這樣一起就越來越快,擺線越來越長的話,受到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大,擺的速度就會慢。

生:我和他們的意見相同,理由不同,擺線長的話,擺下面的力量就不容易傳到上面,所以慢,如果線短的話,力量就快一些,所以就擺得快。

師:有沒有和他們不一樣的想法。(停頓一會)

都這樣認為的是吧?那到底是不是和我們猜想一樣的,該怎麼辦?

生:做實驗

師:在做實驗之前更重要的是什麼?

生:制訂好實驗方案。

師:老師也不多說,相信我們四(一)班的同學會把實驗計劃設計好,會把實驗做好。下面,小組就怎麼做好這個實驗展開討論,你們在討論時老師把計劃表發給你們,你們把計劃部分填好,準備交流。

[評析:“老師不多說”是胡老師貫穿在整堂課中的教學風格。把說的時間、做的時間儘量讓給學生。]

(學生研討、制訂、交流計劃)

組1:我們預測擺線長短與擺速有關,不能改變的條件是擺錘的重量,應該改變的條件是擺線的長短和擺幅的大小。

生:我有意見,我們現在是測量擺長,擺幅是不能改變的條件。

師:剛才有兩種不同意見,你們認為哪種有道理。

[評析:抓住生成的機會,及時地引導學生認識對比實驗變數控制的要求,為接下來的實驗作好最重要的準備。讓學生自己的說理來說服其他同學。]

生:我認為陳月有道理。

師:為什麼?

生:因為不能改變的條件,擺幅大小要一樣。改變就不一樣的。

生:如果擺幅也改變的話,擺幅和擺長一起測,是測不出什麼結果來的。我覺得擺幅和擺重是不能改變的。

組1:擺幅和擺錘要一起控制的。

師:你們這個小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生:是的,我們想到了,沒有說出來。

師:為了更科學的實驗,你們認為在實驗中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評析:在掌握前一課時中測量的操作要點基礎上,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實驗設計以及細節問題的考慮,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解決的'辦法,並通過相互的研討對實驗方案進行完善。]

生:反覆做幾次,減小實驗誤差。

生:我覺得可以用一把尺子,測出擺線的長短,然後進行比較。

師:有沒有道理?

生:有的。

師:很有道理。只是老師今天沒有這麼高的要求,只要測出長的和短的擺線的秒數就可以了。老師建議你課後可以做這樣具體的研究。

[評析:擺線的長短是可以度量的。教師為什麼就不給學生一把尺子?多麼好的想法,如果用尺子具體測量,還會為學生後來的活動任務“做一個每分鐘擺60次的擺”打下很好的基礎,但是老師因為沒有辦法提供尺子,這樣鼓勵、建議還是可取的。]

生:計時員說開始時,擺就要放掉;擺的次數要一樣。

師:擺的次數是多少?

生:十次。

生:(比畫)這樣子擺一個來回算一次。

生:擺的幅度控制在45度內,這樣更準確。

生:45度怎麼測?量角器很難測量的。量在圓杆上端也對不齊的,也很難。可以把擺線拉到在桌子邊緣的地方。擺幅要控制好。

師:怎麼控制擺幅的問題,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生:(指著教師在橫杆上裝著的控角器)可以用它來定角度,用擺線和它對齊,這樣就可以控制了。

[評析:教師在橫竿上為學生準備了控角器(控角器是用一根約15釐米的電線纏在橫竿上,露出8釐米電線指示角度,絕緣橡膠沒有去掉,作用是增加摩擦力,使纏繞在橫竿上的電線不容易滑動,學生移動電線,就指出了不同角度),這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角度難以恆定的難點,學生利用了這個控角器,就有效地規避了實驗當中不必要的麻煩。]

師:你們覺得呢?會不會用?

生:會的。

師:開始實驗。

(實驗結束,學生到投影前展示研究成果)

組1:我們組測擺線長的秒數是12.78、12.88、12.81,短的是8.16、8.22、8.56,得出的結論是擺線越長,速度越慢,擺線短,速度快。實驗結論與我們的預測是一致的。

師:對他們小組有沒有意見或補充。

生:沒有。

組2:我們小組記錄的擺線長的秒數12.97、12.90、12.78秒,短的是9.22、9.19、9.07秒,發現是有關的,擺的快慢和擺線長短有關。快的擺線短,慢的擺線長。結果和我們的預測是一樣的。

師:有沒有和他們不一樣的發現?都一樣的是吧?

生:是的。

(板書:和擺長有關係,長,慢;短,快。)

師:同學們真不錯,有沒有信心繼續研究。

生:有!

二、研究擺幅和擺重與擺速的關係

師:請同學們看投影:

老師的希望

1、能靜下心來獨立思考兩分鐘:怎樣做下面的兩個實驗?怎樣把它做好?

2、當老師下發實驗記錄的時候,小組的同學能輕聲交流,改進計劃,把“不能和應該改變的條件”填好。

3、大家認為可以了,就開始,需要的材料到講臺領取。

[評析:在第一個實驗完成後,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前一個教學環節是老師不多說,現在是老師不說。兩個實驗要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完成,是建立在學生前一個實驗基礎上的,教師是完全放心,完全放手。但是兩個控制變數的對比實驗,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要學生一起設計,一起完成,還是需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同時,讓學生的合作建立在獨立的基礎上,這會增加合作的有效性;給學生兩分鐘的時間,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保障。這樣的安排是有獨創性的,也是合理的。]

生默讀

師:明白了嗎?

生:明白。

師:開始。(師計時,生獨立思考,兩分鐘後下發實驗研究表,學生開始交流、實驗、彙報)

組1:我們組做了擺重實驗,不改變的條件是擺幅、擺長,改變的是擺的重量,擺錘重的時候的時間分別是15、15、14秒,擺錘輕的時候是14、14、12秒。發現,擺錘的重量和擺速沒有多大關係。

組2:我們小組認為不能改變的是擺線長短,應該改變的是擺錘的輕重,重的是11。42、11。47、11。15秒,輕的時候是11。25、11。22、11。25秒,發現擺錘的輕重與快慢無關。

生1:我覺得研究他們小組擺幅也應該是一樣的,他們沒有講。

師:(面對組2)你們小組是怎麼認為的?做的時候注意到沒有?

組2:我們注意到了,做的時候是控制的,忘了講。

師:你看,我們的同學多厲害,有一點問題都聽出來了。

組3:我們是研究擺幅的大小與擺速的關係,不改變的是擺錘的輕重和擺的長短,改變的是擺幅的大小。大的時候分別是13、13、13秒,小的時候是13、12.9、13秒,我們認真分析後,認為擺幅的大小與擺速沒有多大關係。

組4:我們小組研究擺幅的大小與擺速的關係的結果是,擺幅大時是9、8.8、9.2秒,小時是8.7、8.9、9秒,我們認為還是有一點關係的。

師:對於這兩個實驗,都有小組認為有關係,有小組認為沒有關係,你們的看法呢?

[評析: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意見,及時地作出迴應反饋,給學生指出了下一步要研究的問題是根據所得資料,到底是有關、關係不大還是沒有關係。教師不衝到臺前進行主觀的評價,而是把研判的任務交給了學生。]

生:關係不大。

生:沒有關係,因為擺幅大的時候,擺的快,距離也加長了,擺小的時候,距離近,擺速慢,所以時間是一樣的。

生:有關係,關係不大。

生:從剛才的資料來看,都差不多,也就是關係不大。

師:你們比較贊同什麼意見。

生:關係不大。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和科學家一樣做了比較準確的研究。其實,科學家在研究的時候,發現的規律也和你們一樣的。在空氣中有關係,但是不大,科學家把擺放在真空中研究,發現是沒有關係。所以我們應該尊重自己的資料。

[評析:教師陳述科學家對擺的研究的客觀事實,學生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實驗的科學性,資料的合理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產生更濃厚的研究興趣,,養成尊重客觀資料的科學素養。]

(板書:關係不大。)

師:很遺憾,今天有些小組沒有完成兩個實驗,能不能把今天課堂上的出色表現帶到課外?課外你想做些什麼?

[評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探究熱情,需要教師促使在課外延續;還有部分小組沒有完成全部實驗,也應該指導他們課外去得出自己的資料。相信這樣才能把課堂作為探究的起點。]

生:再去研究實驗。

生:把剩下的實驗做完。

生:再去研究有關於擺的感興趣的問題。

師:好,希望同學們課外能繼續研究。下課。

[評析:做一個60次每分鐘的擺的課外活動還是應該佈置,我們不指望全部的學生去做,但是這個具有挑戰性的科學任務會激發一部分同學去完成。]

熱門標籤